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探讨煤制气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作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识别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作业工人的工作写实记录,计算出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结果显示,作业工人接触煤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率61.5%,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率81.0%;9个工种接触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85 dB(A),超标率37.5%。提示,煤制气厂备煤和气化系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电离辐射等。气化及后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苯、甲苯、酚、甲酚等毒物,是引起急、慢性中毒事故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玻璃磨砂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治建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等方法对30个有磨砂工艺的玻璃制品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结果该类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与生产性噪声,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在15. 1%~24. 4%之间,为矽尘。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为80. 4~87. 1dB(A),均为噪声作业岗位。其中,粉尘超标粉尘短时间检测结果超标率为46. 7%,其中进行了湿式作业的作业点粉尘浓度超标率为11. 1%,岗位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55. 6%,未进行湿式作业的作业点粉尘浓度超标率为100. 0%,岗位噪声8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75. 0%;设置了局部通风的作业点粉尘超标率为37. 5%,岗位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62. 5%,未设置局部通风的作业点粉尘超标率为50. 0%,岗位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63. 6%;产尘点密闭的作业点粉尘超标率为42. 9%,产尘点未密闭的作业点粉尘超标率为62. 5%,岗位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81. 3%。该30家企业玻璃磨砂作业岗位均为噪声作业岗位,且生产性噪声岗位超标率为63. 3%。用人单位均为作业岗位发放了有效的防尘面罩及防噪耳塞,但作业人员未全部佩戴防噪耳塞。结论该类型企业均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粉尘、噪声超标严重,通过湿式作业、设置局部通风、密闭等工程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粉尘超标概率,通过密闭能有效降低噪声超标概率,该类型用人单位应将湿式作业、设置局部通风、密闭等措施作为工程防护要点,并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监督及培训,才能使职业病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佛山市小型民营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分布及作业分级,为企业职业病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类型企业工作场所木粉尘总尘浓度0.7~30.3 mg/m3,超标率为18.5%;苯、甲苯、二甲苯浓度未发现超标点,1,2-二氯乙烷最高浓度为8.1 mg/m3,超标率为3.6%;等效噪声声级为68.3~112.5 d B(A),超标率56.4%。结论该类企业木粉尘、噪声危害较为突出,需要企业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进一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铁路某大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萍  李琰  吴小南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43-2845
目的了解铁路某大型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方法,分析职业卫生现状。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粉尘和二氧化锰、苯等,其中噪声作业点合格率为25.0%,电焊烟尘为52.6%,其他粉尘为16.7%,二氧化锰为42.9%,苯为44.47%。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主要以物理因素为主,作业点监测合格率低,防护不到位,需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形成高效的企业内部职业卫生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河南省某包装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防护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检测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乙酸甲酯、丁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甲醇、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满足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制袋机操作工、干式复合机放卷操作工、吹膜工8 h等效声级为85.5d B(A)~88.0d B(A),噪声超标,其余工种的8h等效声级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用人单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异丙醇、乙酸甲酯、丁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甲醇、粉尘、噪声,粉尘和化学毒物作业危害分级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噪声作业危害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噪声的危害较重。粉尘和化学毒物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较好,噪声的职业病防护重点应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劳动者实际接触噪声时间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6.
李香玲  杨虎  赵容 《职业与健康》2014,(20):2959-2961
目的确定北京市凤山矿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检测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工作场所中石灰石粉尘的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呼尘0.09-0.39 mg/m^3,总尘0.16-1.01 mg/m^3,满足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碎运破碎机工人8 h等效声级为93.6 dB(A),噪声超标;其他工种的8 h等效声级满足噪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石灰石粉尘、稳态噪声,粉尘作业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稳态噪声危害程度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和Ⅱ级(中度危害),稳态噪声的危害程度较高;粉尘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较明显,噪声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重点关注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劳动者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某水泥粉磨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强度、浓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为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检测检验方法。结果 水泥粉磨站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石灰石尘、矽尘、水泥尘、其它粉尘)和噪声。水泥生产现场作业所有工种接触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作业点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点主要分布在水泥生产石膏入料口、石膏库底、矿渣库底、熟料库底、辊压机、球磨机、选粉机等作业点。作业岗位的个体噪声强度为58.9~93.4 d B(A),超标率为27.8%。结论 粉尘是水泥粉磨站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需采取有效的防尘设施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汽车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为汽车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制提供对策。方法依据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监护技术规范,对金华市某客车生产企业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卫生检测,对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率为25.93%;噪声强度超标率为58.82%;二氧化锰浓度超标率为11.11%。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噪声职业禁忌证8人;电焊工尘肺观察对象3人,但未发现有疑似职业病病例。调查结果分析提示,冲压、焊接、打磨和锯木等岗位为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岗位。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较重,应以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岗位粉尘、噪声治理为切入点,不断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山东省某拜耳法氧化铝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并寻找关键控制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个体检测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范围为0.62~8.63 mg/m~3(总尘),超标率为44.4%;定点检测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范围为1.03~16.20 mg/m~3(总尘),超标率为41.2%。溶出工、原料磨工、焙烧工和供风工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超标,超标率为33.3%。结论粉尘和噪声是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议对超标作业点的防噪声、防尘措施进行改进,加强个体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现状进行调查,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电焊烟尘、氧化铝粉尘、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锰、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和噪声。本次检测中有5个二甲苯、2个乙苯检测点浓度超标,超标率为23.3%; 11个噪声检测点强度超标,超标率为52.4%;其他毒物、粉尘、噪声检测数据均未超标。结论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现状较差,存在很多危害因素。应加强对该企业的监督管理,改进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和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某焦化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及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萘、苯酚、二硫化碳、CO、NO、NO2、SO2、NH3、氢氧化钠、硫化氢、氰化氢、硫酸、碳酸钠共18种有毒物质;经现场检测,16种有毒物质的合格率为100.0%,焦炉逸散物超标率达69.2%,1个一氧化碳作业点超标,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为75.0%,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为75.8%。噪声超标率为11.9%。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进一步改进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加大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清远市某铝合金家具制造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场所中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化学毒物浓度的检测和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粉尘浓度检测11个点,1个点铝尘浓度超标;噪声强度检测10个点,全部超标;化学毒物检测4个点,2个点苯浓度超标;接噪工人电测听结果19人高频听力损失。结论该家具厂噪声危害严重,粉尘和苯作业危害存在较大隐患,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预防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铁路焊轨基地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果焊轨基地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粉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锰及其化合物、噪声、紫外辐射、高温、局部振动和工频电场,检测结果,粉尘在手持打磨工序(CTWA11.2 mg/m3)和仿型磨工序(CTWA9.0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钢轨焊机、钢轨打磨、正火机、钢轨校直机、吊锤试验台8 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检测项目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警示标识、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焊轨基地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为粉尘和噪声,并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用品、警示标识、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需完善。  相似文献   

14.
某化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前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09-1210
目的调查某化肥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甲醇、二氧化硫、硫化氢、噪声及高温等因素,检测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超标严重,一氧化碳、氨浓度部分超标。体检发现职业性噪声聋观察对象12人。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比较严重,必须加强治理和进行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5.
余新天  朱志良  丁燕  俞小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3,(12):1476-1478,1473
目的 对某重工集团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识别、评价和分析,旨在有效控制重工传动机械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定量分级法、经验法、检查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存在粉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紫外辐射、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最大的CTWA为15.12 mg/m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最大的CTwA分别为133.9、10 254.1 mg/m3,噪声强度最高102.2dB(A),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结论 该项目属于较重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在按提出的建议完成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6.
油品码头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措施分析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油品码头工程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程防护措施及风险水平。方法采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半定性半定量评价法(MES评价法),分析该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特点和浓(强)度以及工程防护措施,评价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和工程防护效果。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非甲烷总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盐酸、硫化氢、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和电焊弧光等。危害因素中,噪声超标率16.67%,超标岗位为燃料油泵棚;高温(WBGT指数)超标率66.67%,超标岗位为10万吨码头和燃料油罐区;其他岗位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风险评估认为:正常工况下,所有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均为5级(稍有危险)。特殊工况下,职业病危害和安全风险水平维修电焊工均为5级(稍有危险),码头巡检操作工和罐区巡检操作工均为1级(极其危险),检验人员、污水处理工、锅炉房操作工和电工均为3级(显著危险)。结论该项目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工程防护措施基本有效,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在正常工况下较低,但在特殊工况下较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航电枢纽建设施工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为施工过程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工程分析和对类似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该航电枢纽建设施工期职业病危害做出预测。结果该航电枢纽建设期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矽尘、水泥尘、电焊烟尘、木粉尘、噪声、电离辐射(探伤作业)、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等,基保噪声强度可高达135 dB(A),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可高达31.88 mg/m3,电焊工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可达到8.24 mg/m3。结论该航电枢纽施工期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浓度(强度)高、涉及的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多、影响范围广。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砂石材料的采挖、破碎岗位,焊接作业点,和混凝土搅拌、浇筑等作业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铅锌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针对性的工程控制措施,评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强度)度;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明确采用的职业病工程控制措施。结果某铅锌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噪声、铅、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石灰石粉尘、二硫化碳、碳酸钠、工频电场等,矽尘、铅尘、噪声均存在超标现象,接触矽尘最高的超标近12倍,接触铅尘最高超标0.2倍。结论该铜锌矿主要的工程控制措施有湿式作业、湿法除尘器、密闭作业等,工程措施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但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取控制措施也是降低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孙振国  刘新荣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00-2802
目的对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建裂解炉模块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控制和杜绝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新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氧化铁尘、苯及苯系物、金属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噪声、X射线辐射等,其中氧化铁尘时问加权平均(TWA)浓度达13.4(mg/m^3),超过PC-TWA,其余生产性粉尘浓度、毒物浓度均未超过PC.TWA,各测点噪声强度均未超过85dB(A),无损探伤室X射线防护空气比释动能率均低于2.5(μGy/h);职业健康监护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者。结论该新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已基本具备职业卫生方面的工程竣工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大型钢铁企业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对该炼钢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高温及热辐射、噪声,其次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氟化氢、锰及其化合物、红外线等。炉前工接触的粉尘浓度(TWA)为1.60—7.14mg/m^3,超标倍数〉2;炉前工接触的噪声强度超标。结论该炼钢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但多在职业限值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