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煤矿井下噪声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煤矿井下噪声危害情况。方法测定煤矿井下主要噪声源的噪声强度以及矿工整个工作班噪声接触剂量,对1822名接触噪声人员进行听力测定。结果煤矿井下噪声源多,噪声强度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岩石掘进工、采煤工、运输司机整个工作班接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噪声的时间分别占57.3%、42.7%和55.4%。1882名接触噪声人员听力检查结果显示,噪声性听力损害的检出率高达48.2%。结论煤矿井下噪声危害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危害,保护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231名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对231名冲压车间工人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将听力损失及其与工龄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听力损失共计191人,占受检人数的82.7%;听力损伤50人(占受检人数的21.6%),其中轻度听损44人,中度听损4人,重度听损及噪声聋各1人。4KHz高频听阈听力损失人数最多。听力损失随工龄增加而升高,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Х^2=23.04,P〈0.01)。结论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有影响,并随噪声作业工龄增加,听力损失危险率也明显增加。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控制职业性噪声聋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海春  岳朋朋 《职业与健康》2013,(23):3076-3079
目的减少矿山开采企业噪声对机体听觉损伤的危害,使工人听力损失率逐年下降。方法随机调查某矿山开采企业389名作业工人,询问工人的职业接触史、既往史、耳毒药物史、家族史、自觉症状等,并进行耳鼻喉科检查。对389人的气导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进行评级。结果调查对象单耳或双耳听力异常337人,异常检出率为86.63%。单纯高频段听力损失286人,检出率为73.52%。语言频段合并高频段听力损失(包括单纯语言频段听力损失)51人,检出率为13.11%。经统计分析,采矿、爆破、掘进工种的听力异常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频段听力损失异常检出率为13.11%。高频段(3、4.6kHz)听力损失依次加重,听力曲线呈斜坡下降型,符合噪声性听力损失特点。爆破组第50百分位数(P50)依次为25,32.5和40dBHL,掘进组为25,32.5和37.5dBHL。结论该企业作业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偏高,为此,用人单位不仅要重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更要监督指导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对于从事爆破、掘进工作的矿业工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噪声作业人员血糖水平与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4年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4个企业共1 152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空腹血糖及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分析血糖水平与听力损失的关系。结果 1 152名噪声作业工人中,血糖升高的共263人,占总人数的22.83%。而在血糖升高的工人中,出现听力损失的人数为107人,患病率高达40.68%,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噪声作业工人(213人,占23.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噪声暴露作业人员来说,高血糖会与噪声协同作用,加重听力损害,因此很有必要对高血糖的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的患病率进行研究,并及早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企业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的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检测。并对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30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纯音听阈检测中,检出听力损失28人,检出率21.54%,语频听力损失18人(13.85%),高频听力损失14人(10.77%),双频损失4人(3.08%);听力损失发生率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结论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有较大影响,应加强个体保护。  相似文献   

6.
590名井下煤矿工人噪声危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煤矿井下采煤、掘进工作面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危害 ,我们于 2 0 0 2年 9月对某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接触噪声的59 0名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调查对象全部为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直接接触使用电煤钻、风钻、采煤机等设备的工人和采掘工作面的放炮员 ,其中掘进专业 2 42人 ,采煤专业 3 4 8人。掘进工年龄 2 0~ 55岁 ,平均 40 8岁 ,工龄 1~ 3 0年 ,平均 18 8年 ;采煤工年龄 2 0~ 53岁 ,平均 3 5 4岁 ,工龄 1~ 3 0年 ,平均 11 3年。1 2 方法 详细询问工人的职业史 ,既往史 ,量血压 ,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铁路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保证运输生产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现场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采用整群分层的方法选择360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暴露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分析其工龄与听力损失率、心电图异常率、血压异常率的关系。随机抽取100名其他作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纯音测听。结果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检出92人,检出率25.6%,听力损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率随着工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P<0.05);心电图、血压的异常率分布在各个工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听力损失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路系统职业性噪声危害严重,应合理改善工作环境,并加强个体防护,减少职业性噪声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陆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23-1724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噪声作业车间的噪声强度,对808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听力损失与工龄、工种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000 Hz高频听阈听力损失人数最多;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亦增加,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影响显著,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控制职业性噪声聋发生。  相似文献   

9.
孔小玲  谢瑶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30-1931
目的了解并分析珠海市某发电厂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状况。方法对珠海市某电厂300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纯音听力测定,对听力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检测300人。按高频(3000、4000、6000Hz)任一频率听力下降≥30dB,计算双耳平均听阈,评定听力损伤,其中轻、中、重度听力损失者共220人,患病率73%,听力正常80人,占27%。与处于噪音工作环境相关,听力损伤随工龄而升高,听力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听力损伤与噪声作业环境有关,应当引起重视,须对作业工人加强听力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某卷烟厂135名工人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听力损失27人(占受检人数的20%),其中轻度听损17人,中度听损5人,重度听损5人.听力损失随工龄增加而升高,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3.5,P<0.01).结论 随噪声作业工龄增加,听力损失危险率也明显增加.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控制职业性噪声聋发生.  相似文献   

11.
黄轶花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697-2698
目的了解噪声对冶金设备厂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15名噪声作业工人为调查组,行政和后勤人员93名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听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组的听力损失为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1),并且听力损失随着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噪声对常熟市冶金设备厂作业工人听力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煤矿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的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检测,并对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在1 137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纯音听阈检测中,高频听力损失检出919例,检出率为80.83%。工龄<5年、5~年、10~年、15~年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59.02%、76.39%、90.57%和94.96%,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5);确诊职业性噪声聋115人,检出率为10.11%,工龄<5年、5~年、10~年、15~年工人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分别为7.64%、7.34%、10.57%和21.58%,也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5)。 结论 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有较大影响,应加强个体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常熟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常熟市接触噪声的3631名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达42.32%,噪声强度相近时,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触多种危害因素组与单独接触噪声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噪声作业人员的岗前体检,尽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取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尤为重要,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旭  王国彬  范秀红  李照亮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23-1224
目的了解清远市某钻石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Z188-2007噪声作业体检规范,对该厂636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2.64%,不同年龄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P0.05),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P0.05),听力损失与性别无直接关联(χ2=1.89,P0.05)。结论该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钱青俊  刘其才 《职业与健康》2014,(19):2792-2793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山煤矿噪声危害和在职职工听力损伤情况。方法调查3家煤矿数个工作面噪声强度,对在岗工人进行煤尘和噪声作业的职业健康检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煤矿井下作业条件差,检测噪声作业点56个,超标率为51.79%;检测井下作业人员10 200人,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2.75%;煤矿噪声聋检出较多的年龄组为20-30岁,工龄为5-10 a,并有随年龄和工龄延长发病率增加的趋势。结论该3家煤矿井下作业噪声危害严重,工人听力损伤发生率高,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情况。方法对某火力发电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监测,以453名噪声作业工人为观察组,68名行政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听力情况,并对不同车间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听力损失发生率为37.75%,明显高于对照组(13.23%)(P<0.05),听力损失集中在I ̄III级;锅炉车间的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较磨煤、电机车间严重。结论火力发电厂噪声对听力危害严重,应加强工人的个人防护。噪声与高温对听力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点,为评估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状况,改善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了2021年1月至12月在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3 224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职业健康档案资料,计算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4.2%(137/3 22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1.5%(27/1 818)。男性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检出率大于女性。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趋势。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不同企业规模的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结论 福州地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检查,以及在岗期间、离岗时疑似噪声聋的筛查,加强噪声行业的防护力度。  相似文献   

18.
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火力发电厂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对某火力发电厂509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将听力损失与工龄、工种、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9名噪声作业人员中噪声性听力损伤8人,轻、中度听力损伤及噪声聋12人,检出率为3.9%。不同工龄组间(X2=7.7,P〈0.05),不同工种之间(X2=6.17,P〈0.05)听力损失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工作人员176名未检出听力损伤。结论火力发电厂噪声致噪声性听力损伤与其工种及工龄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9.
了解卷烟厂噪声接触工人的听力状况,更好地对卷烟厂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健康监护,为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选择成都市某卷烟厂2012-2016年连续5 a的纯音听阚测试结果完整的361人为观察组,108人未接触该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人作为对照组,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卷包车间噪声超标率连续4a分别为87.9%、85.3%、88.1%、55.3%,均高于其他车间,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与噪声暴露、工龄、卷包车间及卷包机操作岗位相关(P<0.05).噪声作业引起听力损伤的早期改变是高频听力损失,且在低噪声强度环境都有改变.提示,应将高频听力损失纳入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早期保护劳动者听力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使用听力保护用品的劳动者在噪声环境下作业对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从事噪声作业并佩戴听力保护用品的531名工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和纯音听力测试。结果自觉听力差的9人(1.7%),经常耳鸣14人(2.6%),高频听力损失20人(3.8%),语频听力损失8人(1.5%),轻度噪声聋2人(0.4%),自觉听力损失和耳鸣的发生率与累积噪声暴露量、工龄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1),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与工龄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5)。结论噪声暴露工人佩戴听力保护用品后仍会发生高频和语频的听力损失,需进一步提高工人的听力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