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为30%左右,儿童性的白内障后囊混浊的发生率近100%,较重的后囊混浊常导致视力的再度障碍而需要治疗,手术截囊易发生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植入人工晶体的更增加了手术的困难。而激光截囊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在易发后囊混浊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并发性白内障;容易发生后囊膜混浊的儿童白内障、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在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0年3月~2003年1月在本中心收治的88例(98只眼)伴有后囊膜混浊、易发后囊膜混浊的白内障,在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同时作视轴区的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然后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随访3~37个月,视轴区均透明。无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及人工晶状体后玻璃体疝,也无黄斑囊样水肿。结论 对伴有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白内障、易发后囊膜混浊的白内障,在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或预防后囊膜混浊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360眼IOL术后后囊混浊随访观察6个月~2.5年的结果,有87眼发现有后囊混浊(24.17%);但其中仅14眼(3.89%)影响视力。先天性白内障IOL术后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占47.37%,老年性白内障IOL术后后囊混浊未发现明显影响视力。IOL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的高峰时间是术后3~6个月内,并没有随时间延长混浊率增加的趋势,术后后囊混浊的防治关键时间应放在术后3个月内。  相似文献   

4.
潘恂  冯建国 《江苏医药》2002,28(3):233-233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部分病例会发生晶体后囊混浊。本文对我院 1992年~ 1999年白内障囊外 /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眼进行 3~ 2 4个月随访 ,观察其后囊混浊情况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选择有随访结果的病例 5 80眼 ,男 318眼 ,女 2 6 2眼 ,年龄 5~ 89岁 ,平均 6 7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181眼 ,糖尿病性白内障 186眼 ,并发性白内障 87眼 ,外伤性白内障 93眼 ,先天性白内障 33眼。随访时间最长 2 4个月 ,最短 3个月 ,平均13个月。二、人工晶体种类 主要选用美国爱尔康“C”襻单片式全PMMA后凸型人工晶体 ,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眼球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32眼,其中伴眼内异物13眼,伴玻璃体混浊19眼。老年性白内障伴视网膜脱离4眼,伴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6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8眼(90.5%),不变4眼(9.5%)。保留晶体前囊的19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4眼(21.1%),保留晶体后囊的23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3眼(13.0%)。结论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对经选择的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好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缓释剂前房内植入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后囊混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近2年来就诊的22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对照组只做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两组术后视力、前房炎症以及后发障的发生率.结果:术后视力,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和后囊混浊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房内植人地塞米松缓释剂可有效地减轻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预防后发障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白内障术中后囊混浊患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8例(34眼)白内障后囊混浊患者行小切口摘除或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植入人工晶体(IOL),在IOL与后囊之间注入透明质酸钠,根据后囊混浊的厚度、范围,用囊膜剪、撕囊镊、截囊针在后囊造一3~4 mm孔。结果术后视轴区清晰,人工晶体位置正,术中有8例(9眼)玻璃体前界膜破,术后随访1~3月,裸眼视力0.1~0.3,6眼;0.3~0.5,11眼;≥0.6,17眼,术后随访中,1例患者视野受限。结论术中晶体后囊混浊应及时处理,混浊范围大、厚可用囊膜剪、截囊针后囊造孔;厚度薄可用撕囊镊撕囊造孔,依据混浊程度、范围,应采用剪、撕等不同方法后囊造孔,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后囊混浊发病率高,发生原因认为是儿童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活跃,以后囊膜为支架增生迁徙所致.将晶体皮质清除及切除部分后囊膜是防止后囊混浊的关键.我们在手术中用玻璃体切割器清除晶状体残留皮质及在视轴区切除约4mm近圆形的后囊膜,再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或睫状体沟.随访中基本上保持了视轴区透明,保证了手术增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39例39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行一期或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诊平均12个月,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提高,视力<0.3的8眼,视力>0.5的10眼,术后主要并发症是前节葡萄膜炎,角膜水肿,后囊混浊等。结论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对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提高术后视力,重建双眼单视功能,避免弱视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科三年来实施了31例(36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针对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IOL植入术共3l例(36眼),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45~78岁,平均65岁,其中老年性自内障28眼,外伤性白内障7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三片式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013年我院47例(47眼),男41例,女6例,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及并发症治疗临床观察。角膜穿孔伤30例,余为钝挫伤。伤情分别有角膜穿通伤,虹膜撕裂、脱出,前囊破裂,前房出血等。处理方法:白内障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人工晶体选用爱尔康公司生产的三片式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随访2~24个月。术后矫正视力0.6~1.012眼(30%);0.3~0.516眼(40.0%);0.05~0.217眼(42.5%);0.05以下2眼(5.0%)。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葡萄膜炎及后囊混浊。结论掌握适当手术适应证,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角膜穿孔伤缝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获得较好视力,促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患者恢复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后,有关囊破裂、混浊、角膜散光等主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术中及术后出现的问题与同行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姚淑玲 《淮海医药》2001,19(2):92-93
目的 观察改良信封式截囊与水力分离皮质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中 ,眼组织的损伤 ,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率。方法 对 16 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 ,信封式截囊组与改良信封式截囊组 ,均进行前囊膜下水力分离皮质摘除白内障 ,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改良信封式截囊组术中囊袋完整率高 ,对眼组织损伤小 ,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低。结论 改良信封式截囊口弹性大 ,娩核时不撕破囊膜袋 ,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俞惠玲 《江苏医药》1998,24(4):281-281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易出现瞳孔区纤维膜形成,角膜水肿,虹膜粘连等并发症。其中瞳孔区纤维膜形成,国内外报道发生率为2.32%~37.5%。我院1992年以来共施行白内障手术46例,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现就术后纤维膜形成及防治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46例中男24例,女22例;右眼ZI只,左眼25只;年龄50~70岁,平均60岁。31例为老年性白内障;7例为糖尿病性白内障;5例为外伤性白内障;3例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由同一手术组医师施行,常规球后麻醉及面神经总干阻滞麻醉,作上方角巩缘切口,长约11mm,前房穿刺后…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后房型人工晶体只适应于晶体后囊完整者,而对于外伤性白内障后囊已破裂,或已行白内障囊内摘除二期植入人工晶体,以及准备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出现后囊破裂、悬韧带离断者,以往的做法或是放弃植入人工晶体,或是植  相似文献   

16.
柯智勇  赵祝庆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088-2090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晶状体皮质的残留情况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ecification,PCO)的关系.方法: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有晶状体皮质残留32例(32眼)进行临床治疗及随访,观察术后残留皮质溶解吸收情况及PCO程度.结果:32眼中,后囊中度混浊以上(3级和2级)3例(9.38%),后囊轻度混浊以下(1级和2级)29例(90.62%).结论:成熟期白内障术中残留的晶状体皮质大多数可溶解吸收,不会产生明显的PCO.  相似文献   

17.
姚淑玲 《淮海医药》2001,19(2):92-93
目的 观察改良信封式截囊与水力分离皮质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中,眼组织的损伤,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率。方法 对1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信封式截囊组与改良领土式截囊组,均进行前囊膜下水力分离皮质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改良领土式截囊组术中囊代完整率高,对眼组织损伤小,奇迹后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低。结论 改良领土式截囊口弹性大,娩核时不撕破囊膜代,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眼前段穿通伤常造成晶状体损伤,复杂性外伤性白内障往往合并有晶状体囊膜破裂、悬韧带的损伤、玻璃体脱出等复合损伤[1],白内障摘除术后可能出现晶状体皮质残留、玻璃体嵌顿等并发症.利用高速玻璃体切割头,经透明角膜切除混浊的晶状体可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且术后恢复较快.本文回顾分析了经透明角膜微切口晶状体切除术,治疗的复杂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在眼外伤后晶状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眼外伤后晶状体病变的声像表现。结果:根据声像图中晶状体回声的有无、形态的完整与否、位置的正常与否将眼外伤后晶状体病变分为:外伤性晶状体单纯白内障型、外伤性晶状体白内障伴囊膜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体脱位型、外伤性晶状体消失型4种。结论:超声对眼外伤后晶状体病变受损的部位、形式、程度可清晰显示并作出超声分型,能为临床眼科医生选择治疗方式及治疗时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否防治后囊混浊发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临床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服用六味地黄丸32例35眼,经过3个月~3年随访。结果 32例35眼中后襄清晰透明(0级)28例31眼;后囊轻度混浊,但不影响视力,眼底清晰可见(Ⅰ级)4例4眼;后囊混浊影响视力,眼底视不清或眼底模糊可为(Ⅱ级)0眼。结论 人工晶体术后应用六味地黄丸能有效的防治后襄混浊并能抑制色素膜炎症反应是有效且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