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在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3 3例胆管细胞癌与 1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胆管细胞癌组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门静脉血流显像不清的为 90 .91% (3 0 / 3 3 ) ,其中 76.67% (2 3 / 3 0 )肝动脉亦显像不清 ,相反 2 3 .3 3 % (7/ 3 0 )显示丰富的肝动脉血流 ;然而肝内胆管结石组中门静脉、肝动脉均显像不清的仅为 11.11% (2 /18) ,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0 1)。结论 门静脉血流信号变细或消失为胆管细胞癌的彩色多普勒特征性表现 ,其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0 例肝细胞癌与28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肝细胞癌发生门静脉瘤栓56条,受侵血管壁全部显像清晰,管腔内见瘤栓实体(100%);28 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 29 条,其中仅 6.9%(2/29)血管壁显像清晰。肝细胞癌组门静脉瘤栓内 75.0%(42/56)测及动静脉血流,60.7%(34/56)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内仅 13.8%(4/29)测及血流信号。肝细胞癌组与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周边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者分别占 80.4%(45/56)与 31.0%(9/29)。以上结果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胆管细胞癌超声分型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CCC)的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法对169例胆管细胞癌行二维超声检查,其中76例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和记录肿瘤所在部位、边界、大小、内部回声、肝内扩张胆管内径、肿瘤周边和内部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情况,并根据二维声像表现对胆管细胞癌进行超声分型。结果169例胆管细胞癌超声检出团块型108例,结节型20例,狭窄型13例,囊状型9例,栓塞型12例,复合型(兼有2种或2种以上声像表现)7例。诊断准确率达93.49%(158/169),误诊的11例中5例诊断为单纯肝内胆管结石,4例诊断为单纯肝脓疡,2例诊断为肝内胆管囊状扩张。169例中肝门型胆管细胞癌发生率最高为52.07%(88/169),其次为左肝33.14%(56/169)。肿瘤近端肝内胆管扩张159例(159/169,94.08%)。胆管细胞癌合并结石59例(59/169,34.91%),其声像表现为肿瘤内见强回声团聚集,后伴明显声影,胆管壁显像不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疡14例(14/169,8.28%),其声像表现为肿块内部或肿块旁见低回声液性区,液性区旁扩张的胆管内见实体回声。7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内见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者仅占14.47%(11/76)。49例(49/76,64.47%)肿瘤包绕门静脉分支致血管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或血流束变细,其中22例(22/49,44.90%)可见与门静脉并行的肝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束,27例(27/49,55.10%)肿瘤内门静脉与肝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均消失。结论肿瘤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楚,内部回声多样,肿瘤梗阻近端胆管扩张,肿瘤内部门静脉分支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是胆管细胞癌的特征性声像改变。充分认识胆管细胞癌的声像图特征可提高其术前超声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灰阶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法对32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CC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ICC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境界不清,内部回声多样性,常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及局部胆管扩张;门静脉血流变细或消失是其彩色多普勒特征性表现。结论超声检查在I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充分认识其声像图表现可提高术前超声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对比研究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肝脏小血管瘤中的作用.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脉冲多普勒观察37例(45个病灶)肝小血管瘤的血流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病灶的血流显示率及深吸气后病灶内血流检出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论:彩色多普勒的能量图是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理炙敏感的显示模式,对于小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非新生血管畸形(NIVS)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增强CT三维血管重建确诊的NIVS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总结其各类型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结果本组NIVS的主要类型有:肝动脉—肝静脉瘘4例、肝动脉—门静脉瘘3例、门静脉—肝静脉瘘12例。二维超声显示病灶均呈混合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动脉—肝静脉瘘病灶引流的肝静脉分支内血流速度增高,出现"动脉样"频谱改变;门静脉—肝静脉瘘累及的肝静脉分支内三相波形消失,呈现"门静脉样"连续性血流频谱;肝动脉—门静脉瘘受累的门静脉分支内为离肝血流,频谱呈反向"动脉样"。进一步行超声造影检查显示出血流时相。结论科学分析NIVS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可发现和正确判别NIVS类型,有助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及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内早期小感染病灶及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9例肝内直径≤3cm的早期感染病灶(细菌性肝脓肿10例、肝结核6例、肝霉菌2例、肝梅毒1例)和30例肿瘤直径≤3cm的小肝癌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占位效应、血流特点等进行对比观察。所有病变的诊断均经活检病理证实。结果肝内早期小感染灶组中病灶形态不规则16例(16/19),小肝癌组中病灶形态不规则6例(6/30),两组病灶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灶组中病灶边缘不清15例(15/19),小肝癌组中病灶边缘不清晰9例(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灶组中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19例(19/19),低回声16例(16/19),而小肝癌组中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23例(23/30),低回声24例(24/30),以上两项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灶组和小肝癌组的血流信号检出分别为5例(5/19)和10例(10/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检出的穿支或环状血流信号分别为0例(0/19)及8例(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显示肝内早期小感染灶及小肝癌的病灶边缘、形态,还可更清晰显示病灶的血流特点,从而可对肝内早期小感染灶与小肝癌病灶进行更有效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低回声型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CDFI)、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图 (PDI) ,结合脉冲多普勒频谱对 18例共 2 2个低回声型肝血管瘤进行研究。结果  CDFI对低回声型肝血管瘤内血流显示率 2 7.2 7% ,PDI对低回声型肝血管瘤血流显示率 90 .91%。动脉血流检出率为 2 2 .73%。“病灶染色” 9个 (40 .91% )。低回声型肝血管瘤血流呈低速 ,阻力指数 (RI) <0 .6(6 0 %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4岁.因低热、消瘦伴右上腹隐痛一个月,于他院诊断为右肝巨块型癌而转诊我院.超声所见:肝脏轮廓清,边缘整,形态不正常,肝右叶斜径182mm,左肝内径123mm;右肝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其内可见一个大小为168mm×158mm×103mm中等偏低回声不均质团块,团块内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形似"蜂窝状",团块周边伴浅暗晕(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显示:团块的前半部份及周边有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为动、静脉型频谱,以动脉型为主(图2),其中动脉型的最大流速0.23~0.71m/s、阻力指数为0.43~0.54,静脉型的最大流速为0.08~0.12m/s;团块内的液性暗区,部分无彩色血流信号、部分有静脉型频谱.肝左、中静脉,门静脉主干及左支显示清晰,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肝右静脉被向后下推移,内未见异常回声;门静脉右支被包于团块内,但未见受压迹象;门静脉主干内径15mm,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内径5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高频超声对肝实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3个肝脏实性病灶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肝脏背景及血流情况.结果高频超声可更细致地观察靠近肝脏表面病灶(<7 cm)内部的回声特点.小肝癌中80%可检测到动脉供血,60%有门静脉供血,46.7%为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供血.2例发育不良结节可检测到门静脉供血.结论高频超声及CDFI可为肝实性病灶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信息.肝硬化或慢性肝炎患者发现肝内实性低回声病灶,应警惕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6岁.腹部彩超所见:门静脉右后支与肝右静脉之间见迂曲扩张的蜂窝状结构,范围30mm×25 mm,门静脉右后支及肝右静脉明显增粗(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血流显像显示:上述蜂窝状无回声区内、 门静脉右后支及肝右静脉见丰富血流信号(图2).脉冲多普勒:示湍流频谱.肝实质回声未见异常,肝动脉未见异常.彩超诊断为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增强CT也诊断为门静脉肝静脉瘘.  相似文献   

12.
彩超鉴别胃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患行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7例胃有病变,观察其病灶大小、形态、回声特征及血供情况,测定病变内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胃癌组病灶内血流丰富,显示率100%,RI平均0.55;良性病灶组病灶内几乎无血流信号,显示率(1/15)6.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良恶性病变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6例原位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6例患者均经手术或造影证实.结果 5例肝门和肝内门静脉周围均没见肝动脉血流信号,其中1例膈下动脉分支伸入肝内形成侧支循环, 另1例术后第3天肝动脉血流信号显示,术后第5天未见肝动脉血流; 6例均见门静脉流速增高;3例肝内见坏死灶;2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2例Glisson鞘回声增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在门脉海绵样变诊断中的应用,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35例门静脉海绵燕变进行了彩色多普勒检查,先用两维图像显示肝门部结构、门脉主干及分支,以及周围侧枝血管回声,再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颜色。结果:根据形态学及超声表现可将门脉海绵样变分为三型:I型为肝外型;Ⅱ型为肝内型;Ⅲ型为肝内肝外型。门脉海绵样变的二维超声主要表现为:肝内外门静脉分支及主干狭窄或部分狭窄、闭塞,在其周围形成蜂窝状无回声区,门脉管壁回声增强,增厚,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呈红蓝相间,频谱多普勒显示门静脉血流呈毛刺状,为低速、平坦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门脉海绵样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是诊断门脉海绵样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诊断。方法:回顾总结85例经手术和(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其中彩超检查64例。结果:病灶直径11~130mm,单发69例(81.2%)。病灶呈不均匀低回声者占72.4%;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青占85.2%;病灶内测及动脉血流45例(70.3%),其中阻力指数大于0.6者40例(88.9%)。定位诊断正确83例(97.6%),漏诊2例。诊断恶性肿瘤65例(76.5%):其中正确提示肝内胆管细胞癌仅11例。疑似恶性肿瘤12例(14.1%)。不能定性及误诊各3例。结论:典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低回声不均质肿块,病灶内多能测及高阻动脉血流。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结合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的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对36例KHE患儿纳入研究,其中10例合并卡梅现象(KMP)。病变累及颌面颈部、躯干及四肢。总结超声特点,包括病灶深度、回声、形态、边界、血管密度、三维彩色形态,并对比分析KHE组与KHE合并KMP组的超声特点。结果 KHE病灶厚度约(1.60±0.83)cm,超声下显示混合回声,高低回声混杂,47.2%低回声为主,52.8%高回声为主,44.4%病灶内见管腔样无回声区,所有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91.7%边界不清,41.7%累及肌层。彩色多普勒显示83.3%丰富血流信号,16.7%一般血流信号;三维彩色多普勒显示,KHE呈现由深层至浅层的树枝状血流。KHE合并KMP组对比KHE组,病灶更深,血供更丰富。结论 KHE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检测其变化规律可及时发现移植术后并发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测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用以评估移植肝脏功能,早期发现并发症.方法:①选择1998-07/2006-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75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对实验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同时期肝动、静脉及门静脉峰值血流速度、时间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肝动脉血流灌注指数.11例肝移植患者进行了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内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及实质期的超声增强变化.结果:75例肝移植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肝移植术后28例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术后15 d内门静脉时间平均血流速度增高,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血流量术后7 d内低于7 d之后(P < 0.05),阻力指数在7 d内高于7 d之后(P < 0.05).②肝动脉血栓形成时,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明显降低直至消失,门静脉时间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高呈锯齿波,肝动脉血流灌注指数明显降低.③肝移植排斥反应时,门静脉时间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升高、肝静脉三相波消失呈锯齿波等.④移植肝肝动脉血流灌注指数降低时,移植肝胆道并发症容易发生.⑤超声造影示7例患者移植肝术后出现肝癌复发病灶,其动脉期病灶回声增强,门脉期开始回声减低至实质期病灶呈低回声,2例肝动脉栓塞病例动脉期未显示肝动脉,门脉期及实质期显示肝内回声增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测的移植肝脏门静脉、肝动脉及肝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可以用来评估正常及出现并发症的移植肝脏.  相似文献   

18.
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⑶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了 75 例原发性肝癌 ⒉1 05 个病灶⒕和 5 4 例肝转移癌 ⒉96 个病灶⒕的血供类型⒙旨在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⒚方法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对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和肿瘤的供养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⒙所用指标为最大血流速度 ⒉ Vm ax⒕⒛阻力指数 ⒉ R I⒕⒛搏动指数 ⒉ P I⒕⒛最大与最小血流速度之比 ⒉ A / B⒕和血流量 ⒉ F V ⒕⒚结果⑶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的 Vm ax 和 F V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⒉ P< 00 01⒕⒙而肝固有动脉的 R I、 P I、 A/ B 值均低于对照组⒚原发性肝癌组中 82 个病灶可见搏动性血流信号 ⒉9 11% ⒕⒙其中 65 个为 ⒈篮网⒔状 ⒉722% ⒕⒚肝转移癌主要表现为瘤周供血⒚结论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精度⒙但对于多血管性肝转移癌的鉴别是不可靠的⒚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声像图特征,以便提高其超声诊断率。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22例,均为长期肝内结石患者。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2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超声诊断率为63.6%(14/22),左肝与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分别为86.4%(19/22)与13.6%(3/22),手术行肝叶切除术达54.5%(12/22)。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特征性声像表现为肿瘤境界不清,结石位于肿物中,肿物旁小胆管扩张,肿物所在处门静脉分支显像不清等。结论 加强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声像图的识别能力,提高超声早期诊断率对进一步提高其手术切除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伴皮肤及巩膜黄染2年,加重10 d来我院检查.门诊超声检查:肝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肝实质回声欠均匀,管道结构显示清晰,肝内未见明显团状回声或无回声区.胆囊不大,囊壁明显增厚,回声不规整,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最大的约20 mm×8 mm,后方有声影,改变体位移动不明显.肝内外胆管扩张,呈平行管征,胆总管扩张,内径约11 mm.肝门区见一混合回声区约21 mm×28 mm,边界清,形态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其内为漩涡状彩色血流信号(图1),动脉频谱,且与肝动脉相通,门静脉正常.因检查中患者否认外伤史及有关医疗操作史,故超声提示为肝动脉瘤,伴瘤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