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体系分为《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基础理论与治疗方法两部分,先秦时期药物的广泛流通尚存在诸多实际的困难,当然就更显出针灸的重要性,在那个时代,针灸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要比后世大得多。在这两大部分中,气一元论、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是贯穿始终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也是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古人用以解释自然和人体奥秘最重要的核心理念。顾颉刚先生认为:"汉代人的思想的骨干,是阴阳五行。无  相似文献   

2.
“针刺手法信息分析系统”在针刺手法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可运用于针灸教学中提高学生掌握针刺手法的系统与方法.方法:应用"针刺手法信息分析系统"采集授课教师的针刺手法,以波形、视频、量化数据等方式显示,根据这些数据,学生(15名)在针刺手法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自己的针刺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应用系统的评分功能,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结果:训练后,学生针刺手法操作的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均P<0.01),学生学习成绩亦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针刺手法信息分析系统"有利于学生模拟、学习专家针刺手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刺手法与针刺疗效密切相关,针刺时间、频率、方向是针刺手法量学中得重要因素。本文拟就三者定量化的研究从实验及临床方面做一综述。针刺手法量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推动针刺疗法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针刺手法无锡市中医院(214001)杜晓山关键词针刺基本手法补泻手法〔作者简介〕杜晓山(1923-),江苏省无锡市人。主任医师,省名中医,江苏省及无锡市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曾任无锡市中医院副院长、无锡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务。...  相似文献   

5.
在针刺治疗中,常因操作手法不同,在同样疾病,同样穴位的针刺条件下,所产生的疗效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论古今中外的针灸学者,都非常重视针刺手法的研究,本文特试予探讨有关针刺手法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针刺手法是针刺治疗中一个重要环节,早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自古以来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多种不同的手法流派,其中有些是结合了自然哲学观念演释而成,有些是个别独创,巧立名目。笔者通过学习古典著作及有关文献,就针刺手法,略陈管见,谬误之处,诚望赐教。一、进针前手法进针前的手法,早在《内经》中就有“扪、切、推、弹、抓”。的记载,如《灵枢·外揣篇》云:“日月之明,不失其影,以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者,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先按而循之……”《灵枢·刺节真邪篇》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云:“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  相似文献   

7.
针刺手法说     
古老的针灸医学从起始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几千年来历经沧桑,不断去伪存真,充实发挥,流传了下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酿育了众多的门派,这些门派当中对经络穴位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但是对针刺手法问题则是众说纷纷,就其种类不下上百种。笔者根据自己的临证体会,试对手法问题谈一点看法。众所周知,针刺施术过程中手法是最难掌握的,难就难在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从古至今只是谈论形式上的如何如何操作,学者如何如何机械地效仿操作动作,很少有从其精神实质上去阐明。学者有的照样画葫芦能成功,有的却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9.
意念在针刺揣穴和针刺手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念是在大脑皮质的一定区域进行分析综合后产生的一种感觉。意念是有物质基础的,是大脑思维和神经传递活动的产物和结果。现代生物学研究揭示:生命是一个不断与大自然交换能量的耗散结构,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能量场。这种能量场由三种耗散结构表现出来,即:维持恒定体温的基础能量场;表现生物电磁特性的电磁能量场;受意念支配的二次能量辐射场(或称意念能量场)。而意念能量场在针刺当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意念来配合指导针刺,效果颇佳,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针刺方向与针刺镇痛的效果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分析了针向是否朝向病灶、针向是否循经络走行、针向是否顺神经出颅(脊髓)方向、针向是否与肌肉走行相同等因素与针刺镇痛疗效之间的关系。既往的临床和文献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针向病灶的镇痛效果优于不向病灶,而对针向循经络与逆经络、针向病灶与刺中病灶、针向循神经出颅(脊髓)与逆神经出颅(脊髓)、针向循肌肉与逆肌肉走行间的镇痛效果存在争议。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优化疼痛病症的针刺方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眼针针刺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我院40余年眼针临床应用的经验,分析眼针疗法在进针、出针及针刺过程中的针刺手法,解析眼针针刺要领,明确眼针基本针刺手法.彭老进针时强调稳、准、快,不用提插、捻转、开阖等手法;田维柱强调“进针柔和、透皮不痛、得气明显、注重感传”;针刺操作要点为“展”“分”“疾”“缓”;基本操作方法为眶外平刺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风府穴治疗不同疾病的操作手法。方法:以风府穴为关键词,通过对CNKI和维普30年有关风府穴的操作手法文献的检索,共检出31篇,涉及32条,对风府穴的临床操作手法进行概述。结果:临床上风府穴多单穴应用或配伍风府、哑门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病症。所有文献都专门注明风府的刺法,直刺或斜刺,一般针刺深度为0.5~1寸,针刺方向向口腔或下颌方向,针刺时注意守神,手法宜轻巧。不捻转,不提插,不留针或留针时间不超过15 min。结论:风府穴是临床危险穴位之一,针刺操作手法对于安全性和针刺效果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风有着极高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在我国分别为219/10万,620/10万,116/10万[1],80%和41%[2],且有中风病史的患者,约有1/4~3/4可能在2~5年内复发[3].脑卒中致残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此,如何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肌群的功能极早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论毫针针刺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鼎坚 《广西中医药》1997,20(3):1-3,15
论毫针针刺手法黄鼎坚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关键词毫针;针刺手法;分类黄鼎坚(1939~),壮族,广西东兰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从事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16.
前言小儿针剌手法,是针灸疗法手技操作之一种。我所介绍的这一小儿针剌手法,系家传三代,历时一百余年,在临床上运用有效的一些操作法,它是从“灵枢”刺婴儿法运用、体会、改进、发展的产物。传授时,并无记载遗留。仅在治疗临症时,以口传方式,指示运用。因此,至今迄未外传。党和政府号召发扬祖国医学,大力支持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加以研究、整理。兹将这一祖传手法,作一简介,供同道们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17.
针刺和推拿都属于中医外治法。针刺手法和推拿手法的补泻相同之处是:都与患者身体机能状态,选用的腧穴特性有关;“顺经为补,逆经为泻”;频率慢为补,频率快为泻。不同之处是:手法作用的时间,手法的轻重, 呼吸的配合等。  相似文献   

18.
中风有着极高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在我国分别为219/10万,620/10万,  相似文献   

19.
特殊针刺手法是指:①改进徐疾补泻手法治疗中风偏瘫;②颈部夹脊配合循经取穴治疗颈椎病,③紧压环跳穴短针花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三种手法。是我院针灸科的科研成果或师承及个人经验所得。经多年临床验证,具有疗效好、安全可靠、易于推广运用等优点,特介绍如次。  相似文献   

20.
针刺手法刺激量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是针刺补泻的重要环节。从针刺手法量化的理论探讨、临床实验研究和量化参数采集分析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针刺手法量化研究能更好地指导和推动针刺临床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