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NanoHAP)在体内对兔VX2肝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bax/bcl-2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6只VX2肝荷瘤兔随机分成四组,通过肝动脉灌注NanoHAP溶胶、5-Fu以及5-Fu与NanoHAP的混合液,并与生理盐水组对照。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情况,对肿瘤体积进行监测并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治疗组对肿瘤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noHAP溶胶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28.1%;5-Fu组抑瘤率达到43.7%,但动物表现出明显毒副作用;联合治疗组抑瘤率达到51.2%,而且毒副反应明显小于5-Fu组。NanoHAP组及联合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1.7%(5/12)、38.5%(5/13),较对照组72.7%(8/11)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率为50.0%(6/12)、61.5%(8/13),明显高于对照组127.3%(3/11)。结论 NanoHAP在体内对兔VX2肝种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明显降低5-Fu的毒性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bax/bcl-2的表达加速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敲低对结肠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两种干扰HSP70的shRNA(HSP70 shRNA-1和HSP70 shRNA-2)质粒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到结肠癌HT29细胞,并以空质粒转染(阴性对照)和未转染的HT29细胞(空白对照)为对照,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HT29细胞HSP7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将HSP70shRNA-2转染、空质粒转染及未转染的HT29细胞分别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移3组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3周后剥离瘤块,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TUNEL法分别检测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SP70 shRNA-1和HSP70 shRNA-2均能明显抑制HT29细胞HSP7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HSP70 shRNA-2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空质粒转染对HSP70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SP70 shRNA-2转染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明显较明显减慢(P<0.01),瘤组织中心出现明显坏死,PCNA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而空质粒转染组无明显上述改变(P>0.05)。结论:HSP70沉默能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HSP70可能是治疗结肠癌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121反义核酸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探索通过VEGF反义核酸抑制肿瘤生长.方法:将稳定转染有VEGF反义核酸pcDNA3-ASVEGF121的胰腺癌细胞系Bx-PC-3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将实验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定期测定裸鼠移植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VEGF、Flk-1表达水平.测定裸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结果:VEGF反义核酸转染BxPC-3细胞后,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明显减缓.移植瘤VEGF表达明显受到抑制,Flk-1表达水平上调.裸鼠胰腺癌移植瘤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结论:人反义核酸VEGF121能显著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增殖,并能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4.
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外源性生长激素(GH)和生长抑素(SS)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裸鼠移植瘤模型肿瘤生长和裸鼠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接种结肠癌细胞株HT-29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比较移植肿瘤体积、细胞周期分布、增殖指数(PI)、凋亡率、bcl-2和bax mRNA水平.以及裸鼠血清蛋白水平。结果生长抑素能够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5)、降低移植瘤PI(P〈0.05)、促进移植瘤细胞凋亡(P〈0.01)、降低移植瘤bcl-2mRNA表达(P〈0.05)、提高移植瘤baxmRNA表达(P〈0.05),生长激素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生长激素能够改善移植瘤导致的低蛋白血症(P〈0.05)。结论外源性生长抑素能够显著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外源性生长激素单独或联合生长抑素应用能够改善荷人结肠癌移植瘤裸鼠低蛋白血症,但具有潜在的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绿脓杆菌菌毛株对肝癌细胞Hep-2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绿脓杆菌菌毛株菌苗(PA-MSHA)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裸鼠移植瘤内及瘤周药物注射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 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高、低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可见经PA-MSHA作用后的HepG2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表现;PA-MSHA作用后可引起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高浓度PA-MSHA可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17 d抑瘤率为60%.结论 PA-MSHA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诱导凋亡是其另外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过表达微小RNA (microRNA)-494与采用RNA干扰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过表达microRNA-494的腺病毒载体Ad-494及负载Survivin短发卡RNA (shRNA)腺病毒载体Ad-sur分别或联合感染PC-3细胞后,将相应PC-3细胞接种于裸鼠右前肢皮下,建立前列腺癌移植瘤模型.并以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及空载体组(Ad-GFP)作为对照.动态测量肿瘤体积.55 d后处死各组裸鼠,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测定Survivin、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Ad-sur组、Ad-494组、Ad-sur+ Ad-494组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明显被抑制.第35天时即表现差异.其中Ad-sur+ Ad-494组瘤体积最小,为(40.69±0.69) mm3,Ad-sur、Ad-494组瘤体体积分别为(102.11±5.32) mm3、(99.03±3.50) mm3,3组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PBS组(572.72±10.46) mm3、Ad-GFP组(544.85 ±10.28) mm3(P<0.05).但Ad-sur组与Ad-494组间瘤体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 d后,Ad-sur、Ad-494、Ad-sur+ Ad-494组对移植瘤抑制率分别64.62%、65.98%、86.67%,Ad-sur+ Ad-494组具有抑瘤增效的相加作用(Q=0.99).同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的Survivin基因均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494组与Ad-su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sur+ Ad-494组较Ad-494、Ad-sur组更为显著;实验各组中的bax、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且Ad-sur+ Ad-494组效果优于Ad-sur、Ad-494组.结论 过表达microRNA-494与RNA干扰方法均可抑制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Survivin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且两者联合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白细胞介素-2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对PC3人前列腺癌细胞体内外抑癌增效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NG4和IL-24在PC3细胞中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双基因对PC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效应;半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双基因的表达对PC3细胞中的bcl-2、bax、p53和Caspase-3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前列腺癌的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上,检测Ad-ING4-IL-24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Caspase-3、CD34等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腺病毒介导的ING4和IL-24双基因在PC3细胞中成功表达,对PC3细胞增殖具有抑癌增效功能,可引起p53、bax、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和bcl-2基因表达下凋,诱导细胞凋亡.Ad-ING4-IL-24能显著抑制PC3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生长,瘤重的抑制率可达7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d-ING4-IL-24能明显上调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bcl-2和CD34基因表达.结论 Ad-ING4-IL-24在体内外均可明显抑制PC3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具有抑癌增效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凋p53、bax、Caspase-3基因和下凋bcl-2和CD34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赛来昔布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侵袭力测定试剂盒和鸡胚尿囊膜模型检测赛来昔布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应用RT-PCR方法检测赛来昔布和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mRNA表达情况,应用明胶酶谱和反式酶谱方法检测赛来昔布和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分泌MMP-2、MMP-9、TIMP-1及TIMP-2的影响。结果吉西他滨作用24h和72h胰腺癌侵袭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赛来昔布作用24h即可降低穿透ECM膜的侵袭细胞数量,赛来昔布与吉西他滨联合,侵袭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但较单用赛来昔布无明显差异,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侵袭细胞数有下降趋势。药物作用24h时,对鸡胚胰腺癌移植瘤细胞的侵袭无明显抑制作用,吉西他滨作用72h,鸡胚胰腺癌移植瘤细胞侵袭未受抑制,赛来昔布作用72h,鸡胚胰腺癌移植瘤细胞侵袭明显受抑制,两种药物联合作用72h,对鸡胚移植瘤细胞侵袭力的抑制作用与单用赛来昔布无明显差异。RT-PCR、明胶酶谱和反式明胶酶谱分析表明,赛来昔布抑制胰腺癌细胞分泌和激活MMP-2和MMP-9,但对TIMP-1和TIMP-2的分泌和激活无明显影响,联合吉西他滨前后,MMP-2、MMP-9、TIMP-1和TIMP-2的分泌和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COX-2选择性抑制剂赛来昔布抑制吉西他滨干预后的胰腺癌的细胞侵袭,从而间接对吉西他滨的治疗起增敏作用,其机制部分通过是抑制MMP-2和MMP-9的分泌,减少ECM的降解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和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 SZ)对裸鼠皮下移植瘤胰腺癌细胞BxPC-3凋亡基因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5-FU及SZ单独或联合作用后裸鼠皮下移植瘤凋亡相关基因NF-κB (p65)、bcl-2及cyclin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5-FU (7.5和15 mg/kg)和SZ(10和20 mg/kg)单独或联合作用裸鼠皮下移植瘤,其NF-κB (p65) mRNA表达相对含量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各自对照组比较,除SZ组2个亚组外,其余各组均明显降低(P<0.01); bcl-2和cyclinD1 在mRNA和蛋白水平以及Bax蛋白表达量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上述指标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二者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 Bax水平上调, bcl-2、cyclinD1及NF-κB (p65)水平下调可能是SZ可协同增强5-FU诱导裸鼠皮下移植瘤胰腺癌细胞BxPC-3凋亡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质粒转染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差异,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情况。结果: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P<0.01),VEGF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胞质内,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平均灰度分别为179.57±5.22、150.87±3.44和163.40±3.54;阳性单位分别为14.94±2.26、31.26±2.72和29.21±2.95;MVD分别为10.60±74.56、19.33±2.52和18.67±5.29,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电子显微镜下治疗组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坏死。结论: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能明显抑制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坏死,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胆囊癌皮下种植瘤裸鼠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只,分别自腹腔注射奥曲肽100 μg/(kg·d)和生理盐水,用药共6周。观察两组种植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Ki-67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实验组肿瘤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99±0.54)g vs. (1.58±0.51)g,t=2.38,P<0.05],抑瘤率达37.3%,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6±2.62)% vs. (4.27±1.50)%,P<0.01];实验组的p53,bcl-2,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79.48±5.22)%vs. (87.13±8.26)%,(46.72±6.40)%vs.(53.85±7.72)%,(37.56±6.67)%vs(45.45±8.73)%,P均<0.05]。结论:奥曲肽能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长,可能系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机制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nm2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影响。方法在培养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基础上建立荷瘤鼠胆囊癌模型并进行移植瘤抑制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5氟脲嘧啶(FU)、NCTD、NCTD+5FU4组,观测荷瘤鼠移植瘤大小改变、抑瘤率和细胞nm23、MMP2、TIMP2蛋白表达。结果NCTD对荷瘤鼠胆囊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CTD组呈棕褐MMP2染色的细胞明显减少,胞浆着色变淡,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而呈nm23、TIMP2表达棕褐染色的细胞数明显增多,胞浆着色变深、变浓,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其中均以NCTD+5FU组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NCTD可明显抑制人胆囊癌的侵袭和转移,若与5FU联合应用则具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CTD影响转移和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鼠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联合5-氟尿嘧啶(5-Fu)、健择对裸鼠胰腺癌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人胰腺癌肿瘤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肿瘤模型.干预组腹腔分别注射鼠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MMAb-2)、5-Fu、健择及其配伍联合用药;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干预4周后处死裸鼠,切取肿瘤,测量瘤体积,取肿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bcl-2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5-Fu、健择联合应用MMAb-2对裸鼠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且能提高裸鼠胰腺癌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 抗EGFR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提高化疗药物5-Fu、健择对裸鼠胰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敏感性,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15d后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依维莫司组(依维莫司灌胃1mg/kg)、塞来昔布组(塞来昔布100mg/kg灌胃)、联合组(依维莫司1mg/kg+塞来昔布100mg/kg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10mL/kg),用药3周,第4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变化以及裸鼠的生存时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第4周时移植瘤体积:对照组为(4 159.72±651.84)mm3,依维莫司组为(2 816.49±332.05)mm3,塞来昔布组为(4 018.38±527.46)mm3,联合组为(1 035.28±177.30)mm3,联合组与前3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生存时间:对照组(23.3±2.8)d,依维莫司组(36.8±3.6)d,塞来昔布组(26.4±2.4)d,联合组(45.9±4.5)d,用Kaplan-meier,Log-rank方法分析,联合组与前三组的生存函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龙葵碱对胰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龙葵碱对胰腺癌细胞SW1990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胰腺癌细胞SW1990的裸鼠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肿瘤接种成功第2周起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溶媒(含1‰二甲亚砜)1 mL、龙葵碱10 mg/kg,隔天给药1次,共给药2周。每次给药结束用游标卡尺记录肿瘤大小。给药结束后颈椎脱臼处死裸鼠,测量瘤体重量并计算抑瘤率,留取新鲜肿瘤组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和Caspase-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实验组的肿瘤组织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实验组90% vs 对照组46%,P<0.01),Bax(实验组38% vs 对照组70%,P<0.01)和Caspase-3(实验组 22% vs 对照组74%,P<0.0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 龙葵碱在裸鼠体内能显著抑制人胰腺癌细 胞SW1990的增殖,此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龙葵碱发挥上述作用的机制可能在于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离体大鼠供心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8只,分为2组:对照组(C,n=9),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24 h后取离体心脏灌注HTK心脏保护液,4 ℃保存3 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KH液2 h;实验组(E,n=9)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于生理盐水中)3.1 μmol/kg(0.53 mg/kg),腹腔注射24 h后取离体心脏,处理方法旧C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心肌HSP70含量、bcl-2、bax蛋白的含量并做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 HSPT0含量E组(17.78±1.82)较C组(5.22±1.05)明显增高(P<0.01),bel-2的表达E组(41.88±5.09)较C组(31.36±3.27)明显增多(P<0.01),bax的表达E组(22.61±3.49)较C组(40.52±4.17)明显减少(P<0.01),bel-2/bax比值E组(1.86±0.11)较C组(0.77±0.01)明显增高(P<0.05).结论 心肌HSP70高表达能促进心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bel-2/bax比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5-lox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裸鼠人肝癌HepG-2细胞移植瘤的作用,并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制备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共18只,将18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接种正常肝癌HepG2细胞)。2、药物组(接种正常肝癌HepG2细胞同时皮下注入5-lox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剂量:10μml/L NDGA 0.1ml/10g一天一次,连续5天)。3、溶媒组(接种正常HepG-2细胞后皮下注射溶质二甲亚酚)。密切观察移植瘤生长及裸鼠生存情况21天,记录各组移植瘤肿瘤体积V(V=长径×短径2×0.5),计算衰退率:肿瘤衰退率=1-干预组平均肿瘤体积比/空白对照组平均肿瘤体积比(V/Vo)。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bcl-2、caspase3凋亡调节因子以及通路信号蛋白MEK1/2、ERK1/2等的表达。结果实验期间各组荷瘤鼠活动较好,成瘤率100%,且实验过程中无不良繁衍及裸鼠死亡;试验后分别测得各组荷瘤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及肿瘤衰退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可以发现:药物组荷瘤鼠较对照组及溶媒组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衰退率明显较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利用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药物组caspase3表达量较对照组及溶媒组明显增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bcl-2、ERK1/2、MEK1/2等表达量较对照组及溶媒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DGA对于裸鼠人肝癌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NDGA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抑制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