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PN)输液途径的合理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3979例患者的营养状况、科室分布、PN使用时间、输液途径等,对其输液途径合理性、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PN患者主要为普通外科、胸心外科等13个科室,外科系统占93.2%,内科系统占6.8%,其中胃肠外科接受PN治疗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7%。PN治疗时间大多数≤7天,没有严格的掌握适应证。中心静脉插管占89%,外周静脉插管占11%。在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上以锁骨下静脉为主。结论 多数应用中心静脉营养没有严格掌握适应证,营养处方没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中心静脉插管以锁骨下静脉为主。应加强全面临床营养知识培训,推广简单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评估方法,提高对PN治疗的适应证认识,采用推荐的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插管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真正实现静脉输液护理“成功穿刺、血管保护、安全留置”的目标,不断改善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我院护理部自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将环节质量作为契入点,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护士培训,有效地提高了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操作满意度由2004年的88.4%上升到2006年的96.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鱼骨图在神经外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200名输液治疗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鱼骨图”根据患者情况程序化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治疗。最后调查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时的导管针使用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导管针的使用、一次静脉穿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鱼骨图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静脉输液治疗计划,使神经外科静脉输液治疗达到最佳程序化,提高了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情况,为促进临床静脉输液规范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医院2011年8月24日住院患者216例,对静脉输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6例住院患者使用静脉输液用药治疗,静脉输液率为49.1%;内科、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住院患者输液率分别为53.5%、48.7%、33.3%、50.0%;其中不合理地使用静脉输液占56.6%.结论 医院住院患者滥用静脉输液现象严重,建议国家卫生部门制定临床静脉输液指南或相关规定,要求医院相关部门加强督查管理,促进临床静脉输液规范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赵云霞  刘燕 《医疗装备》2014,(4):151-152
目的:在门诊静脉输液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对门诊输液治疗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和对门诊输液患者的调查,患者满意率高达99%.结果:经问卷调查统计,患者满意率高达99%.结论:在门诊输液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骨髓腔输液技术是经骨髓腔内给药,是急危重症患者在需要紧急输液而又无法及时建立常规输液通道时,抢救生命的绿色输液通道。成年人或者儿童患者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建立静脉通路是关键,称之为生命线。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采用骨髓腔内输液的成功率是静脉输液治疗成功率的两倍,所以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需要优先应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与静脉给药相似的作用以及相同的药物浓度,并且在脱水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治疗中,静脉途径在建立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静脉插管失败率可以达到10%~40%,周围静脉置管的操作时间大约在2.5~13 min,对于难以建立静脉通道的患者,时间甚至可以达到30 min,这种额外的时间消耗会导致患者治疗延误。所以在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属于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急危重症患者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急危重症的临床急救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与分析医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情况,促进门诊静脉输液的规范合理化.方法 随机调查医院2011年3月1日1061例门诊患者病历及处方,对静脉输液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门诊324例患者使用静脉输液用药治疗,输液率为30.5%;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患者输液率分别高达80.9%、75.5%;其中静脉输液抗菌药物使用率占87.7%;泌尿科、综合外科、口腔科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抗菌药物均占100.0%.结论 医院门诊患者滥用静脉输液用药、静脉输液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严重,建议国家卫生部门制定临床静脉输液原则或指南,加强督察管理,促进临床静脉输液的规范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黄敏 《现代保健》2010,(1):128-129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据统计,在住院患者中,有90%的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输液过程中的疼痛,促进患者输液舒适是医患双方共同的期望,也是护理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疼痛情况,针对不同的诱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用于临床是为了解决患者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上吐下泻重度失水的病人经静脉输液抢救可挽回生命。随着临床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把静脉输液推广到了滥用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卢新 《药物与人》2014,(2S):23-23
目的:探析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00例经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00例患者。在患者的锁骨静脉、股静脉以及颈内静脉等处穿刺输液,对照组于患者停止输液后的1分钟内直接在患者输液的静脉处采集9毫升血液,然后在患者没有进行输液的浅静脉处采集9毫升血液;观察组患者暂停深静脉输液之后先抽取10毫升血液,然后继续采取9毫升血液,并以未输液浅静脉处采集到的9毫升血液作为对比,进行血液检验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两组血液样品检查的尿素氮、血清中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等指标检验结果的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对照组患者的两组血液样品的检查结果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结论:虽然经深静脉输液导管进行采血会对患者血液检验的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如果在患者暂停深静脉输液并先抽取10毫升血液之后再采集血样,所得到的血液检验结果依然有着较高的精度,不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影响,可以采用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的方式来进行血液的采集。  相似文献   

11.
董红玲 《现代保健》2011,(21):75-76
目的探讨门诊静脉输液时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的管理,做到认真查对、严格消毒、优质服务等。结果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在96%以上。结论输液质量的好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静脉输液皮肤消毒效果监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张晓梅于燕君张春盛李福秀*(石家庄050082)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治疗患者常用的无菌技术操作,患者静脉穿刺处皮肤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与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解和掌握静脉输液皮肤消毒效果,提高临床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中线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急性中毒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中线导管在急性中毒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急性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中线导管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中线导管组,选取同期采用普通前臂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处渗液、穿刺处渗血、静脉炎、疼痛、输液部位肿胀、输液不畅/导管堵塞、导管移位/脱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中线导管组患者穿刺处渗液、疼痛、输液部位肿胀、输液不畅/导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中毒患者静脉输液选用中线导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用于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静脉输液外渗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输入的药物种类多,或因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反复穿刺及穿刺方法不当或拔针后按压不当等,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皮下瘀血和肿胀,而且影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某些药物渗出后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在临床上常用湿热敷,50%硫酸镁湿敷来帮助吸收,促进消散,但操作繁琐,显效时间较慢,湿热敷很容量引起烫伤。在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对100例输液外渗引起的皮下肿胀或静脉炎的病人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皮下瘀血、局部肿胀和静脉炎,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的相关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操作,是最常用、起效最快的给药途径。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静脉输液的各项事宜,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保证。为此,笔者将静脉输液的相关要点作以总结,提醒基层医务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16.
朱德美  周娟 《现代保健》2009,(21):86-86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脉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和药液直接滴入静脉,以达到补充能量和水分,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增加血容量,治疗疾病的目的。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从化疗患者血管特点,静脉输液时血管选择,输液技巧等方面的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与分析住院患者全营养混合液(TNA)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前瞻性分析1208例患者的营养风险、科室分布、TNA使用时间、输液途径等。结果使用TNA的患者遍及临床各科室。欧洲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3分的患者1090例,占90.2%,〈3分的患者118例,占9.8%。接受TNA治疗时间〈5d者495例,占41%。接受TNA治疗时间≤14d者908例,其中使用中心静脉插管占12%,使用外周静脉插管占88%;接受TNA治疗时间〉14d者300例,其中使用中心静脉插管占95%,使用外周静脉插管占5%。结论TNA应用广泛,但还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应加强全面的临床营养培训,并进一步推广NRS2002的应用,推荐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签字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抢救措施,而执行静脉输液的依据,则是医生开具的输液医嘱单。在以往的工作中,输液执行单上仅需由执行输液操作的护士签字来表示当日输液治疗已执行,并无其他要求。为确保输液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有效杜绝输液各环节的漏洞和安全隐患,我设计了“静脉输液签字卡”,由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者在输液卡上履行签字手续,  相似文献   

19.
徐关芳 《现代保健》2010,(21):24-25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滴速控制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掌握正确的输液速度,以达最佳疗效。方法对2006~2008年护理部的抽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时反馈,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落实到位。结果护士掌握了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输液速度能较好的确定和控制,合格率由原来的54.06%提高到83.75%。结论l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加强静脉输液患者的滴速管理和巡视,防止静脉输液并发症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在静脉输液中,输液器中常常会出现微量气泡,给患者、护士和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文针对在静脉输液中微量气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