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保证接台手术病人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我院从2006年开始启用麻醉诱导室,改善了接台手术患者的接台等候时间,保证了手术麻醉的安全和秩序,有效提高了手术、麻醉及护理工作的效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作用。方法:我院手术室2011年1~12月制定并实行时间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改进计划,即规定第1台手术的手术人员于8∶10入手术室,8∶30手术切皮,手术结束后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复苏,前台手术结束时,接台手术医师与患者必须到达手术室,患者进入麻醉准备室等候手术,节假日正常安排择期手术。结果:2011年1~12月手术量较2010年1~12月增加18.59%,全年收支净利润增加28.34%,外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满意度提高。结论:实行时间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改进计划,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增加了手术间的有效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手术室的成本,得到了医护人员的认可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方法对照组为2016年6月~2017年9月本院眼科手术室接收的手术患者58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为同期接收的手术患者240例,均在深入分析影响手术室护理时间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按照不同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情绪状况再分组,并与实验组对比护理时间,分析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前等候时间、手术开始到结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和表面麻醉组(P 0. 05),且等候手术结束到离开手术室时间短于全身麻醉组(P 0. 05);对照组的首台手术组、实验组术前等候时间均短于接台手术组(P 0. 05);对照组的首台手术组手术开始到结束时间、等候手术结束到离开手术室时间长于接台手术组、实验组(P 0. 05);对照组的情绪焦虑组术前等候时间明显长于情绪正常组、实验组(P 0. 05)。结论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因素包括麻醉方式、接台手术、情绪状态等,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以提升手术室护理时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术前准备室—手术室—麻醉恢复室“三位一体”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部进行管理。方法设立术前准备室、麻醉恢复室构成围麻醉护理单元,与手术室护理单元组成手术部,各护理单元按各自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护理常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形成完整的护理架构和工作内容。结果28个手术间年手术量达25553万台,日均手术量103台,平均每台接台时间为31 min,日手术间占有率10.01 h。手术患者平均苏醒时间(10±3)min,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药平均时间(5.0±0.4)min,平均每台手术节约接台时间10 min。结论应用“三位一体”围术期护理管理模式更符合国际医院评审标准,医疗、护理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麻醉诱导是指患者由清醒状态进入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状态而采取的措施[1]。随着手术量的不断增加,为保证手术患者安全,麻醉诱导室的应用与发展,大大缩短了手术接台时间,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我院于2010年启用麻醉诱导室,平均每日入诱导室患者25例,最高可达46例,无一例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笔者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与探索,对患者在诱导室期间易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潘月敏  娄秋平 《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72-1073
总结基层医院手术室建立并启用术前准备室的应用体会。改造一间靠近手术室入口的房间为术前准备室,完善室内配置,保持室内空气、温湿度等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术前准备室内配备专职护士1名,为其制定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经过1年的实践,术前准备室启用后手术接台时间从50.1min缩短至41.0min,患者满意度从85.0%提高到95.0%,医生满意度从88.5%提高到97.9%。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手术室择期手术延误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手术间利用率积累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手术病人流转的全部过程进行适时记录跟踪,了解手术病人流转各节点超时情况,分析择期手术延误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98例择期手术病人平均延误时间为20.75min,预约时间如期下刀手术60例(61%),延误下刀手术38例(39%)。择期手术延误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临时取消手术,术前准备不完善,接送病人耽误,麻醉准备时间长,手术医师未准点到达手术室,参与同台手术的人员计划性差、缺乏统筹安排及团队协作精神,手术编排仅凭经验等。结论:影响择期手术延误的因素为病房因素、病人因素、运送因素、麻醉因素、手术医师因素、手术护士因素、手术编排因素等,提示要减少择期手术延误,提高手术间利用率,首先应完善病人术前准备、保障运送病人畅通、强调第一台手术准时下刀、缩短连台手术接台时间,特别是提高对参与接台择期手术医护人员团队协作、整体联动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手术室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回收统计我院非手术操作耗时情况,并分析影响第一台及接台手术延迟开台的相关因素。结果 T1耗时主要集中于1. 0~1. 5 h,平均耗时(84. 62±22. 37) min; T2耗时主要集中于1. 0 h,平均耗时(52. 68±14. 24) min;我院第一台手术延迟率高达47. 50%(95/200),其中影响因素主要为外科医师上台过晚、停手术未通知手术室、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完成术前准备、等候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过长、手术或麻醉方案更改;我院接台手术延迟率达38. 50%(77/200),其中影响因素主要为术组医护人员一致性不强、等候手术间消毒、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完成术前准备、等候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过长、复苏室容纳不足,患者滞留手术间。结论手术室运营效率受医师、护士、麻醉师、医院设备、管理等多方因素影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可通过完善奖惩制度、强化术前访视、增加医护沟通及协调、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系统设施的支持、建立麻醉准备间或麻醉恢复室等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更好地推进医疗改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放麻醉诱导室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间的影响,完善麻醉诱导室设置及管理。方法:我科2013年11月~2014年2月开放麻醉诱导室,并与开放前2012年11月~2013年2月期间内的手术量、护士平均工作时间及开放麻醉诱导室的数量、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诱导室的开放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间的影响。结果:开放诱导室后手术量较前增长了21.75%,手术室护士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减少0.88 h。结论:麻醉诱导室的开放不仅使手术量大幅度得到提高,同时也缩短了手术室护士的平均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衔接管理模块在提高手术接台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手术衔接管理模块,将手术全程分割为多个时间段,与测定参考时间进行对比,提取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按照二八定律找出影响手术衔接的关键因素。通过监管首台手术外科医生准时到岗率、合理增加麻醉医生人力资源配备、联合调整麻醉医生及手术室、麻醉恢复室护理团队班次、延长麻醉恢复室开放时间等多项举措,对比实施前后的手术台日均使用率、麻醉恢复室接收病人数、首台开台时间准点率、手术接台衔接效率。[结果]实施后手术台日均完或手术由应用前的3.31例增加至3.54例;麻醉恢复室接收病人较实施前增加20%;病人入手术间至麻醉完成、麻醉完成至手术切皮、包扎完成至病人出手术室耗时时长、实施前后各时间点完成手术比例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衔接管理模块,可对手术衔接进行实时监管,为管理人员提供客观数据,并针对性采取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衔接效率。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现代麻醉准备间在手术室的应用,并总结了相关安全管理措施。认为麻醉科工作流程中设立麻醉准备间是科学、可行、有效的,它能明显缩短接台手术的衔接时间,显著提高手术间使用率,减少手术患者的等待时间,也保证了围术期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手术室科学管理水平 ,高效利用信息资源 ,我们设计了《手术麻醉科子系统》 ,并将其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此软件包括手术麻醉病人的信息管理 ,手术麻醉科工作管理 ,手术收费和手术麻醉病人资料统计四大功能。使用后 ,提高了工作效率 ,加强了手术麻醉科与手术科室资料信息的沟通与传递 ,能及时生成各种登记报表 ,准确的完成了手术麻醉病人的各种登记 ,有利于手术麻醉科室的量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传统排程三级医师治疗组(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在一个手术间完成连台手术时存在部分操作步骤重叠,时间无效耗费等问题,以各级医师能胜任的操作步骤所需时间为基础,合理安排手术顺序,达到一个主任医师同时在两间多台手术无缝连接,最终提高患者治疗的及时性。方法量化我院骨科一个颈椎外科治疗组2014年2-9月完成的89例颈椎前路手术的操作步骤,分别记录每台手术术前麻醉医师准备及气管插管,巡回留置尿管,安放体位,消毒铺巾,手术目标节段显露,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及止血,植入内固定器材,关闭切口,麻醉医师拔管及送患者至复苏室共9个时间段的所需时间,最后治疗组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根据各个时间段工作时间以及需要的不同级别医师来分析优化排程手术顺序,将传统的2个手术日的手术调整到1d两间无缝衔接完成。结果各时间段所需平均时间:术前麻醉医师准备及气管插管10min;手术室巡回术前留置管尿7min;摆放手术体位13min;助手消毒铺巾17min;手术显露时间8~43min;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及止血时间30~215min;植入内固定器材所需时间6~48min;关闭切口28min;麻醉医师拔管及送患者至复苏室10min。主任医师在手术室连台手术期间无效耗费时间包括助手关闭切口,麻醉师、护士及助手准备下一台手术,助手做颈椎间隙显露约120min左右。由此得出,三级医师治疗组采用两间无缝衔接颈椎手术的排程模式,主任医师可以充分利用无效耗费的120min做另一间手术的切除病灶、减压和植入内固定器材步骤,助手也有更多操作的机会,量化手术各操作步骤数据为合理排程手术顺序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安排三级医师治疗组两间无缝衔接颈椎手术模式节省了主任医师在手术室较长等待上台时间,同时助手有较多机会做其技术水平相当的工作,充分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在同一个手术日内增加了手术量。可缩短患者院外等待时间,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减少医患矛盾,优化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4.
赵爱平  贾彦彦 《全科护理》2014,(18):1694-1695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手术麻醉病人进行严格观察与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此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病人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必须严密观察[1]。本院于2012年成立了麻醉恢复室,恢复室的创建给全身麻醉苏醒病人提供了安全保障,给连台手术减少了时间,缩短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充分提高了手术间的利用率。在苏醒过程中严密观察各项指标,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完善的护理程序,做到忙中不乱,有效保障苏醒期病人的安全,以确保病人安全度过苏醒期,顺利安全返回病房,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点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2014年7—12月615例首台择期手术运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显示:首台择期手术的手术准点率为61%。针对影响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因素:术前准备不完善;送患者不准时;交接患者时间长;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未准点到达手术间等,制定改进措施:医院制定《择期手术时间安排规定》,明确首台择期手术运行流程的时间节点,责任到人;规范手术科室管理;优化手术患者交接流程等。实施PDCA循环后,对2015年1—6月700例首台择期手术的手术准点率进行评价。结果病房护士送手术患者到达手术室时间;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所用时间;麻醉医师、主刀医师到手术间时间及手术准点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显著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点率,缩短接台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可使手术患者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基本职能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高效、大量顺利通过为病人治愈、康复创造最优良的条件。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以下是我们十年来经验的总结,现报道如下。1防止接错病人到病房接病人时,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术前用药及规定的手术时间、手术名称及部位、麻醉方式,并将病人送到指定的手术间内与另一名护士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及住院号等,同时请麻醉医生及第一助手进行第三次核…  相似文献   

17.
陈凤  林娟 《全科护理》2021,19(6):773-775
目的:探讨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在日间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接受手术时间顺序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例日间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术前访视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前访视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访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麻醉诱导时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对手术室护士基础护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模式可降低日间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缩短术前访视时间,有利于降低因生理应激反应而导致的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提高日间手术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手术室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手术室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并分析2014年1~12月该院住院部手术室各专科白班(时间8:00~18:00)手术,共9 705台次,采集数据包括入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手术开始时间、专科手术接台时间及患者在手术室时间分布、手术室日均利用能力。结果第1台手术大部分为9:15以后开始,接台手术间隔时间较长,平均40 min,患者进出手术间时间为(120.63±74.78)min,麻醉前时间为(9.29±5.30)min,麻醉时间为(26.07±18.42)min,手术时间为(82.31±62.31)min,日均手术能力4.27例/天/台。结论手术室运行效率受多因素影响,第1台手术的准时开台及缩短接台手术等待时间和麻醉时间对提高手术室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精益管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和软硬件设施,增设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专职护理人员,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并通过手术室麻醉信息系统统计各时间节点。比较精益管理前(2018年5月—2018年11月)与精益管理后(2020年5月—2020年11月)手术室平均首台准点开台数、延迟手术数、接台间隔时间、临时停手术数、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与精益管理前比较,精益管理后手术室首台准点开台率提高,平均接台手术时间缩短,延迟手术数和临时停手术数降低,护理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精益管理可加快手术运转,增加手术间利用率,提高手术室整体工作效率,并能提高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治疗场所,手术室工作质量与手术治疗效果息息相关。手术病人能否安全渡过手术期,除与病人身体状况、病情、手术创伤、麻醉等有关外,还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责任心有关。因此术中病人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1严格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接病人时:①必须严格查对病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包括左或右侧)、手术时间、手术间。②手术前必须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麻醉用药。③凡进行体腔手术或深部组织手术者,在术前、缝合前与后应经两人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