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客观评价毫火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的顺序随机分为毫火针组和药物组,每组40例.毫火针组给予毫火针针刺,穴取足三里、中脘等;药物组给予奥美拉唑等药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胃泌素改善情况.结果 毫火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降低、胃泌素分泌明显改善,且毫火针组均优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 毫火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1540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1540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毫火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d、56d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痤疮皮损积分、皮肤油脂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17.86%(P0.01);2组治疗后DLQI及皮损积分、油脂含量均较治疗前好转(P0.01),且治疗组治疗56d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囊肿型痤疮皮肤油脂含量值与痤疮皮损积分、DLQI评分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毫火针联合1540nm非剥脱点阵激光能有效治疗囊肿型痤疮,减少囊肿结节数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可能与毫火针降低皮肤油脂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热疮"范畴。火针法,古称"焠针",它同时具有针刺及艾灸的双重作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延伸与创新,而且取材安全简便,从而使火针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普及。本文摘取临床毫火针治疗唇部单纯疱疹验案两则,并简要分析,以期为毫火针治疗唇部单纯疱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以毫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6月关于毫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RevMan5.3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951篇,最终纳入文献11篇。通过Meta分析发现,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结痂时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漏斗图不对称,存在发表偏倚。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较口服西药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有限,质量层次不齐,其结论尚不能完全确定,需更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及复制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若失治误治,则易遗留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巨大困扰。西医目前主要以抗病毒、消炎止痛、营养神经为主要治疗措施,有效果欠佳、副作用大等局限性。而中医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其中毫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在缩短病程、减轻疼痛、减少后遗症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治疗后遗神经痛方面,也可有效缓解疼痛,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故笔者综述近几年毫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火针是中医针灸的特色疗法之一,对临床各科疾病有独特疗效,根据不同疾病特征,不同病损部位及患者机体情况,灵活选择不同形态的针具,临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尤其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发挥重要优势,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等优势,近年来临床运用火针治疗皮肤病的文献报道不断增多,本文就近5年火针疗法治疗皮肤病的新近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指出目前火针疗法在临床操作及试验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临床更好地利用火针治疗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研究毫火针治疗临床肌筋膜炎的疗效和优势。方法:选取40例肌筋膜炎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毫火针方案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用普通针刺方案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在治疗肌筋膜炎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毫火针赞刺法与毫火针加温和灸法治疗急性期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赞刺法组和毫火针加灸法组各60例,在毫火针点刺的基础上两组分别予以拔罐和温和灸治疗.每个疗程治疗2~6次;若未完全好转,可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观察21天.记录两组患者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治疗次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次、第6次、最后1次的疼痛程度,过去24h内最痛程度及皮损面积,并于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局部痛及综合疗效. 结果 毫火针赞刺法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早于毫火针加灸法组(P<0.01),平均治疗次数少于毫火针加灸法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第2次、第6次、最后1次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皮损面积均较上次治疗时明显减轻(P<0.01);两组各时间点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皮损面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面积疗效毫火针加灸法组总有效率67.8%,毫火针赞刺法组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痛疗效毫火针加灸法组总有效率93.3%,毫火针赞刺法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毫火针加灸法组总有效率94.9%,毫火针赞刺组总有效率9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毫火针赞刺法与毫火针加温和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均安全有效,毫火针赞刺法相对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而毫火针加温和灸法适用于局部疱疹化脓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广毫火针这种新的火针代替针具.方法:选取常规三头火针、粗火针、中粗火针、细火针,单支毫针及3支毫针,记录20名医务人员临床烧针的时间,并归纳毫火针和常规火针的优势特点.结果:单支和3支毫针的烧针时间明显快于4种常规火针(均P<0.01).结论:毫火针在制作工艺、材料、烧针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火针,可替代常规火针作为火针点刺针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与探讨毫火针与常规针刺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毫火针及常规针刺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WOMAC评分及病情严重程度(VAS评分)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毫火针组在镇痛、减轻日常生活难度方面存在明显优势(P0.01),在对关节僵硬程度的改善上也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从患者对疾病总体状况的评价(VAS评分)来看,毫火针组的改变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愈显率上毫火针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毫火针和常规针刺对KOA的治疗均有效,毫火针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比毫火针与药物治疗颈源性胃炎的疗效分析、发病机制及治疗原理。方法:分别用毫火针以及药物治疗颈源性胃炎60例,系统观察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毫火针组临床治愈率70.0%,总有效率94.0%;药物治疗组临床治愈率10.0%,总有效率66.7%,毫火针组均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说明毫火针组治疗颈源性胃炎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12.
黄石玺教授将带状疱疹分为3期,针对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组合,出疹期采用毫火针、拔罐、艾灸治疗;疹点停发期采用毫火针、基础针刺结合温针灸治疗;后遗症期采用毫火针、基础针刺、温针灸和艾灸治疗。临床经验证明,根据不同时期灵活选用不同组合,往往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30例、封闭组20例和电针组30例,分别于治疗1星期、2星期及1个月后进行VAS疼痛计分法评定;并对治疗后1个月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毫火针组、封闭组及电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5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封闭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星期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毫火针组和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星期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VAS评分与封闭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毫火针疗法、局部药物封闭及电针治疗网球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毫火针疗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封闭疗法及电针治疗。结论毫火针疗法是一种治疗网球肘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毫火针加温和灸法与加巴喷丁配合假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毫火针组在局部阿是穴处行毫火针点刺治疗后,行温和灸15min;西药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配合假针刺(病灶远端非穴点浅刺)治疗。针刺治疗前3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第1、2、3、6、9、12次治疗后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现在疼痛程度、即刻止痛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等,并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毫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优于西药组的86.0%(43/50,P0.05)。毫火针组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VAS评分从第2次治疗开始、现在疼痛程度VAS评分从第1次治疗开始,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均P0.05)。在前3次治疗中毫火针组的即刻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3.91±0.82)天,明显早于西药组的(6.53±1.13)天(P0.05)。随访时毫火针组痊愈26例,明显多于西药组的2例(P0.05);在疼痛积分、疼痛范围及睡眠质量改善方面亦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直接医疗费用为(232.32±48.11)元,明显少于西药组的(466.00±41.09)元(P0.05)。治疗中仅西药组出现1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毫火针加温和灸能明显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即刻止痛效果好,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早,优于加巴喷丁,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5.
"毫火针"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初步探讨“毫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推广一种新的火针代替疗法。方法:“毫火针”治疗36例带状疱疹患者,记录其疗效、操作时间及不良事件。结果:“毫火针”法治愈13人,有效18人,总有效率86.11%;烧针时间为1.71±0.23s,整个操作时间为2.30±0.33s;弯针时的针刺次数为24.78±5.59次;无滞针、断针、感染、晕针等不良事件记录。结论:按照规范进行毫火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好,安全性及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红光组和毫火针配合红光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和外用药物治疗);红光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光治疗,毫火针配合红光组为常规药物治疗外加红光和毫火针治疗。在治疗后第1周、第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的变化情况。结果红光组和毫火针配合红光组对带状疱疹的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对疼痛的改善方面毫火针配合红光组优于对照组和红光组(P0.05)。结论毫火针配合红光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更快缓解疼痛,促进皮疹好转,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带状疱疹的较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115处皮损)和对照组(34例,122例皮损)。对照组予他克莫司外搽,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毫火针针刺,1次/周,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数码成像结合Image-Pro-Plus(IPP)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2.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对颜面部白癜风疗效最佳;病程愈短、白斑面积愈小,临床疗效愈好。结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外用他克莫司。白斑的部位、病程、面积等因素对毫火针的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疗法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临床症状和满意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毫火针疗法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每组各40例)。毫火针疗法组取病变部位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双)、命门、腰阳关、委中(双)、睛明(双)、至阴(双)进行毫火针点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每天1次,每次1片,共治疗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治疗结束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并对治疗过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时,毫火针疗法组脱落2例,对乙酰氨酚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74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ODI评分、VAS评分和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2周时两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结束时毫火针疗法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时毫火针疗法组的满意度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5),治疗结束时其满意度显著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1)。结论: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疗法对改善NLBP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满意度高,安全性高,其综合疗效优于具有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线用药对乙酰氨基酚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毫火针围点刺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有效性和安全性及P物质的浓度变化。方法选择79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火针组和西药组,火针组给予毫火针围点刺和服用盐酸伐昔洛韦片、维生素B1片,西药组给予口服同样药物,最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5.1%,西药组为8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物质浓度及VAS评分均有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毫火针围点刺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5例,三组均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毫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对照组1采用毫火针治疗;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