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对肺部良性和恶性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63例肺部良恶性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宝石能谱CT能谱成像模式扫描,并取得静脉期、动脉期的70 keV碘基图像与单能量图像,通过单能量图像能谱分析的功能,观察肺部良恶性结节动脉期、静脉期的水基值与碘基值以及不同keV下的CT值。结果肺部良性结节病变的静脉期与动脉期碘基值均低于恶性结节(P0.05),良性恶性结节病变的静脉期与动脉期水基值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及动脉期肺部良性结节病变在不同keV下的CT值均低于恶性结节(P0.05)。结论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行能谱CT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初步区分肺部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肺部良性和恶性占位病变进行能谱CT扫描,讨论宝石CT能谱成像分析在诊断与鉴别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影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经病理确诊的肺部良性占位12例,肺部恶性占位18例,均用宝石能谱CT进行能谱扫描(GSI),分别得到动脉期和静脉期能谱曲线含碘图40~140 keV能量水平的CT值和斜率值对照,以及碘基图像,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和静脉期40~140 keV能量水平的CT值中,40~80 keV能量水平的CT值良性占位组均低于恶性占位组,单能量越低时CT值差别越大;动脉期良性占位组与恶性占位组40~70 keV区间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2.57±0.21、3.22±0.23,2组间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和静脉期碘基图像上良性占位组的碘浓度均低于恶性占位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宝石能谱CT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良性与恶性占位病变能谱成像上碘含量不同的特征,可以初步区分肺部良性与恶性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能谱CT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运用。材料与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能谱CT扫描的49例SP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的患者的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将单向的能量图片放入能谱成像的浏览器中,基于碘水对物质分离的图像的碘基图像上,对患者的病灶进行了动脉期的碘含量的标定。结果:良性结节和恶性肿瘤组的患者的碘含量、标准化碘浓度、水浓度以及40Ke V时的CT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能谱CT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意义,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能谱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通过我院治疗2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我院28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之间的碘浓度和能谱曲线斜率。结果:研究组在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之间的碘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在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之间的能谱曲线斜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能谱CT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在诊断肺结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肺结节患者162例,根据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n=55)和恶性结节组(n=107),均行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扫描,比较2组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参数[标准化浓度(NIC)、净增碘浓度(ΔIC)、能谱曲线斜率(K)、40 keV的CT值(CT 40 keV)及净增CT值(ΔCT 40 keV)],分析其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结节组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NIC、ΔIC、K、CT 40 keV、ΔCT 40 keV均低于良性结节组(P<0.05);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特异度为98.18%,敏感度为96.26%,准确性为96.91%。结论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通过NIC、ΔIC、K、CT 40 keV、ΔCT 40 keV定量参数,可为鉴别诊断肺结节性质、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促进预后改善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47个良性结节(良性组),33个恶性结节(恶性组)],另选35例患者的对侧正常甲状腺为正常组。采用能谱CT(Discovery CT750HD)进行GSI单能模式平扫及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浓度和碘浓度比,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恶性组、良性组与正常组的碘浓度(100μg/ml)分别为,平扫期:6.19±3.32、10.63±4.71、19.40±8.64;动脉期:7.80±4.30、16.31±7.07、25.25±9.56和静脉期:16.64±8.97、29.06±10.18、38.93±9.09。碘浓度比分别为动脉期:0.26±0.16、0.34±0.20、0.68±0.47和静脉期:0.52±0.19、0.68±0.22、1.06±0.29;曲线斜率分别为平扫期:-0.46±0.30、-0.80±0.33、-1.26±0.65;动脉期:-0.77±0.38、-1.27±0.54、-2.32±0.84和静脉期:-1.17±0.35、-1.91±0.66、-2.91±0.70。在动脉期和静脉期,恶性、良性与正常甲状腺组织间的碘浓度和曲线斜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时,碘浓度比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CT形态学及能谱曲线斜率、基物质等多参数分析,可提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91.67%、88.46%和94.11%)。结论GSI技术多参数联合应用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病灶直径≤4cm)进行灌注扫描,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可在时间-密度曲线基础上,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强化值和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炎性结节的强化值及结节-动脉强化值比(S/A)与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结节动态对比增强CT提供了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并可用于无创性的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或肿块在采取能谱CT鉴别诊断时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23例患有孤立性肺结节或肿块的良性病人,另外在选择恶性患者23例,分别作为参照组和实验组,采取能谱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诊断,首先对比碘基参数,数据有差异,P<0.05;其次对比水基参数,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比孤立性肺结节或肿块的良恶性疾病诊断参数可以看出,尤其在鉴别碘基等参数时可对病情做良好判断,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CT、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异同点,总结宝石能谱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就诊的数名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72例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进行能谱CT扫描及超声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良性、恶性组,对比分析超声诊断与CT诊断效果。结果:良性组、恶性组的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在CT平扫存在明显差异(P<0.05),动脉扫描期参数差异不显著。能谱CT扫描比超声诊断更能清楚确定结节边界、结节形态,CT扫描敏感度、特异度高于超声诊断。结论:与常规超声诊断相比,能谱CT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定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98-899
选取我院4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病例,可见结节数量56个,将40个良性结节设为B组,16个恶性结节为A组,另选40例对侧正常甲状腺为C组,通过能谱CT进行GSI单能模式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各组的碘浓度及能谱曲线进行分析。动脉期及静脉期A、B组与C组碘浓度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平扫期间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当单能ke V增加时,病灶CT值下降,两者呈负相关,CT值降低幅度越小时ke V值越高,曲线为下降型,斜率负值,三组衰减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低能时差异较为明显,动脉期和静脉期三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宝石能谱CT借助碘浓度分析及能谱曲线斜率观察有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孤立性小结节性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进行检查的70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良性、恶性肺孤立性小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良、恶性肺孤立性小结节不同时段的CT值。结果: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肺孤立性小结节的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84.38%,准确度为90.00%;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性病变中边缘毛刺征、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检出率及内部结构卫星灶、均匀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病变,边缘清晰检出率、内部结构钙化检出率均高于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性病变30 s、90 s及180 s CT值均低于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有效鉴别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为临床明确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增强CT扫描对于提高肺内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鉴别准确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CT平扫的基础上接受增强CT扫描,将增强CT扫描的结果与与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得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其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比较增强CT不同扫描时间良性结节、炎性结节、恶性结节的CT值变化情况及其各自的特征性参数(强化峰值、肺内孤立性结节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值之比)。结果:经最终病理诊断,良恶性病变分别有42例、50例,将增强CT扫描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则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4%、90.00%。不同类型结节患者随着CT增强扫描的延长,CT值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PH、SPH/PPH计算结果的比较则有炎性结节高于恶性结节高于良性结节的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CT扫描可以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充分鉴别,鉴别的准确率高,可以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病理穿刺活检确诊。开展常规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常规CT扫描、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的CT值,并将病理穿刺活检结果视作临床鉴别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常规扫描CT值低于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常规扫描CT值、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CT值较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93.02%)及特异度(90.91%)、准确率(92.31%)较常规CT扫描(76.74%、63.64%、72.3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帮助医师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联合尿纤维蛋白原γ链(FGG)在区分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6月使用能谱CT进行常规双期对比增强扫描的SPN患者63例(37例恶性和26例良性)作为研究对象。能谱CT成像参数包括动脉(ICLa)和静脉(ICLv)期病灶的碘浓度(IC),归一化IC(NICa/NICv,归一化为主动脉中的IC),能谱Hounsfield单位(HU)曲线的斜率(λHUa/λHUv),以及40和70 keV图像上的单色CT数(CT40 keVa/v、CT70 keVa/v)增强。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的尿FGG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能谱CT成像联合FGG区分良恶性SPN的诊断价值。结果 能谱CT成像对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度为73.0%(27/37),对良性结节的诊断准确度为53.8%(1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SPN相比,恶性SPN的CT40 keVa、CT40 keVv、CT70 keVa、CT70 keVv、λHUa、λHUv、ICLv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能谱CT在肺结节分子影像诊断及微循环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临床行肺部CT首诊查出肺部结节并经病理证实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能谱CT对肺部结节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分子影像学表现及结节内微循环情况,评价能谱CT诊断肺结节性质的效能。结果:80例患者中良性肺结节17例,恶性肺结节63例,研究结果表明能谱CT显示良恶性肺结节形态学特征(分叶征、毛刺征、形态不规则)的能力与传统混合能量CT相仿,鉴别良恶性肺结节均具有较高特异性,组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肺结节出现分叶征、毛刺征、形态不规则概率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P<0.05)。传统CT模式及能谱CT增强检查均能较好地显示肺良、恶性结节内微循环差异的存在;但能谱CT显示肺结节内微循环差异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传统CT模式高,特别是在低能量KeV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行一致性的检验,能谱CT技术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2.06%、76.47%、93.55%、72.22%、0.6793,明显高于传统CT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宝石能谱CT检查的患者3例(男/29岁,男/51岁,女/77岁),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已知,通过不同的参数图像[碘(水)基图、最佳单能量图像、碘(水)散点图、单能量CT值分布直方图、CT值能量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和病例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最终衡量标准。结果:宝石能谱CT对于常规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不能检测的小胰岛细胞瘤能作出准确的术前定位;宝石能谱CT能预测性分析肝肾间隙肿瘤的性质;宝石能谱CT能预测性分析肾癌Fuhrman核分级。结论:宝石能谱CT可能提高富血供小肿瘤的检出率,并能对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和肿瘤分级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肺、主动脉双后期造影对肺部良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06月收治肺部孤立性占位性病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37~82岁,平均(64.52±4.11)岁。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其性质。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进行薄层平扫,后用ACIST Empower CTA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注射碘帕醇350,注射速度为4.0ml·s-1,后分别在肺动脉晚期和主动脉晚期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3min延迟扫描。扫描数据以DICOM标准直接存储,采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直接读取DICOM格式CT断层图像。利用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肺部实质、血管等解剖结构的数字化影像。测量病灶每期的CT值及CT净增值,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恶性肺结节、炎性结节和结核性结节的肺动脉晚期、主动脉晚期和延时期CT净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值分别为1.793、4.495和56.141,P值分别为0.001、0.036和0.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CT净值协同肿瘤血管有助于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肺结节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绝对增强值可以作为良、恶性结节的一个指证;肺四期动态增强对肺结节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尤其能有效鉴别小肺癌和结核瘤,对肺炎性肉芽肿的鉴别诊断可结合时间密度曲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者应用CT灌注成像和动态增强结合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诊治为孤立性肺结节80例患者资料,均应用CT灌注成像和动态增强结合诊断,将CT灌注参数等和病理结果予以比较。结果:小肺癌组表面渗透系数(21.35±2.10)ml/min·100g均比炎性结节组(5.74±1.50)ml/min·100g、结核瘤组(2.20±0.60)ml/min·100g高,炎性结节组、小肺癌组血容量和血流量值均比结核瘤组高(P0.05);增强扫描之后,炎性结节组、小肺癌组CT值均比结核瘤组高,且增强120秒与160秒时,炎性结节组CT值(74.68±24.88)与(77.20±25.50)均比小肺癌组(54.48±19.15)与(56.30±22.80)高(P0.05)。结论:孤立性肺结节者应用CT灌注成像和动态增强结合鉴别诊断的价值较高,能够明确良、恶性肺结节,为临床尽早实施有效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孤立性肺小结节(SPN)中的表现与病理对照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46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扫描,分析其扫描图像,并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检查在SPN不同类型中的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病灶CT影像学表现在毛刺征、血管集束、棘突征及空泡征的出现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增强扫描在SPN恶性结节中的延迟期、静脉期及动脉期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胸部CT检查可有效判断SPN的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动态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的5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动态CT增强扫描,将CT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良性肺结节符合率93.33%,恶性肺结节符合率95.83%;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增强扫描后与增强前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恶性肺结节的CT值变化情况与良性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