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兹就带下、崩漏、先兆流产、产后恶露不尽、产后自汗、产后乳汁自流等不同的妇科病,经辨证其病机以气虚失摄为主者.采用补气固摄法为基础随证加减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及其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头颈、四肢、上胸背、内脏症侯群,统称为颈椎病,或称颈椎综合征。本病症状复杂,轻重悬殊。大致分为五型:(1)神经根型:头颈、肩、臂、手放射性疼痛、麻木及相关肌肉痉挛、无力、萎缩等;(2)脊髓型:下肢沉重、无力,腰酸,尿频数,排便无力,步态不稳,渐为下肢痉挛性瘫痪,大小便失控,可影响膀胱括约肌是本型特点;(3)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视力障碍,耳鸣耳聋,情感不稳,短暂失神,心悸失眠以及小脑症状较常见,若有急性供血不全,则有晕厥或猝倒症;(4)其他型:如交感神经或食道受压或刺激,则产生相应的证型等;  相似文献   

3.
异病同治是中医诊治法则中的一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床的具体表现。所谓"异病同治",即为不同的病机,但表现为相同的证候,可用相同的方法冶疗,或者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肝肾同治法     
肾与膀胱相表里,相辅为用,居于下焦,为寒水之脏,其味咸,与三焦的功能相联系,《内经》云:“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又云:“肾藏精与志”。“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肾、膀胱、兰焦三者功能是相辅而成的,主要功能,一是生精,二是泌尿。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根据“乙癸同源”的理论,运用“肝肾同治”法则,以百子归附丸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相对性不孕症(以下简称不孕症)24例,其中年令为26岁5例,27岁至30岁各3例,31岁2例,32岁至36岁各1例,30岁以下共17例。农民8例,工人10例,护士、教师和干部各2例,临床取得18例妊娠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 肝肾乙癸同源,关系密切,肝肾同治在临床应用颇多。笔者试将肝肾同治归纳为六法,以就正于读者。一、滋养肝肾本法适用于肝肾阴亏以及阴虚内热的病症。阴血不足,则肝肾和其相关联的五体、五官乃至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均乏其养而出现一系列病变。主要见证:面色憔悴,腰膝酸软,头晕目涩,健忘失眠,耳鸣如蝉,口咽干燥,颧红盗汗,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不调。方例:归芍地黄丸、左归饮、虎潜丸。若精血亏损、八脉空虚,可酌加牛、羊、猪脊髓、紫河车、龟板胶、鳖甲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髓。  相似文献   

7.
“水血同治”法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少忠 《四川中医》2008,26(7):29-30
张仲景根据水、血的关系,提出“水分”、“血分”的概念,开创了“水血同治”妇科疾病的先河。“当归芍药散”和“桂枝茯苓丸”是体现这一治法的代表方。“津血同源”为该治法的理论基础。本文拟对“水血同治”法在妇科临床的运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滋养肝肾法在妇科临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滋养肝肾法是妇科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是因为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与肝肾密切相关。妇女主要的生理特点是经、孕、产、乳 ,而五脏之中肝藏血 ,肾藏精 ,精能生血 ,血能化精 ,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 ,成为月经的物质基础。薛立斋在《女科撮要》中说 :“夫经水 ,阴血也 ,属冲任二脉主 ,上为乳汁 ,下为月水。”精又能化气 ,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从病理上讲 ,因为女子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 ,而屡耗阴血 ,故机体往往处于血…  相似文献   

9.
肝肾同治六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两脏同属下焦,有经络相互贯通,具“乙癸同源”及其他多种生理病理联系。《灵枢·经脉篇》载:“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言肾之经脉直接与肝相贯通。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异名同类,皆属阴精范畴,所以《病机沙篆》有“血之源头在乎肾”的论述。肝为乙木,肾属癸水,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肾水可以滋生肝木,谓之母子相生。另外,人身火分君相,君火为心所主;相火为肾肝所司,正如钱乙所认为“肝有相火”。刘河间提出:“肾为相火”,而朱丹溪则明确提出:“肝肾之阴,悉具相火”。肝肾在维系人体正常生殖机能中,具重要作用。肾主藏精主生殖,肝藏血具调节血液的机能而司血海,二者共同起繁殖后代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从展示古代文献、进行理论体会分析以及临床实践分析等对中医中的"肝肾同源"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与归纳。在中医的脏腑理论体系中,"肝肾同源"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肝肾同源"非常形象的展示出都居于下焦的肾和肝在阴阳精血中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关系;它在病理中互相传变、互相影响;它在治疗中,从古至今的医师都认为木无虚不可补,水无实不可泄,泻肝就是泻肾,补肾就是补肝。因此总结出了"肾病治肝、肝病治肾、肝肾同治"的治疗方法,这在临床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亚蕊  李翠萍 《光明中医》2011,26(11):2214-2215
以《金匮要略》中“血不利则为水”为基点,论述血水同治法的理论基础(血水同源、血水同病),血水同病与妇科病的关系,以及血水同治法对妇科病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在《医宗必读》中,明代李中梓就提出了"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的理论,后人根据肝和肾在生理与病理上的表现特点,进一步阐述了"肝肾同源"和"肾肝同治"的内涵[1]。"滋水涵木法"是"肝肾同治"的经典基本治疗法则。本文介绍了在滋水涵木法同时,采用补肾阳、阴阳双补而达到治肝的治则在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1"肝肾同源"与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国医学典籍中并无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多年,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较多,现将经验作一小结,报告如下。1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血瘀证主症:月经周期延长,或经血量少,甚经闭不行。经色暗红夹块,小腹胀痛。舌体紫暗、有瘀斑,脉沉涩。治法:活血化瘀、养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处方:桃仁10 g,红花6 g,  相似文献   

14.
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在生理上有经、孕、产、育的特点,其生理功能、气血来源与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病理上许多妇科疾患与肝、肾功能失常有关。一、肝肾同源与妇科紧密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其以阴精为体,以元阳为用,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变化,且胞脉亦系于肾。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其所藏之血,除营养周身外,余者在女子  相似文献   

15.
16.
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临床上的异病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一些妇科疾患,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从祖国医学的辨证角度来看,不管病名如何,只要有“瘀血”的症候,就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法则治疗,这就叫做“异病同治”。我们认为,某些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如出现共同的“血瘀”症状,尽管它们的病因各异,各个具体病人的体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基本原则扩大经方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探究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主病,主症及病位虽各不相同,但出现了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证候,则都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法治疗。补中益气汤的加减应用,符合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妇科瘙痒症的发生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因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之根,而妇科瘙痒症的发生多与妇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有关,因此,  相似文献   

19.
阳强不倒当肝肾同治韩莲云,汤菲(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332000)关键词阳强,中医药治疗阳强不倒是阴茎异常勃起,久而不衰,茎体强硬,触之则痛的一种男性疾病。阳强不倒之名、中医文献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称为“茎长兴盛不痿”,又称“强中”;《本草...  相似文献   

20.
肝肾同源,亦称乙癸同源,是五脏相关的理论之一,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乙癸同源则肝肾同治,据此可论治不同的疾病,从另一侧面又说明了中医学的异病同治。兹列举治案数则以资验证。例一内伤发热(功能性低热) 李某,男,32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春节过后,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