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后的手术切除率、病理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探索最佳的新辅助放化疗方案。方法 2013—2014年间本院初治的潜在可切除或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11例入组,临床分期为cT4N0M0或TxN1-3M0(AJCC第7版),病理为腺癌。放疗采用IMRT技术,总剂量40~50 Gy分22~25次4~5周完成。同步化疗采用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或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方案。同步放化疗结束后4~8周手术。结果 接受R0手术者9例,R2手术1例,1例因术中发现腹膜种植转移仅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提示重度反应4例,其中包括pCR 1例。共完成放疗10例、化疗8例。3级不良反应主要见于恶心(3例)、呕吐(2例)和食欲下降(2例),无4级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肿瘤降期率和R0切除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尼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或术后残存或复发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开展前瞻性Ⅱ期试验,入组条件:有可测量病变的不可手术或术后残存或复发胃癌,病变可行放疗,预期生存>3个月。患者接受IMRT (PGTV 54 Gy分30次,±淋巴结预防区域45 Gy分25次)和同步卡培他滨(每天1 600 mg/m2,第1—35天)及尼妥珠单抗(200 mg,1 次/周)化疗。用CTCAE3.0和RECIST标准评估急性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 2010—2013年纳入30例患者。中位年龄57岁(35~66岁)。23例为术后残存或复发,7例为不可手术患者。28例入组前接受化疗且均为疗后稳定或进展。同步放化疗期间5例(17%)3级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下降(10%)。疗后1个月野内客观缓解率和病变稳定率、全身客观缓解率和病变稳定率分别为43%(CR 4%、PR 39%)和50%、32%和43%。结论 对不可手术或术后残存或复发胃癌患者,尼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安全,耐受性、近期疗效、放疗野内控制性均好。临床试验注册 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118016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手术”的全新辅助治疗模式在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8—2020年间前瞻性纳入局部晚期胃腺癌或Siewert Ⅱ/Ⅲ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 28例,首先接受同步放化疗(CCRT),放疗剂量为45Gy,1.8 Gy/次,同步口服替吉奥 40~60mg,2 次/d。CCRT后3周接受 4~6周期SOX方案巩固化疗(CNCT)。CNCT结束后 4~6周完成胃 癌D2根治术。结果 28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治疗,治疗中≥3级不良反应在CCRT期间出现 3例(11%),分别为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食欲下降;在CNCT期间出现白细胞下降 2例(7%)、血小板下降 3例(11%)。共 20例(71%)完成手术,达病理完全缓解者占50%。3例手术并发症分别为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中期分析结果示局部晚期胃癌接受全新辅助治疗可获得显著的降期,治疗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Ⅱ、Ⅲ期(AJCC第7版)胃癌根治术后IMRT同期卡培他滨化疗的初步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以决定是否继续Ⅱ期研究。方法 2009—2011年35例Ⅱ、Ⅲ期(10、25例)胃癌患者进入前瞻性Ⅱ期研究,根治术后给予辅助放化疗或化疗。放疗采用IMRT,靶区包括吻合口、瘤床和区域淋巴结,剂量45 Gy分25次。同期化疗为卡培他滨每天1600 mg/m2分2次,连续服用5周;辅助化疗为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4~8周期。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以DFS 52.9%为继续研究的下限。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21个月,随访率94%。3例未完成放疗,2年DFS、OS分别为70%、86%,急性3级胃肠道、血液和总不良反应分别为11%、11%和26%。预后分析显示病理印戒细胞癌成分和淋巴结阳性比是DFS不良预后因素,T4期可预测OS下降。结论 全组胃癌根治术后IMRT同期卡培他滨化疗的2年DFS>52.9%,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可继续Ⅱ期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化疗与相控阵聚焦热疗同步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纯放化疗进行比较.方法:将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热放化组(治疗组)及单纯放化组(对照组),其中冶疗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5~4 Gy/(次·d),5次/周.总剂量DT 48~65 Gy,并口服卡培他滨2 500 mg/(m2·d),连用14 d.同时配合应用相控阵聚焦热疗系统,2次/周,时间为45~60 min/次,直到治疗结束.对照组放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CR)占20.5%,部分缓解(PR)占64.7%,有效率为85.3%,对照组完全缓解(CR)占16.1%,部分缓解(PR)占41.9%,有效率为58.1%;疼痛症状缓解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与相控阵聚焦热疗同步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疗效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提高,且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MART)并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多叶光栅的静态调强技术实施IMRT,鼻咽肿瘤(GTVnx)和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6~72 GY,分次剂量为2.2~2.4 Gy;鼻咽亚临床病灶及中上颈部淋巴引流区域(CTV1)处方剂量为60 Gy,2.0 Gy/次;下颈部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域(CTV2)处方剂量为54 Gy,1.8 Gy/次.56例患者放疗同期给予2个周期顺铂单药化疗;31例放疗同期给予2个周期PF+CF方案的化疗.放疗结束后1个月均行PF方案辅助化疗3~4个周期.结果:中位随访46个月(19~69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4.6%和91.3%.PF+CF方案同步化疗组与单药DDP组疗效相似,但前者的急性黏膜反应明显高于后者.结论:SMART技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同时,可提高靶区内生物等效剂量.同步放化疗提高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肿瘤控制率及生存率,单药DDP作为同步放化疗药物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8例局部晚期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NSCLC患者,采用IMRT同步联合化疗综合治疗.放疗采用5~7野IMRT技术,单次剂量2.0~2,2 Gy,每周5次,中位总剂量60 Gy(54~66 Gy).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长春瑞滨加顺铂方案同步化疗,放疗结束后辅助2~4个周期化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同步放化疗计划.放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疗效,CR为21%(10/48),PR为60%(29/48),SD为13%(6/48),PD为6%(3/48),有效率为81%(39/48).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7~3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1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和39%.按RTOG标准评价放疗毒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Ⅰ级15例,Ⅱ级11例,Ⅲ级1例;放射性气管炎Ⅰ级14例,Ⅱ级8例,Ⅲ级3例;放射性肺炎Ⅰ级6例,Ⅱ级4例,Ⅲ级1例.结论:IMRT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被绝大多数患者耐受,对生存率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方法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2015年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120例肿瘤最大径≥6 cm或最大径≥5 cm且肿瘤呈偏心性生长的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外放疗,之后予以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同步顺铂化疗。IMRT 45 Gy分25次,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HR-CTV 7 Gy/次、IR-CTV 5~6 Gy/次,共5次;危及器官勾画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及毗邻小肠。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以顺铂75 mg/m2 ,每3周1次为基础同步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14~96个月(中位数46个月)。5年局部控制、无进展生存、总生存率分别为92.8%、76.6%、81.0%。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急性1-2级早期不良反应分别为57.8%、14.6%,3级分别为8.1%、2.9%;晚期1-2级不良反应分别为8.4%、5.3%,3级分别为0.97%、1.3%。结论 IMRT联合同步剂量补偿HDR-ICBT方法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是肿瘤体积较大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阳性食管癌术后预防性IMRT同期化疗的MTD和缩小靶区的影响。方法 对2007—2011年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的33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行术后预防性IMRT同期化疗临床Ⅰ期研究。中位年龄52岁,76%为T3+T4期。放疗随机分为60 Gy分30次(2.0 Gy/次)18例、54 Gy分30次(1.8 Gy/次)15例。化疗每周顺铂20 mg/m2+紫杉醇20、30、40、50 mg/m2递增(每阶梯3例),连用5~6周。依据CTCAE3.0标准,DLT为4级白细胞下降或≥3级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及≥3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果 60 Gy分30次(2.0 Gy/次)组,紫杉醇20 mg/m2时1例3级体重下降,增加3例后1例4级白细胞降低,递增实验失败。54 Gy分30次(1.8 Gy/次)组1例紫杉醇过敏中止化疗,其余20~40 mg/m2无DLT,50 mg/m2时2例4级白细胞和3级血小板下降而终止实验;MTD为每周顺铂20 mg/m2+紫杉醇40 mg/m2连用5~6周。缩小靶区后60 Gy分30次(2.0 Gy/次)组12例无DLT,顺利完成递增实验;MTD为每周顺铂20 mg/m2+紫杉醇50 mg/m2连用5~6周。靶区修改前、后平均PTV和残胃D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13)。结论 淋巴结阳性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IMRT同期紫杉醇+顺铂周方案在合理缩小靶区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放疗辅助热疗与单纯放疗治疗45例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单纯放疗(RT)和放疗合并热疗(R H),RT组:DT60Gy~80Gy,2Gy/次,5次/周.R H组:腔内热疗2次/周(60min/次),温度43℃~44℃,热疗在放疗后30~60min内进行,外照射DT50Gy~60Gy,2Gy/次,5次/周.近期疗效显示有效率RT组为57.8%,R H组为88.4%,显著有效RT组为21.0%,R H组为53.8%;无效率RT组为42.0%,R H组为11.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胃癌患者接受术后同期放化疗的毒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5例胃癌术后放疗患者,其中38例为同期放化疗,男31例,女14例,中位年龄54岁,IB~IV(M0)期.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技术,靶区包括瘤床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放疗剂量45~55 Gy分25~30次.化疗药物为氟尿嘧啶(21例)或希罗达(17例).毒性分级标准采用CTCAE3.0.结果 仅2例因无法耐受治疗而中止放疗,其中1例为术后肠粘连,1例为3级胃肠道反应.其余毒性表现为1+2、3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71%、7%;1+2、3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16%;1+2级乏力、食欲不振发生率为38%.1年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82%、95%.结论 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可耐受术后放化疗毒性,术后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是否可提高总生存率尚需更长时间随访和更多前瞻陛随机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为“局部晚期胃癌术后S-1同期调强放疗Ⅰ期临床研究”基础上的Ⅱ期研究,拟继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近期疗效。方法入组标准为接受R0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任何TN (+)期的近端或远端胃腺癌患者。放疗采用IMRT技术,总剂量45 Gy,1.8 Gy/次,5次/周。 S-1剂量每天80 mg/m2,于放疗日分2次口服。结果包括Ⅰ期研究最后1个剂量水平(80 mg/m2)中的6例及Ⅱ期入组的34例,共40例患者纳入分析。年龄27~73岁(中位数50岁),男女比例3:1。完成放疗39例(98%),完成同期化疗35例(88%)。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恶心或食欲下降(13%)、白细胞减少(10%)、呕吐(8%)、放射性食管炎(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5%)。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全组2年OS、DFS率为74%、77%。结论局部晚期胃癌术后S-1同期IMRT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照射联合近距离放疗在治疗局部进展期非手术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5年间局部进展期非手术直肠癌患者11例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患者均接受盆腔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近距离放疗,完成盆腔外照射放疗(DT50Gy分25次)后,行近距离推量DT15~20Gy分3~4次。盆腔转移淋巴结采用外照射推量至60~66Gy分30~33次。外照射期间均行同期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放疗后采用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和局控率。采用RTOG损伤分级标准评估早、晚期放疗反应。结果 11例患者高剂量率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近距离中CTV D90%的EQD2 Gy为(21.3±1.60) Gy。原发灶完全缓解率为64%,部分缓解率为27%,客观缓解率为91%。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82%、64%、46%,无瘤生存率为64%、45%、27%;3年局部额控制率为46%。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第8个月肺部转移。1-2级肠道急性不良反应7例,泌尿系统急性不良反应5例;2级骨髓抑制反应1例;1-2级肠道晚期不良反应5例,泌尿系统晚期不良反应1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在局部进展期不可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中,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疗-放疗-化疗(化-放-化)序贯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局部晚期胃癌84例,采用同期对照研究,分为化-放-化序贯治疗组(观察组)44例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用DCF(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或FOLFOX4(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方案化疗3~4周期,观察组化疗2周期后开始肿瘤累及区域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3DCRT/IMRT),放疗剂量DT(45~50.4)Gy/[(25~28)f?(5~6)w],放疗结束再予相同方案化疗1~2周期.对照组不予放疗.结果:8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65.9%、37.5%,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88.6%、60.0%,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8.6%、65.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个月、10.0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8% vs 32.5%、18.2% vs 7.5%.两组比较,在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临床症状缓解率、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年生存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Ⅲ-Ⅳ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相近.结论:序贯化放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使部分患者改善了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并未增加治疗毒副反应,是不能手术局部晚期胃癌的较好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不能切除和复发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行腹部放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5年我院收治的57例患者,其中不能切除36例(包括局部晚期19例、术后肉眼残留17例),术后复发21例。接受3DCRT 17例、IMRT 40例,照射中位剂量50 Gy (42~60 Gy)。81%患者放疗同期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放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3.9~77.5个月),放疗后缓解率65%。局部晚期、术后肉眼残留(R2术后) 、术后复发组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9、13.9、19.0个月。全组放疗后2年的预期OS、PFS、LRRFS分别为50%、37%、50%。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分组是预后影响因素,而第3站淋巴结受侵并不是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对不能切除及术后复发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进行中等剂量放疗并结合化疗能取得较好的LC并改善患者生存,而术后复发和第3站淋巴结受侵病例均应被视为挽救性放化疗的良好适应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替吉奥+放疗与单纯应用替吉奥在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胃癌(Ⅲ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组(试验组) 、单纯替吉奥组(对照组) 各29例。试验组给予替吉奥40 mg/m2口服2 次/d,第 1~14 天,休息1周后重复共4个周期,同时行胃部IMRT 45 Gy (1.8 Gy/次) ;对照组仅给予相同的替吉奥化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应用χ2检验差异。结果 58例患者完成计划设计。治疗完成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症状缓解率分别为52%和24%、76%和45%、86%和48%(P=0.03、0.016、0.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厌食、白细胞减少、腹泻、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放疗+替吉奥治疗同步化疗对于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提高了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术后(>D 1术)放化疗,影响预后的因素和患者的复发模式,探讨术后辅助放疗的价值。 方法:选取2008—2020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术后辅助放化疗的171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 Kaplan- Meier法计算复发率和生存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