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及空腹静脉血采集,并采用灭菌棉拭子擦拭创面拭取分泌物用于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多重耐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5 12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MDROs感染情况分析,年龄35~85岁,平均(61.03±11.19)岁,糖尿病病程1~29年,平均(12.32±7.16)年。多重感染者210例,多重感染率为4.10%。共分离出265株MDROs,居于前3位的MDROs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41.13%)、铜绿假单胞菌61株(23.02%)、大肠杆菌58株(21.89%)。主要的MDROs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100%耐药,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100%耐药,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暴露史(OR=1.962)、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OR=1.970)、骨髓炎(OR=4.323)、神经缺血性伤口(OR=1.269)和抗菌药物疗程≥5 d(OR=1.487、3.274、1.602)是糖尿病足患者发生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抗菌药物暴露史、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骨髓炎、神经缺血性伤口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与发生MDROs感染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6年3月某院收治的53例有明确病原学依据IP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引流液中病原菌耐药情况将IPN患者分为MDRO感染组和普通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53例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IPN患者中,MDRO感染组33例(62.3%),普通细菌感染组20例(37.7%),IPN患者胰周引流液中最常见的MDRO是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37.5%,18/48)。IPN患者的病死率为30.2%(16/53),MDRO感染组患者的病死率(39.4%,13/33)高于普通细菌感染组患者(15.0%,3/20)(P0.05);与普通细菌感染组比较,MDRO感染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重、ICU住院时间长以及住院费用高(均P0.05)。IPN患者病死率与MDRO感染、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 MDRO感染的IPN患者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MDRO感染已成为重症胰腺炎治疗的重要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医院手术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找出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泸州某医院手术室12619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资料,进行病原菌检测和细菌药敏试验,统计手术室MDRO感染发生情况,分析MDRO感染的菌种、科室分布、耐药情况和MDRO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为2.10%。MDRO感染占比较大的科室是普外科(34.28%)、骨科(23.78%)、泌尿外科(15.22%)。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中较常见的菌种是鲍曼不动杆菌(46.99%)、金黄色葡萄球菌(19.91%)、铜绿假单胞菌(12.0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完全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超过80.00%,仅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不超过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的耐药率超过8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完全耐药,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超过80.00%,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不超过3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OR=5.943)、侵入性操作(OR=2.70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OR=2.244)、合并糖尿病(OR=1.955)是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泸州某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入住ICU、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B)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2011年1-12月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的MDRB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细菌2 562株,其中MDRB 449株,占17.53%。MDRB中,革兰阴性菌305株(67.93%),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54.57%,245株)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80%,44株);革兰阳性菌144株(32.0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1.80%,53株)和表皮葡萄球菌(11.58%,52株)检出率较高。MDRB感染重点科室是普通外科(120株,26.73%)和肝胆外科(98株,21.83%);标本来源以胸(腹)腔引流液较多(39.42%),其次为痰液(19.82%)和血液(19.16%)。结论医院感染监测有助于了解医院MDRB感染情况和预防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情况,为临床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某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MDRO医院感染情况,应用W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恶性肿瘤患者54 056例,发生医院感染3 542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55%;其中MDRO医院感染847例(占23.91%)。MDRO医院感染患者以60岁为主(54.55%)。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细菌2 606株,其中MDRO菌株847株,占32.50%,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459株,占54.19%)。MDRO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7.34%)。MDRO检出科室居前3位的依次为胸外科(17.12%)、结直肠肛门外科(9.92%)及普外科(8.26%)。结论恶性肿瘤患者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控及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减少MDRO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12月,我院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进行了监测,全年共监测到33人次多重耐药菌感染,由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无一例因管理不当而发生医院感染。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住院期间并发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9月-2021年9月因SAP入院治疗120例患者为建模组,将其分为MDRO组和非MDRO组。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因SAP入院治疗且符合上述诊断、纳排标准的SAP患者60例作为外部验证组。以调查问卷结合电子病历方式获取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胰腺炎类型、是否外科干预、营养支持方式、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抗菌药物使用、合并糖尿病、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分(BISAP)、入院当天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科干预、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合并糖尿病和机械通气时间均为SAP并发MDRO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L检验结果χ2值=1.183,P=0.56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显示,当预测模型截断值取值为2.869时,预测模型对于SAP患者住院并发MDRO有最大预测价值,此时灵敏度为9...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死亡患者合并多重耐药感染的基本情况,探讨死亡原因与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49例合并MDRO感染病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础情况和病原菌的分布。结果149例MDRO感染死亡患者中,主要是呼吸道感染133例(89.26%),其次是手术部位感染10例(6.71%);149例患者住院期间,有意识障碍、做过手术、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或插管的患者分别占77.18%、38.26%、74.50%、66.44%;其中,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占41.6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占29.53%,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16.78%,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12.08%。多重耐药感染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强化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细节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降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科重症监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817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出病原菌按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5版判定。结果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分离出病原菌615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359株,占58.3%;主要以ESBLs革兰氏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为35.9%、28.7%、18.1%;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37.6)、泌尿道(21.2%)导管(15.3%)为主。结论临床应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根据本院病原菌流行趋势和耐药特性,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于桂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4,(16):2902-2904,2913
目的探讨引起糖尿病足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83例MDRMs感染的糖尿病足(DF)患者进行分析,选择同期未感染的83例DF患者和其进行匹配,找到引起MDRMs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3例患者共分离出123株MDRMs,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40.65%),其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5.20%)和肠杆菌(21.14%)。革兰阴性菌占54.47%,革兰阳性菌占45.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OR1.75,95%CI1.382.21)、抗生素治疗疗程(OR3.53,95%CI1.587.87)、住院次数(OR2.10,95%CI1.123.92)、合并骨髓炎(OR5.81,95%CI2.9311.54)、使用三代头孢(OR1.54,95%CI1.102.15)和神经缺损性伤口(OR4.81,95%CI1.4016.52)与MDRMs感染有着密切关系。结论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疗程、住院次数、合并骨髓炎、使用三代头孢和神经缺损性伤口与MDRMs感染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的感染现状及疾病谱分布情况,为MDRO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ICU住院患者资料,比较ICU感染MDRO者(病例组)、ICU非MDRO感染患者(对照组),以及非ICU感染MDRO者疾病谱等差异。结果 ICU MDRO感染患者总体构成呈上升趋势;感染患者以男性居多,其中大多数为老年人,MDRO感染患者较未感染患者死亡比例更高。直接入住ICU感染MDRO者在整个MDRO感染群体中占比最高。ICU MDRO感染患者检出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非ICU MDRO感染患者检出菌株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谱相似,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其中又以肺部感染为主;ICU非MDRO感染患者疾病谱以高血压居首位,与感染患者存在差异。不同疾病的顺位随着年份增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 MDRO感染患者疾病谱复杂多样,应做到科学、精准、规范治疗,注意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同时强化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手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某胸科医院TAAD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选取手术后MDRO感染患者为病例组,并按照1:3进行病例-对照匹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RO感染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有62例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例,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2例。62例患者中14例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2.6%;10例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16.1%,分别为耐碳氢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4例,耐碳氢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6例;合并非多重耐药菌或真菌感染共9例(11株)。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中心静脉置管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抗菌药物种类≥4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OR=17.104,95%CI:1.805~162.033),清蛋白为保护因素(OR=0.834,95%CI:0.709~0.982)。 结论 危重症COVID-19患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清蛋白水平,有利于预防与控制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不同专业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5年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为不同专业的ICU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2020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9个不同专业的ICU住院患者检出的MDRO资料,分析不同专业ICU MDRO检出率、发现率、感染部位以及细菌耐药率。结果 2016-2020年不同专业ICU共监测住院患者30 030例,检出MDRO 2 744株,其中医院感染1 235株。5年间不同种类的MDRO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不同年度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有年度升高趋势。5年间MDRO感染发现率为3.86%,发现例次率为4.11%;不同专业间ICU不同年度和持续5年的MDRO感染发现例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ICU不同年度MDRO感染发现例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O感染部位居前3位分别为下呼吸道(578例次)、血液(240例次)、泌尿道(170例次)。综合ICU、心外ICU、神外ICU、急诊ICU检出的CRAB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度CR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比较,以及CRPA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专业ICU的MDRO感染特征指导感染防控措施,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手段透明监管干预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某医院46873例住院患者设为干预前组,2020年1—12月的45217例住院患者为干预后组.干预组对每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检出MDRO菌株的患者实施透明监管,借助信息化手段透明公开MDRO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CBM、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6月ICU MDRO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16个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7(0.64~0.94),偏倚风险评估显示纳入模型均存在高偏倚风险,模型适用性较好。模型中出现最多的预测因子包括抗菌药物、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性别、基础疾病、共病。结论 现有关于ICU患者MDRO感染风险的预测模型不理想,模型在开发设计、统计分析及报道方面存在一定偏倚。未来应重点关注研究设计的方法学细节和报告的规范性,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以及进行模型验证与更新,提高模型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框架)为理论基础,旨在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特征、风险管理现状,全面构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体系,以期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采用主动筛查,分析主动筛查在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入住某院急诊ICU的患者,2017—2018年未进行主动筛查的患者为对照组,2019—2020年进行主动筛查的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省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DRO的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干预前采用常规MDRO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