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临床使用消化内镜消毒存放后细菌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监测,了解内镜存放后细菌学指标以及不同存放环境对内镜细菌数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6月对消毒后胃镜、肠镜进行采样检测;随机放置于镜房、镜柜内,存放15、63h后,再次对内镜进行采样检测;同时,监测镜房、镜柜内温度、湿度,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结果存放后内镜共采样174份,细菌超标9份,超标率为5.17%,超标9份均为存放63h后内镜,存放15h内镜全部合格,未检出致病菌;镜房空气、物体表面、内镜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3.60%、97.80%、96.59%,镜柜空气、内镜表面合格率均为100.00%,内镜合格率为93.02%。结论消毒后内镜存放15h细菌超标率极低,使用前不用再次消毒;若存放时间≥63h,则存在细菌数超标,建议使用前应进行消毒,镜房、镜柜均可用于内镜存放,但应对存放条件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新建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纯水系统菌落数超标原因,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 采集纯水制备与使用的所有环节水样,明确细菌超标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处置措施,并监测强化消毒效果维持时间。结果 排查后推断纯水箱出水口至进入内镜洗消设备前,新铺设的输水管道为此次细菌超标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采取管路改造、增加消毒设施、对输水管道和洗消设备清洗消毒等组合处置措施。综合干预后各个采样点均未再检出细菌,内镜中心顺利投入使用,并确定水路强化消毒间隔时间为12周。结论 新建内镜中心启用前的验收工作非常重要,新纯水管道需在铺设之前进行冲洗,以保证终末漂洗水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临床内镜复用过程中细菌生物膜的污染情况,检测生物膜清洗液在内镜清洗消毒中对细菌生物膜的清洗效果。方法参照GB15982和WS50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监测2017年1月-2017年3月临床80例内镜使用后的消毒效果,并采用活菌计数法评价内镜生物膜去除效果。结果在高水平消毒合格的前提下,10.0%电子胃镜检出细菌生物膜,15.0%电子肠镜检出细菌生物膜。生物膜清洗液对电子胃镜和电子肠镜细菌生物膜的去除率高达99.0%以上,能彻底清除内镜腔体内形成的细菌生物膜,保证后续消毒(灭菌)效果。结论与常规多酶清洗液相比,生物膜清洗液能有效去除内镜腔内的细菌生物膜,保证了消毒(灭菌)效果,避免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氧化电位水在儿童医院内镜消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氧化电位水在儿童医院内镜洗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用氧化电位水清洗消毒3~5 min,随机抽取喉镜30件、胃镜30件、肠镜16件,对消毒前、后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氧化电位水消毒后的喉镜未检出细菌,消化内镜细菌总数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对消化内镜消毒的要求,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采用氧化电位水对临床使用的内镜进行清洗消毒,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要求,而且杀菌迅速、安全、环保,且无刺激性气味,适宜在儿童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院胃肠镜清洗消毒状况,以便改进其消毒质量。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2012~2016年大连市医院的胃肠镜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结果:2012~2016年大连市共检测157条内镜,内镜内腔面细菌菌落总数结果合格率为87.90%(138/157),各年份内镜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6,P>0.05)。胃镜和肠镜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大连市医院胃肠镜消毒合格率较低,要继续加强内镜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山东省不同级别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制定调查方案,对不同级别的17所医院进行现场查看和问卷调查并对使用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17所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基本符合要求,其中3所二级医院未设置独立洗消间,4所医院清洗消毒流程不规范;抽样检测20条电子胃镜、14条电子肠镜清洗消毒效果,三级及二级医院内镜外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5.0%、71.4%,内镜活检管道道合格率为80.0%、57.1%,送气送水管道合格率75.0%、71.4%;共检出30株病原体,主要来自活检道及送气送水道,分别占33.3%、26.6%;病原体检出首位的为大肠埃希菌,占36.7%。结论山东省医院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比较规范,仍需进一步加大培训管理力度,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性次氯酸灌注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消毒效果。方法 基线采集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鉴定。引入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机后,在安装后的特定时间收集水样进行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结果 安装前共采集水样27份,其中10份合格,合格率为37.03%。不合格水样可检出放线根瘤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色微杆菌、贪铜菌、藤泽甲基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等水源性细菌;安装后共采集水样54份,均为合格。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安装前的样本中可检测出大量皮氏罗尔斯顿菌、耐金属贪铜菌、奥斯陆莫拉菌、日本慢生根瘤菌、水生甲基杆菌、戈登分枝杆菌、新鞘氨醇杆菌等细菌序列,消毒后主要为宏基因测序分析常见的背景细菌。结论 持续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可有效清除水管路中的细菌,并降低水管路中生物膜的形成,提升内镜终末漂洗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院胃肠镜清洗消毒状况,为加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对大连市23家医院的胃肠镜及相关用品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结果2007-2013年共检测胃肠镜及相关用品468份,合格351份,合格率为75.00%。其中,胃肠镜内腔232份,合格率为75.00%,胃肠镜活检口70份,合格率为81.43%,并在内镜内腔中检出3株铜绿假单胞菌和10株大肠埃希氏菌;检测使用中的内镜消毒液88份,消毒液染菌量合格率为88.64%;注水瓶水78份,合格率为53.85%。结论大连市医院胃肠镜消毒合格率偏低,存在内镜引起交叉感染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储存时间的安全期和使用前再消毒的必要性,为消化内镜储存、使用再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后的消化内镜经分组使用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及过氧乙酸3种消毒剂进行消毒并经生物学监测合格后储存于内镜库内,于储存后的14 d内分组每天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 采集的504份监测标本中均未检出致病菌,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均未出现菌落,储存14 d内的内镜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经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及过氧乙酸3种消毒剂消毒合格的内镜,在合格的内镜储存环境中储存14 d内使用前不必要再消毒.  相似文献   

10.
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监测和比较,探讨人为因素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中的影响。方法将洗消人员分为3组:未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混合组(既有未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也有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法对其3组洗消人员实验性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共计208份标本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208份标本共检出阳性标本23份,阳性率为11.1%;其中未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标本60份,检出阳性标本13份,阳性率为21.7%;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标本60份,检出阳性标本0份,阳性率为0;混合组标本88份,检出阳性标本10份,阳性率为11.4%;对未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和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的洗消人员组的试验进行比较,细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为因素直接影响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实施空气细菌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某院洁净手术部的45间手术间进行沉降菌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 50333进行静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DB/11408—2007要求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其中动态空气监测选择第一台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切皮时、手术2 h或缝合结束、接台-麻醉-皮肤消毒时)进行采样,记录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遇动态、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较低时即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管理措施。结果 2010年5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采样共782间次,合格763间次,合格率97.57%。其中2018年6月静态空气采样6间,合格率为33.33%,针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整改措施,2018年11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9.48%。动态空气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5月不同级别手术间动态空气监测结果均不合格,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进行空气动态采样103台次,Ⅰ、Ⅱ、Ⅲ级手术间合格率分别为90.00%、89.80%、95.45%。Ⅱ、Ⅲ级手术间不同位置回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两种不同方法对胰腺包裹性坏死(WON)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内镜的灭菌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患者使用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过氧乙酸浸泡灭菌,B组采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滤膜法采集内镜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3个位点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两组内镜灭菌合格率、菌落数和检出MDRO情况。结果 共采集78条副送水内镜,A组和B组各39条,共234份标本,A组和B组内镜灭菌合格率分别为61.54%、100%。A组钳子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2.05%,送气/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9.74%,副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74.36%,B组3个位点灭菌合格率均为100%。A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菌落总数范围分别为0~6、0~112、0~23 CFU,分离MDRO 36株,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将A组15条不合格的内镜转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达100%。结论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监测消毒后软式内镜在存放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期。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27条软式内镜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2月,纳入消毒后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的内镜,并常温下储存24、48、72、168 h,监测内镜管腔及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同时监测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结果 108条次软式内镜分别储存24、48、72、168 h,内镜管腔与表面菌落合格率均为100%。其中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168 h的表面菌落数为0;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 h的管腔菌落数为0,储存168 h 107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0,1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6 CFU/件,但无致病菌。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合格后在合格环境下储存168 h是安全的,使用前可不必再消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消毒后软式内镜在存放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27条软式内镜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2月,纳入消毒后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的内镜,并常温下储存24、48、72、168 h,监测内镜管腔及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同时监测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结果 108条次软式内镜分别储存24、48、72、168 h,内镜管腔与表面菌落合格率均为100%。其中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168 h的表面菌落数为0;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 h的管腔菌落数为0,储存168 h 107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0,1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6 CFU/件,但无致病菌。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合格后在合格环境下储存168 h是安全的,使用前可不必再消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后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评价残留组织胶对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8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患者使用后的胃镜41条,清洗消毒后采用管腔检测仪目测法观察内镜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并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有无残留组织胶内镜组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和菌落数分布情况。结果 41条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使用后的钳子管道,清洗消毒后28条有组织胶残留,发生率为68.29%。组织胶残留部位以距离钳子管道出口0~2 cm处为主(23条),组织胶残留形状多呈块状(23条)。28条残留组织胶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为46.43%(13条),13条无组织胶残留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两组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4,P=0.003)。残留组织胶内镜组和无组织胶残留内镜组的菌落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7,P<0.001)。28条残留组织胶内镜重复清洗消毒合格率为53.57%(15条),与残留组织胶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16.
陈璐  胡廷皓  凃敏  陈茜  张涛 《现代预防医学》2022,(10):1761-1765
目的 了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环境表面和空气的污染情况,探讨现场消毒人员的消毒效果,为落实科学、有效的消毒提供依据和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方法,分析69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前后环境表面和空气的自然菌菌落数及杀灭率情况。结果 消毒前菌落数≤10.0 CFU/cm2的环境表面数占消毒前监测总数的96.69%(1 870/1 934);消毒后环境表面菌落数合格率为99.69%(1 958/1 964),自然菌杀灭合格率为94.42%(1 826/1 934),细菌杀灭效果较差(杀灭合格率低于90%)的环境表面主要为电视遥控器、电话、空调遥控器、床头柜。空气监测结果显示,空气消毒前平均菌落数≤4.0 CFU/(皿·5min)的房间数占比85.64%(155/181),消毒后菌落数合格率为96.77%(180/186),自然菌杀灭合格率为82.32%(149/181)。结论 部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环境消毒效果不达标,仍需继续加强对现场消毒人员的监督和指导,持续关注对高频接触环境表面的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监测评估2020—2021年新冠感染疫情期间烟台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方法 2020—2021年对116家具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进行了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集中空调送风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新冠病毒,冷却水和冷凝水中的嗜肺军团菌等项目。结果 2020—2021年两年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的合格率分别为39.0%(30/77)、56.4%(22/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7,P=0.074);不同场所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P<0.05),其中商场的合格率最高(65.0%),而娱乐场所和医院合格率较低,分别为0.0%、33.3%;送风和风管内表面的检测样品中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和新冠病毒。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的检测合格率相对较高,为98.2%,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比较低,分别为65.5%和71.6%。结论 应加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的监管力度,消除集中空调卫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魏春青  周日辉  李莉  葛昌宏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513-1514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市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质量。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评价。结果连云港市市直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呈逐年提高趋势,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内窥镜、医院污水的合格率依次为71.7%、71.9%、83.8%、60.3%、62.5%。口腔科手机喷水及冲洗水污染严重,手机喷水合格率为零,冲洗水合格率为46.0%。结论该市市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的薄弱环节消毒处理方法有待改进,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智能内镜储存柜和标准内镜储存柜在干燥消化内镜管腔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压力气枪对活检管腔充气的时间,将240条内镜分为30 s、40 s、50 s充气组,每组80条,充气结束后30 s、40 s、50 s充气组各排除已干燥内镜13、30、41条,将每组中干燥不合格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放入智能内镜储存柜,对照组放入标准内镜储能柜,放置1、2、3、6、24 h采用水分测试法检测管腔是否含有残余液滴。结果30 s、40 s、50 s充气组内镜管腔干燥的合格率分别为16.25%、37.50%、51.25%,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气组内镜在放入储存柜1、2、3、6 h后,智能柜与标准柜内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处理后的内镜放入智能柜中1 h即可达到所有内镜管腔干燥。30 s、40 s充气组内镜放置24 h时,智能柜和标准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 s充气组内镜放置24 h时,智能柜和标准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于2007年4月~10月监测了海淀区14家酒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分别对空调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β-溶血性链球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进行检测。结果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分别为60.0%、92.0%、100%;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7.4%、90.9%;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41.6%。结论海淀区部分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较低,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和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