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亲子绘画和创意手工疗法对学龄前期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核心症状及其母亲亲职压力和希望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将56对学龄前期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其母亲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对。对照组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法进行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亲子绘画和创意手工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20周。采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短式亲职压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和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评估干预前和干预后(20周的干预时间结束后)儿童核心症状及其母亲的亲职压力和希望水平。 结果 共49对母子参与了全程研究(试验组25对,对照组24对)。干预后试验组儿童社会交往维度、语言维度、社交沟通维度和社交动机维度得分及ABC总分和S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母亲的亲职愁苦维度和亲子互动关系失调维度得分及PSI-SF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母亲的HH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应用行为分析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亲子绘画和创意手工疗法可进一步改善学龄前期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症状和社交互动,减轻母亲的亲职压力,提高其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家长执行的家庭康复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治疗作用。 方法 前瞻性选取ASD儿童60例(月龄24~60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儿童仅对家长进行线上理论培训。观察组儿童家长,除线上理论培训外,还进行专业人员团队指导下由家长执行的家庭康复。采用心理教育评估第3版(Psycho-Education Profile Third Edition,PEP-3)、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估两组儿童干预前、干预后能力变化情况。 结果 经6个月干预后,观察组PEP-3量表各维度和常规组大部分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0.01);两组CARS量表得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儿童PEP-3量表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大肌肉、小肌肉、个人自理、适应行为维度得分提高(P<0.05),CARS量表得分降低(P<0.05)。 结论 对家长培训,由家长执行的干预可以提升ASD儿童的能力,改善其核心临床症状;但以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资源平台,以家长为主要干预力量的家庭康复服务模式,对提升ASD儿童语言、运动等能力,改善其症状严重程度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ASD患儿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0)。观察组给予口服益生菌联合ABA干预,对照组仅给予ABA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分别依据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对两组患儿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分别留取患儿的粪便标本,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两组患儿的肠道菌群差异。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ATE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ATEC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构成情况无明显差异;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构成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粪杆菌属、瘤胃菌属、普雷沃菌属、布劳特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志贺氏菌属、梭状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进一步改善传统ABA治疗儿童ASD的疗效。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的密集训练结合家长培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父母育儿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诊断为ASD的2~5岁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SDM组和家长培训组(n=35)。ESDM组接受ESDM密集训练,家长培训组在进行ESDM密集训练的基础上,家长另需接受ESDM技能培训。研究过程中每组各脱落2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和父母育儿压力指数简表(PSI-SF)进行评估。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的ABC、CARS、ATEC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ABC、CARS及ATEC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前后ABC、CARS、ATEC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PSI-SF总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 0.05),其中ESDM组的困难儿童维度分数较治疗前降低(P < 0.05),而家长培训组在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3个维度的分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PSI-S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ESDM组相比,家长培训组治疗前后父母PSI-SF总分及育儿愁苦、困难儿童2个维度分数差值均升高(P < 0.05)。结论 ESDM密集训练结合家长培训及单纯ESDM密集训练均可改善2~5岁ASD儿童的核心症状,同时缓解父母育儿压力;但ESDM密集训练结合家长培训对缓解父母育儿压力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诊断为ASD的2~5岁儿童40例,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和ESDM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治疗,试验组给予ESDM干预治疗。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均采用异常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临床总体印象-病情严重程度(CGI-S)量表评估,干预3个月后行临床总体印象-改善度(CGI-I)评估。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常规干预组和ESDM干预组的ABC、CARS总分较前均降低(P < 0.01),其中常规干预组在ABC的社会退缩和多动2个分区分数较前降低(P < 0.01),而ESDM干预组在ABC的情绪不稳、社会退缩、多动和刻板行为4个分区分数较前降低(P < 0.01)。与常规干预组比较,ESDM干预组干预前后ABC总分差、ABC 3个分区差(情绪不稳、社会退缩、多动)及CARS总分差值更大(P < 0.05)。干预3个月后,CGI-I评分显示ESDM干预组病情改善优于常规干预组(P < 0.05)。结论 常规干预及ESDM干预均可改善2~5岁ASD儿童的社会退缩、多动等异常行为,但ESDM干预较常规干预在改善ASD儿童异常行为方面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丘脑和小脑生化代谢物指标变化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采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单体素点分辨率波谱序列对50名2~6岁的ASD儿童双侧丘脑和小脑进行分析,以肌酸(creatine,Cr)为内标测定代谢物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Cr、胆碱(cholin,Cho)/Cr、肌醇(myoinositol,MI)/Cr、谷氨酸复合物(glutamine and glutamate complex,Glx)/Cr的相对值,比较各代谢物的差异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结果 ASD儿童左侧丘脑NAA/Cr与Griffiths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中听力-语言和手眼协调评分呈正相关(P<0.05);右侧小脑Cho/Cr与个人-社交、听力-语言、手眼协调呈正相关(P<0.05);左侧丘脑和左侧小脑的NAA/Cr呈正相关,左侧丘脑和左侧小脑的Glx/Cr呈正相关(P<0.05)。ASD儿童丘脑和小脑部位左右两侧代谢物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 ASD儿童小脑、丘脑存在代谢紊乱,且左侧小脑和左侧丘脑代谢物改变之间存在关联,部分指标与ASD临床症状相关。MRS可能揭示了ASD的病理基础并为其诊断、预后评估提供无创、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亲子病房收治模式下,家庭聚集性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儿童及其家属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定点医院于2022年4月8日至5月10日收治确诊的感染Omicron变异株患儿190例及其家属1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儿童组和成人组均以轻型为主,儿童组轻型比例高于成人组(P<0.05);2组临床表现均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儿童组发热、腹痛腹泻、喘息发生率高于成人组(P<0.05),鼻塞流涕咳嗽、咽干咽痒咽痛发生率低于成人组(P<0.05);成人组治疗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药汤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止咳化痰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使用率均高于儿童组(P<0.05);儿童组疫苗接种率(30.5%)较成人组(71.1%)低(P<0.001),而儿童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短于成人组(P<0.05)。2组临床轻型者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短于普通型者(P<0.05)。2组有基础疾病者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长于无基础疾病者(P<0.05)。 结论 家庭聚集性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和成人的临床分型均以轻型为主。尽管儿童疫苗接种率较低,但在亲子病房收治模式中,疾病恢复较快,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短于成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ASD核心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13个城市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和特殊教育机构调查了1 020例ASD儿童和1 03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社交反应量表和孤独症评定量表评估ASD儿童的核心症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微量元素镁、铁、铜、锌的水平。结果 ASD儿童的血清镁、铜和锌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均P < 0.05)。重度ASD儿童的血清镁和锌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ASD儿童(均P < 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镁水平与孤独症行为量表总分、交往能力得分呈负相关(分别r=-0.318、0.282,均P < 0.001);血清锌水平与孤独症行为量表总分、交往能力得分及躯体运动得分呈负相关(分别r=-0.221、-0.270、-0.207,均P < 0.001)。结论 血清镁和锌水平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具有一定关联,但这种关联的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注意监测ASD儿童的微量元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交叉式团体与个体沙盘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80例4~6岁ASD儿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儿与正常儿童以1:3配比交叉式加入团体沙盘,对照组患儿采用一对一个体沙盘干预。以异常行为评定量表(ABC)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估治疗3个月后的整体疗效。结果 实际入选试验组33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干预3个月后ABC量表情绪不稳、社交退缩、刻板行为因子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干预后刻板行为、言语失当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P < 0.05)。试验组社交退缩和总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干预3个月后ATEC量表社交、感知觉、行为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语言、社交、行为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P < 0.05)。试验组语言、社交、感知觉和总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试验组目光交流和沙具刻板排列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个体沙盘和交叉式团体沙盘干预均可改善学龄前ASD患儿的症状。交叉式团体沙盘对ASD患儿的干预效能优于个体沙盘,以社交、情绪及刻板行为改善为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智力障碍(ID)人群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样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就读于上海市某特殊学校的6~18岁ASD人群和ID人群,以及同期在上海市某普通学校就读的同年龄段普通(TD)人群,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填写社交反应量表(SRS),分别对其进行ASD样症状评估。结果 共纳入69例ASD、74例ID和177例TD研究对象。ID组SRS量表检查阳性率(47.3%)显著高于TD组(1.7%)(P < 0.001),低于ASD组(87.0%)(P < 0.001)。ASD组、ID组和TD组SRS量表总分分别为114±26、80±24、38±19分,其中ID组SRS量表总分显著高于TD组得分(P < 0.05),以社交认知维度差异最为显著(Cohen's d值为2.00)。轻-中度ID亚组和重-极重度ID亚组的SR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SRS得分与IQ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 > 0.05)。结论 6~18岁ID人群较普通人群存在更显著的ASD样症状,应对ID人群尽早进行ASD筛查并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水平及与孤独症核心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招募的150名2~7岁ASD儿童和1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孤独症评定量表评估ASD儿童核心症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结果ASD组儿童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重度ASD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低于轻-中度ASD儿童(P<0.001),2~3岁ASD儿童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男童IGF-1水平均低于女童(P<0.05)。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分别r=-0.32、-0.40,均P<0.001)。结论儿童早期血清IGF-1降低可能与ASD疾病发展相关,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具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对学龄前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及睡眠管理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轻中度AS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结构化教育方式结合听觉统合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采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社交反应量表(SRS)、睡眠习惯问卷(CSHQ)和情绪识别工具,评定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在感觉因子、社会交往因子、躯体运动因子、语言因子、ABC总分、CARS总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社会认知、社会沟通、社会动机、孤独症行为方式和S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正立和倒置面孔的情绪识别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睡眠阻抗、入睡延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觉醒、日间困倦和CSHQ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终末箱庭创伤主题个数少于初始箱庭,治愈主题个数多于初始箱庭(P < 0.05)。结论 采用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可显著改善学龄前轻中度ASD患儿的核心症状和睡眠状况,可作为早期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VitD3)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对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1~3岁的ASD幼儿为研究对象。按家长意愿分为三组:常规康复组、ESDM组、ESDM+VitD3组。各组幼儿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ASD行为量表(ABC)、ASD评定量表(CARS)评估。结果 常规康复组治疗3个月后ABC总分、躯体运动能区、生活自理能区分数均降低(P < 0.05)。ESDM组治疗3个月后ABC总分、躯体运动能区、生活自理能区、交往能区、言语能区及CARS总分均降低(P < 0.05)。ESDM+VitD3组治疗3个月后25(OH)D水平明显升高,ABC总分、生活自理能区、感觉能区、交往能区、言语能区及CARS总分均降低(P < 0.05)。ESDM组交往能区分数差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ESDM+VitD3组交往能区分数差高于其余两组(P < 0.05)。结论 ESDM治疗可有效改善ASD幼儿的临床症状,特别针对交往能区相比常规康复疗效显著;ESDM联合VitD3治疗对ASD幼儿交往能力改善更优,其可能是目前改善ASD幼儿临床症状的最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三种儿童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量表评定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目前有多 种量表用于评定。该文对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或卡氏量表)、克氏孤独症 行为量表(CABS或克氏量表)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对28例孤独症患儿和34例对照组儿 童分别采用ABC、CARS和CABS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三种评估方法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评定结果均有极 显著差异(P<0.01);DSM Ⅳ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判断结果与CARS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最好(Kappa=1),与ABC 也有较好一致性(Kappa=0.87),但与CABS的一致性稍差(Kappa=0.60)。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 综合比较,ABC取31为筛查界线分最好,其特异性为0.97、敏感性为0.89、一致率为0.94、阳性预测值为0.96、阴 性预测值为0.92,且更适合3岁以上儿童使用;CARS取30为诊断界线分最好,敏感性、特异性、一致性、阳性预测 值与阴性预测值均为1.0,且与年龄无关;CABS取6为筛查界线分更为理想,其特异性为0.91,敏感性为0.82、一 致率为0.87、阳性预测值为0.88、阴性预测值为0.86,且3岁以上儿童使用优于3岁以下。结论 ABC、CARS及 CABS是辅助诊断孤独症的重要评估工具,相互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如果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