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囊性肝棘球蚴病合并胆管瘘病的临床分型标准及意义。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并行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治疗囊性肝棘球蚴病合并胆管瘘病47例,术中观察胆管瘘不同的解剖特点,术后观察疗效。 结果与结论 47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残腔感染及胆管瘘等并发症。总结胆管瘘不同的解剖特点,初步提出囊性肝棘球蚴病合并胆管瘘病的3个临床分型标准,即:根据囊性肝棘球蚴病发病部位分为中央型及外周型,根据胆管与囊肿解剖关系分为侧瘘型、直入型及贯通型,根据肝棘球蚴囊固态内容物与胆道的关系分为破入胆道型及未破入胆道型。按此标准,可明确地表述囊性肝棘球蚴病合并胆管瘘病的情况,对临床外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2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外囊完整剥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术及内囊摘除术)的16例共20个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例患者行外囊完整剥除术,5例患者行内囊摘除术,10例患者行外囊次全切除术。除1例患者因术前囊肿已破入胆道且外囊壁已存在胆瘘而于术后发生胆漏之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残腔积液、感染等残腔并发症及胆漏、黄疸。术后均无死亡、复发病例。结论对于非静止期的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病必须手术治疗,外囊完整剥除术并不适用,可优先选用外囊次全切除术,尤其是当出现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囊肿邻近肝门部、邻近肝内外大血管及外膜与外囊之间的潜在性腔隙不明显时。而当出现肝细粒棘球蚴囊肿破裂时,可酌情选择内囊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17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病57例,多房棘球蚴病22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中,单囊型21例,多子囊型16例,内囊塌陷型9例,实变型4例,钙化型7例。79例患者中,62例为常见影像学征象。单囊型细粒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囊性水样病灶,囊壁薄厚均匀、无强化;多子囊型表现为“囊中囊”、“玫瑰花瓣”、“轮辐征”等;当内囊塌陷分离时表现为“飘带征”、“双环征”等征象;囊壁钙化时呈弧线状、蛋壳状,囊内容物呈现絮状或者整个病灶钙化。多房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实性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病灶强化不明显,病灶内散在或者群簇状分布的“小囊泡”,常伴有钙化,整个病灶呈“地图样”外观。另外17例患者表现为复杂少见的影像征象;其中6例细粒棘球蚴病囊内含脂肪,影像表现为囊内单发或多发脂肪密度结节灶,CT值为-28~-84 HU;4例病灶破入胆管,邻近胆管密度增高,胆管壁增厚,周围胆管扩张;4例合并原发性肝癌,影像表现为肝内细粒或多房棘球蚴病合并实性强化肿块,增强呈“快进快出”表现;3例合并感染,影像学表现为囊壁明显增厚且强化明显,其中2例囊内见气体影,1例囊肿合并感染并侵及腹壁。结论 肝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在临床工作中需认真分析,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邻近肝门部的肝细粒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 11月至 2019年1月行外囊完整剥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术及内囊摘除术的 20例共36个邻近肝门部的肝棘球蚴囊肿的手术疗效。结果 4个肝棘球蚴囊肿成功行外囊完整剥除术,30个肝棘球蚴囊肿成功行外囊次全切除术,2个肝棘球蚴囊肿因外囊与肝门血管粘连过于紧密且已经破裂入胆道而行内囊摘除术。肝门部大血管均保存完整,除1例因术前肝棘球蚴囊肿破裂入胆道(行内囊摘除术)而出现术后胆漏以外,余均无残腔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邻近肝门部的肝细粒棘球蚴病的手术治疗,外囊次全切除术与外囊完整剥除术较传统的内囊摘除术,术后胆漏、残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可优先选择。但是还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及手术中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疆伊犁河谷肝棘球蚴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疆伊犁河谷肝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 对 1993~ 2003年伊犁河谷多家医院经手术确诊并治疗的肝棘球蚴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 204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 ,其中细粒棘球蚴病 1965例占 96% ,泡球蚴病 84例占 4%。所有病例经棘球蚴皮内过敏试验、B超、彩超、X线检查、X线断层照相术 (CT)、磁共振成像术 (MRI)、血清学免疫试验均可确诊。确诊病例经手术治疗2 034例占 99.2 %。其中 ,行肝叶切除术、肝棘球蚴外囊膜内完整切除术、肝棘球蚴囊肿外囊外切除术共 3 0 2例占 14.7% ,无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术后服药 (吡喹酮、阿苯达唑、阿苯达唑脂质体 ) 754例占 36.7% ,均有一定疗效。肝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是沿伊犁河谷流行、散布。患者均生活在农牧区 ,均有与牛、羊、狗密切接触史 ,当地各民族人群均有发病 ,女性 1 125例占 5 4%。25~49岁发病率较高为 982例占 48%。 1993-2003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肝棘球蚴病是新疆伊犁地区高发病、多发病 ,沿伊犁河谷流行、散布。应进一步加强病畜管理、改良手术治疗方法 ,积累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腐蚀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肝囊型棘球蚴病术后罕见并发症,此类疾病虽罕见但病情进展迅速、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病人往往预后较差。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肝囊型棘球蚴病术后腐蚀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诊疗过程,从而为腐蚀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肝细粒棘球蚴病超声影象的病理基础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98例原发性肝细粒棘球蚴病人,149个肝包虫囊肿进行了超声影象学分型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超声分型基本上可反映肝细粒棘球蚴囊肿发展阶段的病理特征,可看出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包虫囊肿有由Ⅰ型至Ⅴ型转化的趋势。组织学观察表明,这一转化过程伴随着细粒棘球蚴囊肿自身损伤的逐渐加重。反映了肝细粒棘球蚴囊肿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结果还表明,在肝细粒棘球蚴病例中,活力基本正常、损伤和死亡的囊肿约各占1/3。上述结果可供肝细粒棘球蚴病化疗中评价疗效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或多房棘球绦虫引起。人是其中间宿主。当误食虫卵后,六钩蚴经肠壁随血循环侵入组织,主要是肺和肝。孤立的原发性脾棘球蚴病很罕见。继发性的脾棘球蚴病主要是自发的或者手术引起的肝棘球蚴囊的破裂导致原头节向脾播散。这里介绍第一例用超声介导的细针诊断技术诊断的原发性脾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与肝癌细胞共培养后,原头节的活性、成囊以及肝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 构建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与肝癌细胞共培养模型,以存在肝癌细胞共培养的泡球蚴原头节为实验组,无肝癌细胞共培养的泡球蚴原头节为对照组,光镜下观察泡状棘球蚴原头节存活数量、活性以及成囊情况;以存在原头节共培养的肝癌细胞为实验组,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关系的准确性。 方法 10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行腹部CT三期扫描,得到下腔静脉、肝静脉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棘球蚴病病变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关系,将结果与术中结果对比,分析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可靠性。结果 CT成像评估血管推移、伴抱球征、界限不清楚、血管狭窄等与术中所见一致。有4例患者CT成像判断为病灶与下腔静脉界限清楚,而术中示病灶与血管有一定黏连。对于有血管狭窄判断为受侵犯的结果中,有3例为过度诊断。结论 肝静脉、下腔静脉CT成像能清晰显示肝棘球蚴囊肿与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诊断及手术治疗,为该类患者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确诊3例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其中1例经术前CT检查确诊为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并在术中得到证实;另2例经术前彩超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细粒棘球蚴病,但根据术中病灶形态和术后病理学确诊为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2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例探查后仅行肝细粒棘球蚴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结论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术前易漏诊、误诊,影像学检查联合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才能最终确诊。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手术相对复杂、困难,针对不同感染类型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囊型肝包虫周围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初步探讨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机制。方法 对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运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TUNEL检测囊型肝包虫病患者肝细胞凋亡指数(TI)为0.12%,与正常肝组织(TI=O.1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卜2及Bax蛋白的囊周肝组织呈低表达,分别为6.67%和13.33%,正常肝组织Bcl一2和Bax均为10.00%,差异无显著性(P〉O+05)。病理组织学观察示肝细胞萎缩,肝细胞坏死明显。结论 肝细胞萎缩、坏死可能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肝细胞压迫性和营养不良性萎缩、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凋亡共同参与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过程。  相似文献   

13.
肝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属绦虫幼虫所致的人畜共患性疾病。我国主要致病绦虫类型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分别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目前,棘球蚴病治疗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对于部分就诊时已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以及病灶侵及肝门、重要血管及胆管的复杂性棘球蚴病病例的治疗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根据近年来文献报道,结合临床经验,对复杂性肝棘球蚴病的外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腹壁细粒棘球蚴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腹壁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该患者因发现腹部包块1年、伴包块皮肤破溃5 d,以“腹壁细粒棘球蚴病”收住入院,行腹壁下细粒棘球蚴病内囊摘除术,术后病理为细粒棘球蚴病(单房多子囊型)。本文旨在为腹壁细粒棘球蚴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肝泡型包虫病由多房棘球蚴感染造成,通过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组织和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筛查,寻找肝泡型包虫病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选取2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病灶边缘组织和3例临近病灶边缘的正常组织,以及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样本,使用Agilent Human miRNA芯片检测组织和血浆的miRNA表达谱,根据差异倍数(FC>1.2)和P值(P<0.05)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根据差异miRNA的靶基因预测结果,结合文献报道,选择与肝脏疾病相关的血浆miRNA和组织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中的microRNA表达谱与健康人相比有显著不同,qRT-PCR验证发现6个microRNA中有3个miRNA(hsa-miR-4644,hsa-miR-136-5p,hsa-miR-483-3p)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中显著差异表达(P<0.05)。其中hsa-miR-4644和hsa-miR-483-3p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中显著上调表达(P值均<0.05),hsa-miR-136-5p显著下调表达(P<0.05)。通过TargetScan,PITA,microRNAorg数据库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对三个数据库预测到的靶基因取交集,共有137个基因和miRNA之间有靶向关系。差异的hsa-miR-483-3p靶向调控参与人体免疫反应及与肝脏疾病有关的基因(IL-17A,IL-5,CD40LG,TAP2,TNF)。通过GO与KEGG分析发现,hsa-miR-483-3p的靶基因在免疫缺陷(Primary immunodeficiency)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结论肝泡型包虫病有独特的microRNA表达谱,其中hsa-miR-483-3p可作为肝泡型包虫病的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其调控的靶基因主要参与Primary immunodeficiency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但这些miRNA与肝泡型包虫病之间的调控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MRI联合血清铁蛋白用于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铁沉积评估的效果。方法 对96例肝多房棘球蚴病确诊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1.5T 磁共振扫描,并采集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血清铁蛋白水平、肝功能指标及其相关性等。结果 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95 ± 0.57)和(2.22 ± 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022,P < 0.05),且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呈中度负相关( rs = –0.446,P < 0.01)。 结论 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内多存在异常铁沉积,而血清铁蛋白检测可辅助判断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内异常铁沉积。MRI测量的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可作为无创性评估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脏铁沉积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肝囊性病变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ADC值。包括单纯性肝囊肿15例、单房囊肿型肝包虫病15例、脓腔形成期肝脓肿10例、囊性坏死性肝转移瘤10例。结果单纯性肝囊肿、单房囊肿型肝包虫病、脓腔形成期肝脓肿、囊性坏死性肝转移瘤ADC值分别为(3.85±0.23)×10-3 mm2/s、(3.52±0.53)×10-3 mm2/s、(1.069±0.1)×10-3 mm2/s、(2.159±0.14)×10-3 mm2/s,单纯性肝囊肿、单房囊肿型肝包虫病、脓腔形成期肝脓肿、囊性坏死性肝转移瘤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WI图像上,脓腔形成期肝脓肿、囊性坏死性肝转移瘤呈高信号,而单纯性肝囊肿、单房囊肿型肝包虫病均呈低信号。结论分析DWI图像特点及ADC值在肝脏囊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包虫病主要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主要累及肝脏,且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肝包虫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治疗肝包虫病的手术方式较多,不同手术之间的适应症及风险也有很大区别。随着精准手术及无瘤手术标准的引用,以及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为治疗复杂肝包虫病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目前临床中使用的手术方式及适应症,为更好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关键字] 包虫病;肝包虫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