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伴营养风险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12年5—10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0例伴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以安素作为肠内营养制剂,术前连续服用10d,对照组进食等热量等氮的匀浆膳。检测患者入院时、术前1d和术后3d营养相关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并记录恶心、呕吐等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基线水平一致(均P〉0.05)。术后3d,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33.9±5.6)g/L比(31.0±5.3)g/L,P〈O.05]和血红蛋白水平[(103.4±7.7)g/L比(96.6±10.5)g/L,P〈0.01]均明显升高;而体质量指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糖浓度、血钾、血钠及肝、肾功能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各有1例出现呕吐症状,试验组患者未出现肠内营养相关的严重不良临床事件。结论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伴营养风险胃癌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临床纠正营养风险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营养不良的结肠癌患者血清蛋白和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30g/L)的结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肠内营养治疗)和对照组(20例,普通饮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肿瘤组织PCNA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CNA无明显变化(P=0.244)。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论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结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有效,且并未刺激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和主观全面评价法(SGA)3种术前营养评估方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入组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和肿瘤外科收治的23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其中食管癌31例,胃癌82例,结直肠癌122例。分别采用NRS2002、MNA和SGA3种营养评价方法进行术前营养评估,分别比较这3种方法筛选出的存在营养不良(营养风险)患者与营养正常(无营养风险)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按照SGA评分,23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重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和无营养不良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5%(17/42)、25.3%(22/87)和14.2%(1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iVINA评分,术前营养不良、潜在营养不良者和营养正常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9%(23/70)、24.7%(18/73)和14.1%(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NRS2002评分,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6%(27/98)和19.7%(27/1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证实,SGA评分和MNA评分均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1)。SGA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敏感性较MNA评分为高(90.7%比79.6%),特异性相当(49.7%比50.8%)。结论SGA评分和MNA评分均能有效预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但相较之下,SGA的预测敏感性更高。术前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时应重点参考SGA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前使用肠内无渣整蛋白营养制剂替代传统机械肠道准备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行Dixon手术的直肠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1:1配对方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术前连续3d口服无渣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不行机械肠道准备:对照组术前口服泻药行机械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肠道清洁程度、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3±0.91)d比(3.03±0.68)d,P〈0.05]和半流饮食时间[(3.95±0.83)d比(4.52±1.14)d,P〈0.05]明显缩短。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5/30)比20.0%(6/30),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白蛋白[(36.2±2.5)g/L比(33.5±2.6)g/L,P〈0.01]和前白蛋白[(325.4±28.2)mg/L比(302.5±34.2)mg/L,P〈0.01]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服用肠内营养制剂以代替术前机械肠道准备,其清肠效果并不劣于传统方法,亦不增加手术风险,并能有效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营养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5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156例,结肠癌117例,直肠癌180例。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分;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定机体组分;空腹抽血测定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项营养指标以及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3项血液指标。结果NRS2002评分结果显示,总评分在3分以上者在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5%(110/156)、53.8%(63/117)和46.7%(86/180),胃癌明显高于结肠癌和直肠癌(/9〈0.05);营养受损评分1分以上者的比例胃癌高于结肠癌和直肠癌(P〈0.05);而疾病评分2分以上者的比例却低于结肠癌和直肠癌(P〈O.05)。胃癌患者体质量指数、肥胖度、脂肪含量、脂肪百分数、手臂围度均明显低于结肠癌和直肠癌,而蛋白质百分比、肌肉百分比、手臂肌肉百分数、细胞质量百分数却明显高于结肠癌和直肠癌(P〈0.05)。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中Alb、PA、Tf、RBC、Hb及Hct低于正常值的比例均高于直肠癌(P〈0.05)。结论胃癌患者易出现脂肪的丢失.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概率高于结肠癌和直肠癌。联合人体组分分析及实验室检查能够更全面地评定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与NRS2002评分相结合,可作为营养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少量多次进水加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81.1±6.4)h比(87.3±8.0)h,P〈0.05]、排气时间[(79.9±9.5)h比(86.6±8.7)h,P〈0.05]和住院时间[(7.83±2.23)d比(9.57±1.96)d,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分别为(30.22±3.22)千元和(34.60±32.12)千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4/30)比16.7%(5/30),P〉0.05]。术后第3和第7天,试验组患者CD3+、CD4+、NK细胞、CD4/CD8、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行胃癌根治性术加术中腹腔温热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术后行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和对照组(40例.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7、12天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脂多糖(LPS)、TNF-α浓度及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及接受早期营养的耐受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5%)和1例(2.5%)不能耐受肠内营养(P〉0.05)。术后1d,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试验组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d,试验组DAO、LPS、TNF-α水平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尿L/M值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早期强化肠内营养具有良好的免疫耐受性.对进展期胃癌切除术中腹腔温热化疗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12年1-5月问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少量多次进水加肠内营养制剂(佳维体);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加快[(54.3±11.9)h比(65.7±10.0)h,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5.4±1.1)d比(7.1±1.4)d,P〈0.05],住院费用明显减少[(3.63±0.64)万元比(4.28±0.43)万元人民币,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3/24)比16.7%(4/24),P〉0.05]。术后第5天,试验组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CRP、IL-6及TNF-a等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不同营养状态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状况差异性,探讨营养治疗在营养不良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价标准,选取进展期胃癌术后NRS>3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除不予肠外营养支持外其余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生化指标、化疗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营养生化指标、化疗毒副反应评分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状态是影响胃癌术后化疗的不利因素,降低化疗耐受力、生活质量,影响胃癌术后化疗的临床转归,营养支持治疗使营养不良患者化疗期间临床受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机体恢复、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及行食管空肠袢式吻合(少数几例)病例56例,随机分成2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实验组)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组。二组患者均从术后第1天起从营养管道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实验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肠外营养组使用力能脂肪乳剂和复方氨基酸制剂。共1~7d,于术后第1、8天及术前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IL-2。结果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氮平衡均无显著差异。术后第8天实验组IgG、IgA、IgM、CD3、CIM和CIM/CD8均显著高于PN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并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及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模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参照NRS 2002工具标准,36例患者住院后第1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给予营养支持,术前术后进行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30例患者术前不进行任何营养评价,术后全部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术后SIRS发生情况、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谷丙转氨酶(AST)及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肝癌手术患者,入院时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者,术前、术后联合营养支持有益于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免疫和人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180例.EEN组术后20~24 h开始行EEN;PN组术后1d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开始PN.术前、术后1d、7d检测营养指标、免疫和人体成分指标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免疫指标及人体成分指标值均有降低,但EEN组术后下降程度显著小于PN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EEN支持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人体成分的变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差异. 方法 将2009年至2011年来,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观察两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体重、血浆白蛋白、早期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EN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PN组,早期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PN组. 结论 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显著改善术后的营养指标,尤其是肠内营养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营养康复、减少早期辅助化疗不良反应,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肠外营养支持(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 d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 d开始经空肠造瘘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血红蛋白(HGB)、血浆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 d 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3%(3/11),明显低于PN组54.6%(6/1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息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PN组,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1周,于术前1d、术后8d检测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N组体重、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及转氨酶下降幅度少于PN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组息者无吻合口瘘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7%,胸腔积液发生率为3.8%,无切口愈合不良者;PN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5.7%,肺部感染发生率28.3%,胸腔积液发生率15.1%,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7.6%;丽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早期EN比PN对食管癌营养状况的改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并与全肠外营养作一合理比较。材料与方法: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第一天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n=19)、肠内营养(EN组,n=23)和常规补液(对照组,n=18)3组,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一次测定体重、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血胃泌素,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3组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TPN及EN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P<0.05),体重下降减缓。EN组血胃泌素水平在肠道营养后明显升高(P<0.05)。临床观察E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TPN和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具有与传统的全肠外营养支持相似的效应,并有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刺激胃肠道激素分泌的作用,同时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7.
??Evaluation of glutamine-enhanced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by gastro-duodenal route in the patients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LIU Hua, LING Wei, SHEN Zhi-yong, et al.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Ren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12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CAO Hui, E-mail: housman111@yahoo.com.c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glutamine-enhanced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by gastro-duodenal route in the patients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Methods From October 2006 to February 2009, 72 patients receiving total gastrectomy at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Ren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glutamine-enhanced enteral nutrition (EN+Gln) group, enteral nutrition (E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received nutrition support within 48 h after operation for 7 days. The occura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duration were compared. Besides serum total protein, albumin, proalbumin and transferrin were measured 1 day before operation, the 3rd day and the 12th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on the 7th day after operation, NK cells, CD4+T and CD8+T cells, IgM and IgG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duration in the EN+Gln and EN group were fe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serum level of total protein, albumin, proalbumin and transferrin on the 3rd day after operation of all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while those data of EN+Gln and EN group on the 14th day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7th day after operation NK cells, CD4+T cells, IgM and IgG levels of the EN+Gln group increased prominently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EN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receiving total gastrectomy, perioperative glutamine-enhanced nutritional support can improve nutrition and immune statu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hospital sta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对术后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遵照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总分≤3分无营养风险的69例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4例)和肠内营养组(35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术前3天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 h,术后禁食3 d、补充液体及所需热量,胃肠功能恢复后进半流质;肠内营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300 g/d,术前4 h停用,术后24 h即开始鼻饲.两组分别于术前3天、术后第4天及术后第8天监测营养指标、炎症反应、免疫指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基本情况及营养代谢与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术后两组各项指标除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肠内营养组的体重、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WBC、IgG、IgA、IgM、C3、C4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是一简便、价廉、安全的营养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9.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营养等状况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40例)和PN组(40例)。于术后48h内开始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营养和免疫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营养及免疫指标明显改善(P<0.05),EN组前清蛋白和免疫指标较PN组明显提高(P<0.05);EN组较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更早,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减低。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