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对脊我发性硬化MRI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地14例脊髓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颈部MRI检查。对病变的长度,横断面上病变大小、位置及病变的强化进行评价结果:14例患者共发现病变31个。脊髓多发性硬化MRI特征性表现为;大多数为矢状位长度小于2个椎体(87.1%),病变长度大于宽度,病变局部脊髓政党或轻度肿胀。结论:MRI不仅可以发现脊髓多发化病变,并且能显示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脊人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脊髓型多发性硬化(SMS)是否存在脑白质损伤。方法:对25例SMS患者和35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割提取脑白质后,研究SMS患者脑白质平均弥散率(MD)和分数各向异性(FA)直方图的异常变化。结果:同正常志愿者比较,SMS患者脑白质的平均MD增高(P=0.005),平均FA降低(P=0.001)和MD直方图峰位置降低(P=0.007)。在SMS患者,脑白质MD直方图峰高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中度相关(r=0.453,P=0.023)。结论:SMS患者脑白质存在损伤,脑白质MD直方图峰高可用于监测SMS患者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30例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MRI对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楠  李坤成  秦文 《放射学实践》2005,20(9):761-764
目的: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S)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评价MRI对MS临床分期价值。方法:脊髓型MS患者43例,按临床特点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缓解复发期。对所有患者行头部和脊柱磁共振检查,分析各期的MRI表现。结果:脊髓型MS的主要MRI表现为髓内长或等T1、长T2信号改变。脊髓型MS各期的MRI特点:①急性期11例,均表现为脊髓轻度~中度肿胀,增强扫描时10例(90.9%)髓内病灶有明显强化,其中9例呈斑片状或边缘环状强化,1例呈结节状强化,范围明显小于T2WI上所见;1例无强化。4例伴脊髓中央管扩张。有8例经治疗后病灶缩小,脊髓肿胀消失。②静止期17例,14例(82.4%)脊髓形态、大小未见异常,髓内病灶均无强化。③缓解复发期15例中,11例(73.3%)伴有脊髓萎缩,增强扫描时5例出现轻度点状或条状强化,病变范围与T2WI所见相似。各期脊髓型MS的病变范围及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能反映脊髓型MS各期的病理变化,对脊髓型MS的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与髓内肿瘤的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S)的MRI特点及其与髓内肿瘤的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误诊为髓内肿瘤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脊髓型MS的临床表现、MR特点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脊髓型MS的MRI特点为T1加权像脊髓局限性增粗或信号不均匀,T2加权像病变处伴有斑片状高信号。脊髓型MS常伴有脊髓中央管扩张,而无脊髓空洞。活动期病灶呈条状或斑片状增强。脊髓矢、冠和横断位总有1~2个方位见病灶增强位于脊髓周边。结论:脊髓型MS有其特征性MRI表现,在急性或活动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脑多发性硬化的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提高对脑多发性硬化 (MS)MRI表现特征的认识。方法 采用 0 .5T超导式磁共振仪 ,对 6 1例临床确诊的脑内MS病人行SE序列扫描 ,分析其MRI表现及特征。结果  6 1例MS在MRI上均发现病灶。MRI对于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的病灶均能清晰显示 ,对视神经病灶显示不佳。MS病灶T1WI呈中等或低信号 ,T2 WI均为高信号。脑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与侧脑室垂直及胼胝体的信号异常和萎缩对MS确诊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 ,能发现许多CT不能发现的病灶 ,是目前诊断MS最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以白质为主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可以出现视觉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等症状,病程为反复恶化与缓解,总趋势为进行性加重[1,2].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而MRI是脑及脊髓白质内脱髓鞘病变最重要的旁临床检查方法。近年来,MRI新技术的一些量化研究方法(如磁化传递直方图分析、弥散成像、磁共振波谱等)不断应用于MS,在确定MS斑块的病理特异性、检测常规MRI无法显示的正常表现脑白质内的微观病变等方面有很大进展,从而为MS的早期诊断、疗效随访及预后推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而MRI是脑及脊髓白质内脱髓鞘病变最重要的旁临床检查方法。近年来,MRI新技术的一些量化研究方法(如磁化传递直方图分析、弥散成像、磁共振波谱等)不断应用于MS,在确定MS斑块的病理特异性、检测常规MRI无法显示的正常表现脑白质内的微观病变等方面有很大进展,从而为MS的早期诊断、疗效随访及预后推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多发性硬化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MS患者进行了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Gd-DTPA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6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21例均有MRI阳性表现,3例仅有脊髓病灶,12例仅有脑部病灶,6例脊髓与脑均有病灶。脑内病灶共358个,以侧脑室旁白质区和半卵圆中心多见。形态大小不等,幕上多于幕下。胼胝体受累6例,典型者病灶长轴与侧脑室体部垂直。脊髓表现为髓内长条状长T2信号影,颈髓多见。19例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表现,病灶强化程度与病灶活动性明显相关。随访病例发现:2例病情稳定者无强化表现并无新病灶出现,4例病情反复者出现新病灶并有强化表现。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脑和脊髓的MS病灶,并具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能客观地反映病灶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3.
联合MRI常规与弥散成像判断多发性硬化斑块的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MRI常规与弥散成像(DWI,DTI)联合应用,在判定多发性硬化斑块病理基础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4例脑部多发性硬化病例进行联合MRI常规及弥散加权(DWI)、弥散张量成像(DTI)。其中1例为继发进展型(SP型),13例为好转-复发型(RR型)。首次发作期(急性斑块)成像者5例,缓解期(慢性斑块)成像者9例。分析常规MRI T1WI、T2WI及DWI、DTI成像后所获得的ADC图、FA图上的信号改变,量化分析DTI成像中的平均D值及各向异性指数AI值。结果:急性与慢性MS斑块MRI表现明显不同。急性MS斑块较大,斑块内信号不均匀,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中心为数毫米至2cm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异常信号影,呈T1WI低、T2WI高信号,推测病理为脱髓鞘或轴索丢失。周围为片状不规则形T1WI略低、T2WI略高信号影,考虑为水肿。发作MS斑块DWI可呈现高信号,e指数ADC图亦可呈现高信号,但范围后者明显小于前者。斑块中心平均D值升高、AI值明显下降,周围ADC值亦升高,但不如前者明显,AI值无明显改变,支持常规MRI关于斑块病理的推测。慢性MS斑块较小,多呈小片状或宽条状分布于侧脑室旁,T1WI呈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呈近等信号、e指数ADC图呈等或略低信号。斑块平均D值不同程度升高,AI值下降,提示为脱髓鞘或轴索丢失,而无水肿存在。结论:联合MRI常规与弥散成像可以判断多发性硬化斑块的病理,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MS斑块病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MRI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MRI与CT、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比较)徐晓云,郑柏仁,王成义,王柱石,谭静江,姜涛,郑红晔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脱髓鞘性疾病,早期诊断很难。我们参照McDonald ̄[1...  相似文献   

15.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对14例脊髓多发性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病变处脊髓形态、MR信号及强化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特征性MRI表现为:主要发生在颈段脊髓,病变平均为5个椎体长度,急性期病变局部脊髓肿胀,病变呈斑片状,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病变呈斑片状或边缘强化。经激素正规治疗后病变脊髓恢复正常,强化程度减弱或无强化。结论 MRI不仅有助于脊髓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而且有助于与其他脊髓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因不明的脱髓鞘病变。本文报告经CT、MRI检查的 15例 ,并与临床对照分析。1 材料与方法   15例中 ,男 5例 ,女 10例 ,年龄 2 0~ 6 1岁 ,平均年龄 4 1岁。病程 12天~ 6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 9例 ,言语障碍 8例 ,精神障碍 6例 ,视神经受累 12例 ,大小便失禁3例 ,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升高 15例。全部病例均做CT平扫、增强检查及MRI检查。2 结果   15例中CT扫描发现脑部异常 8例 ,共检出 2 1个病灶。MRI检查T1WI发现脑部异常 11例 ,检出病灶 2 8个 ,T2 WI有脑部异…  相似文献   

17.
1.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3例,其中男9例,女24例。年龄11—75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5年。主要症状为视力模糊、视物成双、肢体麻木无力、头痛、走路不稳、肢体震颤。(2)MRI扫描采用Philips Gyroscan T5一NT0.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均常规作自旋回波SE序列:T1WI(TR/TE=500ms/20ms).T2W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对脊髓型多发性硬化(SM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SMS患者和 35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后,分别绘制出全脑MD和FA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SMS患者全脑平均MD和FA直方图形态明显不同于健康志愿者,表现为平均MD直方图右移、峰高降低,平均FA直方图左移。SMS患者全脑平均MD(1.026×10-3mm2/s)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0.987×10-3mm2/s),SMS患者全脑平均FA(0.239)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0.246),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DTI检查显示SMS患者存在隐匿性脑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19.
脑内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发性硬化的MRI特征及其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本院临床和随访确诊为MS的50例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I检查,采用普通SE序列T1WI和T2WI。36例继续行钆剂增强后SET1W扫描和磁化传递成像(MTI)。结果:50例患者脑实质内均见斑片状病灶。多数病灶位于双侧脑室旁白质及半卵圆区(42例),其次为脑干、小脑(14例),少数在颞叶、岛叶及顶枕叶(3例)。胼胝体轻度萎缩(14例)及不同程度的脑萎缩(15例)。增强后轻度强化及斑点状强化(20例)。结论:脑内多发性硬化有较典型的MRI表现,结合临床常可获确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5例临床明确MS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与MRI特点。结果:MS好发于中年(平均发病年龄33.0±10.81岁)女性(61.2%);受凉和/或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诱因(53.3%);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肢体无力(68.2%)、视力障碍(42.4%)和感觉障碍(42.4%);寡克隆区带和诱发电位检查是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MS好发部位依次为侧脑室体旁(67.1%)、半卵圆中心(44.7%)、颈髓(41.2%)、胸髓(34.1%)和胼胝体(31.8%);病灶多呈斑片状(91.8%);在T1WI为低、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多为高信号;病灶多呈斑片状、斑点状或环形强化。结论:结合临床与MRI表现,可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