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良性肿瘤病人均得到随访,除1例死于内科疾病外,其余均存活。恶性肿瘤病人获随访18例,其1年生存率为55.6%,3年生存率为33.3%,5年生存率为11.1%。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其治疗措施主要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小肠肿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3%~6%[1~2].小肠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难以及时诊断和治疗,术后生存率较其它消化道肿瘤低.我院自1997年5月~2002年5月间共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3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 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诊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 4例 ,空肠 8例 ,回肠 8例 ,其中恶性肿瘤 7例 ,良性肿瘤 13例。常见的症状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腹部肿块等。术前确诊 8例 (4 0 % ) ,误诊 12例 (60 % )。 2 0例均行手术治疗 ,13例良性肿瘤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 ,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6例 ,姑息性切除术 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 ,综合各项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 ,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小肠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小肠腺癌患者63例,术前胃镜、小肠镜检查确诊39例;影像学检查(胃肠造影,CT,磁共振)确诊12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5例;手术探查确诊7例。5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和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63例小肠腺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梗阻和出血。十二指肠为高发部位。早期诊断率低,本组患者中Ⅲ期占60.32%,Ⅳ期占30.16%。63例腺癌患者总1年生存率为60.32%,总2年生存率仅39.69%,十二指肠腺癌较空、回肠腺癌患者预后差。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及淋巴结转移明显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结论提高早期诊断率,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小肠腺癌的临床诊治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大多数病例缺乏早期症状,术前诊断困难。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7例良性肿瘤全部治愈,25例恶性肿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6%,9.5%和4.8%。结论:剖腹探查仍占据着诊断治疗的地位。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有利于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切除的原发于空肠和(或)回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接受小肠肿瘤切除手术;(3)发病部位为空肠或回肠者;(4)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或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5)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数据完整。排除有恶性肿瘤病史和同时并发其他恶性肿瘤者, 以及仅行小肠肿瘤活检手术而未行小肠肿瘤切除手术者。分析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0例小肠肿瘤患者, 其中136例为小肠胃肠间质瘤(GIST), 47例为小肠腺癌, 35例为小肠淋巴瘤。小肠GIST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61.0%, 83/136)和腹痛(38.2%, 52/136), 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0.7%(1/136)和11.8%(16/136)。中位随访81.0(75.9~86.1)个月, 3年总生存率(OS)为96.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远处转移是影响小肠GIST患者OS的...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总结因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多次手术治疗的情况 ,以期提高早期发现、手术的完整切除率和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 ,包括再次手术次数、术前估计和准备、完整切除率、手术范围、组织病理学。结果 再次手术平均 1.79次 (1~ 4次 )。首次复发和再次复发的完整切除率分别达 76 .19%和 6 6 .6 7%。切除最多的脏器是肾脏 (6例 )和部分小肠 (6例 ) ,其次是部分结肠 (5例 )。结论 对于复发性的腹膜后肿瘤患者 ,只要无远处转移 ,就应该剖腹探查 ,争取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8.
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3~2004年间,对77例疑为 小肠肿瘤的病例,施行小肠钡餐检查、CT、MRI、推进式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性分析。结果 有41例病人诊断为小肠肿瘤,其他疾病为30例,阴性为6例。在41例小肠肿瘤中 20例(48.8%)病人通过推进式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其中通过胶囊内镜检查确诊为小肠 肿瘤的仅有1例。另有21例(51.2%)通过X线钡餐、血管造影、CT、MRI等常规检查或是手术探查 确诊为小肠肿瘤。这些病人均施行根治手术或局部病变肠段切除,并得到病理证实。结论 推进式 小肠镜在诊断小肠肿瘤上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是常规检查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85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63例,良恶性之比为1∶2.9。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腺癌(22例)、恶性间质瘤(20例)、淋巴瘤(16例)等,恶性肿瘤的直径大于良性肿瘤。隐性失血、脐周隐痛与腹部包块是小肠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亦是其早期诊断的警示信号。小肠肿瘤的术前确诊率为41.2%(35/85),空肠肿瘤确诊率51.4%(19/37),回肠33.3%(16/48)。22例良性肿瘤行局部或肠段切除;63例恶性肿瘤中,32例行肿瘤根治、转移病灶切除,26例行姑息性切除或减瘤荷手术,5例行短路手术。本组恶性肿瘤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3%、47.8%、33.8%。结论:B超、CT结合内窥镜检查是小肠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术中冰冻、肿瘤大小有助于小肠肿瘤性质的判断,争取根治性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小肠肿瘤12l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永鸿 《腹部外科》2003,16(3):155-156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1980年以来我院 12 1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  12 1例中 ,恶性肿瘤 81例 ,良性肿瘤 4 0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急性肠梗阻、大便性状改变、黄疸等。 12 1例均经手术证实。肿瘤位于十二指肠 11例 ,空肠 6 3例 ,回肠 4 7例 ,术前诊断符合率 6 2 % (75 / 12 1)。恶性肿瘤 81例 ,根治切除率为 4 4 .4 % (36 / 81) ,其中 71例获随访 ,已死亡 38例 ,平均存活 (36± 18)个月。结论 B型超声、CT、全消化道钡餐诊断符合率低 ,病人膝胸位腹部查体发现可移动性腹块是发现小肠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极不典型 ,早期诊断极其困难 ,医生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小肠肿瘤较之胃和大肠者少见,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5%。小肠肿瘤虽较少见,但在诊断和治疗上都还存在一定困难。许多小肠肿瘤是在木中或死后偶然被发现的。Quattlebaum 报告的病例中,术前诊断者仅50%。诊断确立的时间平均在发现症状后7.5月,33%~35%的病人是在首次症状出现后的一年或一年以上,才作X线检查。鉴于50%~75%的小肠肿瘤是恶性的,因此延误诊断将严重影响其预后,致使在许多情况下只能作姑息性手术治疗。小脸肿瘤的诊断困难是由于症状模糊,又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改善小肠肿瘤患者的预后.方法 收集上海瑞金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并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的12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消化道出血、贫血和腹痛是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3个主要临床症状.消化道内镜、多排CT等检查方法对发现小肠肿瘤均有一定价值,多种方法结合可以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小肠肿瘤切除术可以缩短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论 小肠肿瘤的诊断常需要多种方法结合,手术治疗是小肠肿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式,术后长期随访对发现小肠肿瘤患者并发或继发的其他胃肠道肿瘤及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1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提高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率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不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年龄40岁以上者占84.5%,良、恶性肿瘤之比1∶6.3。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腺癌(48例)、恶性间质瘤(27例)和恶性淋巴瘤(20例),恶性肿瘤的直径大于良性肿瘤。隐性失血、隐匿消瘦、脐周隐痛(“三隐”症状)是小肠肿瘤的最常见表现。术前拟诊率为75.9%,确诊率为62.1%,术中肉眼判定性质正确率为92.2%。16例良性病变施行病变肠管和对应系膜切除。100例恶性肿瘤有57例施行小肠肿瘤根治、转移病灶切除,13例施行小肠肿瘤切除的减瘤荷手术,余行姑息手术。70例肿瘤切除标本中52例发生淋巴转移,14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是较少见的消化道肿瘤,应对“三隐”症状予以足够重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小肠肿瘤的诊断,对性质判断困难的小肠间质瘤和一些少见肿瘤施行根治性切除也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小肠占消化道总长度的70%,但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3%[1~5],且以小肠恶性肿瘤为多。良性肿瘤少见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忽略,待继发症状出现施行手术,甚至在尸解时才被发现[4~7]。我们回顾性分析1968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186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小肠肿瘤起病隐匿,仅占消化道肿瘤的2%~4.6%和全身肿瘤的0.4%~0.5%[1],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现有的检查方法诊断小肠肿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颇为困难.本文通过我院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1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多数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黑便,梗阻性黄疸,穿孔性腹膜炎等由于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常见小肠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总结常见小肠出血病因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1990-2004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三科诊治的7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肠出血发生原因依次分别为肿瘤(41.9%)、小肠憩室(25.7%)、血管病变(23.0%)及炎性肠病(9.5%)。>45岁病人以肿瘤(55.6%)、血管病变(27.8%)为主,≤45岁以小肠憩室(42.1%)和肿瘤(28.9%)为主。全组病人均经手术治疗。结论 肿瘤是引起小肠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小肠憩室、炎性肠病及血管病变。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核素扫描和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是小肠出血的主要诊断方法,对怀疑小肠出血,辅助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剖腹探查是主要诊断方法。针对不同原因的小肠出血可以选择药物、内镜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属于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占人体全身各部位肿瘤发生率的0.2%~0.3%,占消化道肿瘤发生率的1%~3%.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早期特异性,现有的肿瘤检查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确诊率一直相对较低.我院2000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45例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小肠肿瘤:附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小肠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肿瘤,小肠肿瘤的发生率只占整个胃肠道肿瘤的2%。且大部分肿瘤属于恶性[1]。小肠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预后不良。我院1978~1988年间共手术治疗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11年来1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肿瘤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以恶性多见。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治体会。方法对近10年来我科收治的16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对其中的12例进行1~5年的随访,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6%(11/12),75%(9/12),33.3%(4/12)。其中2例分别于手术后第2年、第3年吻合口处肿瘤复发并肠梗阻,第二次行肠切除术。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又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容易延误诊断,导致预后较差。早期确诊和及时行根治性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