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测定儿童难治性癫(癎)及初诊癫(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建立儿童难治性癫(癎)耐药性客观指标及预测儿童难治性癫(癎)客观指标;同时观察氟桂利嗪的疗效.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1例难治性癫(癎)儿童及45例初诊癫(癎)儿童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gp的表达,44例健康儿为对照组.难治性癫(癎)组患儿加用氟桂利嗪(弗瑞林)2.5~5 mg,qn口服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难治性癫(癎)组P-gp表达阳性23例(56.1%),初诊癫(癎)组P-gP表达阳性10例(22.2%),对照组P-gp表达阳性3例(6.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7,P(0.01).难治性癫(癎)组与对照组比较X2=24.27,P<0.01;难治性癫(癎)组与初诊癫痫组比较X2=10.41,P<0.01;初诊癫痫组与对照组比较X2=4.23,P<0.05.难治性癫痫组P-gp表达阳性23例中17例(73.9%)无效,6例(26.1%)有效,P-gP表达阴性18例中3例(16.7%)无效,15例(83.3%)有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0,P<0.01).初诊癫痫组P-gp表达阳性10例中7例(70.0%)转为难治性癫(癎),P-gp表达阴性35例中3例(18.6%)转为难治性癫(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8,P<0.01).难治性癫(癎)组抗癫(癎)药物治疗无效者20例加用氟桂利嗪治疗3个月,P-gP表达阳性17例中有效11例(64.7%),11例有效者复查P-gP有6例(54.5%)转为阴性;无效6例(35.3%),复查P-gP表达仍阳性.P-gP表达阴性3例中1例有效,2例无效,复查P-gp表达阴性.结论 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gP在儿童难治性癫(癎)中表达增强,可作为儿童难治性癫(癎)耐药性的客观指标;P-gP表达阳性的初诊癫(癎)患儿多转为难治性癫(癎),P-gP可作为预测儿童难治性癫(癎)的客观指标;氟桂利嗪有一定抗癫(癎)及逆转P-gP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癎)的诊断问题及汉族儿童难治性癫(癎)MD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C3435T与癫(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及前瞻性分析方法对400例癫(癎)儿童进行随访,自定儿童难治性癫(癎)(RE)诊断标准,分析其中难治性癫(癎)类型、用药种类、用药时间、药物调整时间及疗效;根据对抗癫(癎)药物的反应将儿童癫(癎)患者分为难治组、控制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提取132例患儿(难治组70例,控制组62例)及健康62例儿童外周血DNA,以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DR基因C3435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基因多态性在癫(癎)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癫(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400例癫(癎)患儿中难治性癫(癎)83例(20.8%),65例(78.3%)在6个月内完成至少2种药物调整,目前仍有42例(50.6%)同时使用3种及以上药物治疗,其中6例(7.2%)同时使用4种抗癫(癎)药物.83例难治性癫(癎)患者用药有效40例(48.2%),显效6例(7.2%);无效37例(44.6%),其中25例(67.6%)有不同程度的减轻.70例耐药组患儿与62例控制组患儿及62例健康对照相比较,各组CC基因型、CT基因型、T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R1C3435T各基因型与癫(癎)耐药无相关性.结论 儿童癫(癎)患儿正规治疗6个月后仍不能控制发作者认为其为难治性癫(癎)(平均至少1次/月,>2种药物无效),多种AEDs治疗仍有其必要性,未发现汉族儿童C3435T基因多态性与癫(癎)耐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癫(癎)患儿治疗前后及38例正常儿童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2/32)、28.6%(8/28)、33.3%(12/36)、30.0%(6/20),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98,P<0.05);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癫(癎)不同发作类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癫(癎)患儿在治疗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X2=5.39,P<0.05;X2=14.40,P<0.01;X2=11.67,P<0.01).结论 癫(癎)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增加,提示癫(癎)发作中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治疗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降低,为癫(癎)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与不同激素(GC)效应患儿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5月-2008年2月收治的原发特发性肾病(PNS)患儿47例,按照GC对患儿的效应分为GC敏感组(SSNS)、GC耐药组(SRNS)两组,根据GC敏感患儿临床疗效又分为非频反复组(NFR)和频反复(FR)及GC依赖(SD)组(简称FR&SD)两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S患儿的外周血中PBMC中MDR1 mRNA表达水平,以12例健康正常儿童为对照.结果 GC治疗后NS患儿PBMC中MDR1 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RNS组PBMC中MDR1 mRNA的表达高于SSNS组;且FR&SD组患儿MDR1 mRNA的表达量要比NFR更高;SSNS患儿MDR1 mRNA的表达与缓解时间、复发次数、病程呈正相关.尤其是FR&SD组患儿MDR1 mRNA的表达与其缓解时间呈正相关(r=0.796,P<0.01).结论 GC治疗后NS患儿MDR1的高表达与GC耐药、GC依赖和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婴儿痉挛(IS)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其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探讨IS与多药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IS患儿23例,分为2组:治疗前组、治疗超过6个月组。同期选取其他癫痫发作类型组12例、正常对照组10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患儿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Pgp表达。结果小儿外周血MDR1 mRNA与Pgp蛋白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86,P<0.05)。治疗前组、治疗超过6个月组、其他癫痫发作类型组外周血MDR1 mRNA和Pgp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且治疗前组、治疗超过6个月组MDR1基因mRNA和Pg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癫痫发作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组、治疗超过6个月组间MDR1 mRNA和Pgp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患儿MDR1和Pgp表达增高可能是临床耐药的重要原因,且可能为内源性耐药。  相似文献   

6.
Cai FC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8):589-591
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癎)临床发作的主要手段,即使接受手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癎)患儿,术后也仍需继续服用抗癫(癎)药(antiepileptic drugs,AEDs).同时,随着新AEDs的不断问世,在合理选药基础上,当前已能使70%、甚至更高比例的癫(癎)发作最终得到完全持久的控制[1-2].然而,AEDs的不良反应又可能成为降低患儿生活质量,甚至治疗失败的直接原因.AEDs相关不良反应往往存在明显的年龄和个体差异,医师应熟悉AEDs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其关键性.应对措施.每当选择一个新AEDs时,都应告知家长相关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并定期随访以帮助其正确判断与及时处置,让更多患儿在没有或最小不良反应前提下,获取癫(癎)发作的持久、完全或基本完全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惊厥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NF)-κB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高热惊厥患儿、64例癫疴患儿及38例健康儿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IL-2R水平及ACA阳性率.结果 癫(癎)全身发作组、部分发作组、高热惊厥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表达率分别为22.23%±5.31%、3.58%±1.54%、2.18%±0.91%,较健康对照组(0.44%±0.25%)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癫(癎)全身发作组、部分发作组、高热惊厥组血清SIL-2R水平分别为(103.08 ±37.78)ng/ml、(64.56±14.36)ng/ml、(38.36±7.93)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2.22 ±7.30)ng/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癫(癎)组高于高热惊厥组(P<0.01);全身发作组高于部分发作组(p<0.01).癫(癎)全身发作组、部分发作组、高热惊厥组血清ACA阳性率分别为33.3%、28.6%和26.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5.3%,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癫(癎)和高热惊厥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表达和血清SIL-2R、ACA水平异常,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癫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约有25%的癫癎患者对大部分抗癫癎药物耐药,从而发展为难治性癫癎[1].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难治性癫癎的耐药机制可能与多种药物运输蛋白的过最表达、抗癫癎药物不能有效地进入脑细胞有关,其中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MDR)及其表达产物P-gp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C3435T多态性与儿童难治性癫癎耐药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MDR1 C3435T多态性与儿童难治性癫癎耐药发生的文献,并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5篇,共计难治性癫癎药物耐药组367例,药物敏感组488例。MDR1 CT、TT、CT+TT与儿童难治性癫癎耐药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0.89(0.65~1.23)、0.94(0.56~1.57)、0.92(0.64~1.32),Z=0.69、0.25、0.46,P=0.49、0.80、0.64。各研究的敏感性分析较稳定且无发表偏倚。结论 MDR1 C3435T多态性与儿童难治性癫癎耐药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难治性癫(癎)儿童的生存质量状况,观察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应用儿童癫(癎)生存质量自评量表对难治性癫(癎)组(39例)、药物有效癫(癎)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再将难治性癫(癎)组随机分成2组,即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非心理干预组20例,单纯予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19例,除药物治疗外,还予心理干预.对心理干预组患儿,在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分别进行生存质量评估,非心理干预组患儿生存质量评估与心理干预组患儿同步进行,比较心理干预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分值及心理干预组干预前后和非心理干预组生存质量总分.结果 难治性癫(癎)组儿童的生存质量分值显著低于药物有效癫(癎)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P.<0.01);心理干预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总分及人际/社会后果、目前担心和关切、个人癫(癎)隐私因子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0.05);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顶组生存质量总分显著高于非心理干预组(P<0.01).结论 难治性癫(癎)儿童生存质量水平下降,心理干预可以改善难治性癫(癎)儿童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t-associated protein 1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children with refracotory epilepsy.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MRP1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in children with intractable epilepsy??epilepsy controlled by anti-epileptic drugs ??AEDs?? and healthy children.Results The two methods showed that MRP1 expression in intractable epileps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epilepsy controlled by anti-epileptic drugs ??AEDs?? and healthy children??P??0.05????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epilepsy controlled by anti-epileptic drugs ??AEDs?? and healthy children.Conclusion MRP1 overexpresse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children with refractory epilepsy.  相似文献   

12.
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 采用酵母菌花环试验法对70例癫痫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红细胞(C3b(RBC-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1)癫痫组RBC-C3b受体花环率明显地姐;RBC-IC花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使用抗癫痫药物组患儿RBC-C3b受体花环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抗癫痫药物组,RBC-IC花环率两组  相似文献   

13.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T-bet和GATA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儿童血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及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含量,探讨急性ITP发病机制中Th1/Th2细胞分化的趋势及其与转录因子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测定急性TIP患儿发作期(n=30)和缓解期(n=28)外周血中T-bet和GATA3 mRNA 的表达,并使用ELISA法检测血浆IFN-γ和IL-4含量。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ITP患儿发作期血中T-bet mRNA表达和IFN-γ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发作期血中GATA3 mRNA表达和IL-4的含量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急性ITP存在明显的Th1优势分化现象,且可能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29-3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病原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我院儿科的99例患儿,依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分为3组,细菌性肺炎组(41例)、非细菌性肺炎组(38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非细菌性肺炎组又分为病毒性肺炎组(22例)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组(1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同时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水平.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CRP值及WBC计数均较非细菌性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ROC曲线确定CD64的最佳截断值为6 519 MFI,其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8%、89.7%;细菌性肺炎组CD64表达水平较病毒性肺炎组、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感染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以作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依据,用于指导临床是否使用抗生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癫(疒间)患儿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癫(疒间)息儿生活质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神经科门诊的93例癫(疒间)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并与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严格匹配的93名正常儿童进行对比.生活质量评定工具:抗癫(疒间)药物的不良反应量表(SEP),青少年癫(疒间)患儿的生活质量-48项量表(QOLIE-AD-48),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 患儿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皮疹、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障碍;患儿生活质量损害的范围广泛(P<0.01),其中社会支持的损害最明显;患儿焦虑抑郁的得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抗癫疴药物的不良反应、焦虑、抑郁、羞耻感与生活质量有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合理的药物治疗外,应对患儿进行包括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以提高患儿的社会功能,全面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nm23-H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儿童ALL初治、缓解、难治、复发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nm23-H1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nm23-H1基因与免疫表型的关系。结果①初治患儿nm23-H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组nm23-H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组nm23-H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与初治差异无显著性(P>0.05);难治组均为高表达。②T-ALL的nm23-H1阳性率高于B-ALL(P<0.05),且T-ALL的nm23-H1表达水平高于B-ALL(P<0.05)。结论nm23-H1的表达水平随儿童ALL的病情发展而变化,在初治、复发及难治ALL具有高表达,nm23-H1高表达者预后差,易复发;nm23-H1在T-ALL具有高表达,可能是T-ALL的缓解率低、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以健康测量量表(SF 36)评估癫痫及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2007年6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专科、呼吸专科及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癫痫患儿、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研究期间85例癫痫患儿(癫痫组)、81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和87名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入分析。3组儿童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①疾病及治疗情况:癫痫组和哮喘组服用1种药物者分别为70/85例和59/81例,癫痫组63/85例和哮喘组56/81例患病后规则服药,两组在服药种类和依从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癫痫组36/85例至本次调查前至少有1年癫痫未发作;哮喘组29/81例最大呼气峰流速监测持续保持个人最佳值的80%以上。②生活质量评价:癫痫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和8个分项的终得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和活力4个分项的终得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疾病控制与否,癫痫组生活质量均较哮喘组差;癫痫组情感功能及精神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哮喘组,其心理障碍不随疾病控制而明显改善。结论 ①癫痫和哮喘患儿生活质量较健康儿童明显下降;②癫痫患儿较哮喘患儿生活质量损害更为明显;③SF-36量表可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手段,辅助评价疾病治疗的疗效;④癫痫 患儿的心理障碍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癫(癎)药物(AEDs)对婴儿痉挛症(I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170(P-gp17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S患儿P-gp170的表达,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托吡酯,n=6)、B组(丙戊酸钠+托吡酯,n=9)、C组(丙戊酸钠+氯硝西泮,n=6)、D组(托吡酯+氯硝西泮,n=7)、E组(健康对照组,n=8).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P-gp170表达水平.结果 A、B、C、D组在3个时间点P-gp170表达均较E组显著增高(Pa<0.001).A、B组3个时间点P-gp17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组6个月时P-gp170表达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显著增高(Pa<0.05).结论 IS患儿P-gp170外周血表达增高.丙戊酸钠和托吡酯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而氯硝西泮长期应用可能增加P-gp1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