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导管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以下简称脾亢)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有关脾亢患者应用脾栓塞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们对19例应用此项技术治疗的脾亢患者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9~58岁,平均30.4岁,均系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并脾亢患者,经用脾栓塞术治疗成功的病例(因栓塞面积过小或过大、术后发生脾脓肿者均未列入本组观察范围),其中术前表现全血细胞减少者9例,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10例。二、方法全部病例均于术前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以及B超测量脾脏大小径  相似文献   

2.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简称脾亢 )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但其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国内报道较少 ,我们 1996年 4月~ 1998年 4月 ,应用此项技术治疗脾亢患者 30例 ,取得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文献报道凡有外科切脾指征者 ,均可适用脾栓塞术。我们选择适应症 (原发性脾亢 ,肝硬化并发脾亢 )患者30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 30~ 5 8岁 ,平均 40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脾大 ,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2 0例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10例 ,诊断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 [1 ]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于术前进行血常规、骨…  相似文献   

3.
齐生伟 《临床荟萃》2002,17(21):1283-1283
随着新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推出 ,为评估血小板功能提供了可靠而简单的方法。我们对 4 6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肾分流术患者 ,采用深圳TEK 2 0 0 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压积 (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 ,4项参数进行测定分析 ,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脾肾分流手术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6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平均年龄 4 5 .6岁 ,对照组 2 0例 ,平均年龄 4 4 .5岁。肝硬化按Child Pau…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 994年起采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大、脾功能亢进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6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4例均为我院住院的脾大、脾功能亢进病人 ,其中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2例 ,肝癌并门静脉高压 2 4例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38例。男 35例 ,女 2 9例 ,年龄 1 8~ 72岁 (平均 4 4岁 ) ;病史 2~ 2 5a(平均 1 4a) ;近期均有呕血及黑便史 ;术前、术后均行血常规、生化、肝脾B超及CT扫描检查。术前平均脾体积是正常脾的 1 5~ 2 5倍。1 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 (用 4、5或 6F…  相似文献   

5.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患者,特别是脾亢极为明显者,可采用脾切除术治疗。但由于脾切除术对患者损伤较大,而且少数患者拒绝手术切脾,故1973年Maddison首先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治疗1例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亢患者[1],以后许多作者进行了验证。我院于1997年用此法治疗3例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亢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一般资料及栓塞面积见表1。1.2 栓塞方法 栓塞前后用B超测脾厚度、门脉及脾静脉宽度。采用常规经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插管法,栓塞材…  相似文献   

6.
我院普外科自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 12 2例 ,其中采用非手术治疗 2 8例 (占 2 3% ) ,手术治疗 94例 (占 77% )。按G0 111986年提出脾破裂四级分类法 ,Ⅰ、Ⅱ级行脾动脉结扎后脾修补 4例 ;Ⅲ、Ⅳ级 90例 ,行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片移植 72例(病理脾 6例 ,刀刺伤 12例未行自体脾片移植 )。本文旨在自体脾片移植能否防治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及减少脾切除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全脾切除术后行自体脾片移植 72例 ,男 5 8例 ,女 14例 ,年龄最大 5 7岁 ,最小 2岁 ,平均 36岁 ,病人有左季肋部外伤史 ,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巨脾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处理措施.方法:对28例巨脾患者行PSE治疗,其中溶血性贫血4例,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例,肝炎后肝硬化伴脾亢21例.结果:4例溶血性贫血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红细胞均升高,3例随访4年,血红蛋白(Hb)维持在9.3~12.4 g/L.ITP患者均有效.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脾亢PSE术后除1例无效外,其余白细胞、血小板均恢复或接近正常值,1~6年未见复发.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巨脾栓塞面积和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对溶血性贫血患者,扩大栓塞面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操作简便、安全 ,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又能保留一定的脾功能而被应用于临床[1] 。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院应用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 2 1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中男 18例 ,女 3例 ,15~ 6 3岁 ,平均 46岁。均为慢性肝病引起的继发性脾亢。其中 1例为肝豆状核变性 ,13例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脾轻、中度增大。实验室检查示血WBC 1 7~ 3 8× 10 9/L ,血小板 2 8~ 70× 10 9/L ,均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细胞减少[2 ] 。1 2 治疗方法 在…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了22例毛细胞白血病(HCL)患者应用2-氯去氧腺苷(2-chlorodeoxyadenosine,2-CdA)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6个月的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变化。患者中数年龄56岁(范围36~75岁)。CdA治疗前19例患者原已接受α-干扰素治疗8~38个月,5例已行脾切除术。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减少。14例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1.5×10~9/L)。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学表型(CDz、CD3、CD4、CD8、CDl6、CD56)、NK细胞活性(~(51)Cr释放  相似文献   

10.
刘新群  李相芬 《临床荟萃》2004,19(12):700-701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脾亢导致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减少而引起出血倾向、严重贫血、抵抗力下降及重症感染,危及生命。目前有手术脾切除、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超声引导脾内注射硬化剂等治疗方法。我们对36例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患者和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术前后脾脏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血常规主要检验指标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2例ITP患者和22例门静脉高压合并脾亢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术前后脾脏及脾静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的对比变化。结果脾动脉栓塞术后两组患者脾静脉管径缩小(P<0.01),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0.01),脾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脾动脉栓塞术后可见脾实质内梗塞坏死灶的回声。34例脾动脉栓塞术后血小板数量均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脾实质的二维超声图像变化,准确分析脾动脉栓塞术前后脾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脾静脉回流量减少与梗塞面积呈正相关。可对脾动脉栓塞术的疗效进行有效地评估。  相似文献   

12.
肝癌病人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脾亢 )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1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的病人 ,8例行肝切除及脾切除 ,其中 4例附加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切断术 ;2例不能切除的肝癌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及脾切除。术后预防性或治疗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术后脾亢症状基本消失 ,术后 1周Plt,WBC ,RBC分别由原来的 5 0 7× 10 9/L ,3 46× 10 9/L ,3 6 6× 10 9/L上升到 2 15 8× 10 9/L ,7 47× 10 9/L及 4 16× 10 9/L。无手术死亡 ,术后发热、黄疸及腹水等并发症在出院时消失。死亡 4例分别生存 1年 2个月 ,2年 ,2年 9个月 ,4年 4个月。 6例生存者已生存 8个月 ,1年 2个月 ,2年 4个月 ,2年半 ,3年及 6年半。结论 :肝癌合并脾亢行肝切除或肝动脉、门静脉置管的同时行脾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脾切除对肝癌的切除及后续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全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而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84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脾亢和无脾亢两组,进行疗效随访,平均随访36个月,对外周血细胞和肝功能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脾亢组74例(88%),术前全血细胞减少和WBC+PLT减少者50例(60%),WBC+RBC减少和PLT+RBC减少者各6例,其余12例为单种血细胞减少。术后血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术前75.7%病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51.4%病例有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及低蛋白血症,术后随访前两项均降至正常水平,后两项86.5%恢复至正常水平。无脾亢组10例(12%),术前血细胞均在正常范围,术后随访除血小板明显上升外,其余血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术前40%有ALT与AST升高及低蛋白血症,20%血清胆红素升高,术后随访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全脾切除对脾亢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能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脾双介入疗法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2月-2002年9月间采用肝脾双介入疗法治疗的肝癌合并脾亢患者的临床材料,方法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后,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束后,用脾栓导管行脾动脉栓塞,栓塞面积控制在30%-40%,栓塞制使用明腔海绵颗粒。结果肝脾双介入治疗后,患者WBC、PLT,RBC回升较快,缩短肝癌介入治疗的间隔时间。结论肝脾双介入疗法可以缓解脾亢,有效支持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育  沈志祥 《临床医学》1992,12(5):197-198
临床资料全血细胞减少患者(Hb<100g/L、WBC<4.0×10~9/L、BPC<100×10~9/L)83例,男34例,女49例,平均年龄37.43岁(12~87岁),该组患者最后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A)25例(30.1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3例(27.71%)(Ⅰ型21例,Ⅱ及Ⅲ型各1例);急性白血病11例(11.25%),其中急淋1例,急非淋10例(M_32例、M_45例、M_51例,M_62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恶组)和脾功能亢进(脾亢)各5例(3.61%);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4例(4.83%);特发性血小板  相似文献   

16.
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并脾亢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并脾亢介入中应用的意义及栓塞程度。方法:在肝癌介入栓塞化疗同时用明胶海绵碎粒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根据血细胞成分及腹水的有无决定栓塞范围。结果:17例肝癌并脾亢患者共行部分性脾栓塞17次,每例一次,次日复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治疗期间无明显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情况,无感染现象发生 结论: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并脾亢介入栓塞化疗中必要且可行,栓塞范围可相对其他治疗性脾栓塞从轻考虑  相似文献   

17.
部分性脾栓塞在肺癌并脾亢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并脾亢介入中应用的意义及栓塞程度。方法:在肝癌介入栓塞化疗同时用明胶海绵碎粒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根据血细胞成分及腹不有无决定栓塞范围。结果:17例肝癌并脾亢患者共行部分性脾栓塞17次,每例一次,次日复查血白细胞计数下沉治疗期间无明显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情况,无感染现象发生。结论: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并脾亢介入栓塞化疗中必要且可行,栓塞可相对其他治疗性脾栓塞从轻考虑。  相似文献   

18.
全血细胞减少症较常见。现将我院自1978年元月至1986年12月收治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154例中诊断错误的病例进行分析。 154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中血液系统疾病106例(68.8%),其中再障56例,急白31例,MDS4例,恶组和淋巴瘤各3例,巨幼细胞贫血和PNH各2例,其他5例;非血液系统疾病48例(31.2%),其中肝硬化脾亢16例,慢性肝炎9例,尿毒症8例,红斑性狼疮5例,慢性苯中毒4例,甲亢3例或其他疾病3例。 154例中误诊13例,误诊率8.4%;5例肝硬化脾亢分别误诊为白细胞减少症2例,血小板减少症、缺铁性贫血和慢性再障各1例;2例巨幼贫误诊为MDS和溶血性贫血,1例甲亢并全血细胞减少误诊为再障,低增生急粒白和MDS各1例误诊为再障,1例恶组误为肝硬化脾亢合并败血症,1例毛白误诊为“慢性型”恶组,1例急性骨髓纤维化被误诊为急粒白。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是 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的医学影像学技术。DSA设备的使用为腹部血管系统提供更多更好的检查与治疗方法。我院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共进行腹部血管IADSA造影及治疗 15 6人次。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0 3例 ,女性 5 3例 ,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74岁。造影血管 :肝动脉 86人次 ,脾动脉 18人次 ,胃十二指肠动脉 10人次 ,胃左动脉 8人次 ,肠系膜上动脉 18人次 ,肠系膜下动脉 9人次 ,肾动脉 7人次。操作方法 :均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于靶血管行选择性动脉造…  相似文献   

20.
40年来 ,由于人们对全脾切除后暴发感染 (OPSI)的发现及对脾脏功能的认识 ,各种保脾手术应运而生。但是对Call-Schede 4级分类中的第 4级脾破裂仍需行全脾切除术。一些资料显示[1,2 ] ,脾脏的碎块在腹腔可以存活。受此启发 ,笔者对 6例外伤性脾破裂 (Call分级 4级 )因病情危重不宜行脾片自体移植的病人 ,在行全脾摘除时 ,有意识地多保留附着在脾脏诸韧带上的脾组织 ,以期达到保脾的效果 ,经 2年多观察和随访未见不良后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例病人均为男性 ,年龄 17~ 46岁 ,平均 2 7岁。全部为车祸伤。受伤至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