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穴压丸法在PTCA术后病人腰部不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简称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术后为防止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必须在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病人取平位及术侧下肢制动24~48小时。在此期间,病人因腰背肌肉紧张、劳损而出现腰酸、腰痛等不适,理疗效果欠佳。笔者试用针灸学中的耳穴压丸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1999年 3月~ 8月在本中心行PTCA术,术后出现腰部不适的病人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41~72岁,平均58岁。1.2 治疗方法 将酒精消毒过的王不留行… 相似文献
2.
言克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1,7(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简称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术后为防止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必须在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病人取平位及术侧下肢制动24~48小时.在此期间,病人因腰背肌肉紧张、劳损而出现腰酸、腰痛等不适,理疗效果欠佳笔者试用针灸学中的耳穴压丸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剖宫产率上升趋势[1],我国更不例外。最大限度地减轻产妇的疼痛,确保安全度过手术期,尽快恢复健康,是术后护理面临的重点问题。随着镇痛泵的应用,镇痛效果虽得到改善,但还是伴有一些副作用[2]。为安全、有效缓解宫缩痛,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整体效果,本次研究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耳穴压丸法干预剖宫产术后疼痛。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耳穴压丸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如缓解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防治便秘、呃逆、失眠症及术后腹胀,止咳定喘,治疗尿潴留、尿失禁及小儿遗尿症,预防输血、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5.
耳穴压丸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耳穴压丸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如缓解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防治便秘、呃逆、失眠症及术后腹胀,止咳定喘,治疗尿潴留、尿失禁及小儿遗尿症,预防输血、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法对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指导术后早期活动等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行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用于腹部术后病人能有效刺激其肠蠕动,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8.
9.
对PTCA术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美国 ,冠状动脉疾病影响到 1 2 0 0万人 ,它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择期手术的病人来说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比冠脉搭桥手术 ( CABG)创伤小 ,且有明显的疗效。PTCA病人的选择 在选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做 PTCA时 ,必须谨慎地权衡利弊 ,仔细筛选。要认识到成功的血管成形术也会使管腔直径再度缩小。不同病变与PTCA成功率的关系如下 :A型病变 (低危险性 ) :病变局限、导管易插入、血管段无弯曲、外形光滑、无或轻度钙化、无血栓。B型病变 (中等危险性 ) :管状病变、病变血管中度弯曲、外形不规则、中重度钙化、有血栓。… 相似文献
10.
耳穴压丸法治疗高血压病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95%以上。病因一般认为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所致的大脑皮层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而引起血压升高。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头晕、头痛、失眠、健忘、易怒等。属中医学“眩晕”、“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证范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用耳穴压丸法治疗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联合艾灸在髋部骨折术后虚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气虚型便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3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丸(每日3次,连续3 d)联合艾灸(每日施灸2次,连续3 d)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记录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和72 h内排便次数,并于干预前后行Wexner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1及3 d后,观察组Wexner评分分别为10.36±1.78和6.58±1.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8±1.69和7.89±1.52(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47.89±4.82,低于对照组的52.67±6.12;观察组SDS评分为51.36±5.21,低于对照组的54.87±4.96(P<0.05)。结论:耳穴压丸联合艾灸应用于髋部骨折术后虚秘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便秘状况,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术后头颈部不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0例甲状腺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认知干预、体位干预等。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部疼痛等症状。结果:本组3例术后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经积极治疗后好转。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波动;有效地手术体位训练、术中舒适的体位及术后按摩等方法可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头颈部不适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联合艾灸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本院肛肠科住院的混合痔手术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熏洗后中药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耳穴压丸与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肛门疼痛、排尿障碍、出血、水肿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排尿障碍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水肿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伤口出血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联合艾灸能够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的伤口疼痛,改善术后排尿障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护理研究》2017,(35)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促进老年胃癌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老年胃癌病人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4.33h±4.56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3.29h±15.78h,腹胀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分别为18.59h±4.68h,50.14h±15.28h,2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可有效促进老年胃癌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PTCA病人的术前教育和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笔者回顾性分析了33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病人的观察护理,认为术前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对PTCA病人实施健康教育,通过评估,收集资料,分析病人情况,确定个体化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因人施教。接受教育后大多数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手术和积极配合。术后严密监测心电图和血压的动态变化.加强抗凝治疗和急性血管闭塞的护理,预防伤口出血、感染和拔管综合症,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耳穴压豆疗法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 ,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 ,以辨证施治的观点 ,选取耳部有关穴位 ,用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敷并用一定的手法 ,以刺激经络 ,推动气血运行 ,调节人体脏腑、气血、阴阳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将耳穴压豆法在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1 辨证取穴耳穴压豆疗法的效果取决于能否正确地辨证取穴。取穴的原则是根据病变实际情况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而定 ,若某一脏腑有病 ,即在耳部选取相应的穴位 ,如胃痛取耳穴胃的同时 ,尚可取与胃相表里的脾 ,受交感神经支配的交感等。2 操作方法确定穴位后 ,… 相似文献
18.
侯新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1,7(6)
为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笔者回顾性分析了33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病人的观察护理,认为术前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对PTCA病人实施健康教育,通过评估,收集资料,分析病人情况,确定个体化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因人施教.接受教育后大多数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手术和积极配合.术后严密监测心电图和血压的动态变化,加强抗凝治疗和急性血管闭塞的护理,预防伤口出血、感染和拔管综合症,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