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氧磷酶2 C311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2(paraoxonase 2.PON2)基因多态性与湖南地区人群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控查PON2基因C311S多态性在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结果 发现湖南地区人群存在PON2 C311S基因多态性,S/C等位基因频率0.727/0.273.脑梗死患者PON2基因C311S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CC基因型HDL水平明显低于SS、CS两型(P<0.05).结论 PON2基因第311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与湖南地区人群脑梗死的发病无关,而可能与脑梗死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PON2基因Cys-Set311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人对氧磷酶(PON2)基因Cys-Ser311遗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80例CHD患者和160例相匹配的正常人PON2 Cys-Ser311基因型.结果 CHD患者S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SS基因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ON2基因Cys-Ser311多态性与中国人CHD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2(PON2)基因的标签位点(tag SNP)rs17876171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11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0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ON2 rs17876171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PON2基因型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W平衡;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ON2 S311C(C→G) CC、CG、GG三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P<0.05),且脑梗死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4.14,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携带G等位基因的人群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为OR=2.179,95%CI(1.527~3.108),P<0.01.结论 PON2 S311C多态性的G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山西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PON)基因多态性(PON1 T-107C、PON2 C311S)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复合物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20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1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竞争性 ELISA 法测定血浆 HTL 复合物水平;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 Hcy 的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 PON 基因中 PON1 T-107C 和 PON2 C311S基因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 Hcy 和 HTL 复合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ON1 T-107C 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ON2 C311S 的 SS 基因型分布在冠心病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两位点的等位基因 T、S 同时出现时(即 CT/TF+CS/SS 基因型)血浆 Hcy及 HTL 复合物水平较 CC+CS/CC 或 CT+CC 基因型明显降低[Hcy(11.83±4.76)μmol/L 与(15.32±10.32)μmol/L;HTL(24.36±9.30)U/ml 与(32.05±10.44)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冠心病无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相比,PON2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 C 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浆 Hcy 和 HTL 复合物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ON1 T 等位基因和 PON2 S 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而 PON2 C311S 多态性的 C 等位基因存在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几率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5.
PON2基因Cys-Ser311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人对氧磷酶 (PON2 )基因 Cys- Ser31 1遗传多态性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PCR- RFL P)检测 80例 CHD患者和 1 60例相匹配的正常人 PON2 Cys- Ser31 1基因型。结果  CHD患者 S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CHD组 SS基因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 PON2基因 Cys- Ser31 1多态性与中国人 CHD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的老年型、老年前期型和混合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间血脂、胰岛素代谢、对氧磷酶-2(PON2)311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和特点。方法研究对象包括84例AD患者,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AD和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DA)"可能AD"的诊断标准,无痴呆家族史。根据CCMD-3分为老年型、老年前期型和混合型三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患者PON2基因311位点多态性,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P)。利用化学发光法测空腹血清胰岛素。利用基础状态法评定胰岛素抵抗性,临床上可使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表达。应用简明智能评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Hachinski缺血量表等评定三组患者的认知等临床特征。分析三组间PON2 C311S基因多态性、血清胰岛素、血糖、血脂和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老年前期型AD组的血清TG和TC高于老年型和混合型AD组(P<0.01)。老年型AD组的HDL水平高于混合型AD组(P<0.01)。老年前期型AD组的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老年型和混合型AD组(P<0.01)。老年型、老年前期型和混合型AD三组间的PON2 311基因型C/C、C/S和S/S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C和S等位基因频率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前期型AD患者应加强血脂和胰岛素代谢的重视和干预。不同亚型的AD患者PON2基因31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未发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强  钱士匀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1):1038-1041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2(paraoxonase 2,PON2)基因多态性(148Ala/Gly;311Cys/Ser)与Alzheimer病(AD)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分析技术对132例AD患者和186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PON2 148Ala/Gly及311Cys/Ser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 PON2基因148、311位点存在多态性,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ON2基因多态性与AD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RFLP法检测了327例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氧磷酶2(PON2)基因第9外显子的C311S多态性。结果显示,PON2基因C311S多态性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生显著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2基因311 Cys/Ser多态性与山东青岛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通过抽提基因组DNA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包含对氧磷酶2基因311位点的基因片段,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对氧磷酶2基因311 Cys/Ser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结果山东青岛地区人群存在对氧磷酶2基因311 Cys/Ser多态性。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对氧磷酶2基因的3种基因型(CC、CS、SS)的构成比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S等位基因频率较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携带S等位基因的个体患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为非携带者的2.932倍;对氧磷酶2基因311 Cys/Ser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亚组间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山东青岛地区人群中,对氧磷酶2基因311 Cys/Ser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具有相关性,其S等位基因可能是该地区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脑梗死患者凝血酶活化纤维蛋白溶解抑制物(TAFI)基因编码区C1040T及G753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0例脑梗死患者和118名同期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TAFI基因编码区C1040T及G753A的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TAFI基因G753A多态性的GG型频率41.5%(54例),A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58.5%(76例);而对照组分别为GG型频率44.9%(53例),A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55.1%(65例)。TAFI基因G753A多态性的GG型及A等位基因携带者两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592)。在脑梗死组,C1040T多态性的CC型占50.0%(65例),T等位基因携带者占50.0%(65例);而对照组分别为CC型51.7%(61例),T等位基因携带者占48.3%(57例)。C1040T多态性的CC型及T等位基因携带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FI基因编码区G753A单核苷酸多态性(GA或AA基因型)及C1040T单核苷酸多态性(CT或TT基因型)不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FI基因编码区C1040T及G753A的多态性与脑梗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不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肪酶基因-447C/G多态性与我国老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203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对-447C/G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中CC、CG+ GG基因型和C、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是83.98%、16.02%和91.75%、8.25%;对照组中CC、CG+ 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G的频率分别是81.77%、18.23%和90.89%、9.11%.-447C/G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基因型之间血脂、血压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多因素回归方程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史、家族史.结论 (1)-447C/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老年脑梗死的发病无关.(2)-447C/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的血脂及血压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屏氧酶 192谷氨酸 /精氨酸 (PON192 ,Gln/Arg)基因多态性与血浆脂质水平及心肌梗死(MI)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132例MI与相同例数正常人PON 192基因多态性 ,血浆脂质水平测定按常规进行。结果 :发现PON 192基因型有三种 ,即纯合子突变型 (BB) ,杂合子突变型 (AB) ,正常型 (AA)。正常对照组中AA型频率 17.6 % ,AB型频率 4 5 .3% ,BB型频率37.1%。A等位基因频率为 4 5 .2 % ,B等位基因频率为 5 4 .8%。MI组AA型频率 10 .2 % ,AB型频率 4 1.3% ,BB型频率 4 8.5 %。A等位基因频率为 30 .7% ,B等位基因频率为 6 9.3%。两组对比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MI患者PON 192 ,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说明PON 192基因突变与MI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a基因和Ⅰbα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302例(脑梗死组)和健康体检者196例(对照组);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GPⅠa C807T基因与Ⅰbα基因HPA-2、Kozak序列多态性在2组中的分布频率。结果脑梗死组GPⅠa C807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GPⅠbα基因Kozak序列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3% vs 10.20%,P0.05);脑梗死组GPⅠbα基因HPA-2序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Ⅰbα基因HPA-2序列多态性与脑梗死无相关性;GPⅠa C807T等位基因和Ⅰbα基因Kozak序列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β-纤维蛋白原五种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Fu Y  Wei X  Ni PH  Ying YY  Song YY  Chen SD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2):914-917
目的探讨血浆β纤维蛋白原水平及148C/T、249C/T、455G/A、448G/A、1689T/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脑梗死组132例、其他神经疾病对照组79例和正常老年对照组92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5种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组和疾病对照组(P<0.05)。在脑梗死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老年组中,148C/T、455G/A基因多态性变异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无变异组(P<0.05)。而3组之间5种突变基因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作为多因素疾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T148、A455等位基因可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细胞间黏附分子-Ⅰ(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及白介素-6(IL-6)基因-174G/C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177例脑梗死患者及112例对照者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及IL-6基因-174G/C多态性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脑梗死患者ICAM-1基因的K469E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KK纯合子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7%vs55.4%,P=0.015),KE杂合子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6%vs35.7%,P=0.032),E等位基因频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35.0%vs26.8%,P=0.038),KE和EE基因型与KK基因型的比值比为1.808(95%CI,1.121~2.917)。脑梗死患者组和对照组IL-6基因-174G/C多态性均为GG型纯合子,未检测出C等位基因。结论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的E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患脑梗死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酯酶 192Gln/Arg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法检测 10 4例健康对照者 (作为正常对照组 )和 80例 2型糖尿病、96例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CDH)患者PON1 192位点的多态基因型。测量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B。 结果  ( 1)中国汉族人PON1 192位点QQ、QR、RR基因型频率及Q、R等位基因频率 :2型糖尿病合并CH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 2 )中国人与白种人PON1 192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别非常显著。 ( 3)含R等位基因的基因型QR、RR是 2型糖尿病合并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氧磷酯酶 192Gln/Arg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合并CHD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付氧酶基因(PON1)192Gln/Arg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在1 0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960例无脑血管病(对照组,均无冠心病)人群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基因型,将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中国人192Arg等位基因频率为0.60。缺血性脑血管病组192ArgArg基因型与192Arg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调整了性别和年龄后,相对于PON1 192 GlnGln纯合子,192ArgArg纯合子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OR=1.369,95%CI:1.044~1.797(P=0.023),与是否存在糖尿病无关。结论中国人群PON1 192Ar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白种人,192ArgArg基因型与中国人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人对氧磷酶(PON1)基因-108C/T、-162A/G遗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86例冠心病患者和128例正常对照者PON1基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研究。结果PON1—108C/T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在CHD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ON1-162A/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CHD不随两个多态性位点危险基因型个数的增加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PON1—108C/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CHD相关联,PON1—108C/T和PON1—162A/G基因多态性对CHD的影响无协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B受体基因亚单位(G1465A)及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52例(继发癫痫组),脑梗死无癫痫患者81例(无癫痫组);同期90例体检正常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三组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柱层析法提取基因组DNA,PCR-RFLP技术检测γ-氨基丁酸B受体基因(G1465A)多态性;PCR技术检测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果三组受试者γ-氨基丁酸B受体基因第7外显子1465位均为G等位基因,基因型均为G/G型,无A/A型、A/G型。继发癫痫组患者L/L型频率明显高于无癫痫组、健康对照组,H/H型频率明显低于无癫痫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区基因型分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癫痫组等位基因以L型频率为明显高于无癫痫组、健康对照组,无癫痫组、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以H型频率明显高于继发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区基因型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氨基丁酸B受体(G1465A)非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易感基因;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后癫痫发生有明显关系,其中L型等位基因是易感基因,H型等位基因是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1059 G/C,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基因-607 C/A和-137 G/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汉族脑梗死患者115例为汉族脑梗死组和黎族脑梗死患者52例为黎族脑梗死组,分别与健康的汉族对照组116例和黎族对照组51例对照研究。测定CRP-1059 G/C、IL-18启动子基因-607 C/A和-137 G/C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汉族脑梗死组CRP-1059 G/C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与汉族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4),并且CRP-1059 G/C位点GG+G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汉族对照组,CC基因型明显低于汉族对照组(78. 3%vs 87.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9)。黎族脑梗死组CRP-1059 G/C、IL-18-607 C/A及IL-18-137 G/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黎族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1059 GG+GC基因型为汉族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CRP-1059 GG+GC基因型是海南籍汉族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L-18-607 C/A、IL-18-137 G/C基因多态性均与海南籍黎、汉族脑梗死患者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