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ATPase 6、ATPase 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成正常对照、内毒素6、12、24小时和解毒化瘀方6、12、24小时组,检测肝线粒体Na^+K^+-ATP、Ca^+Mg^+-ATP酶活性和ATPase 6、ATPase 8 mRNA的表达。结果:内毒素各组Na^+K^+-ATP、Ca^+Mg^+-ATP酶活性和ATPase 6、ATPase 8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明显下降;与对应的内毒素组比,解毒化瘀方12、24小时组Na^+K^+-ATP、Ca^+Mg^+-ATP酶活性显著增加,24小时组ATPase 6、ATPase 8表达显著提高。结论:内毒素能造成大鼠肝线粒体ATPase 6、ATPase 8基因表达下降,解毒化瘀方能干预内毒素血症大鼠ATPase 6、ATPase 8基因表达下调,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内毒素注射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眼眶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在注射内毒素6小时后,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及线粒体MDA的含量升高,线粒体SOD、GSH-Px活性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进一步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与对应的内毒素组比较,经解毒化瘀方处理后,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均降低,SOD、GSH-Px活性均升高.结论: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刺激Kupffer细胞释放TNF-α有抑制作用,同时减少内源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COX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内毒素(脂多糖LPS注射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COX活性,采用RT—PCR法检测COXI、COXⅡ、COXⅢ的表达变化。结果:内毒素造模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肝线粒体内COX活性明显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24小时降为最低。解毒化瘀方组与内毒素组相同时相点比较,解毒化瘀方12小时组、24小时组COX活性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毒素组6小时、12小时、24小时,COXⅠmRNA、COXⅡmRNA表达逐步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Ⅲ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毒化瘀方24小时组COXⅠmRNA表达高于内毒素同时相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方能提高COX活性,上调线粒体编码基因COX表达水平,这可能是改善能量代谢、保护肝细胞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温阳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温阳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ITEM)的影响。方法:将8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予乳果糖+三联活菌溶液)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实验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竭ITEM大鼠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小时后处死,其余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2小时、24小时各取10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转氨酶(ALT、AST)、肝组织病理学、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结果:模型组12小时时ALT和AST较正常组升高(P<0.05),24小时时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大面积坏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在造模后12小时各观察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造模后24小时两组ALT和AST、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肝组织病变减轻。结论:D-gal腹腔注射可建立大鼠肝衰竭ITEM模型,温阳解毒化瘀方可通过降低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减轻ITEM而达到抗肝衰竭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对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黄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内毒素(LPS)注射后6、12 h组和黄芪处理6、12 h组.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同时行高压液相色谱检测线粒体内腺苷酸能荷(EC)水平.[结果]在注射LPS 6h后,线粒体SDH、CCO活性降低,EC值减少;12h后,线粒体SDH、CCO活性明显降低,EC值进一步减少,与对应的LPS组比较,经黄芪处理后,肝细胞线粒体SDH、CCO活性及EC值均升高.[结论]ETM可造成肝细胞线粒体能量储备的下降,黄芪注射液能提升其肝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增加线粒体腺苷酸EC值,促进肝细胞线粒体的能量合成和代谢,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ETM )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索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实验组)和对照组4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竭ITEM大鼠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4h后处死,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24h、48h、72h各取6只、7只、7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肝功能、内毒素、结肠黏膜上皮咬合蛋白(occludin)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内毒素、 MLCK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occludin表达低于模型组( P<0.01);实验组血清ALT/AST、内毒素、 MLCK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 occlu-din表达高于模型组( P<0.05)。结论:增强结肠粘膜上皮紧密连接功能,降低内毒素的吸收是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凉血化瘀方对内毒素所致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内毒素脂多糖 (L P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在暴发性肝衰竭 (HF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凉血化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 L PS于 D-氨基半乳糖 (Gal N)致敏的小鼠 ,造成 HFH模型 ,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 法 )、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凋亡和病理损伤情况及药物的干预作用。结果 :造模 6 h模型组大量凋亡阳性细胞表达 ,治疗组则明显减少 (P <0 .0 1)。至 2 4 h肝细胞损害以坏死为主 ,其程度与细胞凋亡相一致。结论 :肝细胞凋亡存在于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 ,且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关 ,凉血化瘀方对 HFH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对肝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9·1g/kg、28·76g/kg、57·55g/kg)、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通过机械法分离肝细胞,阳离子染料JC-1染色后分别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y,FM)、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观察各组大鼠△Ψm的稳定性。结果:FM检测发现空白组主要呈现点状的红色荧光,阳性组镜下呈现大量弥散性的云雾状绿色荧光,解毒化瘀Ⅱ方组、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红色荧光量明显多于阳性组;FCM定量分析显示阳性对照组绿色荧光强度为28·4±2·92,解毒化瘀Ⅱ方高剂量组为16·21±2·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解毒化瘀Ⅱ方可能是通过稳定肝线粒体膜电位,抑制肝细胞发生异常凋亡来实现其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对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及黄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内毒素注射后6h、12h组和黄芪处理组.分离肝细胞并检测其线粒体△Ψm水平,同时提取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在注射内毒素6h后,线粒体△Ψm减少,MDA的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减少,12h后,线粒体△Ψm明显减少,MDA升高更加明显,SOD、GSH-PX活性明显减少.与对应的内毒素组比较,经黄芪处理后,肝细胞线粒体△Ψm升高,MDA的含量明显减少,SOD、GSH-PX活性升高.结论:内毒素血症能造成肝细胞线粒体△Ψm下降和线粒体的氧化损伤,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抑制内毒素血症肝细胞线粒体△Ψm的下降,减少内源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解毒化瘀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解毒化瘀汤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解毒化瘀汤;对照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疗程4周.观察肝功能:TBil、ALT、AST、DBil及血浆内毒素(ETM)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肝功能改善、ETM水平降低、黄疸消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汤有明显退黄、降酶和降低血中ETM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解毒化瘀方对HBV相关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脾虚瘀黄"的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西医治疗+温阳解毒化瘀方)30例,对照组(西医治疗)30例,疗程共4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计数、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2.8%)优于对照组(71.4%);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双歧杆菌的菌落数增加(P〈0.01),肠杆菌数量下降(P〈0.05),血浆内毒素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对照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5),血浆内毒素明显下降(P〈0.05)。结论:温阳解毒化瘀方治疗HBV相关肝衰竭可改善患者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解毒化瘀汤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解毒化瘀汤,对照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肝功能、血浆内毒素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TBil、TBA明显降低,TP、Alb明显升高,同时内毒素水平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解毒化瘀汤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分为造模组50只,空白组10只。采用以MNNG为主的三因素联合造模。28周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剩余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消痞颗粒组各10只。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死亡率及病理变化等。结果消痞颗粒组与空白组大鼠死亡率最低;造模组大鼠体质量明显轻于空白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病理切片比较,消痞颗粒组和维酶素组较模型组均有所好转,其中尤以消痞颗粒组明显。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法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大鼠的一般情况,降低死亡率,还可有效逆转胃癌前病变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降脂平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除正常组大鼠饲以普通饲料外,其余两组采用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高脂饮食16周复制大鼠NAFLD模型,中药治疗组同时以复方中药降脂平肝汤混悬液灌胃。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肝组织细胞脂变及炎症活动程度,检测肝组织Tch、TG、血清AL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内毒素(Endotoxin,ET)含量等指标。结果:降脂平肝汤明显改善了NAFLD大鼠的肝指数、肝组织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程度,中药治疗组大鼠肝组织Tch与TG含量、血浆ALT活性与TNFα、ET含量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降脂平肝汤减轻IETM,调节脂质代谢是其防治NAFLD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