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HCl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的12-C进行选择性亲核进攻,将雷公藤植物中分离获得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和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结构,改造为具有强抗炎、免疫抑制和雄性抗生育活性的雷藤氯内酯醇(tripchlorolide)。并通过二维NMR谱和选择性远程DFPT等图谱分析,归属了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和表雷公藤内酯醇(epitriptolide)NMR谱的全部碳和氢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仓、接触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显著性疗效。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雷公藤,本实验将其根皮提取物经溶剂处理,硅胶柱色谱分离,初步得到4种化学成分。经过理化常数、光谱数据分析,并与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的数据对照,鉴定了这4个化合物,分别为: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A,Ⅰ)、雷公藤内酯三醇(triptriolide,Ⅱ)、雷酚新内酯(neotriptophenolide,Ⅲ)、雷公藤醌A(triptoquinonoic acid A,Ⅳ)。化合物Ⅳ首次从雷公藤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建立雷公藤贴剂中雷公藤内酯醇的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Ultimate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超纯水(3∶7),检测波长为218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35 ℃,进样量为20 μL。采用《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法第三法,释放介质为50%甲醇–生理盐水(1∶1)。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在6~96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68%。雷公藤贴剂中雷公藤内酯醇的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本法操作方便,重现性好,适合于雷公藤贴剂中雷公藤内酯醇的释放度测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HCl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的12-C进行选择性亲核进攻,将雷公藤植物中分离获得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和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结构,改造为具有强抗炎、免疫抑制和雄性抗生育活性的雷藤氯内酯醇(tripchlorolide)。并通过二维NMR谱和选择性远程DFPT等图谱分析,归属了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和表雷公藤内酯醇(epitriptolide)NMR谱的全部碳和氢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抑制小型猪冠脉再狭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对预防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再狭窄的疗效,研究其量效关系与安全性。方法将30只西藏小型猪分为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雷帕霉素支架组、雷公藤内酯醇60灿g支架组、雷公藤内酯醇100μg支架组和雷公藤内酯醇200μg支架组等5组,设立7d组和28d组两个观察终点。每只猪选择左前降支和右冠脉分别置入同一类型支架各1枚。共置入支架60枚。28d组于术后28d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处死动物,取出支架血管,行病理组织学分析。7d组于术后7d处死动物,取支架血管行核因子NF-κB免疫组化检测。所有小型猪术前术后行血常规和血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后28d组、雷公藤内酯醇100I-Lg支架组和雷帕霉素支架组最小内径相似(P〉0.05),均大于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P〈0.05)。雷公藤内酯醇100μg支架组与雷帕霉素支架组相比新生内膜厚度相似(P〉0.05),均明显小于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雷公藤内酯醇60μg支架组和雷公藤内酯醇200μg支架组(P〈0.05)。雷公藤内酯醇100μg支架组与雷帕霉素支架组相比狭窄程度相似(P〉0.05),均明显小于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雷公藤内酯醇60μg支架组和雷公藤内酯醇200μg支架组(P〈0.05)。支架植入后雷公藤内酯醇100μg支架组NF-κB阳性细胞数比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雷帕霉素支架组、雷公藤内酯醇60μg支架组和雷公藤内酯醇200μg支架组减少(P〈0.05),其它4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支架能抑制冠脉内膜增生,在支架植入4周内能预防再狭窄,无毒副作用,且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合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佛波脂(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并采用RT-PCR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内皮细胞c-jun/c-f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样,雷公藤内酯醇剂量依赖性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c-jun/c-fos mRNA的表达。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可能是其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之一。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影响转录因子AP-1的形成而影响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与合成。  相似文献   

7.
胡伟锋  王昌兴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2):1408-1413
目的 评价雷公藤内酯醇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7月选取SPF级健康Wistar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每组10只。采用热杀死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大鼠构建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双氯芬酸组大鼠给予10 mg/kg双氯芬酸灌胃,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给予6 mg/kg雷公藤内酯醇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4、IL-6〕表达水平;评价关节炎指数及足体积;利用Chemidraw 2010软件将雷公藤内酯醇转换成3D形式,预测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通过BLAST数据库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的功能注释和分类,得到雷公藤内酯醇的网络药理图。结果 模型组、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双氯芬酸组与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8、12、16、20天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5);双氯芬酸组与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6、8、10、12、14、16、18、20天模型组、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足体积较对照组增大(P<0.05);第4、6、8、10、12、14、16、20天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足体积较模型组减小,第18天双氯芬酸组大鼠足体积较模型组减小(P<0.05);第2、4、6、8、10、12、14、16、20天双氯芬酸组与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足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8天双氯芬酸组大鼠足体积较雷公藤内酯醇组减小(P<0.05)。网络药理学研究示,6个靶点(MP2K1、ADH5、BACE1、ADK、GLO1、AKR1B1)存在基因-靶点-信号转导通路网络,9条信号转导通路与免疫和炎症相关,包括focal adhesio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oll-like receptor、Erb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NK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Fc epsilon RI 和B cell receptor信号转导通路。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可降低TNF-α、IL-4、IL-6表达水平、关节炎指数、足体积,其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MAPK和VEGF等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雷公藤缓释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雷公藤内酯醇为对照品,以乙腈-水(V乙腈:V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色谱柱为C18柱,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在0.047。0.3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58%,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内酯醇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中分离出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很好的杀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干预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核因子NF-κB、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影响血管形成等多种途径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细胞系Raji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雷公藤内酯醇体外抑制NHL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NHL淋巴结基质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雷公藤内酯醇作用前后NHL淋巴结瘤细胞CXCR4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微孔隔离室迁移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NHL淋巴结瘤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结果MTT法表明低剂量雷公藤内酯醇(6.25~25nmol/L)即可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其作用24、36、48、60、72h的IC50值分别为43.06、25.08、7.32、2.66、0.58nmol/L。RT—PCR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NHL淋巴结基质细胞SDF-1α的表达,其中较低剂量组(12.5nmol/L)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较高剂量组(25、50nmol/L)则可明显抑制SDF-1α的表达(P〈0.05),并具有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发现经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后,NHL淋巴结瘤细胞CXCR4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P〈0.01),此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Transwell趋化活性分析显示雷公藤内酯醇既能抑制重组人SDF-1α对NHL淋巴结瘤细胞的趋化作用,也能阻断NHL淋巴结基质细胞对瘤细胞的体外迁移,且雷公藤内酯醇对趋化作用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抗淋巴瘤细胞增殖的效应,并能阻断NHL淋巴结瘤细胞通过淋巴结的转移。其抗肿瘤机制及其抗细胞增殖作用与对NHLSDF-1/CXCR4生物学轴的抑制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孔树脂用于雷公藤叶总内酯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雷公藤叶中总内酯的提取方法一般采用水煎氯仿萃取法,因氯仿有毒,对环境有污染,探索用大孔树脂法提取雷公藤叶中的总内酯. 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内酯,以考察大孔树脂提取的工艺,包括考察水煎液的浓度,醇沉淀醇的浓度及树脂的用量. 结果:用水煎醇沉法结合大孔树脂法可富集雷公藤叶中的总内酯,水煎液的药与药液质量之比为1 ∶ 2,醇沉淀的醇与药液体积之比为2 ∶ 1,树脂用量为15%较好. 结论:大孔树脂法可用于雷公藤叶总内酯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甲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又叫雷公藤内酯醇,它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一种含有3个环氧基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其在雷公藤中的含量非常低,其中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部位的相对较高,但是一般的植物提取得率都非常低。在充分保留其抗肿瘤、抗炎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作用成分的基础上合成多种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为临床有效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又名黄藤、黄藤木、黄腊藤等,属卫茅科植物,是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材。雷公藤甲素(tripdio-lide)是从雷公藤中分离的二萜内酯化合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目前雷公藤甲素测定方法主要采用HPLC法。本实验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甲素进行测定研究,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体外经皮吸收特点。方法 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经皮吸收特点,以HPLC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的经皮吸收量。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在24 h内以一级动力学经皮渗透,累积渗透量为2.057 3 μg/cm2。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雷公藤内酯醇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优于文献报道的巴布剂。  相似文献   

15.
胡南  吕晓雅  饶宗建 《中外医疗》2010,29(18):5-6,8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MRL/lpr狼疮鼠外周血清IL-2、IL-4、IFN-γ水平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红斑狼疮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0只MRL/lpr狼疮鼠和10只野生对照型MRL/MPJ小鼠,分为4组,狼疮鼠雷公藤内酯醇组、生理盐水组、未干预组、野生对照组,分别予以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d)和等量的生理盐水5d后24h后常规分离血清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2、IL-4、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对照型MRL/MPJ小鼠相比,MRL/lpr狼疮鼠血清中IFN-γ、IL-4含量升高(P〈0.05,P〈0.05),IL-2水平降低(P〈0.05),经过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后,血清IFN-γ、IL-4水平降低(P〈0.01,P〈0.05),IL-2水平升高(P〈0.01)。结论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是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红斑狼疮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雷公藤内酯醇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留样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考察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稳定性。结果 经过光照、升温、加湿、加速等试验,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的雷公藤内酯醇的量变化不大。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在市售包装及贮藏条件下,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荷卵巢癌大鼠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将40只F344大鼠右腋窝接种F344大鼠卵巢上皮低分化腺癌细胞株细胞悬液,成瘤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荷瘤组,顺铂组,0.1、0.05、0.025mg雷公藤内酯醇组,每组8只。上述5组大鼠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d,顺铂3mg/(kg·d),雷公藤内酯醇0.1、0.05、0.025mg/(kg·d),均隔天给药,连续10d。结果0.025、0.05、0.1mg雷公藤内酯醇组对大鼠卵巢癌皮下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7.85%、35.63%、49.34%;上述3组大鼠瘤重与空白荷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在体内具有抑制大鼠卵巢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提取工艺对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醇提水沉法与水提醇沉法对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雷公藤内酯醇为定量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 醇提水沉法雷公藤内酯醇含量高于水提醇沉法.结论 醇提水沉法有利于保留雷公藤内酯醇.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是我国的传统中药,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提取物中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功能的主要成分。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衍生物(雷公藤氯内酯醇和5-羟雷公藤内酯醇)对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变性疾病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反应因子释放、抑制氧化应激、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抑制钙超载以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衍生物主要通过影响MAPKs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吸附条件对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雷公藤内酯醇的吸附性能。方法改变药液浓度、pH值、流速等条件,观察对雷公藤内酯醇在树脂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药液浓度为0.25 g/mL,pH值为3.0,药液流速为1.0 mL/min时,有利于雷公藤内酯醇的吸附与分离。结论洗脱液中药液浓度、pH值、流速对雷公藤内酯醇的吸附分离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