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小于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小于6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Ⅰ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麻醉前及Ⅱ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ASAⅠ~Ⅱ级)500例,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咪达唑仑组(CS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各250例,记录HR、RR、MAP、SpO2以及清醒时间、术后24小时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HR、RR、MAP、SpO2麻醉前后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清醒时间、不良反应方面CSEA组均优于全麻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的和安全的,较全身麻醉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和单纯氯胺酮麻醉用于7岁以下患儿下腹部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7岁以下患儿进行下腹部择期手术,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单纯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组(ks组)各50例,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和术后躁动、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氯胺酮的用量。结果两组比较麻醉期间MAP、HR、术毕清醒时间、氯胺酮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麻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3岁以下患儿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80例<3岁患儿进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组(KPS),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噪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组麻醉前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而KPS组麻醉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PS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噪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5.
张燕敏 《江西医药》2011,46(7):653-655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下腹部、会阴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下腹部、会阴手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下行骶管阻滞,B组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间断静注氯胺酮维持。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清醒时间,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与麻醉前相比MAP、HR显著增高,RR显著增快(P〈0.01),而A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术后清醒时间短,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下腹部、会阴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各类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KD组给予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Dex)麻醉,KP组给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K组仅给予氯胺酮麻醉。观察手术前、切皮时、手术中、手术结束时、手术后5、10min MAP、HR、RR、SpO2、PETCO2的变化;记录停药至苏醒的时间以及术中体动、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K组麻醉后与麻醉前及KP、KD两组相比MAP显著增高,HR、RR显著增快,组间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KP、KD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KD组与K组、KP组相比,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术中体动、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少,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其术中血流动力学等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苏醒较快,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子宫全切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麻醉方案。方法选择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均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入室后麻醉前(T1)、麻醉后15min(T2)、切皮后30min(T3)、术毕时(T4)各时间点MAP、HR、SpO2,观察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价术毕改良清醒镇静(MOAA/S)评分及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麻醉效果优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与T1时比较,治疗组T2、T3时HR、MAP均降低(P<0.05),对照组T2时MAP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3时HR、MAP均降低(P<0.05),2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呼吸抑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M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可安全应用于子宫全切术中,且麻醉效果优于腰硬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8.
刘国新 《中国当代医药》2013,(10):99-100,10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妇科80例要求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及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GA)组,各40例,观察两种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中SpO2均维持在95%以上;CSEA组在T2时HR和RR均增快,MAP下降。与TO及同时间点GA组HR、RR、M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MAP恢复至T0水平;GA组T3时MAP恢复至T0水平,而PaCO2值显著升高,与T1及同时间点CSEA组PaCO2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复合异丙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术中麻醉效果满意,且用药量少、经济实用、术后苏醒快,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杨艳  阳涛 《现代临床医学》2013,39(3):211-212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全身静脉麻醉(TIVA)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综合效果。方法:对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70例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法分为CSEA组和TIVA组,每组各35例,其中CSEA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术,TIVA组患者行全身静脉麻醉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平均动脉血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CSEA组的手术时间为184.97±24.95 min,略长于TIVA组的172.34±31.04 min,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SEA组起效时间为2.49±0.58 min,显著短于TIVA组的4.31±1.04 min,用药量和麻醉费用显著少于TIVA组(P〈0.05);术前2组患者的MAP和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CSEA组的MAP显著高于TIVA组(P〈0.05),SpO2略高于TIVA组,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起效快、用药简便安全、效果佳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A组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组, B组为单纯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记录两组手术中麻醉前(T0)、麻醉平面固定后(T1)、体位变为俯卧位后10 min(T2)、俯卧位后40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HR、MAP、RR、SpO2。结果 A 组T2、T3、T4时点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值在T2~T4段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R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术中躁动、寒颤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静镇痛效果更完善,能有效预防麻醉后肌颤及术后恶心呕吐,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2组入手术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患儿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氯胺酮、咪达唑仑总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组HR、MAP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B组HR、MAP在T2、T3时点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MAP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总用量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较浅全麻下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儿的术中管理和术后尽快苏醒,是小儿腹股沟区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龄小儿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低龄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氯胺酮基础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切皮时、缝皮以及清醒时等不同时刻的SpO2、RR、HR及MAP,并记录镇静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2、T3及T4时刻4项血气指标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2、T3及T4时刻的SpO2、RR均明显低于T1时刻(P〈0.05),HR及MAP于T2时刻上升,T3时刻下降,与T1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刻时恢复正常,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4项血气指标在T1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以及T4时刻的SpO2、RR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T3时刻的HR及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3.33%,麻醉药物的用量为(2.3±0.4)ml,低于对照组的(8.4±2.7) ml,苏醒所用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既可以满足相应的手术麻醉需要,又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儿呼吸顺畅,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效果显著,更适合在低龄小儿手术中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行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患者,随机分为PK、P两组,分别给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异丙酚静脉麻醉。记录MAP、HR、SpO2及注射痛发生、意识消失时间、麻醉效果、异丙酚用量、病人苏醒时间、术后疼痛、取卵率、妊娠情况。结果两组SpO2、MAP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且PK组下降幅度较P组小。病人苏醒时间、取卵率、妊娠情况方面两组相似,其它方面PK组优于P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取卵术临床效果满意,减少了异丙酚用量且对IVF-ET最终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罩吸入七氟醚复合布比卡因局部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患儿80例(4~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七氟醚吸入联合合布比卡因局麻组,Ⅱ丙泊酚复合氯氨酮静脉麻醉组。分别记录两组麻醉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参数、SpO2的变化、麻醉并发症、麻醉复苏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Ⅰ组诱导后心率、血压、SpO2基本保持稳定(P>0.05),Ⅱ组诱导后心率、血压下降较Ⅰ组明显(P<0.05)。Ⅰ组苏醒快捷、术后镇痛效果好。结论:面罩吸入七氟醚联合布比卡因局部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麻醉平稳、效果佳、苏醒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阑尾手术中的应用,对呼吸循环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60例行阑尾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n=3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0.2mL/kg,术中以氯胺酮一丙泊酚持续静注;另一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组(B组,n=30),术中氯胺酮一丙泊酚持续静注。结果术中A组循环,呼吸功能较B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B组少(P<0.05),A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较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阑尾手术,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使患儿在麻醉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更平稳,外科医师更满意,在小儿麻醉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小儿肠镜检查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肠镜检查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单用异丙酚);B组(异丙酚+芬太尼),观察两组各时段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前、术中、术后血压(SB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A组患儿术中SBP、HR、R、SpO2与术前、术后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B组患儿术中SBP、HR、R、SpO2与术前、术后相比均有所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术中SBP、HR、R、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与B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不仅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有效降低循环、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平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以此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B组(单用丙泊酚组)和D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MAP、SpO2、HR、RR的变化、术毕苏醒时间、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疼痛分级及丙泊酚总用量等。结果与B组比较,D组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MAP、HR、SpO2、RR)变化更为平稳,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微,但苏醒时间略延长。结论与单用丙泊酚相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联合麻醉更能满足无痛人流的手术要求,且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ASAI-III级拟行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患者,年龄26-75岁,体质量45-76kg,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50例。记录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5rain(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切除息肉时(T4)及苏醒时(T5)的HR、MAP、RR、SpO2的变化,镇静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操作,D组T1-T5时HR慢于T0及P组即〈0.05)。两组T,时MAP及SpO2均低于T0时(P〈0.05),T1-T5时两组的HR、MAP无统计学意义,T1时D组SpO2高于P组(P〈0.05)表3。T1时D组SpO2高于P组(P〈0.05)。两组手术及苏醒时间无差异,D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P组(P〈0.05)。D组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结肠镜下结肠息肉的治疗,可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并能节省丙泊酚的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