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11年12月行开胸手术的104例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类型将其分为腋下小切口手术组及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拔出胸管及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小切口手术组的手术时间37.72±11.42min、术中出血量50.52±32.31ml、切口长度6.11±1.02cm等均小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vs 12.00%)无明显差异,小切口手术组的术后拔出胸管时间(47.42±9.42h)及下床活动时间(63.21±12.41h)小于常规手术组,术后随访显示小切口组对手术的满意度(90.35%)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72.28%)。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相比常规手术有一定的优势,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行小切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患者有效排痰时机,促进有效排痰的效果,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出现.方法 将13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指导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观察组在晨起、氧气雾化后常规督促或协助进行咳嗽排痰,其余同对照组,直至拔除胸管;对照组按需进行主动或协助咳嗽排痰.结果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留置胸管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开胸手术患者在晨起、氧气雾化后实施咳嗽排痰,比按需进行咳嗽排痰可降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于永江 《中国疗养医学》2014,(12):1127-1128
目的分析食道癌小切口和后胸切口开胸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将88例食道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小切口及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镇痛泵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和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均具有显著疗效,小切口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可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腋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指标(离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强度评分、预后、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强度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15.51%)(P<0.05)。2组患者术后6月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疗效肯定,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常规后外侧切口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发性气胸常规后外侧切口30例及腋下小切口治疗30例,随访2~18个月,对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术后24h停用强止疼药者(%)、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腋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标准后外侧切口组明显缩短(P〈0.05),胸管引流量较标准后外侧切口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24h停用强止疼药患者(%)较常规后外侧切口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对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求随机分为胸腔镜手术组和腋下小切口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结果胸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均比腋下小切口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优于腋下小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7.
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对照组进行正中切口手术。结果无早期死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膈神经麻痹、二次开胸、切口感染及严重肺部并发症。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胸时间、ICU停留时间、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需要熟练的心外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张华  宋晨  贾砚  熊婷  刘继先 《中国临床护理》2010,2(3):208-210,222
目的对比研究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与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6年6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肿瘤根治术(56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7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恐惧发生例数、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术后胸引液总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肺癌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49例拟行开胸探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小切口开胸组146例和常规开胸组103例.小切口开胸组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完成各种胸外科手术.常规开胸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小切口开胸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胸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常规开胸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左前外侧开胸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法。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手术时间及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相当,差异无统计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左前外侧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近期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方法,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某院心胸外科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按时间顺序抽取30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在湿化痰液的基础上行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翻身、叩背、指导深呼吸和正确咳嗽。观察组在湿化痰液、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离床活动的时间、术后肺炎、肺不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离床活动的时间分别为(2.433&#177;1.063),(1.950&#177;1.044)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066&#177;1.112),(2.666&#177;1.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63,3.00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能有效地预防术后肺不张,有利于胸腔引流及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肺保护作用。方法: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组)和实验组(肺灌注组),每组各20例,均为室间隔缺损,无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其他心内畸形。对照组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开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CPB)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实验组患者体位、切口选择、建立CPB同对照组,阻断升主动脉后同时经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分别在不同时点检测动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K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氧合指数(OI),监测气道峰压,同时获取少许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无低心排综合征,无呼吸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两组比较:主动脉阻断后不同时点、OI增高(P〈0.05),气道峰压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阻断后不同时点、血清TNF-α、K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阻断后不同时点、SOD活性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开放后不同时点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可以减轻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全身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1662-1664
目的探究并分析胸部小切口与单孔式胸腔镜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胸心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胸部小切口,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进行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带胸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等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感也较对照组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手术所需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且无病死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2组手术疗效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式胸腔镜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优于胸部小切口,不仅手术切口较小,且操作带来的损伤也较少,由于手术费用昂贵,不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但却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良好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6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切口径路不同分为正中切口径路组和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组,每组各3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在麻醉诱导后(T1)、关胸前(T2)、术后30 min(T3)、1 h(T4)、2 h(T5)5个时间点监测静态肺顺应性(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两组患者Cs、Cd在关胸前(T2)比麻醉诱导后(T1)水平降低(P〈0.05),术后30 min(T3)到达最低,直至术后2 h(T5)尚未恢复术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右腋下Denis Browne微创小切口径路组从关胸前(T2)开始均低于正中切口径路组(P〈0.05)。结论采用右腋下DenisBrowne微创小切口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胸肺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田玉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394-2396
【目的】探讨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原发病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肺部哆音和胸片阴影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VS62.5%),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部哆音和胸片阴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的S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O2和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SaO2和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胸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胸外伤患者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及对照组57例,分别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疼痛均明显较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指证前提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外伤比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李秋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27-1527,1529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术中输血患者比例、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Harris髋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择DHS方法,对照组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6.7%(26/30),与对照组的93.3%(28/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平均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