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陈版 《临床医学》2020,40(3):78-7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RN)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ORN)治疗局限性肾癌(LRC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19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11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P 0. 05),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差于观察组(P 0. 05)。观察组失血性休克、肺部感染及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3年内对照组有4例肿瘤转移,2例死亡;观察组3例转移,1例死亡。两组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较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安全性更高,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且术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疗效确切,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6 min(96~17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6 mL(70~5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 d(7~10 d)。术后切口感染1例,腹膜破裂3例,伤口愈合延迟1例。随访3~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与选择。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86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43例)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3 d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除肾功能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的发生率为9.30%(4/43),对照组为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对机体炎性反应轻等特点,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199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出院后给予患者追踪随访,观察组无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为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死亡。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比较,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不失为局限性肾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局限性肾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患者66例,与同期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患者51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值变化、肌酐值变化、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肾窝总引流量、引流管持续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后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手术时间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延长,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肾窝引流管总引流量少,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日。后腹腔镜手术组的出血量少,术前及术后肾功能中肌酐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肾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皮肤过敏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安全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荣远  马鸣 《护理与康复》2013,36(6):408-409,414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90例,其中行LRN(后腹腔镜组)40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后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术后需用镇痛剂例数、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5~43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LRN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后腹腔镜解剖性肾癌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解剖性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1月~2007年12月.对39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解剖性肾癌根治术.常规制作后腹腔操作空间,按顺序分别打开肾筋膜外间隙、腰肌前间隙和肾筋膜前间隙,有序地在这3个相对无血管区进行分离.第一分离层面为肾筋膜外间隙及腰肌前间隙,即肾筋膜后层与侧锥筋膜之间及腰方肌、腰大肌与肾周脂肪之间的无血管区.在该层面可以首先处理肾血管及充分游离肾脏背侧,上至膈肌,下至髂窝;第二分离层面为肾筋膜前间隙,即肾筋膜前层与融合筋膜之间的无血管区.在该层面分离可以充分游离肾脏腹侧面,上至膈肌,下至髂窝.结果 全部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0±3)min,平均出血量(30±15)mL.术后6 h恢复饮食,12h下床活动.3例(7.6%)出现肩周痛.术后随访2~30个月,1例于术后13个月出现肝脏转移,大量腹水而死亡,其余患者正常.结论 掌握后腹腔镜解剖性肾癌根治术的解剖层次.可以使手术视野清楚,术中出血少,手术疗效确切,为肾癌根治术提供了更加安全微创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杜会清 《全科护理》2015,(7):633-63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2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病人加强围术期。[结果]42例病人手术均成功,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对于经腹腹腔镜与后腹膜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治疗肾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存在分歧,从而制约了对其进一步研究.目的:系统评价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效果.方法:于 2010-01 以"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database,CMB,CNKI 截止 2009-12-31 以前的随机、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利用 RevMan4.2.2 软件进行了Meta 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筛选出 5 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平均出血量[SMD=-0.22,95%Cl(-0.52,0.09)]、术后标本质量[SMD=0.35,95%Cl(-0.17,0.86)]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平均手术时间[SMD=0.72,95%Cl(0.41,1.03)]、并发症发生率[OR=2.16,95%Cl(1.03,4.51)]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在平均出血量及术后标本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35-3536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5例肾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取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肾动脉阻断时间、肌酐水平变化情况。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肾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肾癌方面,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但肾动脉阻断时间较长,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36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指标,以及术后肾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6.2±21.8)mL、(2.2±0.6)d、(7.1±2.0)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0.9±40.7)mL、(3.1±0.9)d、(11.3±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为(13.9±3.8)mg/L,Cor为(242.7±50.3)ng/mL,MDA为(6.7±2.1)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应激反应轻、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术,并实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70~350 ml,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穿刺孔种植转移等情况。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技术难度高、操作复杂,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积极围术期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腹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32例.结果 31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 d;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出血或肠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结论 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手术视野和解剖结构清晰、疗效肯定;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手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手助腹腔镜不同手术径路治疗肾癌的护理要点.方法 手术前后对11例手助腹腔镜不同手术径路下肾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1例均获成功,患者一般术后24~48h能下床活动,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根据疾病的特点及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技术结合的手助腹腔镜手术径路,实施相应的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不同的观察护理重点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及49例开放式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及肿瘤分级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8.8±39.1)min ,长于开放手术组[(132.3±37.1)min],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92.2±23.7) mL ,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288.3±35.5)mL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69.8±9.2)h]及术后住院时间[(6.1±1.4)d]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32.6±10.2)h、(8.9±1.9)d ,P<0.05]。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相比,前者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16例肾癌患者,术前予以心理疏导,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认真观察,预防并发症,予以饮食、康复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5~7 d 1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及严密的观察、护理是保证肾癌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同期94例早期肾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A组)55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B组)39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A组患者肿瘤大小1.8~6.5(平均4.9)cm,B组患者肿瘤大小3.0~6.8(平均5.5)cm。患者术前均行B超、IVP、CT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临床分期均为:T1N0M0~T2 bN0M0。结果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10.5)和(121±12.4)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12)和(210±17)ml(P<0.01),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1±1.2)和(8.4±1.6)天(P<0.05)。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局限性肾癌的肿瘤控制与开放手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例小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肿瘤直径2.0~4.0 cm,平均3.0 cm.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阻断方式及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效果.结果 1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60m in,平均140m in.术中出血50~250mL,平均120mL.肾动脉血流阻断时间25~45min,平均30m in.术后住院5~7 d,平均6d.11例小肾癌切下肿瘤后的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3~12个月,复查B超、CT均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静脉尿路造影提示患侧残肾功能良好.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替代开放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肾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肾癌根治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48h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优势突出,与传统肾癌根治术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