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不同镇痛药用于高危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高危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观察丙泊酚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组和F组MAP、HR及SpO2均下降(P<0.05);K组MAP、HR及SpO2无下降(P>0.05);丙泊酚总剂量及意识消失时间F组和K组明显低于P组(P<0.01),而苏醒时间长于P组(P<0.05);F组和K组在术中体动、头昏头痛、嗜睡、术后腹痛与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高危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检查中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并与人工输注丙泊酚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60例拟行ERCP检查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人工输注丙泊酚组(M组)与靶控输注丙泊酚组(T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睫毛反射消失时、内窥镜置入时、Oddis括约肌切开时、造影时、术毕和苏醒时的SBP、DBP、HR、SpO2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总量。结果T组与M组患者在注药后SBP、DBP、HR、SpO2成V字型变化,睫毛反射消失时较注药前SBP、DBP、HR、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其后则基本维持稳定,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组意识消失、恢复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1),而丙泊酚的总量显著少于M组。结论靶控输注与人工输注相比,因其个性化的给药方式不仅使患者的循环、呼吸更加更加平稳,而且诱导迅速、苏醒完全,因此使麻醉更加精确、简便,提高了麻醉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配伍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效果.[方法]171例择期行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5 μg/kg,B组予10 μg/kg,C组予20 μg/kg的布托啡诺,三组均配伍丙泊酚1.8~2.5 mg/kg.观察并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2 min(T1)及术毕(T2)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项目,行术后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T1时点SBP、DBP、HR、RR及SpO2均较T0时点降低(P〈0.05),C组的SBP、HR、RR及SpO2较A组、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毕即T2时点A组和B组SBP、DBP、HR、RR及SpO2均恢复到T0水平(P〉0.05),C组SBP、DBP及HR仍较术前低(P〈0.05).A组入镜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较B组及C组长(P〈0.05),丙泊酚的总用量亦较B组及C组多(P〈0.05),但术后清醒时间较C组短(P〈0.05),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VAS评分高于B组及C组(P〈0.05).A组术中体动多于其余两组(P〈0.05).A组和B组恶心呕吐、眩晕及嗜睡的发生率均较C组低(P〈0.05).[结论]布托啡诺配伍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安全有效,10 μg/kg的布托啡诺剂量较为合适,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可降低手术难度,不影响术后清醒,减轻术后疼痛,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丙泊酚复合用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芬太尼和曲马多的麻醉效果,探讨无病人工流产麻醉药物的最佳配伍。方法自愿行人工流产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A组:丙泊酚200mg+氯胺酮50mg的混合液;B组:丙泊酚200mg+芬太尼0.05mg的混合液;C组:丙泊酚200mg+曲马多100mg;静脉给药。观察三组病人术前、术后的血压(MAP)、呼吸(RR)、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及所用丙泊酚的量和清醒时间。结果A组定向力恢复时间长于B、C组(P〉0.01),B组循环呼吸抑制较氧胺酮、曲马多组明显(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芬太尼和曲马多的麻醉效果各有特点,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的比较,探求人工流产术最佳的麻醉药物组合。方法选择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妇女2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2组麻醉方法在人工流产术麻醉过程中不同点对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以及对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均镇痛满意,但术后以S组为优,术后VAS评分S组较R组低。SBP、DBP、MAP、HR、SpO2较麻醉诱导前均有明显降低,其中R组中SpO2下降程度显著。结论同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术后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小,应用于人工流产有一定的优越性,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门诊ASA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A组,n=20)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n=20)。A组于丙泊酚给药前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6μg/kg,B组于丙泊酚给药前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比较两组病人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用量、病人意识消失和定向力恢复(用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发生宫缩痛的例数。结果B组用药后MAP、HR、RR高于A组,丙泊酚用量少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2.043~7.430,P〈0.05)。A组5例病人术后发生宫缩痛,B组0例。两组病人SpO2和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t=2.626,P〈0.05)。两组病人术中均无呼吸抑制。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都是安全有效的,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七氟醚和丙泊酚应用于新生儿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新生儿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经面罩吸入七氟醚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根据患儿体动反应调节七氟醚的浓度,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取右侧卧位从骶裂孔注入0.25%罗哌卡因1.0ml/kg。七氟醚组术中持续吸入七氟醚,丙泊酚组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1.0-1.5mg/(kg.h),保留自主呼吸,间断辅助呼吸维持麻醉。术中连续监测SPO2、HR、BP、RR,记录两组患儿麻醉中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时发生体动、呛咳例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例数。同时比较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质量。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SBP、DB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诱导期SBP、DBP、HR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SBP、DBP、HR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丙泊酚组诱导期及插管后SBP、DBP、HR较七氟醚组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较丙泊酚组明显延长(P0.05)。七氟醚组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较丙泊酚组明显缩短(P0.05)。七氟醚组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丙泊酚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呛咳、体动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较丙泊酚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苏醒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患者。七氟醚更易保证患儿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稳定,值得在新生儿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D组)和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50例.D组采用瑞芬太尼(1~2 μg· kg^-1)联合丙泊酚(1~2 mg·kg^-1)静脉全身麻醉,C组采用氯胺酮(1~2 mg·kg^-1)联合丙泊酚(1~2 mg·kg^-1)静脉全身麻醉.观察记录2组患儿T0(诱导时),T1(切皮时),T2(手术10 min),T3(手术20 min),T4(手术结束)时的HR、SBP、RR变化及不良反应(屏气、喉痉挛及精神病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患儿麻醉各时间段的HR、SBP及RR均优于C组(均P<0.05).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组(A组)和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2组患儿诱导前、诱导后、切皮后1 min及清醒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体活动例数、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例数.结果 A组和B组诱导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诱导前后和术中的SBP、DBP、HR、SpO2无明显波动(均P>0.05),A组术中肢体活动例数、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例数明显少于B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喉痉挛和气道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能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清醒快而完全,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全凭静脉全麻与静脉复合七氟烷吸入全麻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ASA 1~2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丙泊酚维持;Ⅱ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丙泊酚维持。分别记录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期间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Ⅱ组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及术后清醒所需时间显著短于Ⅰ组(P〈0.01);Ⅱ组HR无明显上升(P〈0.05),两组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不良反应多于Ⅱ组(P〈0.05)。结论:静脉复合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对ASA 1~2级患儿是安全有效的,其可以代替氯胺酮肌肉注射进行基础麻醉,尤其适用于不合作的儿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乳剂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 2组,每组20例.Ⅰ组给予依托咪酯乳剂 0.3 mg·kg-1静脉注射;Ⅱ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 2.5 mg·kg-1静脉注射.观察2组注药前(T0)、注药后(T1)和苏醒后(T2)的SBP、DBP、HR、RR、SpO2的变化,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Ⅰ组麻醉诱导、苏醒时间分别为(37.20±7.35)s和(5.38±2.05)min;Ⅱ组麻醉诱导、苏醒时间分别为(36.40±8.16)s和(5.22±2.12)min,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比较:Ⅰ组T1、T2及Ⅱ组T2时SBP、DBP、HR、RR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Ⅱ组T1时SBP、DBP、HR、RR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1时的SBP、DBP、HR均明显降低(均P<0.05).Ⅰ组4例出现肌阵挛,1例注射部位疼痛;Ⅱ组9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2组患者均无明显SpO2下降,无术中知晓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以安全地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短时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七氟醚快速有效的药理特性,通过与丙泊酚、氯胺酮两种药物比较,探讨其在婴儿唇裂修复术麻醉诱导中的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择期口腔颌面外科唇裂手术患儿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3~12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七氟醚组( S组)、氯胺酮组( K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S组:七氟醚(6%)+氧气(6 L/min)+舒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1 mg/kg;K组:氯胺酮2 mg/kg+舒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1 mg/kg;P组:丙泊酚3 mg/kg+舒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1 mg/kg,给药3 min后完成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观察患儿意识消失速度: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肢动、呼吸道分泌物及喉痉挛等躯体不良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诱导过程中P组与S组比较意识消失速度相当(P>0.05),K组与S组、P组比较,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延长( P<0.01);K组和P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且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喉痉挛或肢动等不良反应。两组与S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浓度七氟醚麻醉诱导方便迅速、呼吸道刺激小,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婴儿麻醉诱导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可控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观察分析100例早孕者,ASA级均无麻醉学用药。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组,n=50),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组(组,n=50)。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统计患者操作前、睫毛反射消失、扩宫、吸宫和手术结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丙泊酚总用量;体动发生率和术后宫缩痛等情况。结果:和术前相比,两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和丙泊酚总用量组较组显著增加(P〈0.05),体动发生率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组较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使患者更舒适,更能被广泛接受,在严格的麻醉监测下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在烧伤切痂植皮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住院烧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A组单用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每组50例。分别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单次静脉给药后2min、4min、10min、取皮单次给药后、植皮20min各时点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术中术后患者是否躁动、术野渗血情况及术毕停药后睁眼的时间,将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麻醉显效后,患者SBP、DBP、HR均有明显升高,SBP升高尤为显著,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SBP、DBP、心HR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A组与B组比较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Sp02都有所下降,呼吸浅慢。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耆术中约20例出现不同程度躁动,术后约5例躁动,B组患者未出现躁动,术野渗血较A组少.停药后睁眼应答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烧伤切痂植皮术安全可行,比单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辅用氯胺酮与芬太尼对高原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84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K组(氯胺酮组)、F组(Y/太尼组)两组,各42例。K组,氯胺酮0.5mg/kg;F组,芬太尼1μg/kg。两组丙泊酚用量为2mg/kg。观察指标BP、HR、SpO2、ECG/ReSP变化,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BP、HR、SpO2、ECG/ReSP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辅用小剂量氯胺酮芬用于高原无痛人流术,具有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无痛人工流产中三种麻醉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76-4377
目的 观察比较芬太尼、氯胺酮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全麻下人工流产术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氯胺酮组(K组)三组,每组30例,C组仅给异丙酚,不给任何辅助药物,F组先予芬太尼1 μg/kg静脉注射.K组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然后各组均将2 mg/kg的异丙酚于60 s内静脉注射完毕,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即行人工流产操作,观察SBP、DBP、HR、SpO2,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异丙酚用药量,F组和K组用量明显少于C组,效果明显优于C组,SpO2与麻醉前相比,C组和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和F组呼吸抑制多于K组,但三组HR变化不明显,作用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阈下剂量的氯胺酮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基本稳定,清醒程度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将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按病态肥胖张口度、甲颏距离(病态肥胖张口度〉4 cm、甲颏距离〉6.5 cm为轻度,病态肥胖张口度〈3.5 cm、甲颏距离〈6.0 cm为中重度)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O2(AHI 5~10、SaO2≥86%为轻度,AHI 21~40、SaO280%~85%为中度,AHI〉41、SaO2≤79%为重度)分为2组:中重度组(A组)和轻度组(B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诱导中、诱导后的SBP、DBP、HR、SpO2变化及插管时间情况。结果 A组插管时间为(110.0±2.5)s,B组插管时间为(60.0±1.5)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诱导中、诱导后的SBP、DBP、HR均较诱导前增高、增快(均P〈0.05),而SpO2诱导中较诱导前下降(P〈0.05);B组诱导中、诱导后SBP、DBP、HR、SpO2水平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诱导中、诱导后的SBP、DBP、HR均较B组增高、增快(均P〈0.05),而SpO2较B组下降(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麻醉必须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的麻醉方法与药物的选择,术中全面的监护及术后充分的镇痛可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手术麻醉提供一种理想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剂量氯胺酮辅助丙泊酚与地佐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ASAⅠ~Ⅱ级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均分为三组:单纯丙泊酚组(P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P组)、微剂量氯胺酮(0.15 mg/kg)辅助丙泊酚与地佐辛组(KDP组)。记录麻醉诱导前、意识消失、扩宫颈口、负压吸引、手术结束、定向力恢复各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 O2)等。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恢复中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术中知晓、术中低血压(低于基础值的30%)、心动过缓(HR<60次/min)、恶心呕吐、肢体扭动(以臀部扭动、影响手术为标准)、呼吸抑制(Sp O2<90%、需托下颌)等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分为三级:优,术中入睡无肢体活动;良,有痛苦表情,肢体活动幅度小,不影响手术操作;差,表情极度痛苦,臀部及四肢体扭动,手术无法进行。术后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2分为优,3~4为良,>5分为差。结果与诱导前比较,三组在意识消失、扩宫口、宫腔负压吸引时SBP/DBP均下降(P<0.05)。在扩宫口、宫腔负压吸引,P组与诱导前比较,HR下降明显(P<0.05),与KDP组和D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p 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均无术中知晓,低血压和头晕、恶心呕吐、心动过缓、流涎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呼吸抑制、肢体扭动发生率KDP组明显低于DP组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时间、诱导时间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自己移床KDP组明显高于组P和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P组比DP、KDP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丙泊酚用量大于DP、K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达优率,KDP组明显高于P组和DP组(均P<0.05)。结论微剂量氯胺酮辅助丙泊酚与地佐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减少肢体扭动、术后宫缩痛和丙泊酚用量,提高镇痛效果和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ASA I~Ⅱ级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A、B2组,每组40例,A组预先给予氟比洛芬酯,B组给予安慰剂(脂肪乳),2组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扩宫结束时、苏醒时的HR、MAP、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术中麻醉效果,并应用VAS评分评估2组患者清醒后5、15和30 min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2组在意识消失时、扩宫结束时HR、MAP下降(P均<0.05),且A组MAP波动幅度明显低于B组(P均<0.05);2组各时间点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中镇痛达优率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用量A组少于B组(P<0.05);患者苏醒后15、30 min时,A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 <0.05,P<0.01);2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术中、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儿童短小手术中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40例8—12岁行择期短小手术(手术时间不超过1h)的患儿,将其按麻醉方法分为2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记录麻醉前(T0),麻醉时(T。),麻醉后5min(T2)、麻醉后30min(T3)各时间点SBP、DBP、MAP、HR、RR、Sp02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研究组SBP、DBP、MAP在T1、T2、T3时无明显升高或降低,HR无明显增快或减慢;对照组SBP、DBP、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均P〈0.05);各时间点2组患儿RR、Sp0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多于研究组,苏醒慢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均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二者复合使用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减轻了麻醉时循环方面的不良反应,缩短了麻醉苏醒时间,增加了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