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8例,其中1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骨折和股骨颈骨折,5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而漏诊股骨颈骨折的2例,术中均采用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后,其中1例加用空心螺钉治疗,另1例更换为重建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年,平均1.5年。19例于术后16~32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1例在术后1年时股骨干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植骨后24周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只要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严格按规范操作,仍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钉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锁骨骨折患者138例,依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41例、解剖钢板内固定组97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内固定松动率、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术后随访9~15个月,平均12.1个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手术时间(45.8±3.2)min,术中出血量(40.7±4.1)mL,切口长度(5.2±0.4)cm,内固定物松动率2.4%,骨折愈合时间(6.4±0.3)个月,治疗优良率87.8%;解剖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53.7±4.6)min,术中出血量(51.7±5.4)mL,切口长度(6.7±0.8)cm,内固定物松动率2.1%,骨折愈合时间(7.2±0.5)个月,治疗优良率91.7%;2组各观察指标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均满意,临床可结合骨折部位及骨折粉碎程度选择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单一加压钢板螺钉+髓内针固定、交锁髓内钉固定及微创有限内固定+外支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6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钢板组(24例)行单一加压钢板螺钉+髓内针固定治疗,髓内钉组(22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外固定架组(20例)行微创有限内固定+外支架固定治疗,比较3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外固定架组骨折愈合时间((8.55±3.09)个月)较钢板组((5.67±4.60)个月)及髓内钉组((5.09±2.49)个月)长(P〈0.05),钢板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架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1.08±5.12、29.91±3.74、28.95±4.1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肘关节功能评分(83.00±14.40)高于外固定架组(73.35±16.40)(P〈0.05);外支架组术后无骨折不愈合发生,钢板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螺钉松动5例,髓内钉组骨折断端有假关节形成3例、骨折不愈合并感染2例,钢板组、髓内钉组和固定架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7%、22.7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一加压钢板螺钉+髓内针固定可作为肱骨干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微创有限内固定+外支架固定适用于严重粉碎性、开放性及伴有严重感染的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优势与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48例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微创内固定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空心螺钉组)与对照组(微创锁定钢板组),每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20,6.527,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5,P〈0.05);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1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5,P〈0.05).结论 对于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空心螺钉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空心螺钉具有全面牢固固定劈裂的骨折端,术后短期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锁定钢板组(接受锁定钢板固定)及髓内钉组(接受髓内钉治疗)各41例,记录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统计两组骨折延迟愈合、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Neer肩关节评分量表(Neer shoulder rating scale,NSRS)完成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评分;利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Mayo elbow performancescore,MEPS)完成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髓内钉组手术用时更短,且术中失血量更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的NSRS评分及MEP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NSRS及MEPS评分均较术前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髓内钉固定或锁定钢板均有良好固定效果,但髓内钉固定方案操作更为简便,患者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ultiloc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10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髓内钉组及钢板组,各50例。髓内钉组采用Multiloc髓内钉治疗,钢板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钢板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低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Multiloc髓内钉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相当,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但Multiloc髓内钉治疗损伤小、疼痛轻,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汝州市骨科医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将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LPHP组,将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固定的35例患者作为PHILOS组,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HILOS组术中出血量较LPHP组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较LPHP组短(P<0.05);术后4周、术后12周PHILOS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较LPHP组高(P<0.05);PHILOS组并发症发生率8.57%(3/35)与LPHP组15.15%(5/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解剖型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NeerⅡ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锁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合并有喙锁韧带断裂者行修补)进行治疗。结果 37例患者术后12d拆线出院,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5个月,所有切口均1期甲级愈合,无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其中1例患者因出院回家不到1周行走滑倒跌伤后出现内固定松动,观察3个月无骨痂形成再次手术并植骨后骨折骨性愈合。骨折1期愈合率为97.3%。无骨折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现象,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锁骨解剖型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骨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微创空心钉配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4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分为双联固定组和钢板组,每组21例;双联固定组患者采用微创空心钉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参照Neer评分标准对肩关节功能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双联固定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35±1.46)周,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5.83±1.72)周,双联固定组患者骨折痊愈的时间明显少于钢板组(P0.05)。双联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钢板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固定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疗效优良率为85.71%,钢板组优良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空心钉配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相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骨折愈合时间短、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带锁髓内钉和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骨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优良率、术后具体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83.64±16.32) min、术中出血量(153.69±40.25) mL、术后住院时间(20.29±3.46)d、出现骨痂时间(2.78±0.86)月、负重时间(2.76±0.83)月、骨折愈合时间(4.17±1.34)月、去除内固定时间(13.34±3.96)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术后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骨折可达到与钢板螺钉固定相当的手术效果,但创伤更小,愈合更快,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基础上,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锁骨钩钢板+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喙锁韧带断裂者不予修补;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并对肩关节功能进行Constant评分,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0例均获随访,平均于术后12.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取出后1个月Constant评分平均94分,疗效优良;术后遗留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各1例。结论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折后植入物内固定主要有髓内钉和钢板两种,如何合理选择适宜的内固定器械,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问题至关重要。目的: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钢板治疗股骨复杂性骨折的随访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固定植入物有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钢板两种。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重建型交锁髓内钉组的早期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相对优于动力髋螺钉组。在并发症方面动力髋螺钉易出现髋内翻和内固定失败,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易出现锁钉松动。在切口感染和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故可认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具有同时静力加动力固定两处骨折的功能,符合生物力学重建原则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优于动力髋螺钉的有效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多采用早期内固定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及内固定器材等相关科学的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方式较多。然而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式及内固定类型的选择临床上存在较多争议。目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的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宣城中心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6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者31例,动力髋螺钉组者66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者49例。动力髋螺钉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均属于髓外固定系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属于髓内固定系统。通过对比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的指导意义。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3年。与锁定加压钢板组及动力髋螺钉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的疗效优良率(94%)显著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81%)及动力髋螺钉组(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应用髓内及髓外固定系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但髓内固定系统较髓外固定系统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患者内固定后疗效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严重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其抗旋转能力差,单单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容易失败.如内固定后出现股骨头塌陷、股骨颈短缩、小转子内侧失稳髋内翻、头颈旋转、头颈切割穿钉、钢板拨钉及钢板断裂等现象.故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置入内固定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96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内固定治疗,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组48例,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组48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射线暴露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内固定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随访时间为18-36个月.动力髋螺钉组和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射线暴露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组内固定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动力髋螺钉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14%)显著高于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组(4%,P< 0.05).提示单纯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较多,失败率较高;而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能重建股骨后内侧结构,弥补动力髋螺钉的缺点和不足,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折后植入物内固定主要有髓内钉和钢板两种,如何合理选择适宜的内固定器械,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问题至关重要。目的: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钢板治疗股骨复杂性骨折的随访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固定植入物有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钢板两种。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重建型交锁髓内钉组的早期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相对优于动力髋螺钉组。在并发症方面动力髋螺钉易出现髋内翻和内固定失败,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易出现锁钉松动。在切口感染和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故可认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具有同时静力加动力固定两处骨折的功能,符合生物力学重建原则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优于动力髋螺钉的有效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股骨干骨折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股骨干骨折患者12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将就诊的前60例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后60例患者列为钢板组。分别实施相应的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髓内钉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均少于钢板组(P〈0.05),两组随访时间4个月至3年,平均(38.13±6.78)月,最终功能评价按髓内钉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钢板组的86.67%(P〈O.05)。结论交锁髓内钉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内固定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传统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06/2010-03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6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情况匹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采用00Cr18Ni14Mo3不锈钢、Ti6Al4V钛合金或纯钛,部分钛合金或纯钛产品表面经阳极化处理,非灭菌包装。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耐体液电解,耐腐蚀强,性质稳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锁定加压接骨板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动力髋螺钉组(94.6%,87.9%,P〈0.01)。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更合理,操作简便、微创、固定稳固、骨折易愈合,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以髓内钉为基础的中心型固定方法更符合股骨的生物力学特点。目的:比较股骨远端骨折采朋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与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逆行髓内钉治疗35例股骨下端骨折忠者和31例钢板内同定患者。内同定后随访1年以上,采片{Neer膝天:爷功能计分标准对膝关柑功能恢复程度指标,骨愈合速度指标,以评价。结果:随访1年患者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逆行髓内钉优24例(69%),良9例(26%),可2例(6%),优良率为94%。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股骨远端解剖钢板优21例(68%),良5例(16%),可3例(10%),謦2例(6%),优良率为84%,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根槲结果进行分析,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仃利了:早期下床活动,股骨远端钢板适心证广,对关节面的破坏相对较轻,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2种内固定都能起到较好疗效,应根据股骨远端骨折类,型选择相适应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髋关节囊线以外至小转子下方区域内的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目前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外固定的隐性失血量,并探讨围手术期失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岁以上资料齐全的29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38例,女160例,其中采用髓内固定者153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81例,Gamma钉72例),髓外动力髋螺钉固定者145例.根据Gross方程计算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固定前隐性失血量、固定后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占比,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围手术期失血量情况,并分析性别、手术时间、受伤与手术时间间隔、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内科疾病等因素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Gamma钉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占比均显著大于动力髋螺钉组(P< 0.05).Gamma钉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显性失血量显著小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3组固定前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受伤与手术的时间间隔<48 h组固定前隐性失血量明显低于>48 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固定方式、受伤与手术的时间间隔、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要高度重视其围手术期隐性失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