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扁桃体摘除术对6岁以下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岁以下儿童行扁桃体摘除术40例,于手术前后测定IgG、IgA数值做对比。结果 术后与术前IgG、IgA数值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6岁以下儿童摘除扁桃体,对机体免疫功能并无妨碍,年龄并非手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近年来,国内外对RRI的相关因素研究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1RRI与免疫功能关系RRI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体液免疫。有报道称RRI患儿IgG亚类缺陷率为45.23%,IgG亚类缺陷为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在IgG亚类缺陷患儿,血清总IgG水平多数正常甚至增高,故对RRI患儿不应仅限于总的IgG检测,应常规测定IgG亚类及其特异性IgG亚类抗体,以尽早发现免疫功能缺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IgA和SIgA。在防御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法,动态对比观察了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3组80例新生儿出生当日、3d、6d血清中sIgA、IgA、IgG、IgM4种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介质素2受体(sIL-2R)变化水平。结果表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组新生儿血清中除IgG外,sIgA、IgA、IgM均高于同期人工喂养组(P<0.05)。在6d内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中,新生儿上述血清免疫物质浓度逐渐增高,而人工喂养儿血清免疫物质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结论:母乳是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可替代的优良食品。  相似文献   

4.
增殖体切除术对IgA肾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IgAN)是肾小球肾炎常见类型,约占50%[1]。其预后不好,9%-50%病人在 20年内可发展成肾衰[1]。IgAN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和/或血尿,并常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灶常被看成是IgAN的风险因素。扁桃体和增殖体是儿童上呼吸道最常见的感染灶。本研究对一组伴有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炎的 IgAN,先行扁桃体切除术,再行增殖体切除术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 病人和方法 24名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 8-16岁,平均12.6岁。肾活检证实为 IgAN。有反复咽痛、扁桃体发炎…  相似文献   

5.
检测尿路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156例尿路感染患儿血清IgA、IgG、IgM值。结果尿路感染患儿血清IgA、IgG显著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IgM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儿童扁桃体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比浊法分别测定扁桃体切除术前、术后1 周及1 个月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 M) 含量,了解其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术后1 周IgG、IgA、Ig M 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 0 .05) ;术后1 个月,Ig 水平均有所回升,以IgA 最明显,其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而Ig M 、IgG 则不明显,其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高度显著性( P < 0 .05) 。认为扁桃体切除术后Ig 含量虽有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儿童扁桃体切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与小儿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98例免疫功能低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复感儿)和73例健康儿童的血清ADA活性值以及其他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复感儿血清ADA活性值和血清IgG、IgA以及E-RFC均低于健康儿童,两者差异显著(P〈0.01)。在ADA活性值低于11.2μml(健康对照最低值)的复感儿中,伴有血清IgG减低者占87.0%;血清AD活性值与IgG含量及E-RFC百分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血清ADA活性与小儿免疫  相似文献   

8.
炎症与非炎症扁桃体组织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期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28例及14例单纯性肥大的扁桃体组织进行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临床观察,结果是:慢性扁桃体炎组的组织液中IgG,IgA,C3,C4急性时相蛋白和T细胞含量都较单纯性肥大扁桃全缚低,提示长期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对扁桃体组织的正常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其抗病能力可能较单纯性肥大扁桃体差,易引起合并症的发生,所以,对作其它手术而顺便摘除肥大性扁桃体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在10例INS发作期儿童中观察到其血浆存在SIRS抑制PWM诱导的正常人PBMC IL-6活性及IgG、IgG1和IgG2产生,而IgG3无变化。IL-6活性受抑与PWM诱导IgG、IgG1产生受抑程度呈相关。提示INS血浆可通过激活TS产生SIRS,控制TH功能,降低IL-6活性,影响B细胞分化及IgG转换,导致低IgG血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干扰素鼻腔喷雾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组,结果,用药组总有效率84.6%,用药前后分别检测IgA,IgG,IgG亚类1~4和唾液sIgA用药后大多数指标升高,显著高于用药前(P〈0.05或P〈0.01),说明干扰素组提高了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鼻腔喷雾用药法易儿童接受。  相似文献   

11.
在10例INS发作期儿童中观察到其血浆存在SIRS抑制PWM诱导的正常人pBMCIL-6活性及IgG、IgG_1和IgG_2产生,而IgG_3无变化。IL-6活性受抑与PWM诱导IgG、IgG_1产生受抑程度呈正相关。提示INS血浆可通过激活TS产生SIRS,抑制T_H功能,降低IL-6活性,影响B细胞分化及IgG转换,导致低IgG血症。  相似文献   

12.
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7例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血清IgG、IgA和IgM的改变与正常组相比,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淋巴细胞亚群较正常组降低极为明显,肿瘤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恢复,但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仍显著低于正常状态,说明脑肿瘤病人体液免疫无变化,细胞免疫功能则明显低下,且肿瘤切除术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尚难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李晓阳  马宏敏 《河北医学》1996,2(6):551-553
24例门脉高压、脾肿大伴脾亢患者分脾次全切除和全脾切除组,对其手术前后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IgA、IgG、IgM进行了对比观察,并观察了保脾组手术前后的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发现脾次全切除,保留原脾组织6cm×5cm×4cm大小,能较好地维持各项免疫指标在正常范围。而全脾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转化率,lgA、lgM呈持续下降,直至术后3个月仍处于最低值。认为脾次全切除,保留适当的残脾能较好地维持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免疫功能监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疾病的防治。方法:46例RRTI患儿在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前后,进行了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PHAST及血清IgG、IgA、IgM含量,并与正常儿组比较。结果:RRTI组患儿PHAST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儿组。女童血清IgG含量明显降低,男童血清IgA含量明显增高,男童血清IgM含量增高。中西医结合防治有效率达76.1%。治疗后,除女童血清IgG含量仍稍低外,其余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PHAST反应改变不大。结论:RRTI患儿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损害,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体液免疫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在藏药浴治疗前后进行了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的对比及变化观测。证明经藏药浴治疗后患者RF转阴或下降率达72%,IgG、IgM、IgA水平显著降低。结果说明:藏药浴治疗RA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ell氏麻痹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向琼脂环状扩散法及聚乙二醇环状沉淀法,对35例Bell氏麻痹病人进行了血清免疫学指标IgG、IgA、igM、C3及CIC测定。结果:Bell氏麻痹组IgG,IgM和C3明显高于对照组;IgA在两组间无差异;Bell氏麻痹组CIC的阳必同于对照组,结论:Bell氏麻痹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人IgG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6株不同性质的抗人IgG单克隆抗体(McAb)(AI2、AI3、AI4、AI5、AI6、和AI)。AI2McAb具有抗IgG1亚类的特异性,可识别IgGγ链和F(ab')2片段,作用位点可能在人IgG1铰链区。AI3AI、McAb分别为IgG3、IgG4亚类限制性McAb,可能作用于IgGCH1区。AI4McAb可识别χ和λ型IgG四个亚类以及F(ab')2片段,不识别游离χ、λ链。AI5McAb特异地抗IgG1结合型χ,作用于IgG独特型位点。AI6McAb只抗λ型IgG,可能作用于IgGCL区。6种抗人IgGMcAb除了AI5外,均能用于人血清中IgG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万军梅  汪明春  李明 《广东医学》1999,20(12):929-930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亚类、IL-4 和IL-6 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50 例多发性骨髓瘤(MM)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IgG亚类、IL-4 和IL-6 水平;用免疫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了IgA亚类水平;并对上述部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M 患者中,IgG型最多,副蛋白主要分布于IgG1 和IgG2 ,其IgA及亚类多缺乏;IgA1 型患者血清IgG1 明显降低。病程较长和复发的ALL患者血清IgG、IgA和IgG1 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发ALL患者接近正常水平。绝大多数ALL患者IgA1 和IgA2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时发现ALL患者血清IgG1 水平与IL- 4 含量呈正相关(r=0-668 ,P<0-05) 。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容易合并免疫球蛋白亚类缺乏。  相似文献   

19.
职业紧张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104名职业紧张作业人员的机体免疫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职业紧张作业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gA、IgG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0.001),而Ig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职业紧张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IR)病儿红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②方法检测了30例RIR病儿红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IgG,IgM,IgA,补体C3)的变化,并与52例健康儿童进行了对照。③结果RIR病儿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明显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11.423,χ2=65.99,P<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t=0.720,P>0.05)。病儿红细胞促中性细胞吞噬补体调理的酵母菌作用减弱(t=8.166,13.700,P<0.001)。同时,病儿血清IgA,IgG,补体C3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6.756~8.276,P<0.01)。RCR与IgA,IgG和补体C3含量呈正相关(r=0.412~0.497,P<0.001)。④结论红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了RIR发病,且其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