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在颌面部外伤病人中较为常见,在下颌骨骨折中仅次于下颌体和下颌角骨折,且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1,普通X线检查较难明确诊断其骨折类型。本文收集了8例下颌骨外伤后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进行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并与普通X线检查比较,结合临床需要,进一步探讨CT在髁状突骨折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的下颌骨外伤史,主要症状及体征有耳前区肿胀或疼痛、张口受限、外耳道出血和牙齿松动等。8例均进行了普通X线检查和CT检查,普通X线检查采用薛氏位或下颌骨开口30°后前位反汤氏…  相似文献   

2.
双侧乳腺同时磁共振扫描序列及扫描方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乳腺同时MR扫描的序列及扫描方位在乳腺病变MR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30例乳腺病变常规SPGR序列T1WI、FSE序列T2WI及脂肪抑制分别行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平扫。注射Gd-DTPA后采用3D-FSPGR序列行双侧乳腺矢状位同时动态增强扫描。结果SPGR序列T1WI平扫信噪比好,时间短,但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分辨率不及FSE序列T2WI。动态增强3D-FSPGR序列显示病变最敏感,可以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明确的病变,而且可根据病变的增强特点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定性分析。FSE序列T2WI冠状位压脂对腋窝区淋巴结的显示较敏感。结论双侧乳腺3D-FSPGR序列是乳腺病变中最有价值的检查序列,轴位及矢状位是乳腺检查中的基本位置,冠状位可以良好地显示腋窝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孕妇25岁,孕20周,来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单胎,双顶径3.6cm,股骨长3.4cm,3胎心律规整。胎儿右足脚掌指向内侧,右足底平面不与小腿骨长轴切面相垂直,超声在沿肢体解剖结构矢状切面连续扫查显示胎儿右小腿骨长轴切面时可显示右前足底平面,且这种关系持续存在,不随胎动而改变,(图1)。  相似文献   

4.
乳腺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及扫描方位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常规SE序列、FSE序列和3D-FSEGR序列及不同扫描方位在乳腺病变MRI诊断中作用。方法 40例乳腺肿块性病变常规SE序列T1WI及脂肪抑制FSE序列T2WI分别行轴位及矢状位平扫。注射Gd-DTPA后采用3D-FSPGR序列行矢状位动态增强扫描.之后再采用SE序列行脂肪抑制T1WI轴位、矢状位和(或)冠状位扫描。结果 3种扫描序列均有较高的信噪比及较高的病变与正常组织对比分辨率。SE序列T1WI平扫信噪比优,但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分辨率不及FSE序列T2WI,而动态增强3D-FSPGR序列显示病变最敏感,可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明确的病变,且可根据病变的增强特点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定性诊断。增强后脂肪抑制SE序列T1WI显示病变亦较敏感,但不能行动态增强扫描。3种成像方位中,轴位与矢状位更利于显示病变及病变侵犯胸壁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 动态增强3D-FSPGR是乳腺肿块病变中最有价值的检查序列。轴位与矢状位应作为乳腺检查中的基本位置。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的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39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经X线平片检查后作MRI扫描,MRI扫描序列包括膝在节矢状位、冠状位及横轴位SE T1WI,矢状位及冠状位SE T2WI;比较平台骨折的平片与MRI诊断结果;分析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形态表现。结果 MRI可作出正确的骨折分型诊断,还能显示平片不能诊断的平台隐匿性骨折及骨挫伤;MRI能准确显示骨折合并的膝关节  相似文献   

6.
骶尾部是外伤和肿瘤的好发部位,对骶尾部进行 CT扫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使用横断扫描,矢状面及冠状面重建,但因骶尾骨是几何型不规则骨,从矢状面观察呈弧形,制约了观察的最佳角度 ;横断面扫描,射线直接照射一类防护器官,对病人放射防护不利,为拓展对骶尾部的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显示骶尾部病变的位置、形态,并且加强病人的防护,我们使用冠状位扫描再进行曲面重建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东明  邓开鸿  张旸  张滔 《华西医学》2013,(12):1854-1857
目的 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诊断标准,双膝盘状半月板的MRI分型及损伤特点。 方法 通过对2009年11月-2013年3月,13 936膝大样本量的MRI检查的盘状半月板流行病学研究,筛查出双膝关节盘状半月板956膝,并对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的全部患者行冠状位髁间棘层面半月板宽度与胫骨平台宽度之比(板面比)、矢状位“领结样”改变层面中半月板后角最厚层面的厚度(半月板后角厚度)及矢状位“领结样”改变层数测量并分析;根据盘状半月板MRI表现分为板型、楔型、肥角型;分析双膝盘状半月板分型,比较双膝盘状半月板损伤率与总体损伤率的差别。 结果 956膝盘状半月板中伴撕裂392膝,损伤率为41.0%;筛查出45例90膝双膝盘状半月板,外侧44例,内侧1例,其中板型58膝、楔型32膝,无肥角型,伴盘状半月板撕裂23膝,损伤率为25.5%;双膝盘状半月板的损伤率低于盘状半月板总体平均值。 结论 板面比≥0.20、半月板后角厚度≥4.40 mm、矢状位连续“领结样”改变层数≥3层为盘状半月板的MRI诊断标准;双膝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分型中未见肥角型,损伤率较总体损伤率低。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 对70例以颈臂麻、痛、和头晕为主诉,MRI检查都有脊髓或硬膜受压表现的患者,对其症状,低、仰头试验,动态病理反射,X线平椎管矢状径测定分的。结果 动态Hoffmann征阳性41例,低头试验阳性24例,仰头试验阳性36例,椎管矢状径小于12mm的20例。结论 低、仰头试验,动态Hoffmann征,X线平片矢状径测定,要以作为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9.
1 资料与方法2 7例中 ,男 16例 ,女 11例 ,年龄 2 2~ 75岁。有明确外伤史 12例 ,双膝关节一侧半月板发病 5例 ,双膝两侧半月板发病 2例 ,单膝一侧半月板发病 13例。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 :单膝或双膝关节疼痛 ,活动膝关节疼痛加剧 ,部分病例关节肿胀 ,轻度变形 ,关节活动有弹响 ,关节间隙压痛、膝关节屈曲挛缩与股内侧肌萎缩。使用安科公司Anatom螺旋CT机 ,对半月板容积扫描。扫描条件 :4 5mA ,12 0kV ,2s/片 ,层厚 2mm ,螺距 1.0 ,算法VBF5 ,INDEX 0 .5~ 1mm。横断扫描 ,以仰卧足先进正位定位像 ,双足内踝之间夹一合适的纱布垫 ,使…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恶性淋巴瘤1例MRI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9岁,3天前突感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伴急性滞留来诊,经MRI检查发现椎管占位入院行手术治疗。患者无特殊病史及不良嗜好。查体:脊椎无畸形,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双膝难反射十,双跟鲢反射十,双霍夫曼区征(-),双巴彬氏征(-),下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消失。实验室检查无异常。2MRI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0.23TeslaOpen式常导型MR机扫描,做矢状位TlWI(TR/TE=44O/26ms)、冠状位乃WI(TR/TE=440/26ms)、TZWI(TR/TE=5O00/117tns)、横断位TWI(T…  相似文献   

11.
比值法判断颈椎管狭窄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颈椎患者的颈椎X线侧位片及核磁片的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的测量,说明比值法判断颈椎管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9例男性成人,25例女性成人的颈椎X线侧位片及MRI片的C3 ̄7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进行了测量,并对其比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X线片、MRI片的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测量的均数有显著差异(P〈0.05),但其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直接矢状位扫描在新生儿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CEA-TEF)的应用价值。方法5例食管闭锁新生儿,行纵隔螺旋CT矢状位扫描,测量闭锁盲端距离,观察有无食管气管瘘,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矢状位CT图像。闭锁食管的的上下段盲端及瘘管显示清楚。按照Gross分型,5例均为Ⅲ型。两盲端之间的距离为0.8~2.1cm。所有数据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螺旋CT直接矢状位扫描扫描范围窄、辐射剂量低,且能准确显示闭锁食管盲端位置及合并食管气管瘘等情况,是新生儿CEA-TEF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 CT 多方位扫描在腕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腕关节外伤患者76例,全部病例均行 X 线片以及 CT 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对比分析单排螺旋 CT 不同扫描方位对骨折和关节关系的显示情况。结果共发现骨折98处,失稳或脱位10处。 X 线片与 CT 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对腕骨骨折与腕骨不稳或脱位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9.960、14.430;P =0.035、0.002、0.000)。CT 横断位与冠状位及横断位与矢状位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0,P=0.251;χ2=1.260,P=1.030)。结论 CT 检查时,在横断面扫描成像的基础上,适当补充 CT 矢状位或冠状位扫描,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示腕部诸骨的解剖关系,在图像显示中相互补充,能提高细微骨折及失稳或脱位等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MRI检查方法与诊断。方法采用膝关节伸直位、微屈位和屈曲位斜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36例疑有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进行MRI扫描,分析其显示效果及MRI表现。结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斜矢状面伸直位、微屈位和屈曲位显示率分别为55.60%、83.33%、92.0%,微屈位和屈曲位2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者均明显高于斜矢状面伸直位(P<0.01)。结论 ACL带在MRI上屈曲位斜矢状面显示最佳,可作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飞速发展 ,MRI已广泛应用于微电极手术前定位 ,本文就手术前MRI定位方法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本组微电极手术病人 6 4例 ,男 44例 ,女 2 0例 ,年龄 12~ 82岁 ,平均 5 9.95岁。病人取仰卧位 ,采用头线圈 ,中心线对准线圈中心 ,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机器矢状面平行。扫描采用GESignaHorizonLX 1.5T磁共振成像仪 ,先用快速扫描序列进行三平面定位 ,然后根据矢状位中心层找出前后联合 (AC、PC)的位置 ,平行于AC PC连线定质子密度及T2WI轴位像 ,其中有一帧要通过AC PC线。判断定位扫描准…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8岁半。因双侧髌骨不稳 ,膝关节活动障碍 8年来院就诊。查体 :一般情况可 ,右膝关节轻度外翻畸形。右髌骨内侧结构松弛 ,髌骨大小正常 ,可推向股骨外髁外缘 ,于膝关节屈曲时向外脱出 ,伸直时复位。左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 ,屈曲挛缩约 30° ,左髌骨固定于左股骨外髁 ,轮廓小 ,可轻微推动 ,左股四头肌萎缩 ,肌力 2级。实验室检查 :各项化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X线表现 :双膝关节轴位片 ,见右股骨下端外髁部变平 ,右髌骨不在髁间凹内 ,向外侧偏移 ,左侧髌骨未见骨化中心。CT表现 :双膝关节轴位扫描 ,见右髌骨位于外髁前方 ,其骨化中心…  相似文献   

17.
头颅颌面部矢状位CT扫描 (以下简称矢扫 )是利用现代CT机孔径大、扫描速度快的特性 ,采用特定的体位 ,直接对检查部位进行矢状扫描 ,以弥补头部轴位扫描的不足。1 扫描方法1 1 机器型号 :PickerIQ TC。1 2 位置摆法 :去掉头部扫描架 ,单独使用扫描床。将膝部支撑垫 (即用于腰椎扫描时垫在膝下的大三角型海棉垫 )平放在床面的前部 ,并使用几个沙袋防止其滑动。病人以头先进方向仰卧于床面 ,脊柱对床面中线。对侧腰背部抬高 ,同侧髋及膝部弯曲 ,对侧下肢伸直 ,使躯干与床面成 45°角 (即成 45°RPO)。双前臂自然弯曲放于…  相似文献   

18.
病例女,32岁.妊娠23周,发现宫颈癌l d,患者要求放弃胎儿.经病理会诊示宫颈鳞癌. 磁共振检查:MRI扫描采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0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SE序列矢状位T1WI,FSE矢状位T2WI,STIR Long TE序列,轴位FSE T2WI序列,增强病例采用钆双葡胺(Gd-DTPA),剂量为20 mL(0.1 mmol/kg),矢状位和轴位T1WI.  相似文献   

19.
SPACE序列MRI的脊柱和脊髓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SPACE序列MRI在脊柱和脊髓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脊柱侧弯患者行3D SPACE序列扫描,并利用3D后处理软件对其原始图像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和横轴位重建;对28例脊柱侧弯患者行常规2D T2 TSE矢状位和横轴位扫描;对5例血管畸形患者同时行上述两种检查.分别比较矢状位和横轴位两种序列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质量.结果 SPACE序列横轴位图像的SNR和CNR优于常规T2 TSE序列(P<0.01),矢状位图像的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结论 利用3D重建软件对SPACE序列进行各个方向和层面的重建,可简化图像采集过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20.
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2 3~ 70岁。临床表现为 :腰腿痛、下肢无力、肌张力和腱反射异常以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7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使用 Philip′s- Gyroscan T5- 型0 .5 T超导型磁共振仪 ,常规行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 ,增强后加冠状位扫描。 T1 加权采用 SE序列 ,T2 加权采用 TSE或 FFE序列。层厚 4 mm,层间距 0 .4 mm,6例行了 GD- DTPA增强扫描。 7例误诊前后的诊断见表 1。表 1  7例患者手术前后的诊断术前诊断病理诊断  术前诊断病理诊断胶质瘤  髓内囊虫病    神经纤维瘤成熟性畸胎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