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胖可能导致高级别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肥胖会降低正常男性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会出现类似代谢综合征的代谢改变。作者就肥胖、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病因、筛查、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大约1/3人群患有肥胖症,每年新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超过20万,因此如何治疗肥胖的前列腺癌患者己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因素之一。Etstathion等通过对各种不同方法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和PSA水平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而身体质量指数(BMI)越大临床分期可能越晚,而且高BMI可以增加前列腺癌放疗和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肥胖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有关,而前列腺癌正在我国造成越来越大的疾病负担。本文结合近期的流行病学及基础研究文献,对肥胖与前列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本文重点阐述脂肪组织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造成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细胞因子、外泌体和信号通路等方面,旨在引起对肥胖和前列腺癌联系的重视,以及为前列腺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肥胖,而肥胖也被证实与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前列腺癌(PCa)。大约有20%~40%前列腺癌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报道较大体重指数(BMI,kg/m^2)可增加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和死亡率,但也有相反报道。本研究旨在报道BMI与PCa的相关各指标、肥胖与PCa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的关系,评价肥胖在根治性PCa术后预测复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逐渐发现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以及由饮食导致的肥胖(食源性肥胖)与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发生及进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就近几年有关肥胖与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已成为美国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前列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放疗及去势治疗等,其中外科治疗被认为可以治愈前列腺癌,但需考虑前列腺癌分期;去势治疗虽能延缓疾病进展,但大部分患者最终出现去势抵抗.因此,对于那些丧失手术机会以及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肥胖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肥胖与前列腺的关系仍然不甚明了,本文的目的是回顾以BMI为指标研究肥胖对于前列腺癌发生、诊断和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预防前列腺癌发病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专门设计的调查表对我科148例前列腺癌病例及148例非肿瘤患者进行1对1的询问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所获得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肥胖、睾酮水平高、有前列腺炎和有输精管术结扎术史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首次遗精时间晚及首次性生活时间晚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肥胖及有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首次遗精时间晚及首次性生活时间晚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 结论 前列腺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对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尚无有效治疗。研究证实,前列腺癌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导致细胞数目增加,提示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成为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途径。本文对前列腺癌发生中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和凋亡诱导调节及诱导凋亡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肥胖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肥胖与前列腺的关系仍然不甚明了,本文的目的是回顾以BMI为指标研究肥胖对于前列腺癌发生、诊断和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CEUS作为一项新的检查手段,不仅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而且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本研究对CEUS在PCa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已成为美国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前列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放疗及去势治疗等,其中外科治疗被认为可以治愈前列腺癌,但需考虑前列腺癌分期;去势治疗虽能延缓疾病进展,但大部分患杼最终出现去势抵抗。因此,对于那些丧失手术机会以及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患者,目前尚兀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则为这些患者带米了福音。近年来,随着各期临床试验不断开展,前列腺癌免疫治疗已经取得l『较大进展,并有部分药物成功进入临床应用。但由于前列腺癌免疫治疗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干扰,其治疗过程仍伴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文就其中几种免疫治疗的原理、临床试验、疗效及不足之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骨质疏松症与骨折风险的增加作为 ADT的主要不良反应,已严重威胁到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明显增加了社会健康成本。但预防与治疗 ADT所致的骨不良事件尚未受到临床实践的足够重视。本文就ADT对于前列腺癌患者骨健康的影响,如何监测、预防与治疗 ADT所致骨质疏松症及降低骨折风险,目前全球前列腺癌患者骨健康管理的现状及其可能造成的原因,如何改进的建议等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及主要死因之一。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认识到前列腺癌对雄激素具有高度依赖的特点后,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现已成为局限性、复发性和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但ADT在治疗前列腺癌的同时却会出现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就骨质疏松而言,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ADT前已患有骨质疏松症,接受ADT会使其原有骨质疏松症状加剧,在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因此探讨ADT相关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已成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及骨质疏松临床诊疗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前列腺癌ADT相关骨质疏松近几年来一系列研究成果,就其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作以下综述,如ADT相关骨质疏松症中雄激素的作用机制、ADT的药物种类及其作用机制和ADT相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为医务工作者们了解前列腺癌ADT相关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男性健康。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与人类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PSA检查的普及及诊断技术的改进有关。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最有效方法,手术主要包括传统的经会阴、经耻骨后及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术手术。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在美国男性中发病率居首位,致死率居第二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局限性前列腺癌常规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而对于进展期患者则需要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  相似文献   

17.
【摘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被认为是高级别、高危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3个月的前列腺癌患者约有30%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个或多个代谢综合征组分表现,且随ADT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逐渐升高。前列腺癌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不仅可增加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同时也增加前列腺癌非特异死亡率。研究认为该类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代谢综合征作为前列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在代谢综合征干预上诸多观点上尚还存在一定分歧,本文就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及代谢综合征的干预在前列癌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情况并探讨MS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1日至2010年9月1日我院收治的20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病理结果、Gleason评分等指标,其中171例(84%)采用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观察患者随访治疗期间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同醇水平.结果 在初次确诊的203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66例(81.77%)患MS,其中糖尿病患者44例(26.50%),高血糖症患者29例(17.68%),高血压患者114例(68.67%),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脂患者84例(50.60%).非MS前列腺癌患者37例(18.22%).MS前列腺癌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糖、前列腺体积及PSA水平与非MS前列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Gleason评分在两组前列腺癌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治疗期间153例(90.05%)患MS,其中糖尿病患者49例(32.02%),高血糖症患者38例(24.8%),高血压患者105例(68.62%),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脂患者86例(56.22%).非MS患者18例(10.53%).MS发生几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 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同时罹患MS,MS前列腺癌患者较非MS前列腺癌患者的BMI、血糖、前列腺体积升高,PSA水平降低,可能影响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增加漏诊率.接受长期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中MS发生率明显增加,大大增加了其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华西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特点,探究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499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93例(18.6%)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组肿瘤前列腺外浸润(pT3~4)的风险是非代谢综合组的2.2倍(OR =2.222, 95% CI:1.349~3.661, P=0.0002),Gleason评分≥8分风险达到3倍(OR=3.061, 95% CI:1.313~7.137, P=0.010)。合并肥胖的前列腺患者肿瘤前列腺外浸润和Gleason评分≥8分风险分别是非肥胖患者的2倍(OR =2.000, 95% CI:1.279~3.128,P=0.002)和2.4倍(OR=2.436, 95% CI:1.068~5.555, P=0.034)。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达到3个以上时,肿瘤前列腺外浸润的风险增加94%(OR=1.941, 95% CI:1.093~3.449, P=0.024),Gleason评分≥8分的风险是无代谢综合组分患者的4.3倍(OR=4.316, 95% CI:1.530~12.174, P=0.006)。结论 代谢综合征与肿瘤前列腺外浸润和Gleason评分≥8分显著相关。肥胖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正相关,只有当代谢综合征组分累积到代谢综合征状态时才导致高危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0.
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显像和治疗中的应用钭理强俞莉章郭应禄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泌尿外科研究所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在我国有增加的趋势〔1〕。前列腺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时诊断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