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李香铁  杨先振 《器官移植》2011,2(6):332-334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输尿管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诊治的17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少尿和局部肿胀不适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Scr)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示移植肾积水、移植肾输尿管扩张,经磁共振水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尿路成像明确诊断.其中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15例,输尿管坏死2例.治疗经过:14例行开放性手术,包括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重新吻合术12例,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1例,移植肾输尿管游离、重新放置输尿管支架管1例.3例行非开放性手术治疗,包括输尿管皮肤造瘘1例、腔内球囊导管扩张术1例、软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支架管插管治疗1例.疗效:14例开放手术治疗患者与1例输尿管皮肤造瘘患者的移植肾肾盂与膀胱的连接部恢复通畅,移植肾功能均明显改善.另2例非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包括1例腔内球囊导管扩张术及1例行软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支架管插管术患者术后复发,行开放手术治疗.结论 彩超及磁共振成像水成像或CT尿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的主要方法.肾移植术后输尿管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确诊后视具体情况行开放性手术或非开放性手术治疗,开放手术治疗的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2.
顺行球囊扩张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顺行球囊扩张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以来本院4例接受顺行球囊扩张治疗的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患者资料,3例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待肌酐降至正常,经造瘘口行输尿管镜术,1例直接行经皮肾穿刺造痿输尿管镜术,证实梗阻系输尿管或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所致,顺行球囊扩张,成功后留置双J管。结果4例患者均1次扩张成功,术后输尿管梗阻症状缓解,尿量恢复至梗阻前水平,随访6~24个月,肾功能稳定,无梗阻复发。结论顺行球囊扩张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6例接受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先行B超引导移植肾穿刺造瘘,顺行造影确定梗阻的具体位置,顺行球囊扩张输尿管狭窄段,术后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无效则改开放手术。结果6例患者中1例输尿管狭窄段〉1cm,球囊扩张失败,1例合并尿瘘,尿囊肿,扩张治疗无效,此2例均经开放手术治愈;其余4例一次扩张治愈,随访16~38个月,肾功能正常,无梗阻复发。结论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安全、损伤小,可作为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对于合并有其他外科并发症或扩张治疗失败的患者,需开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治疗医源性输尿管狭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采用球囊扩张治疗12例医源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成功行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肾积水明显减轻8例;肾积水无明显变化3例;狭窄复发二次行球囊扩张后好转1例,术后患者复查CTU肾积水减轻。结论球囊扩张联合双J管内引流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其疗效可靠。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创伤较小,更易于为患者接受。与其他内镜下狭窄扩张方法相比,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外科手术后狭窄的腔内球囊扩张治疗2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对外科手术后输尿管狭窄行腔内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外科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采用腔内球囊扩张治疗,5例采用一期经皮肾造瘘术,2周后,二期采用顺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15例采用逆行法。结果顺行法治疗的5例均穿刺成功,扩张顺利,逆行法治疗的15例中14例扩张顺利,1例因扩张导管不能通过狭窄段而治疗失败,结论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外科手术后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肾移植受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由于移植肾输尿管较短,重建手术前应先采用腔内治疗以避免不可逆性损伤。治疗此类狭窄的重点是尽可能减少移植肾损伤、解除梗阻或建立引流通道。腔内治疗中,球囊扩张术和内切开术的狭窄复发率较高,而自膨式输尿管金属支架长期留置或许是较好的选择。相较于传统支架,金属支架可长期保持尿路通畅,减少下尿路症状刺激,但适应证和疗效等各有不同。尽管所有金属支架均可能发生支架移位、堵塞,但总体上对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治疗仍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自膨式输尿管金属支架在移植肾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以期为优化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案,分析手术治疗效果与临床实用性.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病人6例.6例均行移植肾造口术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对6例病人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6例病人发生输尿管狭窄为术后1~76个月,平均为术后16.3个月,肾移植术后血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下使用24 F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龙川县中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输尿管镜下或经皮肾镜下24 F(20例)及18 F(20例)球囊扩张治疗40例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4 F组中,20例患者均在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引导下找到正确通道,完成球囊扩张手术。留置单条6 F输尿管内支架管10例,留置双条4.7 F输尿管支架管10例。留置双J管6~12个月。术后随访6~30个月,总体有效率90%(18/20)。18 F球囊扩张总体有效率65%(13/20),两组比较,总体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型号的球囊扩张均未发生严重的出血或输尿管损伤。结论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下24 F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总体有效率高于18 F球囊扩张术,可以作为狭窄长度在1.0 cm以内的单侧肾功能轻-中度损害的良性输尿管狭窄病例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球囊扩张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本院治疗的45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球囊扩张术联合应用Wolf 9硬性输尿管镜钬激光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的25例患者,对照组为应用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20例患者,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结果 25例输尿管狭窄患者顺利应用球囊扩张术治疗,并应用硬性输尿管镜钬激光进行切开,术后放置4.8F双J管2根,随访1~19个月,2例狭窄复发,2例肾积水无明显变化,术后无明显出血、尿瘘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有效率为84.00%.20例患者应用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治疗,术后放置4.8F双J管2根,术后随访1 ~19个月,4例术后狭窄复发,肾积水无明显变化5例,术后无明显出血、尿瘘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55.00%.对两种方法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球囊扩张联合钬激光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首选方法,具有效果满意、创伤小、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介入诊疗技术在肾移植临床上的应用(附1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诊疗技术在肾移植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接受介入诊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丧失8例。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2例.移植肾动脉狭窄2例。假性动脉瘤和术后并发重症高血压各1例。结果:对8例移植肾失功能者进行动脉造影。3例显示血管堵塞未予处置,另5例进行移植。肾动脉栓塞。其中3例栓塞术后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1例用小剂量激素维持.1例手术切除移植肾。1例重症高血压者经自体肾动脉栓塞.血压得到很好控制。接受肾动脉栓塞术患者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2例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成功.但。肾功能未恢复。2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1例放置支架失败。仅进行球囊扩张,术后血压控制良好。肾功能恢复。但6个月后血压再次升高、肾功能严重受损而行栓塞治疗,1例未处置。术后高血压得到控制。1例移植肾假性动脉瘤者经动脉造影证实后手术切除。结论:移植肾或自体肾动脉栓塞可替代手术切除移植肾和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高血压;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可作溶栓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进行球囊扩张远期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过膀胱镜、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引导下使用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加双重双J管置入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的疗效。方法用双腔直头球囊扩张管(头端球囊长4cm)“珠头”导丝、镍钛导丝、高压注射器等设备对18例输尿管良性狭窄的患者进行扩张,扩张后放置双重双J管。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术后6~9个月经造影证实肾积水减轻、输尿管扩张部位无狭窄为有效,有效率为66.7oA。按有无手术病史将患者分成两组,统计学检验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2cm)效果满意。术中放置2根双J管支撑,既有管内引流又有管外引流,对抑制远期输尿管挛缩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此方法可能对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治疗效果不满意,需结合腔镜下内切开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对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对在536例次肾移患者中发现的13你输尿管梗阻患者进行临床总结分析,其中输尿管狭窄性梗阻10例,输尿管结石性梗阻3例。分析认为,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伤口深部感染及漏尿可能与发生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性梗阻有关,而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站与输尿管结石形成有关。提出B超、肾图、经皮顺行造影和肾盂内压测定为诊断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手段;对于输尿管狭窄性梗阻患者,早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逆行球囊扩张并同位素内照射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 ,取得成功。报告如下。患者 ,女 ,4 9岁 ,因慢性肾炎尿毒症在我院行同种肾移植术 ,经过顺利 ,应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术后 3d血肌酐降至正常。 3个月后血肌酐水平逐渐升高至 6 4 3μmol/L ,体温正常 ,手术切口瘢痕明显增生 ,移植肾区无明显肿大及压痛 ,质地中等。彩色多普勒提示移植肾重度积水 ,输尿管上段扩张 ,近膀胱处明显狭窄。排除环孢素A中毒和排斥反应。诊断为移植肾输尿管末端狭窄 ,移植肾功能作者单位 :110 0 15 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与钬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4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术后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扩张组),25例行钬激光内切联合球囊扩张术(联合组),通过比较治疗有效率、肾集合系统分离程度、输尿管宽度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无差异,60例手术施行顺利。扩张组与联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3%和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组术前、术后肾集合系统分离值和输尿管宽度分别为(3.8±0.5)cm vs(2.5±0.5)cm,(2.5±0.9)mm vs(3.8±0.4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的输尿管狭窄长度分别为(1.2±0.3)cm vs(0.9±0.5)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前、术后肾集合系统分离值、输尿管宽度及输尿管长度分别为(3.7±0.6)cm vs(2.0±0.8)cm,(2.3±0.7)cm vs(19.5±0.8)mm,(1.1±0.5)cm vs(0.5±0.3)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输尿管狭窄宽度、长度,肾集合系统分离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术后狭窄较单存球囊扩张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上尿路梗阻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2000—2006年我院1090例肾移植患者中的14例移植后上尿路梗阻患者,其中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9例,6例行膀胱输尿管二次吻合手术,1例移植肾周感染输尿管末段坏死采用移植肾近端新鲜存活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吻合,1例采用膀胱肌瓣代移植输尿管,1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囊扩张后放置双J管。出血相关性梗阻、输尿管扭曲和输尿管结石所致梗阻5例,均行开放手术。结果14例肾移植术后上尿路梗阻患者中2例切除移植肾,其余各例患者经开放手术及腔镜处理均成功挽救移植肾功能。再次手术后随访0.5—1年,血肌酐68-155μmol/L,B超未见移植肾扩张积水加重。结论新上尿路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亦是较为棘手的外科并发症,多数和外科手术操作有关,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避免。一旦发生上尿路梗阻,应根据梗阻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开放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共行166例单肾移植,共发生5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开放手术术式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2.6岁。其中2例患者原发病为Ⅱ型糖尿病,3例患者为肾小球肾炎。输尿管梗阻确诊的平均时间为肾移植术后143.8 d,行开放手术平均时间为肾移植术后209.8 d,确诊梗阻时平均血肌酐水平为271.94μmol/L。所有患者均因出现移植肾积水合并血肌酐进行性升高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首先采取内支架或经皮肾造瘘紧急挽救肾功能。待肾功能恢复稳定后,根据梗阻段位置,3例患者行移植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例患者行原输尿管-移植肾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患者行膀胱皮瓣翻转代输尿管术。5例患者开放手术平均时间为2.6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 ml。开放手术后,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开放手术后平均血清肌酐恢复至111.5μmol/L,尿量正常,无外科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后,5例患者均未再发生输尿管梗阻。结论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外科并发症之一,腔内治疗中远期效果有限,根据不同梗阻部位选择不同术式进行开放手术,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应用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469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逆行、顺行或者逆行+顺行三种途径置入安全导丝后,先使用电刀内切开输尿管狭窄段全层,再使用21 F球囊扩张器扩张,留置双J管,定期复查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469例中采用逆行途径370例,顺行途径50例,顺行+逆行途径49例。术中1例因移植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内切开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止血成功,现长期更换支架管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电刀切开术后出血5例,保守治疗成功。术后1年获随访381例,275例(72.2%)一次手术治愈;106例出现狭窄复发,其中57例行2~5次腔镜下狭窄段扩张后治愈,5例改作开放手术治愈,13例改用金属网状支架植入术治愈,17例长期定期更换双J管,8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6例行患肾切除术。结论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是安全、可靠、有效的,特别对于狭窄段较短、程度较轻和患肾功能较好的病例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尿路梗阻的原因,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4例肾移植术后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因血清肌酐进行性升高发现尿路梗阻,2例因尿瘘、尿外渗发现.均行开放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输尿管末段狭窄,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肾功能于术后1~3周明显改善,移植肾积水于术后3~6周渐恢复.随访期间未见有尿路梗阻致移植肾积水.结论 尿路梗阻是肾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预防其发生.超声和磁共振尿路成像对诊断有较大帮助.积极治疗可有效延长移植肾的存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乳头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1, 女, 54岁, 入院前2年发现移植肾轻度积水, 术前超声检查示移植肾积水加重, 肾盂宽度2.9 cm。术前留置F16肾造瘘管, 顺行造影检查示移植肾输尿管与膀胱吻合口处狭窄, 长度约2.0 cm,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分级3级。病例2, 男, 56岁, 既往诊断为移植肾积水、移植肾输尿管结石和并输尿管狭窄, 曾行移植肾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 但移植肾输尿管积水和结石反复发作。术前1个月因突发无尿于我院行移植肾穿刺造瘘术。超声检查示移植肾输尿管扩张, 肾盂分离3.1 cm,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分级3级。2例均行腹腔镜乳头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经腹腔途径, 将移植肾输尿管游离并离断, 于体外行输尿管乳头成形后, 腹腔镜下完成输尿管再植。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分别为145、180 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50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的治疗策略.方法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7 d~10年并发输尿管梗阻患者34例,其中3例移植输尿管部分坏死患者以开放手术治疗,其余31例采用经尿道逆行输尿管镜技术及经皮肾穿刺顺行输尿管镜技术进行碎石、内切开或扩张等方法解除梗阻,放置双J管内引流,观察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例开放手术清除坏死段输尿管后移植输尿管再吻合成功;1例输尿管内血凝块堵塞者成功清除血凝块;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水肿、1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及6例吻合口上方狭窄患者行狭窄段扩张或内切开;6例输尿管结石及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石街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2例输尿管迂曲及2例尿漏患者行输尿管镜下置管术.术后随访18~50个月,29例引流通畅,肾功能恢复正常,血肌酐45~120μmol/L;5例肾功能恢复较差,血肌酐170~360 μmol/L;1例吻合口上方狭窄患者需定期更换支架管.结论微创技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