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脾功能亢进患者选择更适合的微创手术。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病人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A组62例行脾动脉主干截流术,B组66例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观察术后1个月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结果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两组对比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t=0.34)、血小板计数(t=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其中剧痛(χ2=78.12)、高烧(χ2=41.55)、腹水(χ2=56.9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脾动脉截流术与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相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不良反应大,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建议选用脾动脉主干截流术。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效果。②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加入庆大霉素24万U混合后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术前及术后检查外周血细胞、血小板计数。超声及增强CT检测脾脏大小及门静脉宽度并作比较。③结果术后3天复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月、6月脾脏大小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④结论采用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可以明显提高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缩小脾脏,减轻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脾功能亢进患者30例,行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术后血常规、肝功能、门静脉内径、平均血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栓塞术后化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高于栓塞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周和1、3、6个月门静脉压力、血管内径、每分血流量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明显腹痛、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观察术前、术后血常规及影像学变化。结果:39例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血红蛋白量、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值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影像学显示栓塞满意。结论: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疗效满意、微创、易被医患双方接受、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条作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9例,脾栓塞面积在50~70%之间,栓塞后2周周围血白细胞血小板数均升至正常数范围,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9例随访10~20月血白细胞、血小板数均在正常范围,同时有不同程度脾缩小。故认为选择合适症例、适当的梗塞范围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随访观察表明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可替代单纯外科脾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Embosphere微球作为栓塞剂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股动脉插管对5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予Embosphere微球栓塞部分脾动脉,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血常规变化、门脉主干内径变化及术后反应。结果 PSE术后患者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血小板均高于术前(P〈0.05),门脉主干内径较术前缩小(P〈0.05),且1年的随访,临床有效率100%,术后均无严重副反应。结论 Embosphere微球作为栓塞剂行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栓塞后不良反应轻微,对末梢血管栓塞效果好,栓塞作用完全且持久,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季晓春  袁谊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6):342-343,356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22例,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栓塞(TACE)及脾动脉部分栓塞(PSE),随访观察PSE术后反应及外周血象并经作计学处理。结果 22例经PSE治疗46次,栓塞范围40%~60%,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有发热、疼痛、呕吐、胸腹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消失。结论 PSE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血象,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应用,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意义及方法。方法对3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以明胶海绵条为栓塞剂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PSE栓塞后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计数(PLT)上升,较栓塞前有明显差异。32例脾栓塞面积在40%-70%,3例80%-00%。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腹痛。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部分脾动脉分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象、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PSE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升高,脾脏回缩、脾静脉内径缩小,临床症状改善;超选脾中下极动脉分支栓塞法较脾动脉低压流控法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并发症少且轻。结论 PSE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可控,是目前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Seldinger法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 50例患者1~6月临床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白细胞及血小板3天后明显回升.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睥功能亢进疗效肯定,安全程度高、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增毅  关素安  刘记存 《当代医学》2009,15(17):335-336
目的评价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性的将导管插入脾动脉,造影并分析脾动脉分枝及胰腺、胃分枝情况。然后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脾动脉栓塞术。结果脾动脉插管成功率100%。23例患者共进行28例次栓塞,一次栓塞18例,二次栓塞5例。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内外周血细胞计数升至正常。所有病人术后脾静脉和门静脉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绝大多数患者出现栓塞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左上腹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于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处理.方法:2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均经皮穿刺行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并注意栓塞的范围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3例患者中22例血细胞成分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或恢复正常,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注意脾脏栓塞的范围,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控制腹胀,治疗腹水,加强保肝治疗及其它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丙肝肝硬化并发脾功亢进患者在脾栓塞术或脾切除术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丙肝肝硬化并发脾功亢进而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在行脾栓塞术或脾切除术,脾功能亢进改善3个月后,皮下注射90μg或135μg Peg-IFNα-2a,1周1次,并口服600~1000 mg/d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持续1 a疗程.在治疗过程中,第1,4,6,8,12周随访,以后每1个月对患者随访1次,停药后继续观察半年.治疗及随访期间观察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HCV RNA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停药后继续观察半年.结果丙肝肝硬化并发脾功亢进病人使用脾栓塞或脾切除术处理脾功能缓解后,应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63.88%.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在脾切除或部分脾栓塞术后给予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有较好的SVR,延缓了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进展,减少了肝衰竭及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对43例肝癌合并脾亢的患者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脾脏栓塞面积50%~70%。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并作配对t检验。结果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1个月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术前明显升高(t=11.315,P=0.000;t=11.486,P=0.000),术后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并发症,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能有效提高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缓解脾功能亢进,有助于肝癌治疗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继发性脾功亢进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及抗菌素,脾动脉远端小血管栓塞,观察PSE前后的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栓塞后外周血细胞较栓塞前不同程度升高.结论PSE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选择合适的病例及严格操作是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进入脾动脉,行部分性脾栓塞共17例,术前血小板和/或白细胞和/或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结果部分脾栓塞后1~2周血小板、白细胞超过正常范围并达峰值,术后2~3月仍明显高于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术后均有左上腹疼痛和发热。结论部分脾栓塞术既能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和门脉高压,又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对门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是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薛元领  杨泽云 《安徽医学》2012,33(11):1521-1522
目的通过临床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30例,采用Seldinger技术在患者的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至脾中、下极动脉,将明胶海绵颗粒注入其中,形成患者脾动脉远端部分性栓塞,范围大约为40%~50%。结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经过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表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具有明显的疗效,对患者的创伤小,掌握栓塞要求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例肝硬化脾机能亢进的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PSE治疗分析,认为:(1)超选择脾动脉是PSE成功的关键,以 RH管成功率高.(2)栓塞面积,单纯改善脾机能亢进,栓塞面积30%~40%为宜.既改善脾机能亢进,又降低门脉压力,栓塞面积60%~80%为宜.(3)部分性脾栓塞对降低门脉压力有一定的作用,但降压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