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比较。方法使用腹部超声探头频率2.5~5.0MHz,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6.0~7.5MHz。结果176例盆腔肿块中,阴道超声对肿块定性诊断准确的175例,准确率99.4%,腹部超声对肿块定性诊断准确的122例,准确率69.3%;术中共取出盆腔肿块187个,术前腹超发现137个,漏诊50个;术前阴超发现184个,漏诊3个。结论腹超、阴超联合应用,阴道超声可明显提高盆腔肿块的检出及定性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唐健群 《中外医疗》2011,30(17):167-168
目的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比较。方法使用腹部超声探头频率2.5~5.0MHz,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6.0~7.5MHz。结果 176例盆腔肿块中,阴道超声对肿块定性诊断准确的175例,准确率99.4%,腹部超声对肿块定性诊断准确的122例,准确率69.3%;术中共取出盆腔肿块187个,术前腹超发现137个,漏诊50个;术前阴超发现184个,漏诊3个。结论腹超、阴超联合应用,阴道超声可明显提高盆腔肿块的检出及定性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因食用受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婴幼儿肾结石、肾积水的发病率.方法 应用超声方法 对1000例出生后3个月-3岁的婴幼儿进行双肾超声筛查.结果 阳性率约为7.2%,肾结石共有55例,占5.5%,肾积水共35例,占3.5 %.结论 AP<11mm肾积水呈相对良性的过程,大多数可以自然消退.利用6.5MHz阴超探头检查所得的声像图最佳.  相似文献   

4.
超声对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部超声检查对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TOSHIBA-350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 MHz和7.5 MHz;患者仰卧位或向对侧偏斜,以7.5 MHz探头检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甲状腺、腮腺;以3.5 MHz探头取下颌角和乳突间的耳垂下斜横断面和下颌骨升支旁的斜冠状切面显示鼻咽部,测量并记录检查部位的声像表现,并对其作出超声诊断.所有肿大颈淋巴结均经活检取材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50例肿大的颈淋巴结病理诊断中,33例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7例淋巴瘤,2例肺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淋巴结结核,2例炎性淋巴结.超声诊断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为79.8%.结论 经颈超声检查鼻咽部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提供了简捷、方便的鉴别方法 ,提高了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术前超声对阑尾炎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林建军 《广西医学》2003,25(4):540-541
目的:评价术前超声对阑尾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OSHIBA-340、SSD-1400,探头频率3.5MHz,对转移性右下腹痛、脐周疼痛等62例患进行常规阑尾B超检查,术中、术后及时随访病人,将临床诊断、术前超声诊断、手术诊断、病理诊断相对比观察。结果:62例转移性右下腹痛、脐周疼痛等的病人,术前超声诊断率58/62,临床诊断率50/62,手术诊断率62/62,病理诊断率62/62。结论:术前超声对阑尾的检查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阑尾炎。  相似文献   

6.
朱道荣  龚新荣  艾均 《吉林医学》2010,31(2):163-16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及准确率。方法:选用3.5MHz凸阵探头和7.5MHz线阵探头,分别对80例健康人和113例患者进行右下腹超声对比检查,并与患者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5MHz探头正常阑尾显示率0%,病变阑尾显示率为43.4%;7.5MHz探头正常阑尾显示率为27.5%,病变阑尾显示率97.3%。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明显提高急性阑尾炎的阳性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超声在女性盆腔肿块的定性、定位诊断方面有着很高的准确性 ,但因盆腔肿块来源的多样性 ,声像图表现的复杂性及肠道气体的干扰 ,超声检查尚存在着一定的漏、误诊现象。本文回顾性分析 116例女性盆腔肿块的超声诊断情况 ,旨在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1 材料和方法116例女性盆腔肿块患者 ,年龄 2 2~ 86岁 ,平均 46 .3岁。应用 AL OKA SSD- 6 80超声诊断仪 ,经腹检查用 3.5MHz频率探头 ,经阴道检查用 5 MHz频率探头。 5 8例经腹检查 ,5 8例经腹和经阴道同时检查。常规检测子宫、卵巢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后 ,对盆腔肿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加压法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5~7.5)MHz的低频凸阵变频探头及(9~12)MHz的高频线阵变频探头,对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低频超声探头联合逐级加压法进行检查,观察阑尾形态、大小、壁层次结构及血流分布情况,分析声像图特点,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8%。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加压法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可以提供较高的影像学依据,有很高的实用辅助检查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主诉首发症状依次为黄疸29例(44.62%),上腹隐痛15例(23.08%),上腹饱胀不适8例(12.31%),腹部肿块5例(7.69%),腰背痛4例(6.15%),全身消瘦4例(6.15%)。辅助检查的阳性诊断率B超为75.38%(49/65)、CT为81.97%(50/61)、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为91.67%(11/12)。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0.4%。结论重视胰腺癌的早期非特异性症状,合理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及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阴道超声观察子宫肌腺病声像图特征 ,确定其声像图诊断标准 ,以提高子宫肌腺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采用 Aloka SSD- 65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 ,阴道探头频率 5.0 MHz观察55例子宫肌腺病的阴道超声声像图五种直接 /间接征象 (简称阴超直接 /间接征象 ) ,全部病例经过手术后剖视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术前阴道超声诊断正确者 50例 ,误诊 2例 ,漏诊 3例 ,诊断准确率 91 % ,误漏诊率 9%。结论 :阴道超声对子宫肌腺病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叶细容  江峰  张颖 《吉林医学》2014,(13):2757-2759
目的:探索经腹部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对早期不同部位的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就诊的126例异位妊娠患者行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非手术者药物治疗后β-HCG值下降并复查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输卵管妊娠经腹部超声检测63例,诊断符合率58%,经阴道超声检测106例,诊断符合率98.1%,输卵管以外其他部位异位妊娠TVS检出率亦高于TAS检出率。输卵管异位妊娠的TAS、TVS图像表现为附件区非特异性包块,TAS检出附件包块的敏感性与包块的大小相关,对鉴别胎囊型和直径较小包块型宫外孕的检出能力,TVS较TAS检测准确性高。但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应用,进一步提高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经阴道及腹部超声对盆腔肿块的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菊莉 《吉林医学》2010,31(15):2170-2171
目的:探讨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MHz,阴道探头频率5~9MHz,观察188例盆腔肿块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进行总结及比较分析。结果:188例盆腔肿块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188例,与临床病理相符170例,检查出各类肿块202个;经阴道超声检查171例,与临床病理相符168例,检查出各类肿块199个。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盆腔包块的诊断准确性及定性、定位方面均有经腹部超声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郭维  陈恩  韦保林  傅金阶  罗晓曙 《海南医学》2014,(21):3166-316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为宫外孕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6例经手术或保守治疗确诊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卵巢子宫旁有无异常,并对比阴道超声检查、经腹部B超检查以及二者联合检查宫外孕的阳性率及漏诊率情况。结果经腹部B超检测卵黄囊、胎芽、心搏和盆腔积液等阳性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为宫外孕者101例,诊断符合率为95.28%,漏诊5例占4.72%;单纯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79例,诊断符合率为74.53%,漏诊27例占25.47%;单纯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宫外孕者82例,诊断符合率为77.36%,漏诊24例占22.64%,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与单纯腹部超声和单纯阴道超声比较,其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和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可显著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诊断手段,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金丽梅 《中外医疗》2016,(19):182-183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0—2015年该院收治的22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110,利用经腹部彩超进行诊断)和观察组(n=110,利用经阴道彩超进行诊断),对两组子宫肌瘤检出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病例检出率99.1%与对照组88.2%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瘤总数检出率经统计比较,观察组97.8%明显高于参照组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漏诊情况.方法 应用经阴道超声对50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检查,均经腹腔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经阴道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90%(45/50).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彩色血流测定可提高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准确率,能发现临床症状不典型、经腹部超声未发现或不能确定的早期异位妊娠包块,但仍有漏诊病例.分析漏诊原因,进一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冯晓曦 《河北医学》2016,(9):1416-141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诊断输卵管炎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及临床综合检查结果相比较,判断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综合分析经阴道超声在诊断输卵管炎性疾病方面的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56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确诊,44例患者以药物治疗后临床体征确诊。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及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比较,两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5.5%与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值<0.05);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类型患者的输卵管炎性疾病检出率,21例肥胖患者经阴道超声检出率为92%,经腹部超声检出率为47.6%;31例腹部瘢痕者经阴道超声检出率为91%,经腹部超声检出率为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值<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炎性疾病具有准确率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快捷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联合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26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别行经阴道二维超声、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比较。结果二维超声检查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6.7%,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8.5%。后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结果的真实性显著优于前者(P〈0.05)。结论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阴道B 超与腹部B 超检查对瘢痕子宫妊娠的诊断比较。方法 选择2012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83 例,对83 例患者采取阴道B 超以及腹部B 超检查,比较2 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确诊率、漏诊情况,并观察不同类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 阴道B 超检查确诊77 例、误诊6 例,确诊率为92.77%,腹部B 超检查确诊66 例、误诊17 例,确诊率为79.52%,2 种检查方式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B 超检查误诊6 例,误诊为黄体破裂出血2 例、炎性包块4 例,腹部B 超检查误诊17 例,误诊为残角子宫妊娠9 例、黄体破裂出血3 例、炎性包块5 例。结论 采用经阴道B 超对于瘢痕子宫的确诊率高于经腹部B 超,在临床工作中,可联合运用经腹部B 超与经阴道B 超检查,对超声图像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应结合血HCG 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确诊率以及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 4月—2018年4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诊断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142例。术前均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及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分析对切口孕囊型、包块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结果,并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52例患者确诊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其中切口孕囊型22例,包块型13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17例。经阴道二维超声阳性诊断符合率为55.74%(34/61),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5.45%(47/55),2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2种 检查方法检查切口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包块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确诊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应用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符合率高,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邹雁冰  张莉 《广州医药》2011,42(3):39-41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行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TVS及TAS+TVS对宫外孕的检出率远较TAS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外孕包块的检出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宫外孕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