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在重症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因呼吸衰竭在ICU中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成rHGH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常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治疗,rHGH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GH。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总蛋白、白蛋白、最大吸气压、自主潮气量的变化,比较两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期间rHGH组的总蛋白、白蛋白、最大吸气压及自主潮气量增加明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及胰岛素的用量rHGH组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GH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脱机成功率明显增加,病死率降低显著(P〈0.05)。结论重症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rHGH能提高脱机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3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3例常规治疗,B组20例在A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淋巴细胞总数(Tic)、IgA、XgG及IgM及住院时间、撤机时间、病死率。结果 A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Hb、Tp及Alb等营养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免疫指标中,Tic及IsA在A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而在B组治疗后有显著提高(P〈0.05);IgG及IgM在A组治疗后显著下降,而在B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A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营养支持在治疗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能有效地改善营养指标,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大大缩短了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对SmartCare/PS(SC)脱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C脱机患者分为A(简单脱机)、B(困难脱机、延迟脱机)两组,进行SC实际成功率的比较。对SC提示与实际脱机成功一致组(实际成功组)和SC提示成功但实际脱机失败组(实际失败组)的呼吸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SC实际脱机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实际失败组的RR快,Vt、MIP等均显著低于SC实际成功组;RSBI各时间段等均高于SC实际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应用于简单脱机准确率高,而对困难脱机、延迟脱机应用SC脱机准确性偏低,需结合MIP、RSBI的动态变化以提高实际脱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治疗效果.方法 3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rhGH组(17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营养支持,rhGH组除营养支持外,还从上机第1日始每日皮下注射rhGH 8U,至顺利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糖的变化,观察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存活率.结果 rhGH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rhGH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hGH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进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给予rhGH能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有助于脱机.  相似文献   

5.
李文翔 《中外医疗》2013,32(5):40-40,42
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患者有创通气拔管后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9年3月—2012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行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有创通气拔管后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脱机成功率较高,VAP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有创通气拔管后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利于成功脱机、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对ICU内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脱机的意义。方法:268例因各种病因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期间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与124例撤机训练期间未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肠外营养支持组营养支持后有关营养状况的指标明显改善,负氮平衡减轻(P<0.05)。撤离呼吸机的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呼吸机参数条件降低(P<0.05),该组脱机平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质量和功能,有利于早期脱机。  相似文献   

7.
李哲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7):413-414
目的评价不同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N,10例)、肠外营养(PN,11例)、PN+EN序贯治疗(14例),监测各营养组问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比较。结果机械通气开始时各营养组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治疗7天后EN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IgA均高于其他组(P〈0.05),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对于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EN更符合生理状态,更能有效地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提高撤机的成功率,并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重症监护室COPD患者机械通气困难脱机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桓台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对成功脱机组与困难脱机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得数据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6.43)、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20分(OR=10.39)、白蛋白<25 g(OR=3.86)、BNP>6000 pg/L(OR=25.67)、感染因素(CPIS)评分>10分(OR=5.17)、PCO2>90 mmHg(OR=2.89)为影响AECOPD患者顺利脱机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8.39)、白蛋白(OR=5.96)、BNP(OR=28.92)为影响AECOPD患者顺利脱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在ICU行机械通气COPD患者中,年龄、白蛋白、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BNP均是影响患者脱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对呼吸机撤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机械通气(MV)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血清瘦素水平对呼吸机撤离的影响。方法 33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住院男性患者,于停机前分别进行营养状况参数及血清瘦素(Lep-tin)水平测定。营养参数包括: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长(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根据撤机结果,将停机后48 h内无需重新插管带机者纳入撤机成功组,否则为撤机失败组。结果①COPD撤机失败组的营养参数TSF、MAMC、ALB、PA、TRF、TLC明显差于撤机成功组(P〈0.05);血清瘦素水平也明显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②33例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为66.7%,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0.6%;营养不良者的撤机成功率为50.0%,而营养正常者的撤机成功率为92.7%,营养正常者的撤机成功率高于营养不良者(P〈0.05);③营养参数以正常参考值的90%为界,将所有可能相关的测量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有3项指标TSF〈7.5mm(OR=9.643,P〈0.01)、MAMC〈22.5cm(OR=7.875,P〈0.05)、PA〈0.16g/L(OR=2.100,P〈0.05)为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撤机失败者的营养状况及血清瘦素水平差于撤机成功者,而且营养正常患者撤机成功率高于营养不良者,推测营养状况及血清瘦素水平可能是影响撤机结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机械通气(MV)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的相关性。方法 33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住院男性患者,于停机前分别进行血清瘦素(Leptin)水平、营养状况参数及呼吸肌力的测定。营养参数包括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长(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呼吸肌力指标包括最大吸气负压(MIP)、0.1s末闭合气压(P0.1)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有无相关性。结果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参数的相关性,血清瘦素与TSF、MAMC及TLC呈明显正相关(P〈0.05)。血清瘦素与MIP呈正相关(P〈0.05),血清瘦素与RSBI呈负相关(P〈0.05)。营养参数与呼吸肌力指标的相关性,TSF与MIP呈正相关(P〈0.05),TSF与P0.1负相关(P〈0.05);MAMC与MIP正相关(P〈0.05),MAMC与P0.1和RSBI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蛋白PA与MIP、P0.1、RSBI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瘦素水平与大多数评价营养状况的参数及呼吸肌力指标有相关性,瘦素对行机械通气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起生理性调节作用。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提示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呼吸肌力,促使及时成功撤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iPAP配合经鼻声门下痰液吸引及有创无创序贯不同机械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本院就治的37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机械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给予BiPAP配合经鼻声门下痰液吸引通气,B组19例给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及撤机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撤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械通气治疗后B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机械通气方法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较好,但序贯通气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36例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均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模式PSV+SIMV;待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PSV水平降至11-12cmH20之间,拔出COPD患者气管内插管,然后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按照患者呼吸频率改变PSV水平,待病情平稳后可继续降低PSV水平,在9cmH,O后可停用呼吸机。观察组:36例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平稳,按照PSV方式脱机,PSV水平降低至5—8cmH,O时,进行拔管脱机。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总通气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且VAP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NIPPV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撤机成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患者VAP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VV+[自主呼吸与目标容量通气的结合,由两种不同的以容量为目标的呼吸方式组成:压力调节容积控制(VC+)和容量支持通气(V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COPD急性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63例,机械通气支持24h以上。首先应用辅助.控制(A/C)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2~4h,获得适合于患者的基础通气参数,同时测定基础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稳定2~4h后随机选用Bilevel,VC+或A/C通气模式,三种通气模式下设置同样参数,相应分为Bilevel组、VC+组和A/C组。Bilevel组在撤机过程中,在每一个压力水平,分别予以Bilevel模式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相应分为Bilevel组和PSVl组。VC+组在撤机过程中,将通气模式先后调整为VS模式和PSV模式,相应分为VS组和PSV2组。每种模式持续30min,稳定后测定通气功能和血气参数,同时监测肺力学指标。结果 在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初期,Bilevel,VC+下的气道峰压较A/C时的气道峰压明显降低,而顺应性较A/C时高。Bilevel和A/C对患者的肺泡通气和氧合改善的效应无明显差别。循环功能和血气各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撤机过程中,Bilevel,VV+产生的效应与PSV基本相同,其呼吸形式和血气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Bilevel和VV+模式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较A/C时的气道峰压低,顺应性高,撤机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和PSV基本相同,故可用于COPD急性呼吸衰竭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86例达到有创通气治疗指征的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3例)通过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43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达到撤机条件所需的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增高(93.0%vs74.4%,P〈0.05),操作用时少[(3.06±0.87)min vs(4.22±0.91)min,P〈0.01];患者耐受率高(76.7%vs51.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2.6%vs 58.1%,P〈0.05);血气分析(SaO2、PaCO2)首次达标所需时间[(25.38±10.15)h vs(32.12±11.62)h,P〈0.01]及达撤机条件所需时间[(3.22±1.46)d vs(4.37±1.61)d,P〈0.01]均较短。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对治疗有更好的耐受性,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11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2周后治疗结果[无创通气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记录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气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首次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CA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气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治疗方案能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可拉明以及经面 (鼻 )罩BiPAP呼吸机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的合理应用。方法 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病人 ,在使用可拉明或 (和 )经面 (鼻 )罩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前后测血气分析。结果 A组 10例呼吸频率较慢 ,经可拉明静滴后血气分析及症状明显好转 (P <0 .0 1) ;B组 17例呼吸频率较快 ,可拉明静滴后血气分析及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P >0 .0 5 ) ,经面 (鼻 )罩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后缓解 (P <0 .0 1) ;C组 6例经面 (鼻 )罩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后病情稍好转 ,但PaCO2 不稳定或下降至一定水平后无进一步缓解 (P >0 .0 5 ) ,呼吸频率减慢 (P <0 .0 1) ,加用可拉明后血气分析及症状明显好转(P <0 .0 1)。结论 呼吸频率较慢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使用呼吸兴奋剂疗效较好 ,呼吸频率较快的病人使用呼吸兴奋剂效果差 ,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后症状好转 ,少数病例经BiPAP面罩通气治疗后症状好转不满意 ,若呼吸频率也减慢可适当加用呼吸兴奋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6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后、撤机前后的PH值、PaO2、PaCO2的改变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后较通气前动脉血PH值及PaO2均有提高,PaCO2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对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选择时机。方法对62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机械通气组(A组)和延迟机械通气组(B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气道分泌物引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后A组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B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符合有创机械通气指征的患者早期进行气管插管,有助于改善呼吸衰竭、减少有创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三种不同撤机方式[GCS评分、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S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撤机方式随机分为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SBT组,每组各40例。3组均采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方式(SIMV+PSV)行机械通气。GCS评分组待GCS评分达15分,稳定2 h至窗口期出现;感染控制窗组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SBT组待SBT成功后,拔除气管导管改无创通气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3组患者机械通气前通气及氧合指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重新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GCS评分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均〈0.05),感染控制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SBT组(P均〈0.05);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均低于SBT组(P均〈0.05),但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新插管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GCS评分撤机方式治疗可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可减少VAP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法联合常规撤机方式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撤机条件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方式进行撤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益气法,气阴两虚、阳气虚衰者分别予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50ml静滴,2次/d(bid),7~1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撤机成功病例撤机时间及撤机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48h再次机械通气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均〈O.05);两组撤机成功病例比较,治疗组撤机后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而且撤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法联合常规撤机能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氧合;能缩短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