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应用快速筛查法对发热及不发热的成人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进行检测并结果分析,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及分布情况,为流感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对860例不发热呼吸道疾病成人患者和发热门诊407例发热成人患者鼻咽分泌物样本进行Flu A和Flu B的快速筛查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发热病人Flu A检出率为9.5%,Flu B检出率为4.4%,发热病人Flu A检出率为32.9%,Flu B检出率为5.2%。发热病人的Flu A检出率明显高于不发热病人(P<0.01),而Flu B检出率二者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lu A和Flu B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并且能够共同流行,发热是其感染的重要症状之一,应用流感快速筛查的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快速筛查方法对成人和儿童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肺炎支原体(MP)进行检测并结果比较,以了解三种病原体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及分布情况。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2月间呼吸科408例呼吸道疾病成人患者和儿科279例呼吸道疾病儿童患者鼻咽分泌物样本,进行Flu A、Flu B、MP的快速筛查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人患者Flu A检出率为2.5%,Flu B为0.2%,MP为6.4%;儿童患者Flu A检出率为8.2%,Flu B为2.9%,MP为17.6%。儿童患者的三种病原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成人患者(P<0.01)。结论:Flu A、FluB、MP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儿童是易感人群,检测数据对探讨本地区三种病原体的流行及分布情况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多种检测方法对临床常见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方法评价,为临床提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因诊断依据。方法:应用APAAP法、PCR法检测常见4种8型呼吸道病毒和MP病原,同时应用GICA法对流感病毒、快速培养法对MP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441例样本中,病原体检出率为59.2%,其中混合感染率占阳性患者的36.8%。其中应用GICA法检测Flu A和Flu B与APAAP法总体一致率分别达90.0%和76.9%(Kappa值<0.75,一致性不理想),培养法检测MP与PCR法总体一致率达88.4%,(Kappa值<0.75,一致性不理想)。结论:非典型病原体是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应用APAAP法、PCR法的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的依据,但GICA法的检测敏感性和MP快速培养法的特异性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季节流行特点,为临床实施行之有效地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该院2015 年1 月-2015 年12 月3 461 例0~12 岁ARI患儿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IgM抗体。结果3 461 份血清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9.17%,最常检测到的病原体是FluB(51.1%)、FluA(36.38%)、MP(25.14%)和RSV(9.04%)。FluA、FluB和MP 感染无明显季节性,检出率整年均较高;RSV 呈现流行高峰在冬、春季;ADV和CP 为春、夏季多发;PIV和LP发病率终年较低。随年龄增长RSV发病率下降,而其他病原体则相反。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1 627 例,占47.01%;混合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FluA+FluB和FluA+FluB+MP。结论淮安地区2015 年8 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达69.17%,以FluB检出率最高;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流行季节各有不同;伴随年龄的增长RSV 阳性率降低,而其他病原体阳性率则逐步增长;以FluA 和FluB 的混合感染为最多见;早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将有助于儿科医生诊治和控制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重实时荧光PCR法联检13种呼吸道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4月共312例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集咽拭子及深部痰液样本,均接受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分析上呼吸道疾病及下呼吸道疾病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结果 在312份呼吸道样本中有274份检测到病原体,检出率为87.82%,其中有59份(阳性占比21.53%)样本中检测到两种及以上病原体。上呼吸道疾病共42例,检测到病原体33例,检出率为78.60%,病原体核酸检出率前三位为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鼻病毒。下呼吸道疾病共270例,检测到病原体241例,检出率为89.30%,病原体核酸检出率前三位为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结论 通过多重实时荧光PCR法对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进行核酸检测,能辅助临床快速定位病原体,确定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婷花 《西部医学》2013,44(1):46-47
目的应用多种检测方法对临床儿童患者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方法评价,为临床提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因诊断依据。方法应用IFA法检测儿童常见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同时应用GICA法对流感病毒抗原、快速培养法对MP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453例样本中,9种IgM抗体总共检出94例,阳性率20.8%。其中应用GICA法检测FluA和FluB抗原与IFA法检测抗体总体一致率分别达98.9%和99.6%(Kappa值〉0.75,一致性满意),培养法检测MP与PCR法总体一致率达97.6%(Kappa值〉0.75,一致性满意)。结论非典型病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应用IFA抗体检测、流感病毒GICA抗原检测、MP快速培养法能够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钱雄杰  沈昊 《吉林医学》2013,34(19):3808-3809
目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患儿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儿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分析病毒感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以及其与外周血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提取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2(PIV2)、副流感病3(PIV3)、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结果:1 430例URTI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53.78%,563例LRTI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18.12%。结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进行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对早期明确病原体,合理用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剑鸿 《中外医疗》2013,(22):15-16
目的研究分析直接免疫荧光法用于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方法该院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230例,将其分为成人组(105例)和儿童组(125例),均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法对7种病毒抗原进行检测,其中包括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副流感病毒2、副流感病毒3、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结果 230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出呈阳性85例,检出率为37.0%,其中最高为呼吸道合胞病毒50例(21.7%),其次为流感病毒A(16例,6.9%)、流感病毒B(14例、6.0%)。呼吸道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其中儿童组检出阳性55例,阳性率为44.0%,明显高于成人组(30例,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的最高检出率均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别为27.2%和15.2%。结论呼吸道感染与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副流感病毒2、副流感病毒3、合胞病毒、腺病毒等7种病毒密切相关,直接免疫荧光法可对其进行快速检测,并且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易于标准化,能满足实验室对病毒检测要求,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与桂北地区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75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756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中,检测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342例,阳性率为45.2%,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最高(40.0%),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ifuB)(7.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噬肺军团菌1型(LP)阳性率为第3、4位,阳性率分别为4.0%和3.8%,腺病毒(Adv)阳性率为2.8%。本地区喘息性疾病儿童感染MP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在春季检出率较高,ifuB在冬季和春季检出率较高。47例患儿同时检测出2种以上非典型病原体,且主要为MP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41/47,87.2%)。8 d~6个月组IgM抗体的总检出率为16.3%,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原体IgM抗体检出率最高(66.4%),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61.0%),最低为毛细支气管炎(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北地区儿童喘息性疾病与感染关系密切,主要病原体是MP、ifuB、RSV和LP;MP和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董玉琳 《中外医疗》2012,31(33):170+172-170,172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性感染病原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病原体抗体,分析该院621例8岁以内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和副流感病毒(HPIVs)1、2和3型等九类病原体的IgM抗体。探讨其在防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结果两种及以上抗体阳性病例19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47.65%。其中,0~5岁患儿混合感染病例150例,占总阳性例数的37.03%,MP合并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90例。0~5岁患儿组混合感染显著高于5岁及以上组。结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仍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单纯CAP在临床治疗上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拟从分析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谱和临床特征与单纯CAP的差异来探讨此问题。目的 分析成人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毒谱特点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CAP患者223例,采集CAP患者的咽拭子,应用多重巢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multiplex RT-PCR)检测8种(10型)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将CAP患者分为病毒阳性组和病毒阴性组,分析病毒阳性组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采集病毒阳性、病毒阴性CAP患者及社区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各24份,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IL)-6、IL-8、IL-10、干扰素(INF)-γ、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 223例CAP患者中61例(27.35%)患者病毒检测阳性,其中单病毒感染58例(26.01%),多病毒感染3例。单病毒感染包括22例(9.87%)流感病毒A(Flu A)、14例(6.28%)鼻病毒(RhV)、9例(4.03%)流感病毒B(Flu B)、5例(2.24%)腺病毒(ADV)、2例(0.90%)冠状病毒(CoV)、2例(0.90%)呼吸道合胞病毒A(RSVA)、2例(0.90%)偏肺病毒(MPV)、1例(0.45%)博卡病毒(BoV)、1例(0.45%)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型(RSVB)。根据年龄分为非老年(≤65岁)组和老年(>65岁)组,两组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患者四季均会有病毒感染,冬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病毒主要有Flu A、RhV、Flu B。按照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为病毒阳性组和阴性组,病毒阳性组死亡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毒阳性组死亡患者均为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进一步将呼吸道病毒阳性组分为流感组(包括Flu A和Flu B)和非流感组,发现流感组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非流感组,流感组死亡率高于病毒阴性组(P<0.05)。影像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病毒阳性组双肺病变、多肺叶病变、斑片状渗出影比例高于病毒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结果显示,病毒阳性组IL-10水平高于病毒阴性组。结论 上海闵行地区CAP患者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较为常见,检出病毒以Flu A、RhV和Flu B为主,其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合并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死亡率增加,病毒阳性患者影像学多表现为双肺病变、多肺叶病变、斑片状渗出影,病毒阳性患者IL-10血清浓度明显升高,以上结果对于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青海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平台,了解西宁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细菌病原谱构成,提高我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能力,为国家建立实验室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和传染病防控提供快速、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方法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方案要求[1],于2010年4月~2011年12月对西宁市2家哨点医院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军团菌(LP)、百日咳杆菌(BP)、肺炎衣原体(CT)、肺炎支原体(MP)6种呼吸道病原菌多重PCR检测。结果检测咽拭子标本126份,阳性率为46.83%(59/126),其中SP为28.57%(36/126)、HI为24.60%(31/126)、MP为0.79%(1/126),混合感染9例(7.14%);未检出CT、LP及BP。结论西宁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细菌类病原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支原体为主。发病人群以<5岁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快速检测方法对出现呼吸道症状的新兵行肺炎支原体(MP)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部队5个营区新兵中出现咳嗽、咳痰、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398例患者的咽部分泌物,应用快速培养法检测MP抗原,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腋温≥37.3℃或抗原阳性的新兵MP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MP抗原阳性率4.27%;快速培养法检测MP抗原与IFA法检测同一患者相应的IgM抗体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籍贯、不同营区的新兵MP恢复期IgM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是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快速培养法、IFA法能够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可以作为诊断MP感染的优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维生素D(VitD)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呼吸道十一联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14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11项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FluA)、流感病毒B型(FluB)、副流感病毒(PFlu)、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柯萨奇病毒B型(CoxB)、柯萨奇病毒A型(CoxA)和嗜肺军团菌(LP)等;同时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样本的VitD水平.结果 414份标本中共有214份检出病原体IgM(51.69%),检出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FluB、FluA及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13%、23.19%、13.77%.在IgM抗体阳性病例中,17.63%的患儿发生单一感染,34.06%的患儿为混合感染.IgM抗体阳性组的VitD水平(中位数23.60 ng/mL,3.37~71.50 ng/mL)与阴性组(中位数23.95 ng/mL,3.00~81.70 ng/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tD偏低组与VitD正常组之间总感染阳性率、单一感染阳性率和混合感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itD偏低组与VitD正常组之间FluB、FluA及MP Ig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与VitD之间无相关性(r=0.005,P=0.912).结论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可能与VitD水平降低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甲流和乙流阳性感染患儿的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研究,协助开展传染病门诊预诊。方法 以2013年1月—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基本信息、鼻咽拭子及血常规检验数据,采用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基于Logistics回归和GBDT模型构建辅助诊断模型并计算特征值,以ROC曲线、AUC值和模型概率预测箱型图等指标作为模型性能判断标准。结果 经鼻咽拭子确诊为单甲流阳性38 094例,单乙流阳性24 792例,甲乙流合并215例,共计63 101例。共纳入25个指标作为模型特征值。基于Logistics模型和GBDT模型构建的甲流辅助诊断模型AUC值分别为0.877和0.884,前5位重要特征为年龄、单核细胞百分比、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和C反应蛋白;乙流模型AUC值分别为0.895和0.902,前5位特征为年龄、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细胞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GBDT效果均好于Logistics模型,且在鉴别单乙流阳性病例时性能最佳(AUC=0.902)。结论 本研究建立起基于血常规检验数据的儿童甲乙型流感AI辅助诊断模型,可在诊前较为准确地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人群中识别甲流和乙流感染阳性患儿,迁移性好,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诊前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