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在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行分析23例气管异物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误诊为支气管炎11例,支气管肺炎7例,毛细支气管炎3例,局限性肺炎2例。均在上级医院行基础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手术,均在支气管镜下顺利取出异物,异物位于总气管1例,右支气管10例,左支气管12例。异物为花生米9例,黄豆7例,西瓜子3例,葵花籽1例,塑料片1例,炎性肉芽2例(属内生性异物)。结论对患有反复发作或疗效不佳的局限性肺炎、气管炎的儿童,不必强调是否有异物史,均应怀疑有气管异物。  相似文献   

2.
李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31):125-126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在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误诊为支气管肺炎11例、支气管炎8例、右肺中叶综合征4例、支气管哮喘3例、右下肺大叶性肺炎2例、支气管扩张2例。均在基础麻醉下行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下顺利取出异物。结论对反复的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不张、甚至肺脓肿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即使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均应怀疑有气管、支气管异物。  相似文献   

3.
邝少盛   《中国医学工程》2013,(8):32-32,36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并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以来收治2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病例,分析误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 15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炎,3例急性咽喉炎,1例食道异物,1例小儿哮喘,所有病例入院前没有明确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经我科手术治疗后16例能完全取出异物,3例只能部分取出,1例虽取出异物,但术后昏迷不醒1周,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临床急症,诊治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细心的体格检查,提高警惕,完善影像学检查,及时诊断、减少误诊率,尽早手术,同时需要家长们密切配合,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抢救成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14例小儿气管异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颖  朴贞淑  李莉萍 《吉林医学》2006,27(7):786-786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和对气管异物作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自1990年~2005年期间共收治小儿气管、支气管114例进行有效诊治,并对51例误诊病例进行探讨。其中①男79例,女35例;男:女=2.3:1;1.5岁以内54例,2岁33例,3岁12例,5岁7例,5岁以上8例。②有明显异物吸入史79例,无明显异物吸入史35例。③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2h,最长9个月,1周内来诊者82例占72.8%。平均住院6.5d。④植物性异物103例。⑤异物位置:声门下、总气道、右支气管、左支气管,其中左右支气管比例最大。结果:本组病例确诊后,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108例,3例自然咯出,2例去外地,1例因术中异物转位窒息死亡。114例中51例误诊,基层误诊49例,本院误诊2例。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误诊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异物史,对长期反复性“发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病因了解不够详尽,对X光检查缺乏分析。  相似文献   

5.
儿内科小儿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儿内科小儿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并总结小儿气管异物的应急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内科20例小儿气管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影像资料及紧急处理方法.结果 20例小儿气管异物误诊患儿中,18例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和肺炎,2例被误诊为食管异物和急性喉炎.20例患者经我院手术治疗取出异物后痊愈.结论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临床急症,结合临床病史和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可以降低漏诊、误诊率;及时诊断、尽早手术,对确保抢救成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军  赵祯 《西部医学》2011,23(6):1113-1114,1116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异物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婴幼儿(83.33%),男女之比为2∶1,右侧(41.67%)略高于左侧(48.33%),以食物性异物为主(86.67%);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影像学检查对深部异物有较高的漏诊率,易造成误诊误治。12例深部异物经电子支气管镜取出,48例气管、Ⅰ级支气管异物经电子支气管镜定性定位后由硬质气管镜取出,合并的肺炎、肺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在异物取出后经支气管灌洗、抗感染等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深部支气管异物治疗及双侧肺段上叶开口内硬质气管镜无法窥及的死角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容易发生窒息、气管及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肺气肿、脱水、全身衰褐等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危及患儿生命。我科1994年1月~1998年7月诊治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94例,均获痊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中,男59例,女35例,年龄6个月~612岁,3岁以下占894%,异物发生至就诊时间为1h~2个月,其中异物为花生仁51例,瓜子24例,其它19例,右侧支气管异物45例,左侧13例,气管异物36例。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都采用全麻,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13 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东  谈柏浓 《广州医药》2002,33(2):23-25
通过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进行总结,回顾分析5例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表明小儿进食时哭笑打闹是其主要病因,主要临床症状有剧烈呛咳、发绀、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及时胸片及支气管镜检查可减少漏诊和误诊,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是取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主要方法,是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a来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35例,均行CTVB及FB或手术治疗确定诊断,两者对照分析研究。结果:64排螺旋CT扫描并经仿真内窥镜技术确诊病例中,气管支气管异物35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0例,左侧支气管异物5例,主支气管异物1例,双侧气管2例。合并肺炎13例,肺不张16例,肺气肿13例。所有病例结果经临床确诊与CTVB结果全部符合。结论:64排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异物取出的术前评估、术式选择、手术入路等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分析,归纳出临床本病误诊的几种原因:(1)忽略或不熟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胸部X线征。(2)过于强调X线检查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意义,由于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而误诊。(3)未能准确获取异物吸入史。(4)经验不足,支气管镜检未发现异物而放弃支气管异物的诊断。(5)体查不认真,未作必要的临床检查。(6)异物吸入后,阻塞症状不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及CT表现,探讨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硬支气管镜钳取证实或手术证实的18例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分成急性组和慢性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症状、异物性质及位置、CT表现。结果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18例,急性组6例,慢性组12例,有明确异物吸入史者7例,CT直接显示异物者10例,发现肺叶或肺段炎症11例,肺不张4例。结论急性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多数病史明确,CT容易正确诊断;慢性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由于无明确病史,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为肺炎、肺部肿瘤等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作用。方法:对9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异物多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82.3%),男女之比65∶31,吸入异物的位置右侧(57.3%)高于左侧(32.3%),以植物性异物为主(87.5%)。9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1例转外院由硬质支气管镜取出,合并的肺炎、咯血、肺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在异物取出后经对症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作为诊治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肺炎虽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但临床误诊亦非个别病例。我院自1977~1987年共收治9962例,现将其中误诊误治者分类分析如下,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一、支气管异物误诊为肺炎例1 男,12岁。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4天入院。否认异物史。胸透示双肺炎症,左肺不胀。经抗生素、强心、吸氧等治疗病情反复、阵发性咳嗽,吐粘痰、气急、发绀,疑支气管异物,在支气管镜窥视下见一塑料园柱笔帽嵌顿在左主支气管内,取出异物,痊愈。讨论本院10年内因支气管异物误诊为肺炎收入院12例,主要因家长或医师忽略异物史,对婴幼儿支气管,肺内异物的临床经过和特点认识不足而致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以及支气管镜对其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误诊的成人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胸部X线和CT表现、支气管镜下特征以及钳取成功方法。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肺炎、肺癌等呼吸系统常见病,胸片或胸部CT仅有9例(9/54)可见异物征象,误诊时间1个月-3年。结论成人支气管异物易误诊,应予重视,支气管镜是诊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3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 38例中,男25例,女13例,男:女=1.9:1。3岁以内者34例(89.5%)。误诊病种主要为肺炎16例(42.1%)及气管、支气管炎13例(34.2%),其次为肺气肿5例(13.2%),胸膜炎2例(5.3%),肺脓肿1例(2.6%),食管异物1例(2.6%)。误诊时间3d~1年,平均17d。异物种类且多为植物性异物33例(86.8%),误诊率为25.9%。结论 该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有:医生临床经验不足,未能明确异物吸入史或被忽视;医师只重视并发症,忽视原发病而误入别科诊治;X线检查未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因此,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气管与支气管异物误诊误治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 ,多数发生于 3岁以下的儿童 ,常常因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处理而导致严重后果 ,且近年其发生率逐渐上升[1 ] 。为了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误治原因 ,避免误诊、误治和使患儿及时获得正确的治疗 ,对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2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 45例中误诊、误治并经小儿气管镜诊断和钳取治疗的 2 7例 [60 % ( 2 7/ 4 5 ) ]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 ,以期能提高诊治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水平。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 ,年龄 6个月~ 1 2岁…  相似文献   

17.
鲍晓红 《吉林医学》2011,(33):7106-7106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为肺炎的原因,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进行就诊的小儿气管异物误诊患儿30例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中有16例(53.33%)为2次取出异物,1例(3.33%)经手术取出,全部患者无一例死亡报告。结论:具体的确诊一定要依据影像学来分析,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临床可疑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全部经螺旋CT检查,并结合多平面、表面遮盖法及CT仿真支气管镜等重建图像进行诊断。结果: 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15例:螺旋CT全部直接显示其本身及所在段支气管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所致的间接征象,其中肺气肿11例(伴纵隔移位6例),肺不张1例,纵隔双边影10例,肺炎4例;无异物8例:与临床相符7例;螺旋CT检出率100%,准确率95.65%。结论: 螺旋CT能直接显示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对指导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81例不典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素英 《中国医刊》1999,34(5):42-43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急症,误吸异物后及时诊断很重要,国内外均有误诊报道,最长达18年之久[1]。1988~1998年我科收治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324例,其中延误诊疗时间1个月以上者281例(占85%),为探讨误诊原因,提高诊疗水平,将281例...  相似文献   

20.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多见于 5岁以内婴幼儿。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透X线的金属性异物 ,另一类可透X线的非金属性异物。对于前者可通过X线检查直接观察到异物的大小 ,形态及停留的部位 ,其诊断较容易 ,而后者通过X线检查不能直接观察到 ,只能通过不同的X线间接征象加以分析 ,从而做出正确诊断。因此 ,如何通过间接X线征象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性异物 ,对于及早诊断 ,及时治疗 ,避免误诊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自 1990年以来经X线诊断并通过气管支气管镜证实的 2 5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