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氯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明秋  王新伟  张葳 《黑龙江医学》2001,25(11):830-831
本文对 4 8例肾性高血压以氯沙坦治疗 ,结果表明氯沙坦不但降压效果良好 ,而且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氯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比 ,不产生咳嗽的副作用。氯沙坦的降压效果不随用药时间延长而蓄积 ,对轻、中度肾功不全及老年患者 ,无需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2.
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30例,服氯沙坦50mg,每d1次,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氯沙坦能明显降低24h和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舒张压及血压负荷。结论:氯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能24h平稳降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分为两,分别用卡托普利及氯沙坦治疗,观察血压、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变化。结果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均能有效降低肾性高血压,保护肾功能,降低尿蛋白,两组之间比较无显差异。氯沙坦组降压效果缓慢而持久,且副作用少于卡托普利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用药对肾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观察两组对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1、3.98,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19,P〈0.05);观察组MAU、β2-M、BUN、SCr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8、3.95、4.65、4.1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49,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用药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降低血压,阻止或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和单用氯沙坦钾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氯沙坦钾50mg,1次/d,同时口服氢氯噻嗪12.5mg,1次/d。对照组单用氯沙坦钾50mg,1次/d。两组均用药8周,记录两组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降压效果优于单用氯沙坦钾,可作为早期肾眭高血压治疗的联合用药组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实验室指标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血尿酸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血压、血尿酸和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肾性高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对照组分别服用氯沙坦(50mg/d)、依那普利(20mg/d),实验组服用氯沙坦(25mg/d)和依那普利(10mg/d),然后比较不同分组用药对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组的降压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t=15.53、14.54,P〈0.05);联合用药组的肾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t=12.14、12.78,P〈0.05)。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用药能有效控制患者肾性高血压,并能明显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氯沙坦及苯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旭金  徐月明 《湖南医学》2000,17(5):345-34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24h尿蛋白定量、肌酐、肌酐清除率、肝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60例肾性高血压病人口服缬沙坦80~16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缬沙坦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24h蛋白尿明显减少,肝功、电解质无变化。结论 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能降低尿蛋白,有一定的靶器官保护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12.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Ⅱ型糖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HDM)患者动态血压水平,昼夜节律改变及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测UAER。结果:HDM组夜间血压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对照组)(P〈0.05),昼夜血压变化差值百分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昼夜节律异常;HDM组夜间血压与UAER成正相关(P〈0.05),昼夜血压变化差值百分率与UAER成负相关(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各期及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对60例正常人100例高血压病及12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肾动脉主干及段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仪器为德国EME公司的三维经颅多普勒,探头频率2MHz,以肾为声窗,探测深度肾动脉主干90~115mm、段间动脉70~90mm。结果 高血压病各期肾动脉主干及段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各参数不同,Ⅰ期组平均血流速度(mV)、收缩峰速度(Vs)、舒张峰速度(Vd)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Ⅱ期组低于Ⅰ期组、Ⅲ期组低于Ⅱ期组(P<0.01),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增高(P<0.01),呈高阻力状态。检出肾动脉狭窄12例,表现为Vm,Vs,Vd呈高流速,并伴有狭窄频谱。结论 TCD能对高血压病各期迅速、准确地作出诊断,能对原发性高血压和肾动脉狭窄进行鉴别,并为临床高血压病分期、确定治疗方案以及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秀芳 《中外医疗》2010,29(31):17-18
目的探讨络活喜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络活喜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在治疗结束后统计60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络活喜治疗2年后有效率93.3%,无效率6.7%,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年后有效率66.7%,无效率33.3%。2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像比较,络活喜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小,并且能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郑金秀  郭进建 《黑龙江医学》2008,32(11):825-826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24h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38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性鼻出血组患者日间SBP、DBP与夜间SBP、DBP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夜间血压升高者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夜间血压升高者发生鼻出血次数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结论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并鼻出血的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很有必要,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鼻出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3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巯甲丙脯酸、硝苯吡啶、心得安及双塞的降压效果、血浆肾素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发现,硝苯吡啶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最佳。其有效率达93.62%,优于巯甲丙脯酸组(74.29%)心得安组(47.37%)和双塞治疗组(87.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缬沙坦与硝苯地平对于高血压患者白蛋白尿及肾功能的疗效。方法 3 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硝苯地平治疗组 ,疗程 12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药均可以降低患者动脉压 (均 P<0 .0 1) ,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缬沙坦治疗组白蛋白尿显著减少 (P<0 .0 1) ,而硝苯地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白蛋白尿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缬沙坦改善蛋白质作用不依赖于动脉血压的降低 ,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脏血流量或肾小球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与肾性高血压患者在动态血压中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本研究对住院病人中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肾性高血压患者各25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下降值分别为2.18±1.39kPa及1.67±1.11kPa,血压下降百分率分别为11.42±7.59%及13.48±9.13%;肾性高血压者血压下降值分别为0.58±1.45kPa及0.46±1.06kPa,血压下降百分率分别为2.60±7.02%及3.66±8.21%。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提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者昼夜节律存在,而肾性高血压者大多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该特点可能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45例肾脏病及5例原发性高血压进行了肾排钠分数(FE_(Na))的测定。结果:13例慢性肾功衰竭中11例FE_(Na)>5,最高可达30,平均为11.4。3例急性肾炎FE_(Na)皆<1;12例肾病综合征FE_(Na)4例>4,6例<1,2例>1<3。5例原发性高血压中,4例FE_(Na)>1。其结论认为慢性肾衰,无论有无水肿,FE_(Na)皆明显增高;急性肾炎FE_(Na)无明显增高;肾病综合征FE_(Na)增高可能提示为Ⅱ型肾病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无可觉察的肾功能受累者,其FE_(Na)增高,可能提示为高血压导致肾功能受累时的早期改变,或者表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存在着潴钠导致的利钠激素释放增多。  相似文献   

20.
白丽  竺清渝 《北京医学》2002,24(4):244-246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老年患者和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及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伤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36例中年人(对照组),50例血压正常老年患者,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血压正常老年患者较中年血压正常者24h动态血压呈杓型曲线的比例明显下降.血压正常老年患者,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与心、脑、肾损害无相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曲线呈非杓型者比例增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靶器官损害.结论对于非高血压患者,随年龄的增加,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增多,血压曲线变化与心、脑、肾损害无关,可能与原发病有关.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作为靶器官损害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