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42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30 mg,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500 mg,阿莫西林(Amoxicillin,A)1000 mg,2次/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30 mg,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50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1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30 d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各为93.3%,88.8%(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9.2%,84.4%。结论左旋氧氟沙星联合兰索拉唑和阿莫西林是一种安全、疗效高、耐受性好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郑忠法 《海峡药学》2012,24(5):177-178
目的 观察并分析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2.86%(65/70),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Hp根除率为91.43%(64/70),不良反应发生率(15.7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治疗方案治疗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确切疗效,Hp根除率更高,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到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予以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08%(37/48),两组比较,P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91.67%(44/48)、70.83%(34/48),两组比较,P <0.05。结论相较于奥美拉唑,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Hp、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其血清IL-8、IL-10、TNF-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Hp阳性组)、Hp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38例(Hp阴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分别测定HP阳性患者以及Hp阴性患者的血清IL-8、IL-10、TNF-α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阳性组血清IL-8、IL-10、TNF-α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8、IL-10、TNF-α水平明显升高,HP可通过以炎症细胞因子IL-8、IL-10、TNF-α为介导的致病环节参与消化性溃疡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陈剑琴  张红 《海峡药学》2013,25(2):133-135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8例儿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将1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行不同临床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经8周临床治疗与护理后,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全部消失,幽门螺旋杆菌(Hp)患者根除率为92.4%,愈合率93.8%,痊愈率72.7%;对照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消失,幽门螺旋杆菌(Hp)患者根除率为77.3%,愈合率71.1%,痊愈率50.7%。结论采用蒙脱石散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疗效显著,能提高Hp根除率加快溃疡面愈合,提高治疗痊愈率和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三联疗法与序贯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序贯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 Hp根除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1.4%,两组患者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给予消化性溃疡患者序贯三联疗法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提高Hp根除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普拉唑序贯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经我院诊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均含患者50例,试验组予艾普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序贯治疗抗Hp;对照组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常规抗Hp治疗;两组再分别用艾普啦唑/泮托拉唑+替普瑞酮口服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溃疡面积、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症状缓解、溃疡面积缩小、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普拉唑序贯治疗能有效缓解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溃疡面积,增加溃疡愈合率,根除Hp,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分析其临床疗效,并与奥美拉唑与他药联合的疗效做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92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96例)和对照组(n=9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93.75%(90/96)、79.17%(76/96);经χ2检验,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8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78/96),经χ2检验,P <0.05。结论在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施以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降低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相关性,确定适合于部队的根除HP治疗方案。方法对照组为957例未接受规范抗Hp治疗的军人PU患者;治疗组为1371例Hp阳性的军人PU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和甲硝唑方案治疗;对部分未达根除者,76例采用补救方案Ⅰ(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65例采用补救方案Ⅱ(奥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的溃疡复发率及各治疗方案的Hp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溃疡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一线方案及补救方案Ⅰ、Ⅱ之Hp根除率分别为84.68%(1161/1371)、86.84%(66/76)、89.23%(58/65),总Hp根除率93.73%(1285/1371)。结论根除Hp可明显降低PU患者的复发率,以奥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和甲硝唑的治疗方案及补救治疗方案,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价格低廉,适宜在部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黎冉冉 《抗感染药学》2019,16(4):674-676,712
目的:探究健胃愈疡胶囊辅助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1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愈疡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证候评分值及血清β-链蛋白(β-catenin)、骨桥蛋白(OPN)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36%)、Hp根除率(89.09%)均高于对照组(76.36%、67.27%()P<0.05);证候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β-catenin、OPN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健胃愈疡胶囊辅助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提高Hp根除率,有效改善了血清β-catenin、OPN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劳务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情况及其与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发病的关系,为PU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的劳务工患者进行HP检测,接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PU组及非PU组,观察各组HP感染率,按HP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P感染组及非感染组,观察各组PU的发病率.结果 共有6 250例患者接受了胃镜检查,PU组1 281例(20.5%),其中HP阳性1076例(84.0%);非PU组4969例(79.5%),其中HP阳性1 837例(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1,P<0.01),PU与HP感染高度相关(r=0.78).HP阳性2 913例,感染率为46.6%,其中PU 1 102例,占37.8%;HP阴性3 337例,其中PU 179例,占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6,P<0.01),PU与HP感染相关(r=0.65).结论 深圳地区劳务工HP感染率为46.6%,PU患者检出率高,PU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非PU患者,其发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根除Hp治疗对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给予根除Hp4联疗法。结果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阴性者74例,阳性者11例,Hp根除率为87.1%。Hp根除患者中治愈58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74/74),Hp未根除患者中,治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1.8%(9/1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根除Hp4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都采用三联一周疗法,治疗组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30例96.7%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0%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组90.0%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的HP根除率(P<0.05)。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道溃疡能提高疗效,提高HP根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并讨论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增加应用护理干预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三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疾病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为72.00%,对照组为50.0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分和发作频率得分分别为(1.34±0.08)分、(1.25±0.15)分,对照组分别为(1.54±0.12)分、(1.54±0.14)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三联药物治疗可以在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的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其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疗效。方法136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患者,其中消化性溃疡85例、慢性胃炎5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42例)和枸橼酸铋钾组(43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26例)和枸橼酸铋钾组(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三联治疗1周后分别予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治疗6周、慢性胃炎给予三联治疗1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奥美拉唑组与枸橼酸铋钾组HP根除率分别为95.2%和93.0%,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2%和48.8%,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炎患者奥美拉唑组与枸橼酸铋钾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2.3%和88.0%(P〉0.05)。结论奥美拉唑方案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枸橼酸铋钾方案治疗HP阳性胃炎疗效肯定而价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至2013年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时间都是2周。治疗结束4周后,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Hp感染情况和溃疡愈合程度;胃炎患者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总有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40-14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5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整体护理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72),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患者血清COX-2影响.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本医院收治的310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胃溃疡组117例、十二指肠溃疡组96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97例,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感染Hp患者均行标准四联疗法,记录胃病患者Hp根除率;分别抽取各组受试对象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四组血清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水平.结果 310例胃病患者Hp根除273例,总根除成功率88.1% (273/310);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Hp根除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2.375,P>0.05),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Hp根除成功率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x2=3.996、9.162,P<0.05).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血清COX-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血清COX-2又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两组间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成功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OX-2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失败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OX-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相关性胃病患者在成功根除Hp后,血清COX-2会显著降低,血清COX-2可以作为Hp根除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药物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消化性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之一 ,各种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遗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均可诱发或促进本病的发生。组胺H2 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抗酸分泌药物与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液、胶态次枸椽酸铋等联合应用可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 7d治疗可有效的根治幽门螺杆菌和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0.
吴春城  杜志毅  谢会忠 《中国医药》2011,6(11):1363-1365
目的 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2例,均行内镜确诊(除外复合溃疡),并行病理学检查排除胃癌.依据溃疡病因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HP感染组、单纯服用NSAIDs组、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结果 入选患者152例,男106例,女46例,年龄13~88(51±18)岁.其中单纯Hp感染组93例、单纯服用NSAIDs组41例、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18例,单纯Hp感染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00).服用NSAIDs所治疗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冠心病、偏头痛等,共33例,占55.9%;骨关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共13例,占22.0%;其他,如发热、牙痛、痛经等共13例,占22.0%.单纯服用NSMDs组对溃疡并发出血危险性比其他2组高( OR =5.623,95% CI2.446~12.924,P=0.000),单纯Hp感染或合并服用NSAIDs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OR=0.223,95% CI0.110~0.451:OR=1.327,95% CI0.493~3.569).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溃疡发生的时间(1.7±2.6)个月比单纯服用NSAIDs组的时间(4.5±5.3)个月早(P=0.010).结论 单纯Hp感染或合并服用NSAIDs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溃疡发生的时间比单纯服用NSAIDs组的时间早,表明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上它们之间存在协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