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指南》2015,(32)
目的分析探讨膀胱灌注肝素、碱性利多卡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联合使用膀胱灌注肝素与碱性利多卡因;对照组30例患者则给予膀胱灌注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24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患者,18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0%。对比两组有效率,可发现观察组明显较为优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室性震颤的患者为1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1例,室性早搏的患者为1例,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例可达10%;对照组30例患者,室性震颤的患者为2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3例,室性早搏的患者为5例,统计不良反应所发生的比例可达3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所发生的情况,可发现观察组明显较为优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至1年的随访中,对两组患者复发人数进行对比,可发现观察组的相对较少,对比差异显著,有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临床中采用膀胱灌注肝素联合碱性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出院后随访复发人数少,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间质性膀胱炎治疗中肝素与碱性利多卡因共同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以用药不同进行分组,实行单一肝素用药设为对照组,同时使用碱性利多卡因治疗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临床用药作用。结果:试验组膀胱容量、排尿间隔时间和排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灌注肝素与碱性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间质性膀胱炎病,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膀胱灌注肝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的间质性膀胱炎女性患者67例,行膀胱灌注肝素钠溶液(2 mL/12500 U)5万单位和生理盐水10 mL+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20 mL,比较治疗前后IPSS评分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63例(94%)患者尿频、尿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评分(IPSS)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膀胱灌注肝素、利多卡因联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指南》2019,(35)
目的探讨麻醉下膀胱水扩张后肝素、碱化利多卡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临床疗效。方法 IC患者2l例。在联合阻滞或静脉麻醉下,以100 cm H2O(1cm H2O=0.098 kPa)压力下灌注膀胱,扩张膀胱10 min,经尿管向膀胱注入肝素5万u+5%碳酸氢钠10 mL+2%利多卡因10 mL+0.9%氯化钠溶液10 mL的混合液,保留1 h后放出。每周灌注1次,4~6次为1个疗程。结果麻醉下扩张前后对比膀胱容量明显增加。治疗后24 h拔除尿管后疼痛即明显减轻,最大排尿量有所增加。第2次灌注前l d,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最大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O'Leary-SantIC评分和QOL均有明显下降,至第3次灌注时症状继续改善。至第5周第6次灌注时效果达到最佳,至第6个月时症状有所反弹,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下膀胱水扩张联合肝素、碱化利多卡因是治疗IC有效方法,能够缓解患者的尿频和疼痛症状,改善效果与治疗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33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将33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纳入观察,麻醉下行膀胱水扩张后,次日行肝素105U加生理盐水100 mL膀胱灌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排尿频率、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膀胱容量等指标.结果:33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12月,症状完全消失17例(占51.51%),症状明显缓解9例(占27.27%),7例症状缓解不明显(占21.21%).治疗后ICSI评分显著降低,膀胱容量显著升高,排尿频率显著减少.结论: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60例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阿米替林治疗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0%和93.3%,两组治疗前排尿次数/24h、夜尿次数、最大膀胱容量三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三个指标均得到改善,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方法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肝素对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疗效。方法将35例IC患者随机分为A组(17例)和B组(18例)。两组患者均先行全身麻醉下水囊扩张膀胱,再分别行透明质酸钠或肝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及O’Leary-Sant评分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使用透明质酸钠治疗IC患者总有效率约88.23%,显著高于使用肝素治疗IC患者的66.67%(P<0.05)。结论采用全身麻醉下膀胱镜水囊扩张术加用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较使用肝素膀胱灌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9.
RTX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resiniferatoxin(RTX)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IC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9例,B组7例.A组用0.5%利多卡因溶液40ml从导尿管注入膀胱,保留5分钟后全部排出;用0.0 063mg%RTX 100ml灌注膀胱,保留30min后排空.B组用1:5 000呋喃西林(安慰剂)替代RTX,方法类同A组.观察两组用药前、用药后1月、用药后3月的临床症状(每日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急和尿痛程度)和尿动力学参数(FDV、MCC、Qmax).结果:两组用药前与用药后1月、用药后3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TX不能改善IC的临床症状和尿力学参数.结论:用0.0063mg%RTX单剂量膀胱灌注治疗IC无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连提取液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选择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观察组实施0.5%利多卡因麻醉后,导尿管逆行注入黄连提取液120ml至膀胱,对照组采用1:5000的呋喃西林,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1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和尿痛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尿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黄连提取液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可保护膀胱黏膜完整性、抑制免疫反应及对抗氧自由基.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对男性间质性膀胱炎的诊疗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男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35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膀胱水扩张和膀胱灌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 h排尿次数、最大膀胱容量、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问题评分(ICPI)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比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24 h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最大膀胱容量增加明显,ICSI评分、ICP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镜结合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男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水扩张联合药物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越性,并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今后可将其作为男性间质性膀胱炎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制膀胱注射针注射肉毒素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68例运用自制膀胱注射针注射肉毒素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重视患者心理护理,熟悉膀胱注射针的制作方法,做好内毒素的管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谭玉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107-108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的术后护理。方法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着重阐述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疾病宣教、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论通过系统有效的护理,使患者消除了焦虑、紧张、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BPS/IC)是一种以膀胱和盆腔区疼痛,伴有尿急、尿频和夜尿增多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尽管世界众多专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但该病的病因仍不清楚,定义、命名和诊断仍存在争议,治疗也仅仅是经验性的。目前,BPS/IC常常被误诊,诊断为排除性诊断。本文检索了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以研究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间质性膀胱炎膀(Interstitial Cystitis, IC)胱粘膜上皮组织病理学与超微病理的改变与特征。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6年3月-2007年12月住院的女性IC患者的膀胱粘膜标本16例和女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标本1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及年龄匹配。IC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膀胱充盈后疼痛及排尿后疼痛减轻,尿常规检查与中段尿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盆腔症状评分(PUF)均在15分以上,钾离子试验阳性,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粘膜多发性球状出血点。符合1987年美国糖尿病、消化及肾病协会( NIDDK) 制定的IC 诊断标准。采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膀胱粘膜上皮和粘膜肥大细胞浸润及脱颗粒情况。结果 光镜下IC患者膀胱粘膜上皮发生断裂或缺失,粘膜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同正常对照组相比t=12.724(P<0.05);电镜下IC患者膀胱粘膜伞状细胞发生缺失或者相邻伞状细胞间连接缺失,相邻细胞间隙增宽,IC患者肥大细胞大部分呈脱颗粒状态,同正常对照组相比χ2=18.762(P<0.05)。结论IC患者存在膀胱粘膜上皮尤其伞状细胞的形态改变和缺失是膀胱粘膜上皮通透性增加的重要原因,同时膀胱粘膜伴有肥大细胞的增多和激活,两者在IC的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占会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6)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以尿频、尿急、膀胱充盈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以中年女性居多,其病因尚不清晰,可能与尿路上皮生长被抑制及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机制有关.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治疗,仍以改善症状为主[1],治疗效果欠佳.我院于2007年6月-2011年3月对21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尝试采用水扩张加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细菌性膀胱炎与间质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从而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治效率。方法通过10例间质性膀胱炎与10例细菌性膀胱炎临床病例的总结,从临床症状学、微生物学以及治疗等方面描述两种疾病的特征。结果慢性细菌性膀胱炎与间质性膀胱炎的共同临床特征是均以下腹部及会阴部的疼痛、不适、尿急、尿频、尿不尽为特点,但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症状随憋尿时间延长,上述症状加重,排尿后症状可以缓解,膀胱容量减少,尿液细菌培养阴性,麻醉下膀胱水扩张阳性结合膀胱灌注二甲基亚砜治疗有效。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尿细菌培养多为阴性、应用抗菌素有效。结论细菌性膀胱炎与间质性膀胱炎是临床上容易混淆的两种疾病,但由于它们的发病原因尤其是发病部位的不同,使得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经详细询问病史、化验检查后还是可以鉴别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6例根据NIADDK诊断标准确诊的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16例间质性膀胱炎中仅2例膀胱镜检查发现典型Hunner溃疡。无溃疡型14例(87.5%),膀胱平均容量285ml;组织病理学报告4例(25%)无炎性表现;12例膀胱呈非特异性炎性表现,其中有3例(25%)是粘膜下层组织肥大细胞明显增多。治疗用膀胱药物灌注,膀胱水压扩张及口服药物。12例(75%)有明显效果。结论:间质性膀胱炎诊断及治疗困难,易误诊而延误治疗,诊断主要依靠典型临床症状,膀胱镜检及病理学改变。大多数病人采取综合治疗可获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