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讨论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87例我院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伴有进食障碍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是导致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被害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结论 根据精神病患者不同的病情,对进食障碍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患者中常有进食障碍 ,笔者调查了住院的精神病30 0例 ,病程中出现进食障碍者 ,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选取 1999~ 2 0 0 1年期间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随机抽样 ,拒食或连续 3d进食量减少 1/ 3以上者均为本组对象 ,抽取男女患者各 15 0例 ,男患者最大 6 8岁 ,最小 17岁 ,平均 (38.5± 1.5 )岁 ;女患者最大 6 4岁 ,最小 18岁 ,平均 (35 .5± 1.5 )岁 ,两组患者年龄无显著差异 (P>0 .0 5 )。2 结果  详见表 1、表 2。表 1  30 0例患者进食障碍病种病  种男女精神分裂症 …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服药护理指导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方法于2012-09~2013-03间对220例精神病住院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实施服药护理指导(研究组)和常规督促服药护理(对照组),各110例,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4周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2周后和4周后BPRS总分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干预2周后治疗依从性从16.4%显著提高到33.6%、4周后显著提高到58.2%,优于对照组(分别从18.2%提高到25.5%、31.8%,P<0.05或P<0.01)。结论运用服药护理指导能显著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病情的改善和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影响精神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的136例精神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结果 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不依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耻于承认自己有病,未能正确认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害怕药物的不良反应,家人、社会的信心不足和歧视等.治疗组的依从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出院时、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6、12个月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病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莉  肖燕  殷月华  马三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97-2297,230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由公安部门送至本院住院的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单用药物组和药物结合护理干预组,在入院时和第8周末,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第8周末,护理组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依从性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治疗方式对哮喘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影响儿童哮喘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防治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的118例哮喘儿童,根据是否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方案系统规范用药情况分为依从性良好(41例)、依从性中等(46例)以及依从性差(31例)三组,采取问卷的方法,对118例哮喘儿童的缓解期治疗方案及主要监护人进行调查和咨询。结果患儿居住环境、主要监护人对哮喘知识的了解、治疗信心、药物安全性认识、学历、制定哮喘治疗书面计划、专人监督用药、定期复诊咨询等与哮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具有关联性;在校正了上述影响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后,发现口服顺尔宁治疗患儿的依从性明显好于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的哮喘患儿的依从性,后者放弃治疗的发生风险是前者的1.39倍。结论影响哮喘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是多种的,在其中药物的治疗方式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较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进食障碍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一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过分兴奋躁动、木僵状态、痴呆等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可持续几天至数周,直接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9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进食障碍分析,结合护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颖 《中国民康医学》2014,(22):117-1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恢复期流浪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9例恢复期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执行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以及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六周后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及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坚持服药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的认知行为和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正> 精神病患者住院是为了在短时间内集中接受专门治疗。而当病愈出院后,大量的治疗护理工作将要继续进行,这项工作是长期复杂的,它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我国,精神病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或终生服药,我们对150例精神病患者出院后用药情况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显示,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重性精神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为干预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观测和评定出院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得知 p <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治疗过程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儿童群体一直是临床医学界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患儿的身心皆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心智水平和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完善,所以一旦患病,自身具备的心理承受与自制能力较弱,对治疗的依从性也较低,十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疗养。尤其对脑瘫儿童来说,常会因为自身年龄特点与心理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疾病治疗与护理。心理干预作为一种常见的护理手段,在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调控心理情绪及改善治疗信心方面效果十分显著,该研究正是基于探究其在儿童脑瘫康复对改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有效分析和阐述,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方法 用自制调查表对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两年的25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知力;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已痊愈,不需要再服药;怕吃了药无精神,影响正常生活;药物不良反应;怕损害内脏器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理解和对患者的关怀、社会支持;对治疗缺乏信心;经济支付能力等.结论 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精神病严重程度和自知力损害程度高度相关,依从性高者病情稳定,复发率低.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以及完善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对哮喘儿童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惠文  吴曙粤  彭月桂  凌明  钟薇 《广西医学》2003,25(12):2419-2420
目的 :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儿童规范吸入激素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 80例 0~ 1 2岁患儿分为 A、B二组 ,每组各 4 0例 ,A组为 0~ 5岁患儿 ,B组为 5~ 1 2岁患儿 ,每组设治疗组 A1 (B1 )及对照组 A2 (B2 )各 2 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治疗 ,治疗组开展和加强健康教育 ,观察 9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改善率、肺功能 (PEF)、总治疗费、急诊和住院率、患儿缺课天数及家长误工情况 ,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健康教育和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对比 u=6 .2 1 74 ,P<0 .0 0 0 1 ;5岁以上患儿经健康教育和治疗前后的 PEF预计值 % ,t=4 9.36 ,P<0 .0 0 0 1 ;治疗费用 :治疗组 u=1 1 .3783,P<0 .0 0 0 1 ,对照组 u=1 3.1 2 5 7,P>0 .0 5 ;缺课情况 :治疗组 u=1 0 .6 0 95 ,P<0 .0 0 0 1 ,对照组 u=1 4 .1 1 6 5 ,P>0 .0 5 ;家长误工 :治疗组 u=1 1 .2 2 73,P<0 .0 0 0 1 ,对照组 u=1 3.2 1 86 ,P>0 .0 5 :因哮喘年急诊和住院率均有显著差异 (P<0 .0 0 0 1 )。结论 :健康教育可促进哮喘儿童规范治疗、贯彻 GINA方案 ,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长期缓解、肺功能提高、家庭经济和心理负担减轻、生活质量的提高 ,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和  相似文献   

15.
吴秀珍  林雪梅  邹秀棋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585-1585,1587
目的:探讨家属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陪护精神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家属护理干预组80例、常规护理组80例.干预组在给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家属进行护理干预(陪护指导),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分析.结果:家属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家属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弱视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3例患儿和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73例患儿治疗依从性差,仅14.78%的患儿能完全按医嘱完成治疗,回归分析发现,治疗效果、患儿的年龄和家长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患儿的治疗依从性(P<0.05).结论 在弱视治疗过程中,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医护工作人员应从患儿自身的特点出发,重视并加强对患儿家长的指导,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社区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探讨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制订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2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应护理对策。结果126例精神病患者中用药完全依从率为74.6%,部分依从率为21.4%,不依从率为4.0%。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情况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家庭人际关系和每天用药量等,其中>30岁患者用药依从率高于≤30岁患者,家庭人际关系良好患者用药依从率高于家庭人际关系差者,每天用药量≤10片患者用药依从率高于用药量>10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精神病患者社区护理工作中,减少患者每天用药量,改善其家庭人际关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精神科病患者护理中,服药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初次住院还是多次住院或者在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拒服药现象时常发生。现对两年来精神科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总结如下:1资料精神病患者207例,均为男性。其中,精神分裂症16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36例,情感性精神病10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101例,初中83例,高中及以上23例。  相似文献   

19.
翟绍征  刘晓春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84-2284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对出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自编服药依从性评估表进行评估,针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于出院12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观察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出院时进行服药依从性评估及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因患者不遵医服药而导致病情的波动和复发。  相似文献   

20.
徐敏 《求医问药》2014,(21):145-146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病患者采用自拟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分析其年龄、护患关系、文化层次、家庭因素、服药剂量、婚姻状态等因素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年龄偏大、已婚、文化程度较高、服药的剂量小、服药的次数少、护患关系融洽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结论:在对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与其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为其施行心理护理、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以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进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