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宝丰县人民医院4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参附注射液,研究组采用参附注射液+无创正压通气,两组均持续治疗2~3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6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尿量及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中心静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参附注射液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改善各项检查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并分析美托洛尔在急性心梗早期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急性心梗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5.45%)总体高于对照组(76.36%),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心源性猝死率为3.63%,心源性休克率为11.82%.对照组的心源性猝死率为11.82%,心源性休克率为23.6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再梗死率为0,死亡率为3.63%.对照组的再梗死率为23.63%,死亡率为23.6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能有效提升急性心梗早期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率、心源性休克率、再梗死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90、120、180min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90、120以及180min内的血管再通例数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的再通率,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急诊科心肌梗死临床救治体会,分析临床救治的意义。方法 心肌梗死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不予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血管再通率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由于心室颤动死亡2例,心源性休克2例;对照组中由于心室颤动死亡8例,心源性休克4例,另外还有2例患者由于心脏破裂死亡。结论 急诊科在收治心肌梗死患者后应及时对其进行诊断,然后采取急诊溶栓治疗,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改善心功能,该疗法对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温燕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97-19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其用药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溶栓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出血和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复,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P、HR、尿量具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嘉鸿 《安徽医药》2013,17(7):1226-1227
目的探讨与分析尿激酶、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尿激酶(UK)、瑞替普酶治疗(r-PA),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UK组溶栓后6 h内冠脉再通成功率为53.33%,r-PA组为78.57%,两组比较P0.05。UK组溶栓后12 h内冠脉再通成功率为73.33%,r-PA组为92.86%,两组比较P0.05。UK组共12例并发出血,发生率占26.67%,r-PA组共2例并发出血,发生率占7.14%,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P=0.030.05。UK组的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再梗死发生情况与r-PA组相比,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尿激酶的冠脉再通成功率高,出血发生率低,值得还未开展PCI的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张成军  乔福斌  陈娟  何艳丽 《河北医药》2014,(19):2920-2921
目的:分析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CI)治疗,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研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尿量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较药物溶栓效果更好,但仍需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手术指征来选择PCI治疗或药物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从尿量、血压、心率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尿量、血压、心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患者中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5.83%,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3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老年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典型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肺部感染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化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41例,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方案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每小时尿量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平均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IABP联合急诊PCI治疗后,41例患者的每小时尿量、MAP及CI明显上升,而PCWP、CVP同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IABP联合PCI,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均行直接PCI术,其中20例术前应用IABP的为IABP组,12例未应用IABP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时及术后2周心脏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ve fraction,LVEF)值.结果 IABP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心功能[( 45.4±7.3),(40.5±6.2)]较PCI术后即时[(37.4±7.1),(36.8±6.7 )]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IABP组患者心功能(45.4±7.3)较对照组(40.5±6.2)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直接PCI术前联合应用IABP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何天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85-186,189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照组采用急诊心脏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排血量、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及治疗后出血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心排血量、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皮下血肿及泌尿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扩张能有效提高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排血量及动脉血压,减少出血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不同治疗的预后及生存率。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经相关治疗痊愈31例(86.1%),死亡5例(13.8%)。结论早期的溶栓及PC 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再灌注是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WHO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急诊或择期PCI治疗,即为对照组;B组患者先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再给予患者急诊或择期PCI治疗,即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平均动脉压升高、尿量增加、心率减慢,但B组患者治疗后MAP较A组高,尿量较A组多,心率较A组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A组低。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联合IABP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IABP后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衰指标,平均动脉压升高,多巴胺用量减少,平均心率下降,尿量增加,脑钠钛水平降低。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石继红 《中国医药》2006,1(12):714-716
目的探讨急诊溶栓(ET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1例患者分为急诊溶栓组和住院溶栓组。观察不同时问宙的溶栓与再通率,行补救性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例数及死亡情况,院前及院内耽搁时间。结果急诊溶栓组院内耽搁时间比住院组少(P〈0.05),发病2h内获得溶栓率显著高于住院组(P〈0.05)。各时间窗溶栓再通率以2h内为最高。各时间窗血管再通率、补救性PCI数及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死亡原因均为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结论AMI患者院前就进入AMI急诊绿色通道进行ETT,可有效缩短就诊至溶栓时间,提高再灌注成功率,更好地挽救濒死心肌。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者病死率高,宜首选PCI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静脉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6例AMI合并CS患者,在IABP及静脉替罗非班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患者手术耐受性、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术中除2例因梗死面积过大、泵衰竭死亡外,其余24例均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治疗并成功实施梗死相关血管(IRA)支架植入术,成功率92.31%,发病至血管再通的平均时间为8.13±2.82h;另外术后3例在监护室因心功能状况恶化死亡,住院期间总死亡率19.23%。未发现下肢动脉栓塞及致命性出血并发症(如颅内出血、内脏出血等)发生。存活病例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心功能状况较入院时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 IABP联合静脉替罗非班用于AMI合并CS患者急诊PCI治疗,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手术病例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4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问死亡3例,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尽早进行IABP支持,结合急诊PCI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谷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10-1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行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溶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