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清降浊法治疗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宏巍 《河南中医》2009,29(3):268-269
脂肪肝的治疗,应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整体施治,必须时刻抓住脾升胃降这一要点,在治疗中突出脾胃的升清降浊之功,用药灵活多变,才是脂肪肝治疗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从补气健脾、益气升陷、调中降逆、升清降浊四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升清降浊法主要是调理脾胃之枢机,治脾要注意升阳,治胃要注意降逆,临床上升清与降浊每需同用,收效方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升清降浊理论及中医脑功能的简要阐述,结合相关文献论述及现代临床运用,并以升清降浊理论在中风、眩晕、头痛、不寐、郁证、健忘等脑病方面的临床运用为例,认为应当充分运用升清降浊理论指导脑病的临床辨治,以提高中医药治疗脑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徐爱华 《光明中医》2011,26(6):1233-1234
脾胃升清降浊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归于肺。""天有阴阳交泰,人有升降出入。脾胃为中土,是五脏之气和全身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是以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气血津液敷布周身,人体则阴平阳秘,生命安合。"《内经》把脾胃等脏器看成生理活动的同一系统,具有升清降浊的作用。脾主升,是为了胃和降;胃之降,是为了脾之升。  相似文献   

5.
1 清热泻火法本法适用于胃火上攻的胃脘痛。胃热之形成 ,可因风暑温燥等邪气侵入胃腑而化热 ;或因劳倦内伤 ,七情过激而化热 ,即所谓“阳气者 ,烦劳则张” ,“五志化火”。不仅脾胃本身阴阳偏盛偏衰可致胃热证 ,而且其他脏腑之热亦可传入胃 ,导致胃热证。由于邪热郁结中焦 ,使气机郁滞 ,胃失通降之性 ,则出现胃脘痛证。是如《伤寒论》第 15 4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具有泻热、消痞、和胃作用 ,主治脾胃痞热证。曾治患者何某 ,男 ,2 9岁 ,1998年 6月 2 0日就诊。主诉 :上腹部疼痛 1个月 …  相似文献   

6.
邓贤斌  葛小苏  张锦祥  孙良生  颜芳 《新中医》2014,46(11):237-239
<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而据临床所见,疾病无论外感内伤,无不由阴阳反作、升降逆乱所致,而其中,脾胃位居中土,乃升清降浊之枢纽,脾之升清与胃之降浊在人体的气机升降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临证中,若能善于运用斡旋中土之法——升脾之清阳,降胃之浊阴,往往能使诸多疾病迎刃而解。兹举数例,以证之于同道。1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7.
刘娅 《四川中医》2005,23(12):16-17
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升清是脾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形式,降浊是胃生理活动的根本概括.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是脾胃生理关系的概括.脾失健运,清气不升反陷,胃失其常,浊气不降反逆,或清浊相干,是脾胃失调的主要病理变化.辛开苦降、健脾降胃、化湿和中、升阳泻火是脾胃同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调理脾胃法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不但系统论述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且将许多杂病囊括于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脾胃学说内容,所载调理脾胃方剂不下20余首。这些调理脾胃的法则和方药。至今仍十分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深入探讨之,对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无不裨益。笔者现结合临床,将《伤寒论》调理脾胃的主要治法和临床运用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脾胃升降运动是人体生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活动 ,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将起到重要作用。健脾和胃是脾胃升降失调的基本治则 ,临症中灵活运用多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调脾胃可安五脏”的理论,治疗脾胃不足所致久治难愈之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湿邪为病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常规的祛湿法有时难以见效。笔者依据“脾主运化 ,肺主通调”之中医理论 ,应用升清降浊法 ,促进水液运化 ,使水湿之邪失去形成的根本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兹将临床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例 1 .王某某 ,女 ,54岁。 1 999年 1 2月 2 0日初诊。无明显诱因而发水肿 2 0余日 ,颜面及四肢浮肿 ,以眼睑为甚 ,腰困重 ,纳差 ,恶心 ,无寒热 ,二便调 ;舌质暗淡 ,苔薄略黄腻 ,脉沉滑。诊为水肿 (湿浊内停 )。治以运脾升清 ,肃肺利湿 :防风 1 5g、黄芪 2 0 g、柴胡1 2 g、茯苓 2 0 g、白术 1 5g、连翘 1 5g、桑白皮 1 5g、…  相似文献   

12.
13.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升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故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其清阳,降者降其浊阴,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则可致多种病症.脾主升,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借助宗气的作用以布散营养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脏腑肌腠,其性以升为顺.脾胃不升可出现纳呆,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耳聋,眩晕等症.胃主受纳,将水谷及时传入肠中,以下行为顺.如胃气不降,就会出现脘腹胀痛,呃逆呕吐等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对外科腹部手术后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呃逆等症状的患者,以调理脾胃为法治疗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探讨升清降浊法的源流和内涵,总结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认为头痛病机总属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升清降浊法可使精微上升,脑窍得养;浊邪下降,脑窍清明。临床应用升清降浊法,通过健运脾胃,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助清阳上荣,引浊阴下降以治疗原发性头痛,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头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是一种引起老年人严重视力下降的退行性病变,在中医学上属“视瞻昏渺”的范畴。临床多认为wAMD是由脾肾亏虚所致,病证多属本虚标实。脾肾气虚导致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津液输布障碍、血脉闭阻产生的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瘀阻于脉道而发为本病。因此,治疗wAMD应着重以补益脾肾,调整气机、升清降浊为治则。在临床治疗本病时,注重运用升降理论,调补脾肾,调畅气机,畅达气、血、津液,常可达到脏腑清浊调和,目得所视。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江苏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椿君(225300)产后尿潴留为产科临床所习见,祖国医学谓之“癃闭”。产科在采用插管、热敷、针灸等治疗方法仍不能奏效时,即请中医会诊,笔者经长期临床探索找出本病之成因机理及治疗方法、自订出益气...  相似文献   

18.
19.
朱建 《光明中医》2012,27(4):785-786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一旦气机发生紊乱,可导致一系列有关的病理变化,因此运用调节气机升降法治疗临床中的这类疾病,疗效颇佳,并举验案数则,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