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型钙增敏强心剂MCI 15 4对失血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以改良Wigger法 ,即股动脉放血并维持血压 5 33kPa 2h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以彩色频谱多普勒观察MCI 15 4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脏射血分数 (EF)、每搏输出量 (SV)及平均股动脉压 (MAP)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 ,MAP在NS组与MCI组均升高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EF、SV在休克模型完成时明显降低 ,治疗后 2h ,MCI组、NS组均显著回升 ,治疗后 4h ,MCI组明显高于NS组 (P <0 0 5 )。结论 MCI 15 4有较理想的改善失血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增强休克动物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李洁  余月彩 《河北医药》2022,(3):370-372,377
目的 探讨分析休克指数在急诊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200例,采取红蓝球抽签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蓝球患者接受常规护理100例为对照组,红球患者接受以休克指数为指导的急救护理干预100例为研究组,对2组患者最后的临床护理结局进行探讨和对比...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择3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用血定安20ml/kg输注,结果表明HR,MAP,CVP,SPO2均有明显改善,血pH和血K^+,Na^+,Cl^-均无明显改变,无过敏反应,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血定安在低血容量或血液稀释中能有效的补充血容量,维持机体循环功能的稳定,由于血液稀释RBC,Hb,Hct降低,应防止血液过度稀释,注意监测,必要时输出全血。  相似文献   

4.
雷毅  李静 《贵州医药》2024,(1):142-143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以休克指数为指导评估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急救相关指标、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检分诊的时间、构建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分诊急救时间,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失血性休克患者33例,据EVLWI分为A、B、C三组,比较三组ICU住院日及复苏达标后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后0、2 4、4 8 h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氧合指数(PaO2/FiO2)、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乳酸、复苏后液体出入量。结果 C组I C 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复苏所用液体量最多,B组次之,A组最少。C组各时点CI、PaO2/FiO2值最低,hs-CRP、GEDVI、BNP值最高。A、B两组CI、hs-CRP接近,C、B两组PaO2/F i O2、B N P、GEDVI值0时点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P a O2/F i O2、B N P低于B组,G E D V I高于B组,复苏达标后24、48h时B组液体入量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VLWI与容量负荷及炎症反应有关,影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过程中应监测并控制血管外肺水。  相似文献   

6.
王荣  张军  程震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56-15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多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8例和B组18例,均按失血性休克的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乌司他丁1~2μ/kg 结果应用乌司他丁复苏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均可得到明显的改善(P<0.01);乌司他丁疗效评价的两因素方差分析,乌司他丁和复苏时间均可影响疗效(P<0.01),但乌司他丁的P值比时间的P值小,对疗效的影响更大,心、肺、肝、肾、肠组织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对多个器官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的辅助治疗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对失血性休克家兔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实验性失血性休克家兔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只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B组和C组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造成ALI,然后在20min内复苏,C组复苏时应用葛根素。测定动脉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巨噬细胞(PAM)和中性粒细胞(PMN)总数、BAIY中蛋白含量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计算肺组织含水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复苏后B、C组TNF-α含量、BALF中的蛋白含量和PMN总数、肺组织含水率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但C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均低于B组。光镜下见B组肺组织间质水肿、细胞浸润明显,与之相比C组肺组织以上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葛根素对实验性失血性休克家兔所致的ALI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产妇体质及是否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不同而异。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发生产后出血69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苟大明  余志豪 《贵州医药》1999,23(5):331-333
目的:在实验犬中观察多沙普仑,多巴胺对失血性休克等容输血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索多沙普仑对失血性休克等容输血后血流动力学产生良性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犬分对照组,多沙普仑组和多巴胺组,每组5条,三组动物均于股动脉快速放血30ml/kg造成严重失血性休克模型,30分钟后等容输血,多沙普仑组于输血后立即静脉注射多沙普仑2mg/kg,多巴胺组于输血后立即静脉输注多巴胺8ug/kg/min采用Swa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限制性输液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限制性输液复苏,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复苏,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输液量、平均动脉压、血细胞比容、血气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病死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使患者主要脏器的供氧、灌注得到有效的维持,降低了再次出血率和病死率,对于临床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液体复苏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失血性休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依据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PVI监测并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达到复苏目标的时间、复苏液体正平衡量、平均动脉压(MAP)、6h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肾功能衰竭(ARF)、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液体正平衡量多于观察组、PT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达到复苏目标时间、MAP、6h S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死率及合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但ARF、DIC、ARDS、MODS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灵敏的监测、反映机体循环血容量状态,且液体复苏量小,有利于维护内环境的稳态,患者存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提高患者的监测、诊疗和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4例,根据患者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观察组共72例患者,均为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对照组共72例,均为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周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1级者35例(48.61%),2级者23例(31.94%),3级者14例(19.44%),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6 h,重度休克、血氧饱和度<90%、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积极干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监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0例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资料。结果:本组死亡38例,其中重度休克者死亡率较高。结论:建立有效的抢救预案、采取正确措施控制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心理问题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丙酚在容量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猪体内药动学的特点。方法 健康巴马小型猪12头,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休克组。采用HPLC-荧光法测定猪静脉泵入异丙酚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根据测定的血药浓度计算异丙酚的消除半衰期(t1/2),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e0),药时曲线面积(AUC)以及平均驻留时间(MRT)等药动学参数。结果 休克组异丙酚的血药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休克组最大药物浓度(Cma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休克组t1/2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休克组MRT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休克组的Ke0、AUC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容量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猪异丙酚的药动学特点是代谢减慢: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增大,体内的平均驻留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ac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复制休克模型,取离体血管环,观察休克早期和晚期血管反应性的变化以及Rac激动剂和特异性抑制剂对休克早期和晚期血管反应性的影响;通过酶消化法培养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 hmuscle cell,VSMC),采用双室培养方式分别观察VSMC缺氧10min和90min后VSMC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收缩反应性变化,同时观察Rac活性调节剂对缺氧后VSMC收缩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在休克早期和短暂缺氧后,离体血管环和VSMC对NE收缩反应性均有所升高,Rac的激动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可部分降低休克早期或短暂缺氧后血管反应性,Rac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可拮抗由PDGF所引起的血管反应性的变化,而在休克晚期或长时间缺氧后,离体血管环和VSMC对NE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NSC23766对休克晚期或长时间缺氧所致血管反应性降低有升高作用。结论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呈双相变化,休克早期升高,休克晚期降低,Rac参与了休克血管反应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傅强  崔乃杰 《天津医药》2007,35(2):115-117
目的:研究失血性休克时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及防治方法。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颈动脉快速放血造成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5h后复苏。假手术组动物除不放血及复苏外其他操作同模型组。治疗组于实验前2d开始及放血前4h各给予静脉注射中药益气活血解毒汤1mL/kg干预治疗。于复苏后4h处死动物,测定肝匀浆内毒素和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肝脏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Ⅲ态呼吸耗氧速率(RS3)和呼吸控制率(RCR)下降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肝脏内毒素的升高及RS3、RCR的降低明显减轻(P<0.05)。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肝线粒体呼吸功能严重受损,以RS3下降为主,中药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可明显改善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我院产科接诊的1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充分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气剩余碱(BE)、血压值和病死率分别为(14.8±2.4)s、(1.8±1.1)mmol/L、(63.3±11.4)mm Hg和0%(0/7),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11.8±1.3)s、(2.7±1.4)mmol/L、(51.2±13.5)mm Hg和14.3%(1/7),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中,给予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和预后,控制病死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30只免随机分为噻庚啶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5只。颈动脉放血至血压5.3kPa,维持90min,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输血输液(对照组)和给药(噻庚啶10mg/kg)后30min分别由颈动脉采取血样,测定血SOD活性和血清MDA含量。结果显示,噻庚啶明显地升高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氧自由基在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巴庚啶能够清除氧自由基,进而减轻细胞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其抗休克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观察缝隙连接(GJ)及其组成亚单位连接蛋白(Cx)在血管加压素(AVP)诱导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收缩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和缺氧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观察GJ阻断剂CBX和octanol、以及各Cx亚型反义寡核苷酸(AODN)对AVP诱导的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随后进一步观察参与AVP作用的Cx37和Cx43对AVP调节休克血管钙敏感性和缺氧VSMC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 GJ阻断剂CBX和octanol明显抑制了AVP诱导的休克血管的收缩反应。在所有血管中表达的连接蛋白中,Cx37AODN和Cx43AODN明显抑制了AVP的血管收缩作用。进一步结果显示,Cx43AODN、而不是Cx37AODN,可拮抗AVP升高休克血管钙敏感性的作用。此外, AVP处理和干扰Cx37及Cx43对缺氧VSMC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缝隙连接在休克后AVP介导的血管收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Cx37和Cx43参与了这一过程,其中Cx43可能通过影响AVP介导的血管钙敏感性调节途径来发挥作用,而Cx37可能通过其它机制来参与AVP的血管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兔侧脑室给药后观察了 -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ICI174,864和 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对失血性休克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旨在初步阐明新型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是否具有抗休克作用。结果显示,ICI174,864(50 g,icv)和Nor-BNI(50g,icv)均可显著改善失血性休克兔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压(MAP),左室内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度(±dp/dtmax),心肌收缩速度(Vce40,Vpm)和心肌收缩向量环面积(Lo)。结果表明,特异性 和 阿片受体拮抗剂有一定的抗休克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