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皮质醇(Cor)、胰岛素水平与小于胎龄儿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218例新生儿,按其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小于胎龄组(SGA)和适于胎龄儿组(AGA)比较小于胎龄儿组与适于胎龄儿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皮质醇、胰岛素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皮质醇及胰岛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小于胎龄儿组IGF-1及胰岛素水平低于适于胎龄儿组,Cor高于适于胎龄儿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IGF-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r=0.71,P=0.000)、身长(r=0.65,P=0.000)及头围(r=0.63,P=0.000)均呈正相关,Cor与出生体质量相关系数临界检验水准(r=0.42,P=0.052)。结论 IGF-1、Cor与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有关,可能对其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早产儿生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有无ROP发生分组,有ROP的30例设为ROP组,无ROP的选30例设为早产对照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分别在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32周、34周、36周、40周时收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IGF-1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足月对照组.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前血清IGF-1水平均随周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ROP组在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32、34、36周时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早产对照组(P<0.05).ROP组及早产对照组在生后第1周时IGF-1浓度低于足月对照组(P<0.05).在纠正胎龄40周时三组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早期低IGF-1水平可能导致早产儿ROP的发生,于生后早期提高早产儿血中IGF-1浓度或许能有效防治RO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46例新生儿分成小于胎龄(SGA)儿26例(A组);适于胎龄(AGA)儿20例(B组),新生儿均于生后3天内抽取股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IGFBP-3。结果A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P〈0.05)。结论小于胎龄儿生后3天内IGF-1、IGFBP-3仍呈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胎儿生长中的作用,探讨小于胎龄儿及宫内发育迟缓儿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测定血清、羊水及脐血中IGF-1含量,比较小于胎龄儿与足月胎龄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和正常足月孕妇IGF-1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胎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inding proteinsI,GFBP-3)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FGR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法建立SD大鼠FGR模型,分为正常组、FGR组、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组(中药组)、精氨酸治疗组(精氨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鼠脑IGF-ⅠI、GFBP-3的表达。结果与FGR组[IGF-ⅠI、GFBP-3吸度度值分别为(0.148 3±0.015 6)(0.168 9±0.021 4)]比较,中药组胎鼠脑IGF-Ⅰ、IGFBP-3的表达([0.191 3±0.017 8)(,0.187 5±0.023 3)]均明显升高(P<0.05),IGF-Ⅰ表达强度高于精氨酸组[(0.193 3±0.020 3)(,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IGF-ⅠI、GFBP-3表达,促进胎鼠在宫内的生长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小于胎龄儿体内生长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并分析其在生长追赶现象中的作用。方法将156例新生儿分为适于胎龄儿组与小于胎龄儿组,小于胎龄儿组根据有无生长追赶现象的出现又分为有追赶现象组和无追赶现象组。比较其发育指标及生长调节因子水平。结果小于胎龄儿组的发育指标、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小于适于胎龄组,生长素水平显著高于适于胎龄组。适于胎龄组的体质量标准得分、身高标准得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均高于有追赶现象组与无追赶现象组,生长素水平低于有追赶现象组与无追赶现象组。生长素与体质量标准得分呈负相关,与身高标准得分无相关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与体质量标准得分、身高标准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存在生长素高水平,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低水平的状态,3种因子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的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单胎足月正常妊娠(无产科并发症)孕妇及其新生儿各90例,根据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低体重儿(SGA)组、正常体重儿(AGA)组、巨大儿(LGA)组。胎儿娩出后即抽脐静脉血5ml,标本收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脐血中胰岛素、IGF-Ⅰ及IGFBP-2的水平。结果 SGA组脐带血清胰岛素、IGF-Ⅰ水平明显低于AGA、LGA组,AGA组脐血胰岛素、IGF-Ⅰ水平低于L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GA组脐血IGFBP-2水平明显高于AGA、LGA组,AGA组脐血IGFBP-2水平高于L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血中IGF-Ⅰ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5),而与IGFBP-2呈负相关(r=-0.451,P<0.05);脐血胰岛素、IGD-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511,0.562,P<0.05),而IGFBP-2与之呈负相关(r=-0.432,P<0.05)。结论脐血胰岛素、IGF-Ⅰ、IGFBP-2参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IN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疾病组)及10例同期住院待产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及胎盘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两组血清中IGF-1、INS浓度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GF-1在两组胎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疾病组血清中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疾病组血清IN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疾病组血清中 IGF-1 与INS 呈显著负相关;疾病组与对照组胎盘组织IGF-1表达部位无差异,在疾病组表达明显降低.胎盘IGF-1表达强度与血清IGF-1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眼底筛查,随访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按眼底检查结果发生ROP的20例设为ROP组,20例未发生ROP的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早产儿综合管理治疗。按我国现行的ROP筛查标准,采用眼底照相方法进行眼底筛查。观察两组患儿母体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羊水异常等情况和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的浓度,将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母体因素方面,ROP组中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和羊水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ROP组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因素和外周血IGF-1浓度是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体因素包括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以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儿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该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确诊的宫内发育迟缓儿(92例)和同期正常出生体重儿(AGA)(32例)脐血IGF-1和IGFBP-3的水平。结果IUGR组IGF-1为(29.2±26.5)μg/L,IGFBP-3为(1364.7±703.5)μg/L,对照组分别为(61.1±56.4)μg/L、(2344.7±1573.3)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1和IGFBP-3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长素(Ghrelin)、瘦素(Leptin)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小于胎龄儿(SGA)生长追赶(CUG)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足月适于胎龄儿(AGA)和50例SGA,随访3年,分析SGA的CUG情况,对比AGA组与SGA组,及AGA组与有CUG组和无CUG组体格发育指标及外周血指标。结果AGA组与SGA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Ghrelin、IGF-1及Lep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50例儿童中38例(76.00%)有CUG,12例(24.00%)无CUG。同龄AGA组、有CUG组、无CUG组WtSDS、HtSD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hrelin、IGF-1及Lept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CUG组外周血Ghrelin水平与WtSDS值、IGF-1、Leptin水平呈负相关,IGF-1、Leptin水平与WtSDS、HtSDS值呈正相关,IGF-1与Leptin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出生后SGA存在高Ghrelin水平,低IGF-1、Leptin水平状态,有CUG的SGA3年后体格指标和Ghrelin、IGF-1、Leptin水平与AGA差异减小。SGA与Ghrelin抵抗、CH—IGF轴损害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胎龄、不同相对体质量早产儿早期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探讨早产儿早期蛋白生化指标对评价早产儿成熟度、宫内营养状况以指导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8月同期住院的新生儿189例,分为≤28周组16例、28~32周组53例、32~37周组72例、足月儿组48例。于出生后24h内采集静脉血2mL,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结果四个胎龄组间,胎龄越小,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32周、32~37周及足月儿组三组中相对体质量越低,前白蛋白水平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组中不同相对体质量间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胎龄组内不同相对体质量间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越低,前白蛋白是目前评价早产儿成熟度及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监测早产儿血清蛋白水平变化,对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治疗及预防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共85例,按照婴儿是否为适于胎龄将其分为两组,适于胎龄(AGA)组40例,小于胎龄(SGA)组45例,按照生长速率重新分为两组,生长速率较快组,38例患儿的平均生长速率≥15g/(kg·d),生长速率较慢组,47例患儿的平均生长速率〈15g/(kg·d)。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AGA组患儿胎龄、体重增长速率明显低于SGA组,出生体重明显高于S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速率较快组患儿出生体重、开始喂养日龄均明显低于生长速率较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期间大部分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与正常胎儿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摄入量及液体入量,给予积极合理肠内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两者比值及身高均值标准差积分(HtSDS)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小于胎龄儿(SG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确诊为追赶生长失败的SGA患儿应用rhGH治疗(0.15~0.20u·b^-1·d^-1),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治疗3、6、9、12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IGF-1、IGFBP-3,HtSDS、年生长速率(GV)的变化。结果GV治疗前为(4.1±0.5)cm/年,治疗后3、6、9、12个月分别升至(12.4±3.2)cm/年、(11.0±2.3)cm/年、(10.1±3.5)cm/年、(9.4±1.8)cm/年,显示治疗后追赶生长明显(F=51.35,P〈0.01);HtSDS治疗前为(-2.81±0.64),治疗后分别为(-2.55±0.73)、(-2.39±0.65)、(-2.21±0.58)和(-2.09±0.94),显示治疗后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差距逐步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9,P〈0.01)。IGF-1、IGFBP-3明显升高,各监测时间点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2、14.04,均P〈0.01),以IGF-1升高更明显,3个月之后维持在较高的水平,6个月达高峰;IGF-1/IGFBP-3比值和治疗前相比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2,P〉0.05)。rhGH治疗6个月内,血清IGF-1和身高标准差积分相对治疗前的变化(AHtSDS)存在显著正相关(r3=0.72,r6=0.91),9个月后不存在相关性(r9=0.26,r12=0.33)。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rhGH治疗SGA后IGF-1、IGFBP-3升高,以IGF-1升高更明显,6个月内血清IGF-1和AHtSDS存在显著正相关,9个月后不存在相关。rhGH治疗小于胎龄儿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以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保温、早产儿配方奶粉以及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非营养吸吮,观察两组早产儿营养以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7.9±.8)d,肠道营养达到418.4kJ/(kg·d)的时间为(11.6±.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2±.9)d和(14.8±.8)d(P均〈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1.11%)(P〈0.05);gL察组摄入奶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残奶量、呕吐和腹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营养以及喂养不耐受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情况。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出生24h内体质量1000~2000g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接受肠道外营养治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大剂量组(HP)于生后24h内输注2.0g/(kg·d)氨基酸起,每天增加0.85g/kg,预期峰值3.7g/(kg·d);低剂量组(LP)于出生24h内输注0.5g/(kg·d)氨基酸起,每天增加0.5g/kg,预期峰值3.7g/(kg·d)。结果两组早产儿一般情况相似。大剂量组第1天RBP和第3天PA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剂量组早产儿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少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头围增长大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早产儿肠内营养能量达418.4KJ/(kg·d)天数、恢复出生体质量天数和体质量达到2000g天数均少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安全性指标2组没有差异。结论早产儿生后24h内可以耐受输注大剂量2.0g/(kg·d)氨基酸,能改善营养状况,增加喂养的耐受性和促进早产儿生长。  相似文献   

17.
黄国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1,(33):27+29-27,29
目的:对比研究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方法:将72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观察组治予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照组用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为(15.48±5.29)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1±4.90)g(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8.58±7.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8±6.75)d(P〈0.05);治愈率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PN可明显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赵采云  华绍芳 《天津医药》2019,47(3):284-287
目的 分析出生体质量≥2 500 g小于胎龄儿(SGA)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其围产结局。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8年4月8日于本院产科出生的体质量≥2 500 g SGA 183例为病例组,另择同期出生的≥2 500 g适于胎龄儿(AGA)183 例为对照组,比较 2 组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母亲因素[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等],胎儿因素(性别、胎次等),胎盘脐带因素;并对围产期是否发生胎窘、羊水减少、新生儿疾患等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孕母BMI低于对照组,脐带胎盘异常、女婴和第1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盘脐带异常、女婴、第 1 胎是导致≥2 500 g SGA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母高 BMI 是≥2 500 g SGA 的保护因素;≥2 500 g SGA 围产期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 500 g AGA(P<0.05)。结论 ≥2 500 g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具有特殊性,有望通过加强孕期、围产期筛查与指导,密切监控高危因素,以减少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