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Delphi法建立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指标体系.[方法]运用Delphi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确定.[结果]通过3轮咨询,共筛选出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9个.[结论]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实用的农村卫生技术筛评指标体系,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服务对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实施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和分类资料统计方法,开展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服务对象满意度高,且不同年龄、性别和技术类别间存在差异。影响服务对象接受适宜技术原因有技术较花时间,花费较大,担心技术效果。[结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工作应该从组织领导、宣教工作、机制探索和技术筛选4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一套符合浙江省情况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果 确定指标体系共有指标66个,其中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36个;同时确定一二三级指标的组合权重.结论 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筛选评估,也可为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四川省县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持续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县县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者。[结果]在技术推广示范研究项目结题后,虽然示范县广大技术推广者仍然坚持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但是也存在个别示范县、个别单位、少数技术推广者松劲的现象,既有主观因素,也存在客观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长效机制未能得到持续、有效的落实。[结论]四川省示范县县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持续应用情况较好。建议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切实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不断创新和落实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才能取得持久、广泛、深入的卫生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掌握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实施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和分类资料统计方法,开展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结果]培训对象满意度为100%。影响适宜技术推广的因素:服务对象较少、条件不具备、技术较花时间、花费较大、担心技术效果等。[结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工作应该从组织领导、宣教工作、机制探索、技术筛选、经费投入和配套条件六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一套实用性的卫生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方法]根据专家会议确定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筛选。[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90.0%和73.7%)、协调系数(0.38和0.43)和权威程度(0.854和0.866)均较高。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出指标64个。[结论]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中,专家对该研究的熟悉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咨询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征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建议,评价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对象满意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对象。[结果]项目研究结题后,四川省相关示范县仍然坚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工作且服务对象满意度高;适宜技术宣教的详细性是服务对象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效性、安全性和规范性名列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建议的前三位。[结论]四川省示范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持续应用情况较好,但是仍应坚持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原则,多方面共同努力,强化技术宣教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国适宜技术服务对象对于技术服务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初步筛选出一套实用性、代表性好的新农合统计指标体系,使其能正确反映新农合工作开展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新农合的发展。[方法]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筛选出新农合的核心指标。[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程度(0.860和0.837)和协调系数(0.30和0.57)均较高。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出指标29个。[结论]初步确立了四川省实用新农合核心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四川省村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持续推广应用状况并制定相应发展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村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者。[结果]在农村卫生技术推广示范研究项目结题后,广大村级技术推广者仍然坚持提供相应的适宜技术服务,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与完善。[结论]四川省示范县村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持续应用情况较好。应该积极呆取对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村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卫生技术人员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对822名县乡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从事技术推广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卫生技术人员的总体满意率为74.1%,示范县、机构级别、职称和适宜技术类别是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各项目县应制定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考核和激励措施,以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的需要和利用现状,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研究,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忠县农村居民600户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忠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呈现高需要量、低利用率、利用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特点。[结论]为了满足忠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提高其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该县应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卫生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2.
孙荣国  曾智  饶莉  张卫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271-2272,2281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对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2.0%技术服务对象对适宜技术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总体满意度达99.7%;在同一疾病不同技术的服务时间与费用比较中,77.5%的服务对象认为适宜技术的服务时间与费用缩短或减少;64.4%适宜技术服务对象最担心的是技术的效果;技术实施者的适宜技术宣教程度影响技术服务对象满意度(Waldχ2=12.919,P﹤0.001)。[结论]虽然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尚应继续强化农村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和综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嵘  张建  谷政  龚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63-864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重庆市农村餐饮业卫生状况,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对策,保护农村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法]对重庆市农村地区餐饮业卫生许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大量的农村餐馆无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经营场所卫生状况较差;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合格上岗工作,且食品卫生知识贫乏。[结论]农村餐饮业存在的卫生问题较多,建议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取缔无证经营者,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网络,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引导,建立农村食品卫生质量监测预警网络。  相似文献   

14.
杨红  杜昌廷  王宏  汪洋  王曰雷  李希  唐琴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826-827,830
[目的]了解库区居民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核病的健康教育,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结果]三峡贫困地区结核病健康教育不普及,居民结核病知识匮乏,意识较差,居民缺乏获取结核病知识的有效途径。[结论]该区应加大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举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宣传活动,普及防痨知识;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结核病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为大力推广卫生适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等级随机抽样,对忠县农村8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结果忠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0.68%、慢性病患病率为19.14%、两周就诊率为21.21%、住院率为10.04%,适宜技术知晓率为15.09%,适宜技术接受率为8.93%。结论忠县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服务利用率高,居民卫生适宜技术知晓和接受程度低。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膳食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经营、供餐形式及学生膳食现状,为制定改善农村学生膳食营养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2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经营及供餐形式和3547名中学生膳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27所寄宿学校只有5(18.52%)所学校早餐提供了主食+鸡蛋+牛奶+咸菜。午餐和晚餐都以主食+蔬菜+肉为主。近1个月寄宿学生的膳食摄入情况:有55.21%、34.93%和32.34%学生基本不吃蛋类、奶类和豆类。女生基本不吃肉、蛋、奶和豆类这4类食品的比例均高于男生。[结论]重庆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一日三餐的供餐形式以及学生膳食摄入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学校早餐应该增加奶类、豆类、新鲜蔬菜的供应,学生应该增加豆类食品的摄入频率。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对象对技术的评价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服务对象对两项技术的疗效、费用以及治疗过程中带来的痛苦或不适程度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务对象评价两项中医技术在有效性、经济性、不良反应等方面比既往所用技术有所提高。[结论两项中医适宜技术今后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州市农村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社区卫生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用ADL量表、社区卫生服务意愿调查表对1 107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人的ADL完好率为69.3%;不同性别的老人ADL各项目下降的比例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慢性病是影响ADL的主要因素。78.5%的空巢老人有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意愿,对定期体检的需求最高;其以往职业、经济收入、行走能力对其社区卫生服务意愿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加大对高龄老人的护理照顾投入、搞好慢性病的防治、加强健康教育、保证老人的基本经济收入仍是今后农村社区卫生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应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不同特点,开展老人需要且愿意接受的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现状,分析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服务的影响因素,为探索偏远农村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两个乡为现场,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童监护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400份,进行过预防接种的儿童占78.5%,未进行过任何预防接种的儿童占21.5%。农村地区儿童监护人计免知识匮乏、家长文化程度低,接种意识差、防疫部门计免工作人员宣传力度不够等,是影响农村地区儿童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目前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儿童计划免疫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大对该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宣传和健康教育,应进一步开展以“社区为本”,学校儿童和村民骨干培训相结合的儿童计划免疫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改善农村计免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20.
孙荣国  曾智  饶莉  张卫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45-1846,1853
[目的]进行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者进行调查。[结果]服务对象主要担心推广技术效果,但是其依从性仍然较高。适应症者缺乏和相关仪器缺乏影响适宜技术的良好推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医技术略优于西医和生殖卫生技术,而西医技术与生殖卫生技术基本相当。绝大多数技术推广者认为适宜技术掌握与操作性较易。[结论]四川省三类推广技术的适宜性均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是,尚需注意加大技术筛选和宣教力度,强化技术培训与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