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362例麻风治愈者,结果显示,手足眼的可见畸残率为61.88%,确诊后畸残升级的占33.53%;适合康复手术的占48.90%,其中55.90%的人如果免费愿意做手术。57例曾做过康复手术,54例为免费。应做康复手术而未做的占24.4%,对其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麻风村存活病人畸残康复需求,为开展针对性康复干预服务。方法参照《全国麻风畸残康复需求调查登记表》并结合麻风村实际适当增加部分内容由驻村医护人员现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现存麻风畸残病人121例,有106例要求提供防护用具,占87.6%,以防护鞋,防护手套,轮椅,护目眼镜需求较大;有42例(占34.71%)要求康复训练,对能够促进经济收入有关的职业训练需求较高;有47例患者要求做相关康复手术,占38.84%,以溃疡的矫治手术最多,其次为白内障摘除术,兔眼矫正术等。结论麻风村存活患者对麻风康复需求较大,患者对麻风溃疡及白内障等眼病的康复比较迫切,建议采取提供防护用具,开展职业训练,推广矫正手术等综合措施推进麻风村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理白族地区海拔在1700m以上的2739例麻风患者中,有畸残者1613例,占58.89%,男女之比为2.58:1,面部畸残为46.88%,眼部畸残为19.49%;手中残为70.39%;足部畸残为44.03%,这些患者中仅有40%左右的适合外科矫正手术,由于多数患者年龄偏高,而又远离城镇,不要求手术,这样给麻风康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玉溪市现有存活麻风患者的畸残状况及康复需求,为今后制定畸残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全国麻风畸残康复需求调查表采用现场调查方式对玉溪市现有存活的麻风病人进行畸残登记,并了解其需求。结果本次调查了玉溪市现有存活的麻风病患者1024例,畸残率高达62.5%,Ⅱ-Ⅲ级畸残率达49.6%;畸残率随着发病年龄增加而略有所增加,45~54岁年龄较高;不同型别畸残率相同(P〉0.05);随着病期延长,畸残率略有所增加;面部畸残表现以脱眉最多(〉26.0%),手部以猿手最多(〉14.8%);麻风畸残患者需求包括生活、经济、防护用具、手术治疗等方面的需求。结论玉溪市现有存活病人中畸残率高,畸残患者需求是多方面的,麻风病康复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调查1522例用MDT的麻风患者中的畸残,发现畸残率为57.9%,其中I组63.3%,Ⅱ-Ⅲ级36.%。Ⅱ-Ⅲ级畸残者在手、脚、眼及面部以爪形指、足底溃疡、兔眼和面瘫的发生率最高分别占39.6%,28.5%、13.6和3.7%、Ⅱ-Ⅲ级畸残主要性在MDT前,在用MDT后发生新畸残的也较多,建议对有畸残者用MDT时并用6个月的强地松。引起畸形主要是无痛性神经炎。  相似文献   

6.
城固县于1990年和1995年分别对240例麻风治愈者进行了两次畸残调查,五年中畸残的人次、部位和程度(总分)分别增加了46.75%、53.05%和48.78%;DDS单部治愈组畸残的增加,有非常显著的差异。MDT治愈组则无。作者认为应尽快全面开展麻风康复,并就麻风治愈后畸残加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调查2070例现症麻风病人及治愈者发现畸残率为71.69%,其中多菌型有畸残的为75.06%,少菌型为60.58%。畸残率高是由于长期对康复及残疾预防没有足够重视,再加上一些社会因素所致。麻风病期愈长其畸残率愈高。开展康复医疗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全省麻风院村休养员的畸残情况并开展相应的康复措施,为制定全省麻风康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省所有休养员的畸残情况及康复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风院村休养员共2 364例,其中2级畸残的有2 022例。休养员中,男性为1 782例,畸残率为85.2%;女性为582例,畸残率为86.4%;休养员畸残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2=57.78,P<0.01);目前有矫治需求者为721例,占35.7%。结论:我省麻风畸残康复的任务依然很重,康复需求迫切,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加大对现存麻风病人的关怀力度。  相似文献   

9.
城固县于1990和1995年分别对240例麻风治愈者进行了两次畸残调查,五年中畸残的人次、部位和程度(总分)分别增加了46.75%、53.05%和48.78%(P<0.01);DDS单疗治愈组畸残的增加,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MDT治愈组则无(P>0.05)。作者认为应尽快全面开展麻风康复,并就麻风治愈后畸残加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扬州市1031例麻风及治愈者(95.8%有Ⅱ级以上畸残,69.1%为治愈者)中进行了对畸残的心态调查。结果对畸残原因回答“不知道”者占21.9%,应答者中认为是受潮湿、风寒或麻风必然结果、命中注定者占34.6%。认为畸残是人们识别麻风的标记者占48.2%。对自身的畸残从不关心者占35.6%。58.9%对畸残有掩饰心理。37.3%畸残后与人们减少交往或不交往。畸残后有绝望意念者占32.4%。心态与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主要与有无畸残及其程度有关,型别、居住地、劳动及生活能力的不同对之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麻风畸残者的康复护理广东肇庆市皮肤病医院蓝群友畸残是麻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的可致丧失劳动力和自理能力。本院现有住院者111人,其中有畸残的83人(74.59%),他们都希望能消除其畸残,回归社会及恢复做人的尊严。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并对其进行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2.
《皮肤病与性病》1995,17(3):63-67
对云南省1991年底尚存活的28006名麻风患者中的27782人作了畸残调查,畸残总人数是14577,畸残率52.46%,其中Ⅱ-Ⅲ级畸残占88.7%。面部畸残中脱眉发生率最高,手部畸残中爪形指和猿手发生率较高。病人的畸残率随年龄及病期的增加而增高,不规则治疗及未治者的畸残率高于规则治疗者,农民的畸残率显著高于其它职业,各型别间BT病人的畸残率最高,以上结果表明,要防止畸残就必须早发现,早期规则治  相似文献   

13.
1984年6~11月对全县104例和治愈者1例现症病人进行了调查,其中男81例,女24例,有畸残66例(63.O%),Ⅱ、Ⅲ级的占57.1%;多菌型中畸残者占80.0%,少菌型中占56.0%;畸残发生在14岁以下的占65.0%,15~24岁85.7%,25~34岁46.9%,35~44岁53.8%,45岁以上58.3%;麻风发病至发生畸残经历3月~15年,2年内畸残的占38.5%,3年以上77.2%;治疗2年内畸残的占38.2%,3年以上74.6。66例畸残的原因为外伤、冻伤、烫伤、水泡、皲裂的占31.8%,治疗不及时的68.2%;曾有麻风反应的占42.8%。  相似文献   

14.
按WHO残疾分级标准对扬州(10个县市)和东台市14257例畸残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Ⅲ级畸残所占的比例最大(62.04)%眼、手、足畸残只有少数适于外科手术治疗,大多属可防难治者,说明单靠手术刀解决不了所有畸残者的康复问题,而预防畸残的卫生宣传教育会比修复外科更有潜力。  相似文献   

15.
湖北荆州地区于1986年对2263例治愈的和现症的麻风患者做了一次畸残调查,发现有畸残者1304 人(57.62%)。畸残与性别无明显关系,40岁以上者较多(54.8%),多菌型者较多,但在患病的早期以少菌型的畸残较多见。肢体畸残以手部较多(45.7%),足部占33.5%。畸残的表现多为爪形手、猿掌、垂足、溃疡,脱眉和兔眼等。  相似文献   

16.
在545例住院麻风病人中发现187例有畸残(34.41%);其中男女之比为3.6:1,青壮年占72.7%,病后5~9年始治疗者有畸残的占40.1%。畸残的表现以脱眉最多(46%),Ⅱ度的占38.2%。显然,麻风发生畸残与发现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四川于1990~1992年在全省开展了麻风畸残普查和抽样调查。全省的麻风畸残率为63.08%,在MB为62.15%,PB为64.83%,Ⅰ、Ⅱ和Ⅲ级畸残分别为10.02%、30.78%和22.27%。治疗期、监测期到完成监测后的畸残率依次递增(38.24%→49.69%→71.52%),差异非常显著,畸残程度亦以此顺序递增(Ⅱ+Ⅲ级畸残的构成比分别为76.75%→81.85%→85.19%),差异显著,表明病人完成治疗后仍可出现新畸残和畸残加重。抽样资料显示,民族、文化程度、职业、麻风型别及治疗的规则性对畸残的发生发展均有明显的影响。麻风反应与手部畸残的关系较与足部和眼部的更为密切;在致视力障碍方面兔眼和角膜感觉障碍分居第1、2位。继发性畸残的比例甚高,达80%以上,程度亦严重,故自我护理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中国麻风重流行区之一,至1991年底全省累计发现病人30843人,现有现症病人4047人;现在活着的病人和治愈者共17574人,其中畸残者8625人,畸残率为49.08%,包括Ⅰ级畸残8.09%(1423例),Ⅱ级畸残22.77%(4001例),Ⅲ级畸残18.21%(3201例),还不断有新的畸残出现,因此畸残的预防和康复医疗十分繁重。 从1988年起,对全省麻风防治人员进行了麻风畸残预防的培训,重点在早期发现病人和及时处理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9.
1480例麻风的畸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麻风畸残的基本情况,于1987年对两个麻风病院、一个市和一个县的全部麻风现症患者及治愈者进行了畸残调查。调查用作者稍加改进的WHO畸残分级登记表,对畸残原因也作了调查。共检查1480人(男1108,女372,年龄8~92岁,平均49.48岁).结果:畸残者999人,畸残发生率为67.5%,其中现症患者及治愈者的畸残率分别为73.48%(241/328)及65.88%(753/1143);畸残发生于抗麻风治疗开始之前者达65.8%(340/609);2级及3级畸残者为80.95%(809/999),而1级者仅12.01%(120/999)。畸残发生之有关因素中最常见的是麻风反应及神经痛。麻风发病到发生畸残的时间在4年以内者占36.5%(365/999)。上述情况皆说明我国麻风畸残问题的严重性。作者强调,麻风病的静止不等于畸残的静止,控制麻风必须控制畸残,因此必须树立全面控制麻风的观念,必须把控制麻风的三个目标作为工作的主要目的:1,降低发病率,2、治愈患者并使之全面康复,3、预防畸残。此外强调了开展麻风康复工作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并对畸残调查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麻风患者对保健的认识和行为发现,42.79%的人对麻风的传染性缺乏正确认识,32.83%不知道怎样预防畸残;在畸残者中有39.86%不知道怎样进行康复,在懂得康复者中实际进行锻炼的占25.58%;仅0.07%的患者额外增加营养。此认知水平与文化程度有关。麻风患者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单一,最常见的是医生口头宣传。建议开展多种形式,适合不同层次者的健康教育,并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特别是乡村医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