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表观遗传学是基于非DNA序列改变而产生的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具有可逆性和遗传性,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重组,它们相互作用,影响基因表达。乳腺癌中,表观遗传调节改变了一些重要基因的表达,导致了肿瘤的产生和发展。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治疗和复发监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的发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Epigenetics)所导致的基因表达异常也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以及非编码RNA等。乳腺腺的DNA甲基化是常见的分子事件,具有独特的DNA甲基化特征,既往的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以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分型、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本文将对DNA甲基化在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由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引起的细胞恶性改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人们发现表观遗传学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DNA低甲基化可促进基因表达,反之,则可抑制基因表达.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特别是高甲基化起着重要作用,与肝细胞癌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肝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的监测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DN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是导致抑癌基因表达沉默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游离D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且具有与肿瘤原发灶一致的基因异常改变.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游离DNA中存在多种基因甲基化异常,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预测和复发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循环游离DNA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的是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遗传的表型.表观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机制及治疗方面表观遗传学已作出很大的贡献,但在肾脏病领域表观遗传学应用的研究还很少. 一、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是传统遗传学的分支,由英国科学家Waddington提出[1],指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遗传的表型.表观遗传学大大丰富了传统遗传学的内容,使我们认识到基因组不仅包括DNA序列遗传信息,还包括表观遗传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表观遗传学是指非遗传改变(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miRNA等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调控,这种调节不依赖基因序列的改变且可遗传,其中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现象。研究表明,在肝癌的发展过程中,表观遗传学改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讨DNA甲基化的致癌机制可为肿瘤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为此,将对肝癌中DNA甲基化改变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即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学科.DNA的甲基化是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种表观遗传方式[1].DNA甲基化因其与人类发育和肿瘤的密切关系,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所谓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作用下,将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的甲基基团共价结合到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上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os)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变化,表型却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一门不同于遗传学的新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几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异常都可能影响染色质的结构与基因表达.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复杂性综合疾病,它受到遗传因素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双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炎症、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水平都可能导致整体DNA甲基化异常.目前,对于CKD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本文就CKD相关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os)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变化,表型却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一门不同于遗传学的新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几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异常都可能影响染色质的结构与基因表达.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复杂性综合疾病,它受到遗传因素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双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炎症、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水平都可能导致整体DNA甲基化异常.目前,对于CKD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本文就CKD相关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序列未发生变化但表型却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等几个方面,任何一方面异常都可能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基因表达。在精子发生及受精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了解精子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对研究后代遗传信息的改变至关重要。本文对精子的表观遗传学信息进行综述,并对辅助生殖技术所带来的遗传风险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凋亡相关基因 bcl-2、bax、bad与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bcl-2、bax及bad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及与乳腺癌其他生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在从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癌逐渐演化的过程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变化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凋亡促进基因bax、bad的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中一些公认的正性因子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呈正相关,与其他一些负性因子如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呈负相关。bax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ER、PR水平以及p53表达水平等无关。对于bad基因与乳腺癌其他生物因素的相关性尚未见报道。结论乳腺癌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乳腺癌预后以及治疗的作用尚存在争议,bad基因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亦不清楚,而bax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预后呈正相关。对于它们的研究将为我们评价乳腺癌的预后提供新的指标,为乳腺癌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生物学作用。ER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包括α和β两个亚型。相关研究表明ERα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体外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就ERβ及其亚型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内分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人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o XQ  Pang D  Xue YW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6):427-429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在乳腺癌组织、正常腺体及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 ,COX 2与雌激素受体 (ER)表达的关系及COX 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 以 β actin基因为参照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30例乳腺癌、相应癌旁正常腺体及 15例乳腺良性肿瘤中COX 2mRNA的表达。应用条带密度分析软件定量分析RT PCR产物电泳带密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30例乳腺癌中ER表达情况。 结果 COX 2mRNA在 30例癌组织中有 2 8例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全距 0 0 5~ 0 91,中位数 0 5 3;正常腺体中无表达或表达很弱 ,全距为 0~0 0 9,中位数为 0 ;在部分良性肿瘤中表达明显增高 ,全距 0~ 0 6 8,中位数为 0 0 7。癌组织与正常腺体或良性肿瘤间COX 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秩和检验 ,P <0 0 5 )。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的COX 2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秩和检验 ,P <0 0 1)。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OX 2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腺体或乳腺良性肿瘤 ,激素依赖型乳腺癌中COX 2表达高于非激素依赖型乳腺癌 ,其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腺钙化组织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 protein,OPN)mRNA在含钙化灶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转移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128例乳腺病变组织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和9例乳癌转移淋巴结中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骨桥蛋白mRNA表达在含钙化灶乳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表达最高,良性钙化灶乳腺组织次之,而在癌旁乳腺组织及良性无钙化病变组织中表达最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骨桥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钙化有关,并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可望能指导临床治疗,评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TO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28例乳腺增生病组织和24例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组织中FTO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TO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FTO基因在乳腺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均有表达,而在乳腺癌表达高于乳腺增生组织(P<0.05);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FTO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乳腺癌组织FTO 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FTO mRNA的表达量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P<0.05),而与ER,PR受体,CerbB-2基因状态及肥胖无关(均P>0.05)。 结论:FTO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新辅助化疗可以下调乳腺癌组织FTO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新型微管结合蛋白Nu S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乳腺癌组织50例,与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37例(距癌灶5 cm以上)以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20例,分别用免疫组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u SAP蛋白与m RNA的表达,分析Nu SAP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u SAP蛋白与m 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均P0.05);Nu SAP蛋白与m RNA的表达均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明显升高(均P0.05),而与绝经状态、年龄以及ER、PR、Ki-67的表达无关(均P0.05)。结论:Nu SA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且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钙黏附蛋白(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VEGF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46.6%、7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50.0%、65.7%,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3%、43.30%、3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COX-2、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1),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COX-2、VEGF的高表达及E-cad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16/p38 MAPK/p53/Wip1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Wip1、p53、p38 MAPK、p16蛋白的表达,并对Wip1蛋白高表达与p53、p38、p16蛋白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种组织中Wip1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62.9%(44/70)、2.9%(2/70)、0(0/20).乳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0.01).Wip1蛋白高表达与p53、p38、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等级相关系数rs分别为-0.529、-0.626、-0.499).结论 p16/p38 MAPK/p53/Wip1是负反馈通路,它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缺陷基因(DC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DCC、MMP-9蛋白表达情况。用彩超观察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测定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瘤的微血管密度指数(MDI)。结果乳腺癌组织中DCC蛋白表达率为38.6%,低于癌旁乳腺组织(82.9%,P<0.05),乳腺癌组织中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78.6%)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17.1%,P<0.05)。超声观察DCC、MMP-9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浸润、转移具有相关性,DCC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的MDI与DCC蛋白阴性表达乳腺癌的MD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的MDI与MMP-9蛋白阴性表达乳腺癌的MD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MMP-9蛋白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作用,DCC、MMP-9蛋白与超声影像结合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